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燕虹跟同事一起參加車隊的龍年春節聯歡晚會
5月15日,本報A3版報導了
《最美公交女司機》,她給發病小夥做人工呼吸,採訪中記者無意之間得知,吉燕虹竟然身患絕症。而正因為她患病之後,感受到朋友、同事對她的照顧,使她更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為了母親,她學習急救常識剛開始的時候,吉燕虹說起當時幫發病小夥做人工呼吸,說自己之前專門學過各種急救知識,而讓她專門學習急救知識的原因,是其母親之前心臟病發作的經歷。而母親的那次發病經歷,讓她至今記憶猶新 ,「那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我母親突然心臟病發作了。」吉燕虹說,「當時我正在母親的身邊,看著母親發病的時候,我心裡特別難過,就想著能替她去承受痛苦就好了。」
老人在發病的時候,甚至有兩次暫停過呼吸,「我感覺自己這一生做過最讓我自豪的事情,就是在我母親兩次暫停呼吸的時候,我一直不停地呼喚老人,而且用最短的時間找到醫生,讓母親得到及時救治。最後我母親挺過來了,當時我親姨曾跟我說『謝謝我救了她的姐妹。』當時我心裡就說,姨啊,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我救的,也是自己的母親啊。」
正因為吉燕虹經歷過這次救母,才讓她心裡產生一個想法,那就是一定要學好各種急救常識,「當時我專門報的學習班,還專門到藥品廠家舉辦的培訓班去學習各種急救常識 。當時我學習的時候,心想,雖然學了這些知識,但是最好不要有用的機會。」吉燕虹笑著跟記者說,「沒想到,在碰見那個發病小夥的時候,我學的知識 ,終於有了用武之處。」
「其實,當時我那麼快做出反應,給小夥子做人工呼吸,一方面是因為我學過急救常識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經歷過病痛,都是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別人。」吉燕虹說道。
查出絕症,她學會心懷感恩吉燕虹說自己經歷過病痛,那到底是怎樣的病痛,讓她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別人?剛開始的時候,吉燕虹並不想多講自己的病情,在記者多次嘗試之後,她緩緩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經歷,「那是在2010年11月1日,我們公司組織體檢的時候,我被查出患病了。當時醫生跟我說,我的病情已經面臨崩潰的邊緣,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手術的話,可能情況會非常糟糕。」
得知自己患病消息之後,吉燕虹心裡特別委屈,「我當時只感覺老天對我真是太不公平了,我這麼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的工作,而且對待周圍的人也都是特別真誠,為什麼我會患上這個病?」吉燕虹說起當時的感受時,心情還是難以平復,眼淚不斷從臉龐滑落。
「剛開始的時候,我並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家裡人。我父親和母親的身體都不太好,每天在我去上班的時候,父母都會在窗口揮手跟我道別。我回家的時候,他們也都站在窗邊,等我回家。」吉燕虹一邊哭,一邊講述 ,記者的眼淚也忍不住掉了下來。「那天,我又看見母親在窗口跟我揮手,我心裡突然想開了。父母給了我生命,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為了我的家人,為了我的朋友,我一定要堅持活下去。」
在檢查出病情後的第三天,吉燕虹就接受了手術治療,「在我住院的時候,我的那麼多朋友和同事,都到醫院裡去看我,特別是他們幫著我去倒便盆的時候,我心裡特別感動。現在我回過頭來想一想,這場病並沒有打垮我,反而成就了我,讓我學會了懷著感恩的心去生活,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在去年的車隊晚會上,我特別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個節目,叫做《感恩的心》,來表達我對大家的感激之情。」
家人影響,她一直樂於助人說起吉燕虹,232車隊的書記崔久青說道:「她就是一個樂觀、熱情的人。」因為吉燕虹一直熱愛文藝活動,隊裡的各種活動,很多都是由吉燕虹來組織的,「我了解她 ,雖然她經歷過那場病,但是她一直都非常樂觀。所以,在籌備今年春節聯歡晚會的時候,我邀請她來組織。而且在前一陣我們去看望養老院的老人時,我也點名讓她來主持,因為她的經歷能讓她去感染老人,能讓老人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尊重和敬愛。」
「而且,只要是我們車隊裡有什麼人需要幫助,燕虹總是熱情地去幫助別人,她總是以幫助別人作為自己的一種快樂。」崔書記說到這裡的時候,吉燕虹的眼眶又紅了,「車隊的領導真是太理解我了,我只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給別人帶來更多的歡樂。」
吉燕虹的這份樂觀和熱情,是受到家人長久的耳濡目染養成的,「我記得以前家裡人包包子,一共包了二十多個包子,除了留下我們自己吃的幾個包子以外,母親讓我把其他的包子,都分給樓上獨居的老人 。我記得有一位阿姨已經 80多歲了,她住在 32樓,當時電梯壞了,我是爬樓梯給她送的包子,當時我一點都沒感覺累,反而感覺心裡特別舒服。就像當時我搶救那個小夥子,晚上回家我跟父母說的時候,感覺喘氣都特別舒暢。」
回到崗位,她謝絕領導照顧在吉燕虹做完手術之後,醫生本來叮囑她,起碼需要休息兩年的時間,但是在她手術後一年的時間,就堅持要開始正常上下班,「醫生說是讓我休息兩年的時間,但是我在家裡休息了一年,就待不住了。一個人在家,沒事的時候,總會有些胡思亂想,回來上班,既可以讓我忙起來,不去想一些不好的事情,又可以讓我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說句實在話,我也快到退休年齡了,幹了這麼多年公交司機,我心裡還真是挺捨不得的。」
剛回車隊的時候,車隊領導曾想給她安排一條輕鬆的線路,「當時我們剛開了一條線,跑完一趟的時間短,而且乘客也不多,所以算是隊裡輕鬆的一條線路了,但是燕虹卻推辭了,她說自己的身體能堅持住。」「其實,當時我是這麼想的,我們隊裡有不少年輕人,現在都有小孩子需要照顧,而我現在也不需要那麼早就下班,所以我感覺還是把這個機會讓給他們吧。」吉燕虹說道。
雖然吉燕虹堅持跑原來的線路,但是經歷過病痛的她,還是在下班之後感覺很累,「我現在跑的線路比較長,而且還經過臺東、佳世客這些繁華的地方,所以客流量還是很大的,有時候我跑完4圈回家的時候,感覺還真是挺累的。像之前送小夥去醫院的時候,我在抬小夥的時候,就感覺胳膊抻了一下,而且腿上泛青。」
退休之後,她計劃傳遞快樂吉燕虹今年已經 48歲了,距離退休的年紀已經越來越近了,她現在已經開始規劃退休以後的生活了,「很多朋友都跟我說,跟我一塊去唱歌、跳舞,感覺心裡特別高興,就跟年輕了幾歲一樣。所以我就想著,等我退休以後,我想去組織一些活動,給更多的人帶來歡樂。」
「現在來說,我有兩個想法,因為我經歷過一些事以後,能感受到家庭的重要性,所以我想在我們社區開一個交流室,如果有人有家庭矛盾,大家可以坐在一起,好好地進行溝通和交流,讓有心結的人能打開心結。還有一些不太自信或者有自閉傾向的人 ,我可以通過我的現身說法,讓他們看我是怎樣來克服病魔,樂觀面對人生的,希望能用我的樂觀來感染他們。」
「因為我的母親,把我們社區的老年人組織起來,一字一句地教老人唱歌,從只有兩個人的小團體,發展成50多人的合唱團,還去參加過央視的比賽。這讓我有了另一個想法,就是希望把一些不自信或者有心結的人集中起來,通過組織大家唱歌、跳舞,排練一些節目,讓他們能樂觀地生活下去,而且等到練習熟練了以後,我們大家可以到養老院或者孤兒院,去給那裡的人帶去歡樂。」吉燕虹憧憬地說道。
記者 章顯 圖片由車隊提供
最美公交女司機吉燕虹的心裡話「我現在很健康、很快樂,我不需要別人的同情或者憐憫,我只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當時我那麼快做出反應,給小夥子做人工呼吸,一方面是因為我學過急救常識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經歷過病痛,都是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別人。」
「那天,我又看見母親在窗口跟我揮手,我心裡突然想開了。父母給了我生命,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為了我的家人,為了我的朋友,我一定要堅持活下去。」
「這場病並沒有打垮我,反而成就了我,讓我學會了懷著感恩的心,去生活,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等我退休以後,我想去組織一些活動,給更多的人帶去歡樂,用我的樂觀來感染他們。」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