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衛報》報導,英國前進(Onward)智庫的一份報告指出英國大學的運營過於依賴中國學生的學費,希望英國政府對中國留學生給予限制,多資助本國學生。
1.事出何因?
政府高校利好政策吸引,21年赴英留學意向不降反升!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今年4月,THE旗下的教育諮詢平臺UniQuest調查了來自中國、印度、美國、巴基斯坦、奈及利亞等英國留學的主要輸入國家兩萬多樣本的準留學生英國留學意向。
結果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有赴英留學意向的人數比例持續下降,但是諮詢總數並不比2019年減少;不僅如此,4月份針對英國留學的諮詢數量同比上漲67%。
對於潛在赴英留學生人數持續上漲的情況,UniQuest的主管詹妮弗•帕森斯(Jennifer Parsons)感到非常意外,此前她曾預計整個4月份的諮詢數量都會持續「相當黯淡」的下行軌跡。
2.為什麼會這樣呢?
據詹妮弗透露,在諮詢赴英留學的準留學生中,僅有7%詢問疫情相關問題,更多人關注的是目前院校的在線課程、如何找宿舍、如何申請籤證等詳細問題。
「來自準留學生們的提問反映一個事實:同學們的赴英留學意願和需求並沒有因為疫情的影響而轉變,這與9月能否通航來到英國無關。」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分析諮詢數量上漲原因時,詹妮弗認為,一方面由於很多國家在4月進入居家隔離狀態,這些國家的準留學生有更多時間在網上對學校進行了解和諮詢,另一方面則與英國政府恢復PSW籤證有很大的關係。
7月1日,英國政府在官網上正式發布新版PSW政策:在2021年夏天及以後畢業獲得學位的學生,都將可以申請PSW籤證,已經在讀的學生也涵蓋在內。
本科、碩士畢業生依然享有2年PSW籤證,博士則延長一年,享有三年的PSW籤證。這一政策的出臺意味著國際留學生畢業後在英國就業機會更大了,無疑給很多潛在赴英留學生打了一劑強心劑。
此外,為了解決受疫情影響的航班問題、吸引更多的中國留學生赴英學習,多所英國大學已經宣布直接包機接中國留學生赴英,一些學校還提供14天免費隔離住宿。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此「毫(幹)無(的)底(漂)線(亮)」不斷給予留學生利好政策,肯定會引起部分英國人的不滿
3.英智庫觀點:中國留學生太多,擠走英國學生
據英國《衛報》7月23日報導,英國保守黨智庫Onward近期發布報告稱,英國大學的運營過於依賴中國學生,希望英國政府限制中國留學生數量,多資助本國學生。
儘管《衛報》引用的官方數據顯示,英國本科生仍是羅素集團大學的主力軍(佔總體的77%),但Onward的報告指出,去年一年就有超過12萬名中國留學生在英國大學學習。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外,報告顯示在2014-15和2018-19這兩個學年間,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和倫敦經濟學院等數所頂級大學的英國本土學生入學人數有所下降。
該報告的作者、特蕾莎•梅執政時期的首相特別顧問威爾•坦納(Will Tanner)說:「英國政府從未就海外學生的快速增長進行過嚴肅的辯論。」
該份研究報告稱,英國大學每年從海外學生身上賺取約58億英鎊的收入,其中估計有21億英鎊來自中國學生。報告的主要作者坦納(Will Tanner)說:「雖然海外學生為英國校園帶來了寶貴的收入和國際關注,但大學財務仰賴於這些學生的程度不僅令人擔憂,也破壞了他們的信譽、獨立性和長期的可持續發展。」更令人擔憂的是,三分之一的海外資金來自中國。」
圖片來源於網絡
報告指出,國際學生人數的激增限制了英國知名學府裡的國內學生。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該報告裡提出了一系列「積極」的政策:限制大學在單個國家的收入;增加對國內學生的教學經費投入,引導他們學習醫學、法律、經濟學和科學等「高附加值課程」。
與此同時,限制國內學生參與「低附加值課程」的學習,例如將學生貸款的梳理與畢業生的收入掛鈎。通過上述舉動,英國大學能夠減少對國際學生的依賴。
4.那麼英國大學怎麼看?
針對這份報告中的觀點內容,由曼徹斯特大學、卡迪夫大學等英國24所頂尖大學組成的高校聯盟——羅素集團(Russell Group)表示並不認同。
該組織的CEO蒂姆•布拉德肖(Tim Bradshaw)表示:「在我們的本科生中,本土學生仍超過四分之三。無論他們選擇哪條路,他們都將獲得通往成功的技能。」
「世界各地的學生選擇在英國的大學學習,是因為學校能夠提供高質量的教學和經驗。
由此可見,想要自立自強不是要一味打壓、限制別人,而是在公平競爭情況下不斷互相促進,互相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