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養豬的黃金時代,要問養什麼豬最賺錢,那鐵定是養母豬。目前,非瘟不斷,自繁自養是最好的養殖模式。那麼要如何提高母豬養殖的經濟效益,那必須是產子多,因為每多產一頭小豬,都是一筆收益的增加,怎麼才能提高母豬產能,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們要清楚,母豬高產的定義。
母豬產自率要高。仔豬存活率高。母豬生產間隔短,優質母豬一般保持在每年2窩。母豬生育年限長。母豬要高產,首先我們的品種要好,我們可以選擇優勢品種,例如太湖母豬,平均窩產在15.83頭。選擇對了品種之後,從個體豬型選擇,研究表明母豬的乳頭數通產子數量成正比,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優先選擇高產母豬後代,其次選擇體型健壯、勻稱、腹不拖地等特徵的優質個體。
選好母豬之後,我們就從飼養管理方面來提高母豬產自率。
給母豬一個穩定的生長環境,合理的飼喂,前期適當餵給青飼料,配種前控制膘情,在母豬前10-15天給予優質飼料,增加母豬的排卵數量,配種完成之後,第一個月保持低營養水品飼喂,如果膘情差可以適當增加營養指標。中期到後期,逐漸提高母豬營養水平,控制母豬膘情,有利於促進保胎和提高仔豬個體重量,提高仔豬成活率。
適合的配種時間,過早配種,產子率低而且容易空懷,仔豬體弱,母豬發育不良,提前結束生育能力。一般本地母豬在180斤左右配種,飼餵時間需達到6-8個月,進口母豬一般在200斤左右進行配種,飼餵時間需達到8個月以上。初次發情母豬不要進行配種,最好在第三次發情時進行配種。
產子之後,仔豬一般在21-28天進行斷奶,現在正值冬季,可推遲一個星期斷奶。仔豬和母豬分開飼養,這樣有利於母豬提前發情,更早進入下一個培育周期,提高經濟效益。
我們還需要做好母豬的日常疾病防疫。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母豬產後護理,注意母豬傷口消炎工作,避免細菌感染,另外母豬需要特別注意兩種疾病,藍耳和圓環,這兩種疾病由於病原體種類較多,疫苗不能做到完全免疫,所以我們需要配合藥物進行日常保健,具體可諮詢執照獸醫,建議不要自行用藥。
俗話說「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間」 老母豬當天發情當天配,小母豬在發情第3天,中等母豬發情後第2天配種。配種之後12小時,需再配一次,注意精液是否倒流,避免造成產子數少和母豬返情。一點淺薄的建議,希望對大家有用,最後祝廣大養豬朋友諸事順利、財源廣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