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溧水草莓步入品牌化發展之路
溧水草莓步入品牌化發展之路
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小小的草莓果現已成為溧水農民的「致富果」。2019年,溧水全區草莓種植面積約2萬畝左右,種植區域主要分布洪藍街道傅家邊園區、東屏街道長樂村、柘塘街道共和村等地,種植草莓品種有:紅頰、寧玉、紫金久紅等紅草莓,白雪公主、桃燻等白草莓,建有全省最大的設施草莓種植基地。2019年生產草莓超3萬噸,實現收入近6億元,種植戶達3000多戶。溧水草莓已步入品牌化發展之路。
「紅芭蕾」草莓新品上市
2月22日,第三屆國際草莓品牌大會將在我區舉辦,大會主題是「莓動世界 品牌共享」,草莓品牌成為核心熱詞。
屢次在國際草莓品牌大會獲獎的金色莊園負責人吳中平2017年來到東屏街道長樂村,開始從事草莓種植銷售,兩年的時間,建設了4200畝草莓大棚,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草莓產業發展模式。在他看來,草莓品牌化是草莓產業發展最重要的核心。
「真的很高興,去年12月份,我們的『紅芭蕾』品牌草莓上市了,品種是紅顏,該品牌一經推出,就成為了新寵,銷量一路走高。」吳中平說。
「紅芭蕾」草莓品牌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統一種植、統一植保、統一農資、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統一銷售。一個草莓品牌的形成需要經過「六統一管理」,每一個步驟科學精準,此外還建立健全了產品追溯體系,從種植到銷售,全程跟蹤,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不難發現,「紅芭蕾」草莓的背後是成熟而又標準化的草莓產業體系,與普通種植的草莓有很大區別,比如一些草莓種植戶面臨生產技術落後,育苗管理工作粗放,標準化程度不高等諸多問題,這些在「紅芭蕾」上都不復存在。
此外,「傅家邊」草莓也是如此,洪藍精品草莓園引進了日本草莓種植新品種香野、淡雪,以及草莓無土立體種植高技術含量的種植模式,畝產6000斤以上,畝效益10萬元以上。
「經過近年來的探索,我區進一步優化了草莓生產布局,不斷提升草莓產業科技創新能力、草莓品牌建設,加強並完善草莓繁育、推廣體系,草莓標準化生產不斷提高。」區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溧水未來的草莓產業
記者了解到,在不斷形成草莓品牌的基礎上,溧水未來的草莓產業,重點在園區建設上下功夫。
主要是建立專門的種苗培育基地、肥料配套企業、採摘處理中心、物聯網智慧體系、培訓體系。加快農業智能裝備精準化、智能化和自動化發展,通過與農業智能裝備製造企業的合作,推進農業智能裝備產業與草莓產業的深度融合。加快與區內高效深度合作,推動科技成果項目落地、新型研發機構落地,校地融合發展,打造草莓產業新生態鏈,提升科技對草莓貢獻率。
質量是產品的核心,是品牌的生命。溧水草莓要做到安全上絕對保證,品質上絕對上乘。為此,我區正在與相關企業和上級部門共同商討,儘快製作國內草莓產品質量生產標準,嚴格按標準生產和銷售。使我區草莓質量標準能成為全行業的質量典範。
此外,我區將以脫毒苗為抓手,打造國家級草莓育苗中心,未來將建成國家級草莓脫毒育苗中心,計劃佔地100畝。包括冷藏保鮮庫5000平方米(共4棟),包裝車間4300平方米(共3棟),組培、科研檢測中心10000平方米,現代智能溫室30000平方米(共2棟)等。圍繞當地市場及國內草莓市場需求進行開發,繁育紅顏、聖誕紅、寧玉等草莓種苗,實現草莓長周期連續生產,預計年產種苗10億株,育苗中心不僅可以為項目區的草莓生產提供優質、脫毒的種苗,還可向江蘇省農戶以及種植企業提供種苗供應,推進草莓規模化生產。
溧水融媒體中心記者 韋蔣
溧水融媒體中心編輯 楊麗
(責編:張妍、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