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聰明的人:絕不只靠死工資,他們更看重自己的「被動收入」

2020-10-27 稷下百家

    這是「弘禾師兄」的第 99 期分享

    作者 | 弘禾師兄
    來源 | 稷下百家(jxbj100)
    轉載請聯繫授權 | 微信(jixiabaijia)

    疫情爆發至今,很多人收入大幅下降不說,更有一大部分人難逃裁員的厄運。

    對這些人來說,真應了那句經典名言:「屋漏偏逢連夜雨」。

    但是對另外一部分人來說,疫情期間工資不但沒有降,反而提升了不少。

    我有一個做開發的朋友,在一有網際網路企業做管理,過去收入一直不錯,開著一輛路虎,想去哪玩說走就說,曾讓我們羨慕不已。

    疫情來襲,他的公司裁員,他也在被裁的名單之中,雖然公司有賠償,但那也是杯水車薪。他被裁已經將近3個月了,現在依舊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愛人在家帶孩子也沒有收入,但他的房貸、車貸依舊要還,還要養著兩個娃娃,每天睜開眼就是錢,用他的話說,他從來沒有感覺到有如此大的壓力。

    前兩天,看到網上有一名在校學生說,他在學校閒暇時兼職寫文章,疫情發生促使文章的閱讀量猛增,他一個月的收益達到了5000多,不僅學費和生活費不用找家裡要,自己還有了存款。

    意外災難之下,眾生百態,喜憂參半。不禁感嘆:

    真正聰明的人,絕不只靠死工資,固定工資外的「被動收入」才能使你與意外進行抗衡。

    什麼樣的收入,能稱為「被動收入」?

    有位朋友的副業是做語言翻譯,翻譯1000字是100塊錢,每天能賺500-1000元,她說現在翻譯漲到1000字是150元錢了,她認為這就是「被動收入」。

    但我告訴她:你翻譯1000字收入就算是150元,你在這裡面是投入了自己的單位時間的,你用做翻譯的時間,是做不了別的的,如果你不翻譯,那你就沒有這份收入。

    這充其量只能說,你把自己的單位時間由做這件事轉到做那件事,這根本不叫「被動收入」。

    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位寫文章的大學生,她1年內共寫了200多篇原創文章,這些文章都是「零邊際成本」的,也就是說她寫的文章可以重複有價值和收益,並非今天寫完明天就沒用了。

    1年前的文章依舊可以收到別人的打賞,讀書依舊可以通過閱讀之前的好文章成為新粉絲……

    再比如「J.K.羅琳」, 她僅僅是因為寫了《哈利波特》這部小說,就成為了「全世界最有錢的女人」。

    《哈利波特》這部小說除了出版後的收益,還有翻拍成電視劇、電影、再版等收益,她僅僅是付出一次寫作的時間和精力,之後即使她不再這部小說上投入時間,也會不停的有收益。

    被動收入的第一個特點就是:投入一次性的時間,可獲得持續性的收益。

    被動收入投入的一次性時間是不確定的,一般情況下這種投入回報的周期較長,就像J.K.羅琳寫《哈利波特》,投入幾年的時間,但這幾年中是無法看到收益的。

    所以,如果你想增加被動收入,你還需要學會延遲滿足」。

    像我們平時上班,說白了就是用時間換錢,你投入了自己一天8個小時的時間,才能換取相應的報酬,哪天你請假了,沒有為工作付出時間,當天也不會有報酬。

    這就是主動收入,你需要主動去付出時間,才能換來一定的收入,這種收入形式的核心在於「交換」,用時間換金錢,這種收益往往見效快,付出立馬就會有回報,但這種回報是一次性的。

    而被動收入則不同,它要求你先付出一段時間,之後才會慢慢有收益,且這種收益是可持續的。

    我的一位年薪百萬的90後朋友曾說,他從來都不做讓自己有短暫快感的事,那些真正能夠讓自己成長和成功的,一定是那些能夠讓你學會「延遲滿足」的事。

    由此可見,這個世界真正有錢的人:

    不是那些做事立馬追求回報的人,而是那些願意先投入,懂得「延遲滿足」的人;

    也不是那些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傻幹活的人,而是那些懂得做「零邊際成本」的人,也就是懂得學會增加自己「被動收入」的人。

    怎麼做才能讓自己,
    擁有「被動收入」?

    在讓自己擁有「被動收入」之前,你需要了解你的收入分配情況。

    你要考慮一下,你的收入支出比是多少呢?

    我有一位女同事曾經說,她但凡看到哪裡有「全場9塊9,特價大甩賣」這樣的信息時,她就受不了想要消費,總覺得這些東西會非常便宜,但無意間卻浪費了很多沒必要花的錢,買了一堆暫時用不上的東西。

    還有人戲稱自己是:「小姐的消費習慣,丫頭的錢袋子」。

    還有另一位前同事,畢業沒2年的90後小姑娘,她看到一些年長的同事用奢侈品,自己羨慕不已。

    後來用分期付款買了蘋果的筆記本電腦、手機、迪奧香水、SK-II化妝品,可她當時的工資每月只有5000塊,遠遠超過了自己的支出。

    雖然她獲得了短暫的快感,但與之俱來的卻是,被這些使她有短暫快感的東西束縛住了。

    她不敢再吃大餐,更沒有多餘的錢去學習,也不敢說走就走的去外面看世界,只能小心翼翼的吃著泡麵,省下每一分錢為自己的透支買單。

    有一位老闆曾經說過:「富人是很難通過消費,使自己變貧窮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他說:「你看,富人買一輛非常名貴的汽車,汽車升值了;富人買一段金表,金表升值了;富人買一些黃金的首飾,黃金升值了;富人買一棟別墅,別墅升值了;富人買一些股票,股票升值了;富人去學一個MBA,最後自己升值了……」。

    富人越有錢,就越投資,越投資就越有錢。而窮人越沒錢,還越透支,越透支就會越沒錢。

    這就是,這個世界富人越富,窮人越窮的原因。

    其實富人在投資,窮人也在投資,只不過兩者投資的方向不同。

    富人常常會將金錢投入在,能使自我增值的地方而窮人常常將金錢投資在,沒有什麼增值甚至是貶值的地方。

    當你的金錢所投入的地方,不是實現自我增值的時候,「貧窮」已經離你越來越近了。

    有一位培訓大師曾說過另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最難掙的是你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這錢掙到了,之後的1個億就容易多了。」

    想實現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一般人光靠死工資是很難做到的。所以你要重點考慮如何去實現被動收入。

    要實現被動收入,有以下幾個重要的途徑。

    1、強制儲蓄

    經歷這次疫情,不知道你有沒有對儲蓄有了新的認識。

    當你丟了工作,還要還房貸、車貸、孩子還要上學的時候,你有沒有後悔自己沒有多存些錢呢?

    10多年前我剛畢業,我也像大多數人一樣,由於家裡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所以對金錢的渴望沒有那麼強烈,雖然工資不多,但也是一個精緻的月光族。

    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位30來歲的同事,由於長期熬夜,工作壓力大,再加上他抽菸酗酒,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他突然發病被抬進了ICU。

    在ICU外面,我們幾位同事看著那個憔悴他,著急但也無濟於事。


    後來醫生說,他需要馬上做手術,如果不做手術就兇多吉少了。我記得當時的手術費是8萬塊錢,雖然對現在來說8萬塊錢可能不多,但是在10多年前,這筆費用還是相當高的。

    加上我那位同事家裡是農村的,父母本就沒有什麼收入,8萬塊錢對他們來說是不小的數目。

    我記得第二天,他的母親趕到了醫院,她從口袋裡掏出了5000塊錢,說這些錢是她家裡全部的積蓄了。

    儘管我們同事幾人都捐了款,但是離8萬這個數目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後來,由於沒有湊夠8萬塊錢,那位母親,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兒子離開人世。

    這件事情對我內心的震撼很大,從那之後我就開始儲蓄,因為那一次我嘗到了沒錢=沒命的滋味。

    從那以後,我會將每月的收入中,提取出20% 放入一張單獨的銀行卡中,這樣就能強制自己進行儲備。

    很多年後,我依舊會夢到,自己站在同事的ICU手術室門前,看到他母親無奈的掏出5000塊錢的情景。

    儲蓄對於人生的意義在於,無論你身處何樣的低谷,它都能成為你最後的保障。

    2、投入保險

    俗話說的好:「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到。」

    增加被動收入,還有一點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投入保險」。當意外來臨時,它能很好的幫你進行對抗。

    我有一個朋友,很多年前買了保險,前段時間他突然患病住進了醫院,做手術需要30萬,但家裡一下拿不出這麼多錢,正在大家著急之時,他說自己買了保險,可以找保險公司報銷。

    最後,30萬的手術費,直接報銷了26萬,算下來也就花了4萬來塊錢。

    保險,從短期來看可能看不到什麼效果,但長期來看對你一定是有利的。

    3、投資增值

    投資方式有很多,層次也不同。

    (1)基礎投資:黃金

    中國有句古話:「盛世古董,亂世黃金」。

    當太平盛世的時候,經濟繁榮而且秩序良好,像古董這類東西肯定會不斷增值、也能得到很好的保存。

    但是當亂世來臨,古董既有貶值風險、又不能保證能得到良好的保存。所以,在亂世的時候,人們最好儲藏的就是黃金——既不貶值、又容易保管和攜帶。

    雖然從短期來看,黃金會貶值,但是放眼長期來看,黃金依然是增值的。

    (2)中級投資:房產、股票、版權、版稅

    10多年前,一位女士在北京和上海的核心地段,貸款買了10多套房子。前段時間她賣了兩套北京的房子,賣這兩套房子的錢,不僅將之前購買的10多套房產的剩餘貸款還清了,還讓自己多了一些剩餘的儲備。

    不僅如此,她還白白獲得了幾套北京、上海核心地段的房產。

    她10年前的房產投資,從此以後,便可以讓她輕鬆的過完後半生了。

    隨著時代的變化,以及國家政策的調整等因素,現在選擇買房需要考慮的方面會更多,比如城市、地段、物業等。

    很多人覺得,貸款買房是一件很壓力的事情,其實,合理的房貸槓桿是對衝通貨膨脹的很好方法。

    每個時代的紅利都不同,房產快速增值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放眼世界,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城市還沒有徹底完成進化,放眼未來一些一二線城市,仍有剩餘紅利可期。

    除了房產,還有股票,股票確實也是增加被動收入的一種方式,但對我們普通人來講,不是最優選擇。

    股票的風險較大,且獲得紅利的周期較長。如果你不是有很多剩餘的資金,建議你謹慎選擇股票,相對股票,房產還是比較穩健的投資。

    除了房產他股票,還有版權、版稅這樣的被動收入,就比如前面提到的JK.羅琳,只寫了一部《哈利波特》就可以一直拿版稅,如果你也熱愛寫作,不妨嘗試一下。

    (3)高級投資:自己

    一位老師曾說過:「你將財富以金錢的形式儲存,無論你把它藏在哪,都有可能被別人偷走。

    你將財富打成金戒指戴在手上,很有可能連手指頭都被人一起砍掉拿走。但如果你將財富投資在自己的身上,讓自己增值,那麼沒有人能夠搶得走。」

    投資自己的形式也有很多,比如:知識、經驗、技能、以及個人IP。

    比如你可以考個MBA,可以學習個一技之長等,但是最高級的是「打造自己的個人IP」。

    比如提到心理學,你首先就會想到「武志紅老師」。

    雖然武志紅老師是北大心理系畢業的高材生,但每年在北大心理系畢業的高材生那麼多,為什麼你就會想到武志紅老師呢?

    這就是他給自己打造了「個人IP」。

    再來看最近比較火的兩個網紅,一個是直播賣貨能賣翻的李佳琪,另一個就是美食博主李子柒。

    他們都是在打造自己的個人IP。

    這些人的個人IP一旦立起來,那增加財富的機會就大大增多了。

    李笑來老師也說過:「未來十年,個人品牌一定比房價增長快10倍」。

    那麼問題來了, 如何打造個人IP?

    1> 個人垂直領域的定位

    在打造個人IP之前,你首先要分析下自己的優勢,確定好自己的垂直細分領域,之後再圍繞這個領域,打造自己的個人IP。

    就像武志紅垂直心理領域,李子柒垂直美食領域,李佳琪垂直直播賣貨領域等。

    2> 想辦法,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比如《星光大道》上走出來的明星:鳳凰傳奇、啊寶、大衣哥、李玉剛等,他們之前都是空有一身才華無人知,但自從上了星光大道,便開始名聲大噪。

    俗話說:「好酒也怕巷子深」,有了才華還是找到渠道幫你宣傳出去才行。

    當你定位好自己的IP,就是堅持下去,慢慢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對於打造自己個人IP這件事,還需要耐得住寂寞才行,任何一種被動收入,主要堅持下去,。

    就像我的那位,年薪百萬的90後朋友說的:「不要讓自己做有短暫快感的事,而是要耐得住寂寞,等待長期紅利的爆發。」

相關焦點

  • 真正聰明的人:絕不只靠死工資,他們更看重自己的「被動收入」
    這是「弘禾師兄」的第 99 期分享疫情爆發至今,很多人收入大幅下降不說,更有一大部分人難逃裁員的厄運。對這些人來說,真應了那句經典名言:「屋漏偏逢連夜雨」。不禁感嘆:真正聰明的人,絕不只靠死工資,固定工資外的「被動收入」才能使你與意外進行抗衡。什麼樣的收入,能稱為「被動收入」?
  • 人生不能只靠工資,還要靠副業!死工資真的無法生存嗎?
    當然了,知道是一回事,真正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對於那些有副業的人來說,他們的日子似乎比我們想像中的要輕鬆很多,甚至他們會覺得副業和主業同樣重要,這,便是思維上的差異。那麼,人生,為何不能只靠死工資呢?從事副業,究竟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改變呢?年輕人想要從事副業,又該如何開始呢?
  • 慢慢增加被動收入,自己給自己漲工資
    我們大多數人都過著手停口停的日子,如果不上班、不勞動,我們就沒有收入,我們就沒法生活,可以說這種生活真的很苦,我已經受夠了,但是有什麼辦法改變呢?我想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我們每天起早貪黑、兢兢業業上班,拿著可憐的工資。是我們不夠優秀嗎?也許是吧;是我們不夠努力嗎?也許是吧。
  • 被動收入遠超工資,讓人羨慕不已?普通人如何才能做到?
    如果大家認真觀察的話,總會發現有些人時不時提及「被動收入」這個詞,甚至有些人的被動收入,遠遠高於本職工作。換句話說,他們完全可以不在意本職工資的高與低,也完全可以退出本職工作,靠被動收入來養活自己,這一點,的確是讓人羨慕不已。那麼,被動收入想要超過工資收入,要怎麼才能做到呢?
  • 每月被動收入2萬元,與工資收入5萬元,誰更輕鬆?
    每月被動收入2萬元,與工資收入5萬元,誰更輕鬆?首先我們來聊一下什麼是「被動收入」?被動收入是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也不需要每天必須去工作才能獲得的收入。騎牛看熊認為被動收入是資本增長的結果,這種收入比較常見的是理財收入、房產租金、版權收入、退休金、勞務佣金等等,這樣的一些收入並不需要主動花費時間去得到,更不需要受到公司的管控和制約。
  • 從死工資到被動收入,你該如何進行逆襲操作?
    副業剛需的時代,你還在賺死工資嗎?你若沒個副業,可能連和朋友聊天時都沒底氣吧?【一】副業的目的無非是賺點錢,別和我扯什麼情懷的事。早晨老A發給我一張影視截圖:錢難道不令你慾火焚身嗎?隨便一句便是真理。有了目的,無非就是找方法論,再去實操。這幾年「被動收入」的概念被炒得火熱。
  • 真正的富有,從創造持續性被動收入開始!
    實際上,真正的有錢是指——有時間花錢的人!如果很有錢,但是沒時間去做自己想做或自己喜歡做的事,其實有錢也沒意義,大家同意嗎?那我們如何去界定一個家庭的財富是多少呢?我還可以省下很多時間,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大壯過去每天拿出一點時間,去做一件未來可持續的事情,從此不用再挑水了,大力卻依然不能休息。任何不可持續的收入,即使再高都不值得羨慕。超時工作,以健康為代價去追求高收入就更不值得。
  • 這份下班後打造被動收入的賺錢指南,很實用,幫你擺脫死工資
    要想創造被動收入,我們首先要知道被動收入是什麼。我們平時上班,這叫主動收入。掙工資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來獲得,你不這樣做就沒錢了。
  • 靠死工資生存的人,永遠都是窮人!你贊成嗎?
    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很多人哪怕是去大城市裡打工,但一年到頭的工資也就只有那麼一丁點,甚至有可能在滿足日常開銷之後,剩下的錢都沒多少。正是如此情況,很多人發出感嘆:一個人如果只靠工資生活的話,那就只能永遠是窮人。那麼,如果只靠工資生活,又真的是窮人嗎?
  • 電商人必須布局被動收入!
    別人見投資我們有回報率,他們會繼續投資,人多力量大。要是我們喜歡佔小便宜,投資我們的人便少了。投資我們的人少了,我們怎麼賺錢呀? 一輩子要麼用來賺錢,要麼用來扯淡。想一輩子賺錢,只做和賺錢有關的事兒。一輩子想扯淡,一輩子只做和扯淡有關的事兒。一輩子想做什麼,便做什麼就是了。社會是有階層的,如果你不能從這個階層跑到更高的階層,你的後代也不行。
  • 聰明的人,早就遠離了飯局,真正的人脈資源靠自己
    後來,還是父親借了我錢,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來,酒肉朋友是最不可靠的,他們只會跟你在吃吃喝喝時,和你關係很要好,真正遇到一點難事,你找他們幫忙,不可能,他們是不會幫助你的,因為他們本就不是真正的朋友。飯局總是無用的社交,不僅浪費時間精力,還損害健康,所以我們切不可隨便加入飯局。
  • 現代職場人擁有「被動收入」的最佳途徑
    什麼是被動收入?根據商業詞典,被動收入是:「來自租金、有限合夥或其他收入來源的收入(收入者不積極參與),不包括工資、利息或資本收益。被動收入也被稱為非勞動收入。」如何產生被動收入?產生被動收入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們將概述一些比較流行的方式,這些被動收入方式通常需要有原始資本積累。之後,我們將更詳細地介紹一種能提供最可持續的長期經濟回報的被動收入方法。
  • 【財商】ESBI -主動收入與被動收入
    今天,你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立刻停止你手上的工作、事業,你的收入會不會立刻消失或者逐漸消失?」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很可惜你的收入是暫時性的,也就是主動收入:只有當你主動工作時,你就可以得到一份收入,當你停止工作時,這份收入就會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也許有90%以上的人賺取的都是這樣的主動收入。那什麼又是被動收入呢?
  • 人到中年:有一種貧窮叫我只靠工資過日子,你靠什麼生活的!
    只靠工資收入養家,人到中年,前途未卜。多少人守著一份死工資,日子一天一天過得很容易,生活卻一年一年變得越來越艱難。普通人收入靠工資是沒錯,但是一份穩定的死工資可能就是溫水煮青蛙,依賴卻沒想法改變。是什麼讓你想要告別人生只靠死工資的困境,我們普通人有什麼應對的辦法呢?
  • 卓優商學院理財教育分享「什麼是被動收入」
    理財這事兒,其實已經是老生常談了,有理財意識的人早就開始了投資理財,而大部分想理財又堅定不下來的人,說再多也沒用。理財是一種觀念,如果想得到更多的錢,只需要改變你的思想。今天給大家分享適合理財小白學習的投資理財小知識,這會讓你未來的投資豁然開朗!
  • 除了工資以外的主動收入,如何提高自己的其它收入?
    我們通過個人努力賺到的工資收入,這是基本勞務報酬,相當於是大家常常談起的「主業工作」。這筆收入是自己通過辛勤汗水換來的,相當於是自己每個月收入的主要來源,如果你跟我說被動收入已經超過了主業收入,這時的個人資產就應該是達到了「提前退休」的標準。
  • 實現財務自由的關鍵:怎樣增加被動收入?
    財務自由,是每個人都想實現的夢想。我們也知道,增加被動收入是實現財務自由的關鍵所在,那麼,到底該如何增加被動收入呢?【一位投資哲人曾經說過:「如果你沒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將辛苦工作到死!」】肯定有人會說:「什麼?睡覺時還能賺錢?」那當然了。睡覺賺錢,無非是被動收入,也叫作睡後收入,它區別於主動收入。
  • 周末躺著賺錢的不二法門:學會增加被動收入
    這個世界絕大部分還是以打工族為主,對於這些打工族來說,工資還是目前主要的收入來源,如果沒有了工資,日常生活恐怕會受到不小的影響。但是賺工資,要付出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除了工資之外,還有其他不用花太大力氣,也能增加收入的方法嗎?答案是當然有,就看你懂不懂得做了。
  • 被動收入讓你這個春節更踏實,被動收入是實現財務自由的關鍵
    在這個別樣的春節,在這樣特殊的時刻,許多人都宅在家裡,也有不少人開始擔心自己的收入了,說起收入,有主動收入,也有被動收入,這兩者差別很大,比如當下的情形,有被動收入的人就會特別淡定,被動收入會讓你這個春節更踏實,而且被動收入是實現財務自由的關鍵,今天就為大家說一下被動收入,希望能給大家一定的啟示,讓自己未來的收入更加穩定,更加健康。
  • 沒有被動收入,想成為有錢人不容易
    今天只說在一定的遊戲規則裡,我們怎麼樣讓自己能夠分到更多的財富。就個人而言,收入一般分為兩大類,一是主動收入,二是被動收入。美國國稅局還有一個所謂的組合收入的定義,這裡不做探討。主動收入即你付出一定的勞動才能獲得的報酬收入,不管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你不做,不付出,這種收入就會戛然而止,目前大多數人都是靠主動收入來維持生計,所以日子過得很累,但是又賺不到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