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座落在吉林省長春市,始建於1936年,1993年經教育部批准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2001年學校與長春市職工醫科大學合併,2007年與長春市直機關業餘大學合併,組成新的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學校佔地面積47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學校實行校、系兩級管理,現有教職工504名,專業技術人員335人。
學校的發展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先後被確定為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省依法治校示範校、省首家「大學生生命教育暨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 2014年,學校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吉林省模範集體,是吉林省獲得此殊榮的唯一一所高職高專院校。
面向未來,學校將藉助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東風,依託行業、根植區域,以多樣化人才培養和促進就業創業為目標,以傳承技術技能為使命,不斷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努力構建出民主和諧的新醫專!
1936——1947年,烽火中誕生
學校始建於1936年,前身是私立吉林助產學校。學校創立之初,有明確的辦學思想和理念。有兩位特別贊助者,五位校董,十餘名教職工。
1948——1957年,解放後學校合併重組。
這一時期,根據當時的情況,學校先後經歷了幾次更名重組,1955年7月學校由吉林市遷入長春市,地址:長春市朝陽區工農大路13號。
1958——1967年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1958年,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多快好省地發展教育事業的指示精神, 1958年5月1日,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決定,將學校升格為長春醫學專科學校。
1966——1976年,風雨中生存。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了,學校在這場風暴中,遭受了空前的浩劫。
1968年10月,長春市革命委員會決定,成立長春市衛生學校革命委員會,長春市衛生學校這個校名一直沿用至1993年。
1976——1982年,探索中建設
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我校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1978年,吉林省政府決定學校開始招收大學本科班,這也是中專學校可以招收本科班的先例.
1980年,教育部下發教學專業(011)號文件,確定學校為全國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1983——1997年,困難中重建。
1983年5月,全校大搬遷,在困難中重建。
1987年,為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學校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挖掘潛力,發展委託、代培和跨部門、跨地區的橫向聯合辦學,與生物製品所等8個單位聯合辦學。
1992年3月24日通過普通中等專業學校辦學水平評估.
1993年11月5日經國家教委批准,學校恢復為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校訓:醫道天德
校風:踐職不怠 厚德以人
教風:執教忘名 授業求精
學風:精勤不倦 求知求真
辦學理念:教以惠生 學以達仁
多年來,學校不斷加強內涵建設,並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學校以教學模擬醫院為基礎,實行「理實一體化」; 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養老康復中心為基地,開展「工學結合」、「校院一體化」;以衛生信息管理平臺建設項目為依託,探索「政校一體化」,有效提升了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學校始終秉承「教以惠生、學以達仁」的辦學理念,以「善教惠生」為核心,打造了呵護生命、敬畏責任的職場文化。同時,堅持「依法治校」, 形成了以《章程》為核心的制度體系,並積極推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
學校開設臨床醫學、中醫學、口腔醫學、針灸推拿、中西醫結合、衛生監督、醫學文秘、衛生信息管理、醫學營養、醫學影像技術、醫療美容技術、眼視光技術、醫學檢驗技術、康復治療技術、衛生檢驗與檢疫技術、護理、助產、涉外護理、藥學、藥物製劑技術、中藥製藥技術、生物製藥技術、藥品經營與管理、生物技術及應用共24個專業。
臨床醫學專業簡介臨床醫學專業辦學歷史悠久,至今已有40年的辦學經歷。臨床醫學專業始終堅持以就業創業為導向,注重教育教學改革,2012年被吉林省教育廳批准為「省級特色專業群」、「吉林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同年被教育部衛生部確定為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單位」。2013年承擔教育部財政部高等職業院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建設項目。2014年被吉林省教育廳批准為「吉林省職業教育品牌專業(群)」。2015年所在專業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016年被評為全國職業院校健康服務類示範專業點。2017年被吉林省教育廳批准為「吉林省高水平專業群」。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熱愛醫療衛生事業,掌握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服務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對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和預防能力以及危急重症的初步處理能力,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居民提供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合格助理全科醫生。
主要課程
人體的構造,人體的機能,病理與臨床,臨床基本治療知識,臨床基本技能,呼吸與循環系統疾病,消化與運動系統疾病,兒科疾病,妊娠、分娩與生殖系統、乳房疾病,社區保健與康復,社區疾病與預防等。
就業方向
畢業後可考取職業(助理)醫師資格,主要面向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醫療、保健及公共衛生服務等工作。
護理專業簡介護理專業開設於1970年,現面向全國招生,平均每年招生人數在1000人左右,是學校的長線與重點專業。專業教學團隊總人數65人,其中專任教師33人,來自行業企業的兼職教師32人。學校重視學生的實踐教學,擁有國家級實訓基地及遍布全國各地實習醫院65家。護理專業先後被評為「吉林省示範專業」、「吉林省特色專業群」、「長春市示範專業」、「省級高水平專業群」。成功申報市級、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連續六年獲得吉林省中高職護理技能大賽「單項一等獎」和「團體一等獎」。依託各類社團和名師工作室進行第二課堂及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
培養目標
培養熱愛護理事業,適應現代社會多元化護理發展要求,具有護理專業價值觀、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掌握較系統的護理專業知識和較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能;具備發現和處理常見病、多發病、危急重症疾病的健康問題並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及人際溝通、團隊協作和創新能力,能夠在護理領域內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和衛生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物應用護理、護理基礎技術、護理評估技術、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急救護理技術、社區護理技術。
就業方向
主要面向國內綜合性醫院、專科醫院、社區醫院等醫療衛生機構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預防保健與護理管理等工作。
口腔醫學專業簡介口腔醫學專業創辦於2002年,隸屬於我校臨床醫學院,學制三年。口腔醫學專業始終堅持以就業創業為導向,注重教育教學改革,經過十六年的淬鍊與發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專業培養模式。2011年被批准為吉林省示範專業,2012年被評為吉林省優秀教學團隊,2014年被批准為吉林省品牌專業,2017年被批准為「吉林省高水平專業群」。目前在校生400餘人,近三年畢業生平均就業率為98.7%。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熱愛醫療衛生事業,掌握口腔醫學基本理論和臨床操作技能,達到口腔執業(助理)醫師的理論與技能要求,能夠從事基層醫療機構的口腔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治、修復及預防工作的高素質實用型醫學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口腔預防醫學等。
就業方向
畢業後可考取職業(助理)醫師資格,主要面向口腔醫院、口腔診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機構,從事口腔疾病診治、預防保健等相關工作。
護理類(中外合作辦學)(護理)專業簡介護理類(中外合作辦學)(護理)專業開設於2004年,是學校的特色專業。2010年與澳大利亞啟思蒙學院聯合開展老年護理三級證書課程合作,該專業注重國際護理理念和技術的培養,提供多次養老機構見習機會;培養學生英語能力,打造適應現代護理行業發展需求的高端人才。現已有多人赴澳洲、美國、新加坡留學就業。
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具有現代護理理念、職業素養和人際溝通能力,掌握現代護理知識技能,具備良好的公共英語、專業英語應用能力,能在國內外兩種護理環境中從事護理及相關工作的技術技能型國際護理人才。
主要課程
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物應用護理、護理基礎技術、護理評估技術、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急救護理技術、雅思英語、醫學詞彙學等;同時開設多門澳大利亞原版全英課程,如老年護理概論、人體系統認知、多元文化護理、人際溝通等。
就業方向
畢業後可選擇赴國外院校留學深造或面向國內外醫療機構,在涉外護理相關崗位,從事臨床護理、老年護理、預防保健等工作。
中醫學專業簡介中醫學專業開辦於2001年,師資力量雄厚,2013年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校內實驗實訓條件良好,實訓耗材充足,設備完善。目前畢業生已達千餘人,因基礎知識紮實、綜合素質高、適應醫療崗位要求而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中醫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實踐技能,具備運用中醫診療各科疾病及康復保健的實際工作能力,能從事醫療、預防、康復及養生保健服務等工作的高素質實用型醫學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針灸學、推拿學等。
就業方向
畢業後可考取職業(助理)醫師資格,主要面向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康復保健機構從事醫療、康復及養生保健等工作。
助產專業簡介助產專業開設於2011年,現面向全國招生,近五年平均年招生人數在80人左右,是學校的特色專業。在2016年承辦市級助產大賽得到長春市教育局的好評,2017年全國第二屆助產大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三項。實習醫院主要分布在全國綜合性醫院或婦產科專科醫院。
培養目標
培養熱愛護理及助產事業,適應現代社會需要和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具有較系統的護理及助產專業知識和較熟練的護理及助產操作技能,能夠遵守法令、法規和護理、助產職業道德規範,能夠滿足臨床護理、助產、母嬰保健及計劃生育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護理、助產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藥物應用護理、護理基礎技術、護理評估技術、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科護理、高級助產技術、兒科護理、優生優育與母嬰保健、婦幼營養、急救護理技術、社區護理技術。
就業方向
主要面向國內綜合性醫院、婦產專科醫院、母嬰護理中心等醫療衛生機構從事臨床護理、婦產科護理、助產護理與管理等工作。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簡介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成立於2010年,是長春市首個檢驗技術類專業,學制3年,大專學歷。2015、2016年曾與北華大學檢驗學院合作開展吉林省中高職銜接項目。學生畢業前可報考吉林省統招專升本考試,升入北華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繼續研讀,歷年專升本率穩居省內前茅。專業與省內多家三級甲等醫院開展教學合作,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嚴謹的工作態度、紮實的醫學、化學、檢驗學知識,規範的臨床檢驗操作技能和精準的數據分析處理能力的醫學檢驗技能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醫用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統計學、寄生蟲學檢驗、微生物學檢驗、免疫學檢驗、生物化學檢驗、臨床檢驗基礎、血液學檢驗等。
就業方向
畢業後可考取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士)資格證,在各級醫院檢驗科、體檢機構檢驗科從事臨床檢驗工作;也可在海關、技術偵察、商檢、藥監等部門從事理化檢驗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