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春節疫情會反彈?病毒潛伏期超過14天?專家這樣回應

2021-01-16 騰訊網

1月14日0-24時,全省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例,東莞報告,通過密接排查發現。

全省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例,均為廣州報告,分別來自美國、加納和馬爾地夫。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4例,廣州報告2例,來自印度和馬來西亞;佛山報告1例,來自剛果金;清遠報告1例,來自尼日。以上均在入境口岸或隔離點發現,入境後即被隔離觀察。新增出院1例。

截至1月14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084例(境外輸入688例)。目前在院45例。

東莞連續321天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1月14日新增1例無症狀感染者。截至1月14日15時,東莞屬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

1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有關情況,針對目前我國新冠疫苗接種的現狀怎樣?春節期間疫情是否會反彈?隔離14天後為何仍能查到病毒等問題作出回應。

國內本輪疫情有什麼特點?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國內多地報告本土散發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疫情呈現持續時間長、涉及範圍廣、傳播速度快、患者年齡大、農村比例高等特徵,有的地方出現了社區傳播、多代傳播

春節期間疫情是否會進一步反彈?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我國疫情呈現多地局部暴發和零星散發狀態,這是入冬後全球疫情大幅上升後,對我國造成疫情防控巨大壓力的一種反映。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大,將增加疫情傳播風險;物流加大,低溫條件下需警惕進口冷鏈食品和其他貨物被病毒汙染的風險。如落實好相關措施,可確保不出現大規模疫情反彈

△1月6日,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正在核查超市冷鏈食品追溯信息。

隔離14天後為何仍能查到病毒?

針對最近出現隔離14天後查出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潛伏期過長是個別現象,是不是潛伏期延長還需要研判。目前各地採取14+7的隔離措施,是為了最大限度避免潛伏風險。他還提醒,居家隔離也要做好各種防護。

無症狀感染者傳染性低於確診患者?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無症狀感染者有傳染性,但傳播效率沒有那麼高,與有症狀的患者相比,其傳染性相當於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但是,無症狀感染者仍能在傳播過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對無症狀感染者和確診患者,我們所採取的防控措施都一樣。

我國新冠疫苗的接種現狀怎樣?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表示,國家從2020年12月15日開始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目前接種量不斷增加:目前接種劑次已經超過了1000萬。總體來看,全國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平穩有序。

中高風險區民眾接種疫苗後是否仍需隔離?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表示,接種新冠疫苗後,絕大部分人會產生抗體,但仍有少數接種者會存在感染風險。另外,大部分人僅接種了一個劑次,疫苗的保護作用不能充分實現。建議只要人員有流動,就遵守當地相關的防控要求和規定。

△1月8日,北京市石景山區,醫護人員為接種者注射疫苗。

疫苗接種是否有年齡限制?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表示,現階段接種的重點人群是18至59歲高風險和可能高傳播人群,隨著疫苗臨床研究數據的不斷完善、防控工作的需要以及疫苗供應量的增加等,中國會把疫苗接種目標人群擴大到更多人群,包括60歲及以上老年人。

關於新冠病毒疫苗,很多人還是有疑惑

到底能不能打?

要注意什麼事項?

有哪些禁忌?

......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問答

目前的接種情況似乎令人遺憾,據《紐約時報》報導,截止2020年的最後一天,美國在發放的2000萬支疫苗中,僅注射了280萬支。實際接種人數只達到了全員接種的13%左右(當然這可能包括了很多原因:天氣寒冷,接種初期的猶豫等)。

其實不僅是國外,在國內也存在同樣的情況,雖然大家都知道接種疫苗是控制傳染病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面對新冠疫苗,許多人在是否要接種疫苗上依然存在許多疑問,是否接種?哪些人是重點人群?安不安全?能提供多久的免疫保護……針對大家的疑問,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月7日發布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問答》,下面解答大家關於接種疫苗的疑問。

接種前:

1.新冠病毒疫苗有必要接種嗎?

有必要。幾乎所有人都沒有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對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髮病後,有的人還會發展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

接種疫苗後,一方面絕大部分人可以獲得免疫力;另一方面,通過有序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斷新冠肺炎的流行。

2.哪些人是接種新冠疫苗的重點人群?

現階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重點人群主要包括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鮮市場、公共運輸、醫療疾控等感染風險比較高的行業人員;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者地區工作、學習等人員。

3.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有哪些禁忌?

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方案、接種指南未作具體規定之前,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禁忌按疫苗說明書執行。

通常接種疫苗的禁忌包括:

1.對疫苗或疫苗成分過敏者;

2.患急性疾病者;

3.處於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者;

4.正在發熱者;

5.妊娠期婦女。

4.新冠病毒發生變異後,接種疫苗還有作用嗎?

從全球對新冠病毒變異的監測情況看,目前尚無證據證明病毒變異會使現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失效。

不過,世界衛生組織、各國研究機構、疫苗生產企業等都在密切關注新冠病毒變異情況,也在開展相關研究,這將為後續疫苗的研發及應用提供預警和科學分析依據。

5.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是否還需要接種?

目前,雖然有感染過新冠病毒者發生二次感染的報導,但該問題目前尚屬於個例並未普遍出現,仍有待後續更多研究才能得出結論。對於接種前已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目前暫不建議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接種時:

6.新冠病毒疫苗去哪兒打?

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都是在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批准的接種單位進行。大多數重點人群的接種,由重點人群所在的單位組織摸底、預約,並協助開展接種工作。對於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者地區工作、學習的個人,可關注當地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相關服務信息。

7.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

在疫苗接種過程中,受種者應注意並配合做好以下事項:

接種前,應提前了解新冠疾病、新冠病毒疫苗相關知識及接種流程;

接種時,需攜帶相關證件(身份證、護照等),並根據當地防控要求,做好個人防護,配合現場預防接種工作人員詢問,如實提供本人健康狀況和接種禁忌等信息;

接種後,需留觀30分鐘;保持接種局部皮膚的清潔,避免用手搔抓接種部位;如發生疑似不良反應,報告接種單位,需要時及時就醫。

8.為什麼接種完疫苗後要留觀30分鐘?

接種疫苗後,可能有極少數人會出現急性過敏反應、暈厥等情況。嚴重危及生命安全的急性過敏反應多在接種後30分鐘內發生。如發生急性過敏反應,可以在現場及時採取救治措施。暈厥也大多出現在接種後半小時內,如接種後立即離開留觀現場,可能會因暈厥給受種者造成意外傷害。因此,受種者在接種疫苗後需要在接種單位指定區域留觀30分鐘。

9.接種新冠疫苗有哪些常見的不良反應?

從前期新冠病毒疫苗臨床試驗研究結果和緊急使用時收集到的信息,新冠病毒疫苗常見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與已廣泛應用的其他疫苗基本類似。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接種部位的紅腫、硬結、疼痛等,也有發熱、乏力、噁心、頭疼、肌肉酸痛等臨床表現。

不過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非常非常低。1月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近期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有關情況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介紹了我國的新冠疫苗不良反應情況,他表示,現在報告上來的疑似不良反應,其中有10萬分之6是異常反應,在異常反應中大多數都是過敏性皮疹,當然也有其他的過敏反應,包括血管性水腫等不良反應,嚴重的不良反應大概是百萬分之一。

接種後:

10.接種疫苗後,多久才能產生抗體?

根據前期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臨床試驗研究,接種第二劑次滅活疫苗大約兩周後,接種人群可以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

11.新冠病毒疫苗在人體內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接種疫苗後,人體會產生保護性抗體,有的疫苗還會讓人體產生細胞免疫,形成相應的免疫記憶。這樣,人體就有了對抗疾病的免疫力。一旦有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疫苗產生的抗體、細胞免疫釋放的細胞因子就能識別、中和或殺滅病毒,而免疫記憶也很快調動免疫系統發揮作用,讓病毒無法在體內持續增殖,從而達到預防目的。

12.新冠病毒疫苗保護持久性如何?

新冠病毒疫苗屬於新研發並投入使用的疫苗,需要大規模接種之後的持續監測和相關研究,以積累更多的科學證據,評估新冠病毒疫苗的保護持久性。

13.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後還需要戴口罩嗎?

在人群免疫屏障沒有建立起來之前,即使部分人群接種了疫苗,大家的防控意識和防控措施也不能放鬆。一方面,疫苗免疫成功率並不是100%,在流行期間還會有較少部分已接種的人可能發病。另外一方面,在沒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況下,新冠病毒依然容易傳播。

因此,接種疫苗後還是應該繼續佩戴口罩,特別是在公共場所、人員密集的場所等;其他防護措施如手衛生、通風、保持社交距離等,也需要繼續保持。

14.新冠病毒疫苗是否會像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種?

通常情況下,病原體、疫苗特性、受種者狀況等因素影響疫苗的預防接種效果。流感病毒變異比較快,流感疫苗保護效期較短,因此需要每年進行接種。

現在新冠病毒雖然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異,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網站目前發布的信息,顯示針對在英國和南非等國家出現的新冠病毒所發生的變異,有證據表明現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失效。

新冠病毒疫苗是否會像流感疫苗一樣每年接種,需要繼續針對病毒變異對疫苗接種效果的影響和疫苗的保護持久性等方面開展研究。

此心安處是吾鄉。

只有社會各方守望相助,

才能齊心協力過個平安年。

目前防控意識還不能放鬆!

防控措施更不能放鬆!

注意手衛生,少聚集,少活動

在人員聚集的地方,回家的途中

都要佩戴好口罩!

最大限度的避免潛在的傳播風險!

東莞市各鎮街(園區)對外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抗體採集醫療機構名單

素材來源:東莞市衛生健康局、健康廣東、央視新聞、科普中國、健康時報、中國鐵路、南方+

麻湧宣教文體旅辦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梁雪華

相關焦點

  • 【關注】春節疫情會反彈?病毒潛伏期超過14天?官方發聲!
    1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有關情況,針對目前我國新冠疫苗接種的現狀怎樣?春節期間疫情是否會反彈?隔離14天後為何仍能查到病毒等問題作出回應。
  • 病毒潛伏期超14天?檢測6次才呈陽性,核酸檢測不靈了?最新解讀
    春節期間疫情是否會反彈? 隔離14天後為何仍能查到病毒? 1月13日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 對近期民眾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 為什麼隔離14天還能查到新冠病毒?專家釋疑
    近期,國內頻頻出現隔離14天後仍然能夠出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尤其是境外輸入病例,給疫情防控帶來極大壓力。這是為何?14天隔離是否不夠用了呢?對此,在今天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解釋說,新冠病毒潛伏期過長是個別現象,是否延長潛伏期還需要研判。
  • 專家:隔離14天後仍查到病毒是個別現象 潛伏期是否延長還需研判
    專家:隔離14天後仍查到病毒是個別現象 潛伏期是否延長還需研判發布時間: 2021-01-14 10:10:50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張豐今日(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
  • 病毒潛伏期是否更長?如何看待超級傳播者?專家詳解來了
    病毒潛伏期是否更長?如何看待超級傳播者?Q:多地現密接者多次檢測才確認陽性,是病毒潛伏期更長了嗎?A: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 馮子健:首先,因為對管控人群,對密切接觸者實施了多次反覆檢測,顯得經過多次檢測才陽性。當然,也有少量病人和感染者的潛伏期會超過原來大家都熟知的14天,但這個比例很小。
  • 鍾南山回應「潛伏期最長24天」:不覺得奇怪 總有例外
    鍾南山介紹,此前對1099例病例的研究顯示,潛伏期大多是2-7天,但文章忠實地寫潛伏期為0-24天,因為有1例達到24天,13例超過14天,大多數和少數都要考慮在內。
  • 病毒潛伏期更長?汽車零部件發現核酸陽性是新動向?專家詳解
    Q:多地現密接者多次檢測才確認陽性,是病毒潛伏期更長了嗎?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 馮子健:首先,因為對管控人群,對密切接觸者實施了多次反覆檢測,顯得經過多次檢測才陽性。當然,也有少量病人和感染者的潛伏期會超過原來大家都熟知的14天,但這個比例很小。
  • 2021年春節期間疫情會不會像去年春節一樣爆發
    自2020年12月2日0時起滿洲裡市東山街道辦事處已被劃定為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高風險地區。這些疫情反彈現象使一些人開始擔心2021年的春節會不會還要像2020年的春節一樣關在家裡呢?事實上當我們人類在研發疫苗的同時病毒也可能正在悄然變異,所以最終問世的疫苗究竟能起到怎樣的效果是我們目前所無法預測的。新冠畢竟是一種我們人類之前沒接觸過的病毒,事實上迄今為止我們對這種病毒的了解仍是相對有限的。我們曾以為新冠病毒的潛伏期不會超過14天,然而現在我們知道新冠病毒的潛伏期是有可能超過14天的。
  • 全國14省市已確診324例新型肺炎 專家:目前病毒潛伏期7天
    多部門啟動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21日,多部門啟動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武漢等地也積極採取措施,嚴防疫情擴散。外交部:中方願與國際社會攜手應對疫情21日世衛組織宣布,將於當地時間22日召開相關會議,評估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否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本著公開、透明,及對全球衛生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中方將參加會議分享疫情信息,並對疫情進行科學研判。
  • 潛伏期變24天?隔離14天有效果嗎?不妨用統計學算一算
    這篇論文對未來的疫情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決策支持,但其中提到的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的結論,卻引起不少人的恐慌——原來不是一直說潛伏期最長14天嗎,現在怎麼變成24天了?到底是前面的結論錯了,還是病毒已經變異得更加可怕了?當前各地執行的14天隔離期是否需要延長到24天?
  • 北京疫情還將持續多久?專家預測按潛伏期估計不會超過本周
    6月21日,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專家吳浩在節目中解讀北京此次疫情:如果說按照潛伏期的角度來講,我估計不會超過下周(編者註:吳浩於6月21日接受央視採訪,故其所稱『下周』即本周)。新京報時政新聞部出品  新發地聚集性疫情會持續多久?
  • 吉鄂兩省聚集性疫情源頭在哪?會否出現疫情「小高峰」?專家回應
    最近14天,7省份報告了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吉林舒蘭市和湖北武漢東西湖區分別出現了本土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勢不容樂觀。吉鄂兩省聚集性疫情源頭在哪?會否出現疫情「小高峰」?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解讀近期本土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和趨勢→吉林舒蘭疫情據吉林省衛健委消息,7日至10日,舒蘭市新增本地確診病例15例;10日,瀋陽市新增1例確診病例,為吉林市舒蘭市聚集性疫情的關聯病例。1.連日來,吉林和武漢出現多個本土病例,您是否意外?
  • 國內疫情會否反彈、新冠疫苗臨床試驗進展如何…官方回應
    境外疫情輸入引發的反彈風險總體可控近期武漢採取全員核酸檢測。曾益新對此表示,武漢市擴大核酸檢測範圍,目的是進一步明確疫情範圍,加強監測和排查力度,是統籌推進復工復產復學和常態化防控的保障。國家衛健委疾控局二級巡視員崔鋼表示,我國積累了聯防聯控經驗,隨著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實,境外疫情輸入引發的反彈風險,總體是可控的。
  • 為防疫情反彈今年會不會取消春運,流動人口就地過年呢?
    最近,國內多地出現本土疫情,昨天,新增本土病例2例,均在黑龍江綏芬河; 前天,本土新增5例,其中黑龍江4例,四川1例……12月7日以來,四川、黑龍江、新疆等地出現新冠肺炎感染者,讓大家不免擔心,今年的疫情會反彈嗎?能不能放心返鄉過年呢?
  • 潛伏期會傳染嗎?聽專家這樣說
    潛伏期會傳染嗎?聽專家這樣說 2020-01-26 1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二波疫情暴發發背景下,青島疫情反彈有什麼不一樣?看看專家怎麼說
    令人揪心的2大熱搜消息今天關於疫情的2大消息令人揪心!第一熱搜是全球疫情大爆發,第二熱搜就是青島疫情反彈。中國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專家楊功煥11日發表觀點認為,綜合多方面因素,新冠疫情秋冬季反彈已經開始,第二波疫情的發作已拉開序幕。
  • 2021年,春節是否會因為疫情,提前放假呢?
    在2020年的二月份,國內因為疫情大爆發,全國性的停工停業,所有在外工作的朋友,這時候全部停工放假,一直到四月份才開始,逐漸復工,那麼馬上又快過年了,在2021年的春節是否因為疫情提前放假呢?從11月份以來,國內疫情已開始逐漸反彈,12月15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國內30個省出現了15例確診病例,均為境外輸入,為什麼每天都會有境外輸入呢?境外輸入病例,是不是導致今年疫情暴發的主要原因呢?會不會再次,提前放假呢?
  • 新冠病毒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鍾南山團隊成員:只是個例
    因為其中提到:新冠肺炎的潛伏期中位數為3.0天(範圍:0至24.0),也就是說,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這一數字,與之前公布的14天的潛伏期相比,足足多出了10天。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這病毒真是太可怕了,潛伏期再延長的話,豈不是永無出家門之日?
  • 元旦春節能安全回老家過年嗎?專家回應!
    元旦春節能安全回老家過年嗎?專家回應!對此,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接受《新聞1+1》採訪時表示,這屬於常態化防控當中的一個正常現象。他認為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有兩方面原因:①進入冬季以後,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新冠肺炎作為呼吸道傳染病出現小幅度的反彈,符合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的特徵。
  • 病毒潛伏期到底多少天?
    難道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長達40多天?對此,山西當地衛健委通報回應稱確有此人,但經過細緻調查,她為二代病例。在她被確診前,其兒媳也是武漢返鄉人員,已於1月25日確診。所以,她是被兒媳婦傳染的,並非42天前經武漢時被傳染。那麼,新冠病毒的潛伏期到底是多少呢?由大家熟悉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領銜的一項最新研究給大家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