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館|一場跨越時間的對話

2020-12-15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

想見證一場跨越時間的對話?何必遠赴千山,來北京天文館吧,這裡的建築會說話……

北京天文館A、B兩館交相輝映

來過天文館的朋友都知道,在西直門外138號的院落裡,有兩座主要建築:A館和B館。兩座建築風格迥異,但卻默契地互相映襯,仿佛在進行一場跨越時間的對話。

A館建成於1957年,平坦的地面和半球形的穹頂,對稱、均衡、穩定,展現著始於畢達哥拉斯、完善於牛頓的經典天體物理學對宇宙秩序的理解;

北京天文館A館

B館建成於2004年,扭曲的玻璃幕牆以獨特的形態詮釋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蟲洞」「弦理論」等現代天文學理論。

北京天文館B館

A館和B館,空間上近在咫尺,時間上卻相隔近半個世紀。兩座建築相聚在一起,仿佛都在驕傲地宣示著自己所屬的時代。

上世紀50年代的北京天文館

上世紀50年代,國家對科技文化事業的大力扶持,讓幾代天文人興建天文館的夢想得以實現。1957年9月北京天文館開館迎賓,當時的北京天文館不僅是我國第一座大型天文館,也是亞洲大陸第一座大型天文館。

五十年代來館參觀的學生

那時,北京天文館由建築大師張開濟先生擔任總設計師,室內裝飾由美術大師吳作人和周令釗等人完成,日月神浮雕等作品出自著名雕塑家滑田友、王臨一、曾竹紹之手。

A館方形的主體建築,圓形天象廳穹頂,表達了中國古代的「天圓地方」的簡樸宇宙觀。A館裡,這樣的傳統元素隨處可見:正門外壁上,精心雕琢的古天文「四象」古樸靈動;大門兩側,日月神浮雕線條俊朗;走進門廳,抬頭便能看見女媧補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牛郎織女的彩色壁畫,讓人在欣賞畫作的同時也不禁細細思量——原來這些耳熟能詳的民間傳說都與天文息息相關。

古天文彩繪

五十年代的天文館,以天文科普節目放映為核心,輔以天文展覽、天文觀測等項目,迅速成為傳播天文知識的重要陣地。在很多人心目中,天文館A館早已不是一座單純的建築,而是融入了幾代人共同記憶的時代坐標。

北京天文館與北京展覽館遙遙相對

跨入新的千年,當北京天文館新館興建時,更多人想到的是,在展現現代風格的同時,也要將新館與「老館」呼應起來。

新館設計圖

B館的玻璃幕牆有著鮮明的現代特色,在靠近A館的區域專門設計了扭曲的柱子和線條,以此模仿天文學中大質量天體所造成的時空扭曲。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扭曲的柵格設計還有一層心思——大家實在是太愛A館了,捨不得她的任何一部分被遮擋起來,才專門做了這樣的設計。這樣一來,即使是從場館南側路過的行人,也能遠遠地就看見A館了。

透過B館看A館別具一番韻味

如果你也同樣喜歡天文館A館,現在有機會把她帶回家了。以A館為造型的冰箱貼已在「宇宙超市」上架,點擊北京天文館微信公眾號下方「宇宙超市」就能找到她的身影。

將冰箱貼與上個世紀手繪的天文館插畫放在一起,突然覺得冰箱貼是個小「雕塑」,把二維的圖畫變成了三維的建築。

這樣的造型冰箱貼,你會喜歡嗎?會因為她而想起自己曾在天文館度過的時光嗎?

具有辨識度的造型,有意為之的做舊風格,還真有A館的「神韻」在。

或許你還沒有機會來天文館,但現在,你有機會把她帶回家。期待天文館能與愛天文的您朝夕相伴……

掃描下方二維碼速速下單~

相關焦點

  • 「有界之外」特展:一場跨越百年的中西對話
    當「皇帝的珠寶商」卡地亞來到紫禁城,當西方珍寶遇到故宮博物院這樣的「寶匣」,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展開怎樣的一場中西對話?自2019年5月31日開始,「有界之外:卡地亞故宮博物院工藝與修復特展」已經在故宮博物院午門開展了一月有餘,在吸引無數參觀者慕名前來之餘,更引起熱點話題不斷。人們在為展出的珍寶發出驚嘆之外,更訝異於中西文化源遠流長的交融。
  • 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與天地對話:好奇心驅動,無問西東
    與天地對話:好奇心驅動,無問西東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希望更多年輕人仰望星空「有兩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覺神奇,心中也愈充滿敬畏,那就是我頭頂燦爛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法則。」天文的門檻並不高「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來過北京天文館的,一種是沒來過北京天文館的。」 ——朱進微博 朱進剛來天文館工作的時候,想得更多的是為天文事業多培養優秀人才,「很多學習特別好的人,最後不一定學天文。
  • 2020跨年攻略:北京天文館裡躺著看一場星際迷航
    跨年之際,難免不思考時間的意義,如果把時間放到更大的維度裡,那麼鬥轉星移間,世事如何變幻?用孩子能看懂的語言,那畫面可能是最好的方式了。來北京天文館的宇宙劇場,躺在座椅上,看一場頭頂上穹幕投射出的《迷離的星際》,看著恆星從新生到衰敗,看著星雲如絢麗輕紗撲面而來,看著太陽也會有膨脹死亡的一天……用一種觸摸時空的方式來和2019年告別。北京天文館的宇宙劇場是國內第一家球幕立體宇宙劇場,走進這個劇場,才發現它和一般的影院區別太大了!
  • 2020年1月1日起北京天文館開放時間調整公告
    為滿足觀眾參觀需求,北京天文館決定從2020年1月1日起延長開館時間,具體時間調整為:  北京天文館開放時間:>  周三到周日 9:00-16:30(16:00 停止入館)  北京天文館閉館時間  周一、周二(國家法定節假日、寒暑假、兒童節除外)  臘月廿九、除夕、初一、初二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北京本地寶
  • 寓教於樂 社區天文館科普有「絕活」
    見識儀器模型對話AI機器人走進天文館,只見天文望遠鏡、渾天儀、地平儀、赤道經緯儀以及登月模型、十二星座圖等依次環繞陳列,現場放置的三臺天文望遠鏡分別為牛頓式反射天文望遠鏡、電子天文望遠鏡、折射天文望遠鏡。
  • 2020北京天文館春節活動攻略(時間+地點)
    2020北京天文館春節活動時間:2020年1月27日至29日、2月6日至8日  2020北京天文館春節活動名稱:「天文館裡過大年」春節特別活動  2020北京天文館春節活動安排:  【活動1: 古天文拓印活動】  活動時間:1月27日至29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0-16:00  活動地點:天文館B館二層大廳  參與方式:憑當日節目票參與,每張票限參與一次,每個家庭僅限參與兩次
  • 北京遠洋樂堤港:一場跨越千年的京杭對話|商業地產
    如今,在京杭大運河的南端,與運河相依的杭州遠洋樂堤港,在古老的運河底蘊中煥發出了時尚的商業之光,而當樂堤港這一商業品牌穿越南北,跨越千裡來到大運河的另一端,並生根於此,這又將是何等意味悠長的一場對話?
  • 北京天文館將延長開放時間迎接月全食(圖)
    北京天文館今日表示,將延長開放時間迎接月全食。據悉,明日的月全食伴影食始為10日19時33分32秒,初虧為20時45分42秒,食既為22時06分16秒,食甚為22時31分48秒,生光為22時57分24秒,復圓為11日0時17分58秒,伴影食終為1時30分00秒。整個月全食過程持續約3個半小時。
  • 一場跨越太平洋的對話,煙臺再次牽手世界500強
    9月29日上午,「山東與世界500強連線」美國專場煙臺分會場活動在東山賓館舉行,市委書記張術平致辭並與嘉賓連線對話,中國美國商會前主席蔡瑞德視頻致辭,市委常委、秘書長於松柏出席,副市長張代令主持。
  • 2019-2020北京天文館新年夜活動攻略(時間+門票)
    2019-2020北京天文館跨年活動-新年夜  2020北京天文館新年夜跨年活動內容:【點擊查看活動詳情】  1、活動開幕式  活動時間:當日19:00  2、館長星夜秀  活動時間:18:20  3、中國古代天文圖拓印體驗  活動時間:19:40開始  4、望遠鏡觀測體驗  活動時間
  • 北京天文館對醫務人員免費開放
    本報訊(記者孫樂琪)北京天文館昨天發布關於面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費開放的通知。通知稱,為向戰鬥在抗疫一線的「白衣戰士」表達敬意,北京天文館將在疫情結束後,面向全國所有醫務工作者推出免費參觀遊覽政策。  今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驟然打響。
  • 一場跨越四年的對話:新生衣櫃中發現學長暖心信件
    同一床位跨越四年的對話  北京青年報記者通過電子科技大學了解到,寫信的這位學長叫張春利,是該校2014級工業工程專業本科生。畢業後,他考入了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深造。  張春利表示,寫這封信也是「心血來潮」,希望以過來人的身份給學弟一些建議,可以讓他少走一些彎路,儘早明確自己的方向,在大學度過充實而愉快的四年。
  • 西藏積極籌建天文館:建成後將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文館
    北京天文館館長助理、科普部主任寇文說,西藏海拔高、空氣汙染與光汙染少,是亞洲乃至全球的觀星天堂。前往納木措、羊卓雍措甚至是阿里古格王朝,來一場觀星之旅,已經成為戶外旅行界的風潮。據了解,西藏天文館的建設地點位於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東南角,既方便來訪者參觀,又能為天文科研工作者提供較好的工作、生活環境。西藏天文館建成後,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將成為世界上首個「四館合一」的公益性特大綜合型博物館。關於西藏天文館的定位,王俊傑介紹,西藏天文館將集天文科普及科研於一身。
  • 北京天文館
    北京天文館位於西直門外,屬自然科學專題博物館,1957年9月建成開放,是亞洲第一座天文館。   探索宇宙的奧秘是人類永恆的話題。遙望繁星閃爍的蒼穹,一種什麼感便油然而生: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它是怎麼產生的?又有什麼規律?地外生命是否存在?銀河系外又是什麼樣子?如果想了解宇宙的奧秘。就請到天文館來。
  • 溫陵媽祖二度直航澎湖,重啟一場跨越17年的對話
    溫陵媽祖二度直航澎湖,重啟一場跨越17年的對話——「海上和平女神」拉近泉澎血肉親情泉州網7月7日訊 (記者陳林森)數天前,紅白相間的「雲豹」客輪搭載著
  • 北京天文館今起調高每日預約參觀人數
    根據當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北京天文館決定自10月1日起,提升每日預約參觀人數並逐步恢復開展科普活動,繼續實行分時入館、預約購票等限流措施。10月1日起,北京天文館調整每日參觀限額至7200人(上下午各3600人)額滿為止。
  • 北京天文館對全國醫護人員免費開放通知
    北京天文館對全國醫護人員免費開放通知  今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在中華大地驟然打響。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全國一線的醫務工作人員,不畏艱險、不懼危難,積極投身一線防疫工作,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英雄,而戰鬥在抗疫一線的這些白衣戰士們,無疑就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 世界最大天文館之一:'蝴蝶酥'建築-上海天文館BIM應用
    天文館的主入口是一個巨大的懸挑結構,開了一個圓洞天窗。時間刻度將繪製在地面上,成為一個「巨型時鐘」,告訴經過的人們進館和離館的時間。直徑為23米的球幕影院,是天文館最顯眼的部分。上海天文館建築設計體現了「天體」及「軌道運動」的概念。主體建築三個明顯的圓形構成「三體」結構;橢圓形的建築形態構成天體運行軌道,與三個天體一同詮釋了天體運行的基本規律,暗示著「萬有引力」這一塑造宇宙今日之面貌的神奇自然力。
  • 全球最大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竣工驗收
    全球最大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竣工驗收 近日,上海天文館項目建築工程已通過竣工綜合驗收,將成為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目前,項目進入展覽展示的深化設計與裝飾施工階段,計劃明年擇期開館。
  • ...無問西東——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希望更多年輕人仰望星空
    ▲朱進在北京天文館B展廳。▲朱進拍攝的星空。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記者李牧鳴)1月3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與天地對話:好奇心驅動,無問西東——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希望更多年輕人仰望星空》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