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功績絲毫不輸漢唐,卻總是被忽視,武周王朝的無奈之感

2020-12-15 途中也有一片天

公園690年,武則天造勢已久,終於在690年下半年登基為帝,改國號唐為周,改元天授,是為武周。武則天改皇后之名為聖神皇帝,以唐睿宗李旦為皇嗣,並賜姓武氏,以皇太子為皇孫。

為什麼這裡說武周呢,因為很多人在提到武則天的時候,都會想到她是中國的第一位女皇帝,然而相比來說,周,這個朝代卻很少被人提及。

因此我也是在這裡為武周鳴冤,其實武則天所建立的武周是完全和大唐不同的,其在歷史上的地位也是不一般的。

實際上武則天實際掌權二十三年,武周建立時間為十五年,只有武則天一位皇帝。很多人說武則天時期的經營稱之為貞觀遺風。

但是實事求是地說,武則天才是唐代走下坡路的始作俑者。不過這也是相對來說的,武則天在位期間大致說得上功過相比,彼此之間並無高低之辯。無字碑一說便也是從這裡來的。

當然我們這裡功過相判定,不過分溢美,也不去過分抹黑。其實武則天時期在人才上的問題就是打一批,拉一批,壓制一批。

尤其是早期那些在武則天立後路上的大臣遭受到了武則天報復。例如我們熟悉的長孫無忌,褚遂良,來濟等人

但是在武則天在位期間還是重用了很多的能,例如狄仁傑,姚崇,宋璟,婁師德。這些人在武則天掌權期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且在武則天在位期間也是大規模地推行科舉,科舉取士,收穫了一大批的賢才。不論是當時,還是為之後唐玄宗的開元盛世開創都奠定了了良好的人才基礎。

其次就是後人對武則天時期的軍事之上的詬病。因為武則天在位期間不僅沒有開疆拓土,甚至說還在一定程度上屢次吃敗仗,疆域不增反減。

唐太宗在位的貞觀年間是大唐軍事實力最為強盛的時期,但是到了武則天時期,在其掌權初期便喪失了對西域的控制權。

當時掌權的武則天一直忙於內鬥,西北一帶基本失守。安西四鎮失守,吐蕃和突厥等相繼入侵,將唐太宗和唐高宗時期所打下的疆土又都丟了

但是這種局面其實並沒有持續多久,等到武則天解決完內部問題之後,便展開了對四方的徵伐,快就將安西四鎮收復。並且在西域地區設立了安西都護府,對西域等地進行管理。

如果要說武則天時期最大的成就是什麼,無疑是大周萬國頌德天樞,這是中國作為亞洲政治經濟中心的最高標誌。

兩千年來,唯有武則天時期才有,乃是各國君臣籌資百萬億建於洛陽。這個標誌著武周王朝乃至中國最高國際社會地位的確立。

這個天樞是在武周先後擊敗吐蕃、東西突厥、室韋多方政權之後所確立的威嚴。發起人乃是波斯國大酋長阿羅憾等人,波斯的政治中心在今天的西亞一帶;可見當時的武周王朝的影響之深遠。

雖然這個大周萬國頌德天樞在武則天退位還政李氏宗室之後,在唐玄宗時期被銷毀,存在了僅有二十年。

但是有一點是無法忽視的,那就是不論什麼時候,都未曾再有過如此盛況。這是才是武周在歷史上的地位,是無法被忽視的。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武則天本身作為一個帝王或者說最高掌權者的很賴。尤其是在武則天未曾正式稱帝之前,李旦、李豫等人都是武則天的傀儡;而且在位期間也是殺害了眾多的李唐宗室和大臣。

為何在早期丟失了安西四鎮,就是因為武則天殺害了太多的軍事將領,使得軍隊無人統帥。

總結:雖然說武則天所建立的武周王朝僅僅存在了十五年,而且其很大的建立基礎都是在李唐的成就之上。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他,畢竟武則天以女子之身,統治天下。

不僅沒有讓國家衰落,相反使得武周王朝的國際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我們可以說如果不是武則天,單憑李豫這些繼位者,李唐可能只會走下坡路。武則天的成功不僅僅在於弄權,還在於對權力的運用以及大局觀的維持。

相關焦點

  • 在正史上不被承認的王朝,王莽的新朝、武則天的武周均在其中
    唐宋元明清是現代人們最為熟知的幾個朝代,但在這幾個時代飛速發展之時,仍然有一些不被承認的王朝存在。事實上,在中國漫長的歷史歲月當中,除去被史書記載過的王朝之外,在正史之外,仍然有許許多多的王朝不被承認,甚至很多王朝都是不為人知的存在,它們共性則在於存在的時間都比較短。
  • 日本東大寺:為紀念中國武周王朝而建立
    以光明皇后為代表的日本皇室非常崇拜武則天及武周王朝。 武周王朝滅亡35年後,也就是日本天平十二年(740年),在光明皇后的力勸下,聖武天皇參拜完河內國大縣郡(今大阪府柏原市)知識寺大佛後,發願「朕亦奉造」。於是,東大寺拔地而起。
  • 武則天費盡千辛萬苦,建立武周王朝,為何最終又把江山還給李家?
    她究竟又有哪些異於常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勇氣,在李唐江山和武周政權之間她又將如何權衡利弊?  武則天在給大周當十五年的皇帝之前,還在大唐以二聖臨朝的身份,輔助唐高宗二十三年的時間,後又在高宗去世後以太后的身份統治大唐7年,加起來一共是45年,而且她統治的可不是一般的政權那是大唐王朝,大唐王朝在當時可是全世界的最高峰。
  • 明成祖朱棣:雖然皇位是搶來的,但功績卻被譽為遠邁漢唐
    其實這時也有點奇怪,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件事,歷史上稱之為靖難之役。就在公元1398年五月份,明代的第一位皇帝朱元璋離世,享年73歲。 下一位皇帝,也就是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繼位,這就是建文帝。雖然朱允炆上位之後奉行的是仁政,但是對自己的叔叔不太厚道,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就開始了削藩。
  • 武則天為什麼沒有讓武周王朝延續下來?是狄仁傑的功勞嗎?
    在唐朝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天下姓武,但是為什麼不是武氏流傳下來,為什麼武周王朝只有武則天一任皇帝呢?小編在這裡按照自己的理解解讀一下:武后立子——眾所周知,在武后晚年的時候,曾經想過立武氏一族的弟子為太子,但是卻被狄仁傑勸諫而作罷。
  • 大周萬國頌德天樞:武周國際地位的最高象徵,兩千年的唯一
    分別是中國武周王朝天樞、羅馬圖拉真紀功柱、印度阿育王石柱,而今天要講的中國武周王朝天樞則是其中之首。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天樞的認識不多,因為從公元694年建成,到唐玄宗714年被銷毀,僅僅存在了二十年。這一戰,武周王朝不僅沒有退縮,身為女子之身的武則天沉著冷靜,在與四國聯軍的戰鬥中,屢戰屢勝,使得武周聲威大震。最終也是殲敵七八萬人,擊退了四國聯軍,而這次武周的聲望也是達到了頂峰。大唐周邊的國家徹底服氣,形成了萬國來朝的局面。
  • 光武帝劉秀號稱完美皇帝,但為何歷史存在感不高呢?
    劉秀是不是完美皇帝姑且不談,但是劉秀的歷史地位不僅僅要看其自身的歷史功績,更重要的還要依託於他所開創的王朝。從這個角度上看,劉秀的地位低於秦皇漢武和唐宗宋祖是很正常的。東漢實際上是中國自秦以後第三個大一統王朝。劉秀是西漢皇室的旁支別系,與西漢嫡系的關係疏遠。因此西漢與東漢並不是兩個具有密切歷史聯繫的王朝。當然劉秀出於籠絡人心的目的,自稱傳承了西漢王朝的血統也是可以理解的。
  • 李佳琦隨手一曬的粉底液火了,明明實力不輸阿瑪尼,因價低被忽視
    李佳琦隨手一曬的粉底液火了,明明實力不輸阿瑪尼,因價低被忽視在這個浮躁又看顏值的社會,感覺長得不好看就像犯罪了似的,我自認為臉型五官都長得還不錯,但臉上的瑕疵卻很多,特別是臉頰,基本上被小紅疙瘩、紅血絲、偶爾冒出來的痘痘給遮蓋住了
  • 隋煬帝的功績堪比秦皇漢武,卻因急功近利,成為亡國之君
    漢唐,同為中國歷史上的輝煌時代,代表的是古代中國的文化傳承,在漢唐盛世之前,中國都是歷經了一段時期的分裂動亂。也正是因為漢唐治國安邦,天下安康,使得中國符號成為世界歷史上的璀璨明珠。只不過無論是漢朝還是唐朝,其實都並非親自完成統一大業,而是由前朝率先終結了四分五裂的時代。
  • 有人說明朝不像漢、唐一樣強盛;有人說明朝遠邁漢唐,為什麼?
    明朝自身確實存在問題,但是更重要的是對手的強悍遠超漢唐對手非明粉一提起大明王朝聯想到的都是黑暗面:文官內閣當政、君王不上朝、宦官專權、文恬武嬉等等。其實這些很多因素也在大多數王朝中出現過,漢唐兩代也同樣具備宦官專權的存在。明朝自身暴露出來的問題確實比漢唐要多,但是這並不是明朝顯得羸弱的如要原因。
  • 以「周」為國號的政權:西周、東周、北周、武周、後周
    1.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華夏族奴隸制王朝。周王朝一共傳國君32代37王,享國共計790年。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 周朝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
  • 屈臣氏最好用的精華液之一,明明實力不輸小棕瓶,卻因價低被忽視
    屈臣氏最好用的精華液之一,明明實力不輸小棕瓶,卻因價低被忽視現在很多人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等不健康生活習慣,容易出現毛孔問題,特別是季節乾燥或是保溼工作沒做到位時,鼻子兩側肌膚上的毛孔會非常明顯,而且有時也會出現脫屑起皮的狀況,造成肌膚暗淡,
  • 在兩漢王朝中,為何東漢的存在感明顯低於西漢?
    西漢與東漢分屬於兩個不同的政權和王朝,但後世還是習慣上稱為「兩漢」。兩漢的國祚延續了四百多年,僅低於「兩周」的八百年國祚,是我國古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環。其中,西漢王朝存續了210年,東漢王朝存續了195年,期間的國號都是「大漢」,後世為了區分才分別稱為「西漢」和「東漢」。
  • 王大陸新劇將襲,搭檔當紅小花任敏,CP感絲毫不輸《狼殿下》
    如今,在《狼殿下》之後,王大陸又一部新劇即將來襲,並且搭檔當紅小花任敏,兩人看起來CP感十足,絲毫不輸《狼殿下》中的狼王與馬摘星。 其實,在《狼殿下》中,王大陸和李沁還是有一定的CP感的,只是因為肖戰的人氣太高了,再加上與李沁的感情戲,這才蓋過了王大陸。
  • 功績交由後世評價
    第一種可能就是武則天在說自己的功績非常高,而這樣的豐功偉績就不必刻在自己的墓碑之上了。在武則天掌握掙錢的這段時間,可以說所做出來的利於天下百姓的事情數不勝數。武則天認為他所做的這些功績,出去開國之外,可以說將維護天下和平穩定的發展發揮到了極致,可以說與自己的丈夫以及開國皇帝李世民的作為差不了絲毫。所以便在自己的碑上不留下這些豐功偉績,反而顯得自己更加的開明。
  • 劉秀文功武治完全不輸劉邦和漢武帝,為何存在感卻不高?
    說起我國古代的著名帝王,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會有統一六國的千古一帝秦始皇、痛擊匈奴的進取之君漢武帝,或是締造貞觀之治的唐太宗等等。其實,在兩漢相交之際,重新復興漢朝的光武帝劉秀並不比他們差,甚至在一些方面還要更加出色,但卻長久以來經常被人們忽視。那麼,劉秀明明文武雙全、德才兼備,為什麼卻好像存在感不高呢?筆者認為,其實主要有三個原因。
  • 這些歷史功績證明,漢宣帝的成就絲毫不遜於漢武帝
    漢宣帝名叫劉詢,漢武帝劉徹的嫡曾孫、衛太子劉據的孫子,西漢王朝的第七位皇帝。他統治期間,奪回了被霍光霸佔的皇權,大力整頓吏治,勤於發展生產,使西漢歷史上出現了著名的昭宣中興的局面。他的一生,既坎坷又傳奇,他是西漢中期著名的中興之君。
  • 黃彥震:專題史傳記的新嘗試——評《日月當空:武則天與武周社會》
    全書分為十一個專題:武則天的家庭關係、武則天的政治生涯、武則天與神都洛陽、武則天和她的大臣們、武周時期的經濟形勢、武周時期的軍事與邊防、武周時期的文化狀況、武則天嵩山封禪事略、武則天與乾陵、歷代對武則天的評價、武周政權的歷史地位,這樣依次展開使得每個部分獨立成章,對每個專題有針對性研討,研究深度更上層樓。
  • 明明一統全國竟從不被任何後世認可是正統,中國歷史上就這兩家
    這個東西就很複雜了,有些政權是正統沒什麼爭議,主要是那些大一統的王朝,比如唐,漢什麼的。 但還有些政權,明明統一了全國,但歷朝歷代均不認為是正統,認為這完全屬於異端,這種情況就兩家,一個是新朝,一個是武周! 一, 新朝 新朝是什麼情況呢?西漢末年,政治混亂,民不聊生,人民對劉姓皇室已經厭倦,而權臣王莽威望則很高獲得人民與儒者的支持,公元9年,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