月球「特產」派送中!「嫦娥」踏上回家路 還有哪些關要闖?

2020-12-18 央視財經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6日中午12點35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接下來還會在距離地球大約5000公裡時,軌道器和返回器分離。之後,返回器將獨自返回地球。嫦娥五號在返程途中共會經歷三次分離。在月面起飛環節,著陸器最先離開了團隊,留在了月球上。而上升器把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內以後,也分離出去,軌返組合體繼續環繞月球飛行。接下來要進行的,就是在距離地球還有大約5000公裡的時候,軌道器也將分離。最後,只有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回到地面。嫦娥五號回家這一路上,為什麼都在「扔東西」呢?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員 任俊傑:這些分離的動作,一是為了減少後續飛行的無謂的燃料消耗,二是載入大氣層,對載入器的外形是有嚴格限制的。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在軌返組合體分離後,返回器將採用「半彈道跳躍式再入」的方式返回地面,那麼為什麼要採用這種方式?

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 查學雷:其實從月球軌道回來,牽扯到一個減速的問題。如果直接剎車的話,帶來的能量就消耗非常大。所以我們利用地球外面的大氣自然環境,能夠通過再入大氣來減速。但是如果直接再入大氣的話,減速會過載非常大,另外它會產生高溫,這樣的話對力學的結構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所以我們現有的返回設計,不能承受直接再入,所以我們非常巧妙地跳躍一下,能減速到相當於地球的速度,這個速度跟已經實施的各種神州飛船的返回器過程是一樣的。所以返回器這樣的設計,就能夠滿足再入地球的要求。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在距離地球大約5000公裡時,嫦娥五號的軌道器和返回器將分離。屆時,嫦娥五號將完成本次探月之旅的最後一項重要任務——首次帶著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嫦娥五號探測器總指揮 總師顧問 葉培建:我前幾天寫了一首詩,網上傳叫《五姑娘》,因為從大姑娘開始,我就開始送她出嫁,當然五姑娘和他們都不一樣,她是要回來的,我們會等五姑娘回來的。

嫦娥五號如果成功返回,我國就將有公斤級的月壤樣品了。那麼接下來會如何使用這些月壤,準備開展哪些研究?專家介紹說,月壤樣品初步計劃分成存儲、展示、科學研究三類。採集回的月壤將會送到月球樣品實驗室進行存儲和研究,這個實驗室是什麼樣的?對月壤的儲存研究有哪些要求?嫦娥五號任務地面應用系統副總指揮 張洪波 為我們介紹了十二個字的任務要求:安全解封、科學處理、妥善存儲。

嫦娥五號任務地面應用系統副總指揮 張洪波:對於這十二字,也就是工程總體對地面系統任務的要求。在月球採樣的時候,是一個沒有大氣的環境,當返回地面以後,封裝月球樣品的容器裡外有個壓差。為了順利解封,我們專門研製了一個特殊的解封裝置,這樣可以保證一是在不破壞容器的情況下,打開密封容器,第二個也是為了保證不破壞裡面的樣品,這就叫安全解封。我們要用最科學的手段,對樣品進行處理,我們要用最精密的儀器,用最少量的月球樣品,進行開展研究,讓返回樣品發揮最大的科學研究的功效,最後四個字是妥善存儲,根據需求我們這邊系統,會把樣品分為永久存儲和臨時存儲,目前我們地面系統已經做好了各項準備,我們隨時可以接收樣品,對樣品開展科學研究。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 龔新語)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接力跑」,月球「特產」帶回家
    各位航天小夥伴們,我們的嫦娥五號目前已經踏上返回地球之旅,那麼她是怎樣一步步實現地月往返,從月球帶回「土特產」的呢?我們來聽聽「五妹」是怎麼說的吧~大家好,我是嫦娥五號,在探月Family中我排行老五,所以,人們喜歡叫我「五妹」。有人說我是「月表最強挖礦工」,有人說我是「地月最佳快遞員」。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土特產」,歡迎回家!
    「挖土」歸來,嫦娥五號闖過了幾道關?榮耀歸來的道路並非坦途。你可知道嫦娥五號回家邁過了幾道坎?它的「娘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向科技日報記者進行了介紹。而嫦娥五號從月球風馳電掣般向地球飛來,速度接近每秒11.2公裡的第二宇宙速度。每秒3公裡多的速度差,帶來的力道大不相同。假如嫦娥五號衝勁過猛,一頭撞向地球,整個任務都將前功盡棄。要避免這種風險,首先要解決速度的問題。這是一個世界級難題。
  • 嫦娥五號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啦!
    嫦娥五號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啦!嫦娥五號帶回月球禮物歷盡千辛萬苦,糧食迎來豐收瑞典要「趕走」現金,這真的好嗎?太極拳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下,我能順利回家了吧?第二關難題:溫度太高策略:「防熱服」壞了!大氣又發威了!高速摩擦下,它就像個大炒鍋。我的體表溫度,一下逼近2000攝氏度,能把鋼鐵都化成水。還好,我有「拼接防熱服」。
  •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11月24日,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句頗為形象的話很快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飛到月球挖取月壤,再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最複雜的航天工程之一。  「這次任務相對於我們已經實施的繞月探測、落月探測來說,是一次新的、更大的技術跨越。」
  • 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帶了哪些「神器」?
    11月24日4點30分,嫦娥五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作為中國探月工程重大專項「繞落回」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將完成我國首次無人月面取樣返回。去月球上「挖土」,顯然不是普通挖掘機能幹的事兒。那麼,為什麼要完成如此高難度的任務?嫦娥五號帶走了哪些「神器」?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後續,工作人員將會把嫦娥五號返回器空運至北京開艙,月壤的存儲、分析等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嫦娥五號從出發奔月到回歸地球共經歷了23天,其中8天完成從月球到地球的旅程,在月工作2天,再用13天返回地球,這樣算來,嫦娥五號的「通勤」時間要比正式「挖土」的工作時間長得多。
  • 嫦娥回家,土特產怎麼處理
    返回器凌晨著陸,「接力跑」完成衝刺一棒如果說嫦娥五號的地月之旅是一場接力跑,那降落回收便是最後衝刺一棒。在到達地球5000公裡之外時,嫦娥五號軌道器與返回器分離,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獨自踏上回家路。遠望3號船在黑暗中牽著嫦娥五號「放風箏」,為返回器穿越黑障區、實施關鍵一跳牽線搭橋,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同樣執行測控任務的,還有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的兩支活動測控分隊。為準確預報返回器落點,精準指引搜索回收分隊快速實施回收,他們千裡轉場,分別在四子王旗著陸場和平均海拔4500米的藏北高原,靜候嫦娥五號「回家」。
  • 嫦娥回家,土特產怎麼處理?
    返回器凌晨著陸,「接力跑」完成衝刺一棒 如果說嫦娥五號的地月之旅是一場接力跑,那降落回收便是最後衝刺一棒。在到達地球5000公裡之外時,嫦娥五號軌道器與返回器分離,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獨自踏上回家路。
  • 嫦娥五號即將踏上奔月之旅!將為人類再次帶回月球樣品
    來源: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1月22日12時和23日3時10分完成第24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23日),嫦娥四號已在月球背面工作690個地球日,累計行駛裡程589.6米。
  • 嫦娥五號帶回來的土壤有啥用?月球樣品進行哪些研究以及其獨特之處
    嫦娥五號帶回來的土壤有啥用?月球樣品進行哪些研究以及其獨特之處時間:2020-12-17 17:04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帶回來的土壤有啥用?月球樣品進行哪些研究以及其獨特之處 今天是嫦娥五號刷屏的一天,嫦娥五號暖寶寶照型以及嫦五回家那個搶鏡的小動物是誰等等,還有最後的破案是個兔子都引發了網友極大的關注,這次嫦娥五號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大家給其慶祝的時候開   原標題:嫦娥五號帶回來的土壤有啥用?
  • 嫦娥五號攜土特產回家
    返回器凌晨著陸,「接力跑」完成衝刺一棒 如果說嫦娥五號的地月之旅是一場接力跑,那降落回收便是最後衝刺一棒。在到達地球5000公裡之外時,嫦娥五號軌道器與返回器分離,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獨自踏上回家路。
  • 嫦娥要回家了!回家之後,「土特產」放哪裡?
    △嫦娥五號軌道器與上升器完成交會對接 月球樣品實驗室首亮相 嫦娥五號科學載荷採集到的月球表面數據那麼,地面應用系統目前接收到了哪些科學數據、有哪些新的發現,未來用於存儲和研究月壤的月球樣本實驗室會是什麼樣的呢?
  • 嫦娥五號回家了,同樣是去月球挖土,我們挖的有何不同?
    嫦娥五號回家了,同樣是去月球挖土,我們挖的有何不同?不負眾望,在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實現安全著陸,嫦娥五號終於回家了。嫦娥五號衣錦還鄉,並不是空手而歸,它還為等候在地球上的家人們帶回了珍貴的禮物,月球土壤。嫦娥五號帶回來的禮物真的可以說是我們期盼已久的,要知道,人類上一次帶回月球土壤還是在44年以前,44年了,我們終於又一次收到了月球的獻禮。
  • 獨家視頻丨今天,「嫦娥」回家了,還捎來了月球「土」特產!
    △紅外影像顯示一隻小動物從嫦娥五號返回器前跑過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1月24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進入地月轉移軌道。探測器實施2次軌道修正、2次近月制動,順利進入環月圓軌道。
  • 辛苦了,嫦娥五號,歡迎回家!
    23天前,我們仰望夜空,你拖著長長的尾焰越飛越高,在歡呼聲中划過天際,直到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今天,我們又一次抬頭,如流星般璀璨的你點亮夜空,穩穩地投入家的懷抱。辛苦了,嫦娥「五妹」,歡迎回家!當看到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非常激動,他為嫦娥「五妹」的表現打了100分。葉培建今年75歲了,但年齡並不妨礙他在嫦娥「五妹」月球之行的20多天裡日夜陪伴、密切關注。葉培建說,我國無人探月起步較晚,設計嫦娥五號的時候,就考慮要將水平提得高一些,也要為今後的載人登月奠定基礎、摸索技術。
  • 嫦娥五號回家,不僅帶來4斤月球土特產,也許還有更遠處的邀請函
    而此次嫦娥五號到達的是其他探測器從未到訪過的月球正面最大月海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一帶,這裡存在約13億至20億年前的玄武巖,對該區域樣本的研究,不僅可以填補科學家對月球火山活動理解上的空白,還將有助於推進對月球起源和演化歷史的認知。
  • 嫦娥歸來,帶回了月球「土特產」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旋即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大家紛紛歡呼、擁抱,互致祝賀。 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之後,還有哪些國家將去月球「挖土」?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樣品返回地球,探月三期工程第三步圓滿成功,不僅意義重大,而且影響深遠。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的成功也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成功實現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進入21世紀,世界上興起了新一輪探月熱潮,美國、俄羅斯、日本、印度、歐空局等多個國家或組織都向月球發射了探測器。
  • 出發,去月球「挖土」!剛剛,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
    視頻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嫦娥五號去月球做什麼?將獲得哪些科學成果?為何要用長徵五號發射?我們梳理了幾個問題,幫你Get這次任務的重點。對於中國行星科學家來說,做夢都夢想著有一天,我們能「踏上」月球,帶回真正屬於自己的月球樣品。 這一夢想即將隨著嫦娥五號任務的實施而開啟。
  • 嫦娥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 「太空郵差」是如何研製的?
    原標題:嫦娥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太空郵差」是如何研製的?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  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