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派傳新聲,國貨正當紅。上海廣播55位主持人助力「五五購物節」,熱點不斷,故事多多!來自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的主持人,正在城市上空的電波裡,每天講述一個來自「國貨老字號品牌」的故事,讓我們順著聲音連結的記憶,遊走在這些城市故事中,傾聽時光的迴響,領略那些經典民族品牌,百年傳承的魅力。
主持人洪韻:
「高調做質量,低調做品牌」的民族顏料
沒想已經到101歲」
在主持人洪韻的童年記憶中,娘家中散落著顏料的大方桌和掛著琴棋書畫的那間房總是有一股獨特的香味,也許是祖父和父親都從藝甚篤的緣故,她很早就識得了很多畫具畫材:溫莎、荷爾拜因、史明克……
顏料——自古至今,繪畫世界最重要的藝術元素之一
從水彩顏料到油畫顏料,從國畫到粉畫,什麼學院級的,藝術家級的,她多少都見識過一些,但看家人用、自己用最多的,還是國產的「馬利牌」。
老式馬利水彩顏料包裝盒上的復古印花
「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兩朵標誌性的月季花的盒子,上面印著一個馬頭。從讀書時候就一直用,學校裡是每一個同學都在用,等於就是最基礎的美術啟蒙了。」
馬利水粉畫顏料的經典包裝盒花紋為兩朵盛放的月季
洪韻說,畫家俞曉夫是她父親的好友,也是「馬利家」的常客。就前幾天,他打包發來一大套丙烯顏料,附言是「他們新出的東西,你拿去試試看」。洪韻說,這種情況在畫家朋友圈裡很常見,好的產品會第一時間相互推薦,「就像是女孩子挑護膚品」。
洪韻
經典947《輕鬆樂逍遙》節目主持人。在工作日的晚高峰,伴隨輕鬆的古典音樂,她溫柔、解壓的聲音,伴隨著上班族結束一整天的勞作,享受燦爛晚霞中優美的閒逸一刻。
洪韻說,印象中祖父和父親什麼國家的顏料都用過,但確實從未成為某一品牌的絕對「忠粉」。但實事求是而言,馬利出現在那張攤滿紙張和筆墨的方桌上的概率,時至今日暫時仍是無有其他競品可敵的。「就覺得從品質而言,它並沒有比國外的一些大牌差多少,這時自然會多考慮,哪家的價格、品類更為親民……」
馬利中國畫顏料,24色12ml
在洪韻心裡,馬利是一個讓她「非常敬佩」的牌子。她說他們「東西做得很好但不浮誇」,也從來也沒有過「過度的包裝」。儘管豐富而務實的產品分層已經可以滿足從大師到更小的學齡前幼兒的使用需求,但在媒體投入上的廣告宣傳卻是少到不能再少,「至少即便是熟悉產品的我,也是通過這一次講故事,才知道『馬利已經101歲了』!」
馬利0-1050油畫顏料,50ml的單支管裝馬利繪畫顏料
「101歲的馬利」誕生不容易。
二十世紀初,中國工商界,許多民族資本家以高度的愛國熱情克服重重困難,創辦了一系列民族資本企業,與當時在華的外商企業相博弈,爭奪被西方列強侵佔的市場。當時,著名畫家、上海美專創始人之一張聿光,聯合九位畫家、教育家、企業家等社會各界人士集資辦廠,生產出中國自己的美術顏料。
顏料廠起什麼名字呢?股東十人為表示齊心合力,選擇了筆畫為十的繁體字「馬」,取馬到成功之意;再選了「利」字,表明自己利國利民的決心,於是,1919年「馬利工藝廠」誕生了。20世紀30、40年代,馬利成為中國最早漂洋過海的民族工業品之一,為旅居和出訪的藝術家們提供了大量高品質的顏料。
馬利牌100ml管狀水性版畫油墨 版畫顏料
品質為王。一時間馬利顏料名聲鵲起,華人畫家都為能夠使用上中國自產的顏料而感到自豪,正應了那句老話:酒香不怕巷子深。
「當時許多書畫名家都為馬利親筆題字。比如徐悲鴻先生題寫『光騰採耀』、林風眠先生題寫『提倡國貨,挽回外溢利權』、何香凝先生題寫『絢爛奪目』、柳亞子先生題寫『五光十色』等。」
馬利的大師級中國畫顏料盒裝
洪韻說,陳逸飛先生說過:馬利的歷史與我們中國近代繪畫發展的歷史,是連在一起同步成長的——
一百年來,中國設計生產的第一支蠟筆、第一瓶廣告水粉顏料、第一支水彩顏料、第一支軟管國畫顏料、第一支鋁管丙烯顏料,都來自馬利——「它沒有別的特點,只是既好用,又實用。」
馬利中國畫顏料試色
沒有流量明星「倒流」,卻有大師級的「廣告」。百年如一日的話題,卻總可以是草根美術愛好者和繪畫達人有所求時心中同步居高不下的「熱搜」——
這就是馬利:一個只用「作品」說話,並最終成功「為自己代言」的中國國產民族品牌。
「也許是誕於憂患,茁壯於奮進之時,我終覺得馬利是一個『謹知克己,修煉內功』的牌子。有品質的東西就應該這樣去做。」 洪韻說,「『低調務實』可能也是我們國貨一種特別應該堅持和保留下來的品格。也許也正是因為這樣,它們的產品水準才能夠足以做上100多年,然後再繼續做幾個100年下去。」
【這些老字號的故事如今正在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每天播放......】
6月8日(周一)亨達利
6月9日(周二)喬家柵
6月10日(周三)吳良材
6月11日(周四)美加淨
6月12日(周五)雷允上
.......
民族品牌的輝煌源於對質量的堅持,老字號的新生離不開消費者的支持。
【來源:第一財經廣播】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