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6 0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中華「二安」詩詞大會圓滿落幕,由濟南日報報業集團發起的中華「二安」·文化濟南「五個一」推廣行動正在繼續。其中第一批中華「二安」·文化濟南網紅打卡地正式公布,包括趵突泉公園漱玉泉、大明湖公園稼軒祠等10處地點。
眾所周知,濟南是「二安」故裡。那麼在今天的濟南,我們去哪裡尋找「二安」文化,感受「二安」氣息?這10處地點便是一份打卡指南。
趵突泉公園漱玉泉漱玉泉 黃中明 攝
漱玉泉 黃中明 攝
「秋雨黃花瘦,春流漱玉聲。」漱玉泉是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泉如其名,清洌秀氣,更因李清照的生活傳說增添了許多文雅之風。相傳,李清照曾在此梳妝填詞,其詞集名便是《漱玉詞》。
趵突泉公園李清照紀念堂李清照紀念堂 黃中明 攝
李清照紀念堂 黃中明 攝
李清照紀念堂位於漱玉泉畔,花木扶疏,飛亭疊瀑,頗有宋代風致。紀念堂中有多處郭沫若的題字,除了顏額牌匾「李清照紀念堂」,還有「漱玉堂」,以及楹聯「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裡文採有後主遺風」。紀念堂內有李清照塑像。
百脈泉公園李清照紀念館李清照紀念館 黃中明 攝
李清照的出生地,就是現在濟南章丘百脈泉公園李清照紀念館所在地。章丘李氏是宋代有名的文學家族,以經學為世業,李清照被譽為「一代詞宗」,其父李格非學識淵博,反對行文草率,提倡以「誠」著文。
大明湖公園藕神祠藕神祠 黃中明 攝
藕神祠 黃中明 攝
在清代,李清照被視為「詞家大宗」,更是被彼時文人奉為「藕神」,王士禎就曾在《花草蒙拾》中稱「婉約以易安為宗」。後來,著名學者徐北文為藕神祠題寫楹聯:「是耶非耶水中仙子荷花影,歸去來兮宋代詞宗才女魂」。
泉城廣場文化長廊
泉城廣場李清照像 黃中明 攝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泉城廣場文化長廊立有多位歷史文化名人的銅像,其中便有李清照。長廊牆壁上還運用浮雕的形式展現了濟南乃至山東的燦爛歷史文化,行走其間,仿佛穿越時光,重溫璀璨風華。
大明湖公園稼軒祠稼軒祠 黃中明 攝
稼軒祠 黃中明 攝
位於大明湖公園內的辛稼軒紀念祠是由原來的李公祠(李鴻章祠)改建而成,匾額是由陳毅題寫,頗有沙場將風,也契合辛棄疾的生平經歷。他不僅是位才華橫溢的詞人,也是古代文學大家中難得的將才,所謂「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紀念祠內陳列著諸多文化大家讚頌辛棄疾的詩畫作品,以及與辛棄疾有關的各種文獻資料。
四風閘辛棄疾故居
辛棄疾故居 錢歡青 攝
辛棄疾故居 錢歡青 攝
四風閘是辛棄疾的出生地。辛棄疾故居位於村南,大門是一四柱三開間石牌坊,上刻武中奇所書「辛棄疾故居」五個大字。進門一座六角亭,亭內立一石碑,碑上刻著辛棄疾畫像,畫像上的辛棄疾身著文官服,莊嚴儒雅;六角亭北面凌空立起的一尊辛棄疾雕像,則身佩利劍,乃是行軍打仗模樣。文武雙全,此之謂也。紀念館的展廳設置,也別出心裁以文武區分,舉凡壁畫、塑像,圖片、展板,將辛棄疾的一生經歷,完整體現了出來。
濟南市圖書館「二安」文獻中心
李清照、辛棄疾文獻中心 黃中明 攝
李清照、辛棄疾文獻中心 黃中明 攝
這是濟南市第一個「二安」文化專題性文獻研究中心,也是「二安」文化研究的首個實體研究中心。其中既有民間追隨「二安」文化的人士撰寫的非正式出版物、手稿等資料,又有港臺出版的相關研究資源;既有反映李清照、辛棄疾主要生活經歷和社會活動的碑帖拓片等,又有《李清照》電影劇照等影像資料;既有《馬戲圖譜》等原版古籍資料,又有再造文獻《章丘縣誌》《歷城縣誌》等方志資料。文獻種類豐富,是研究「二安」文化的一座「富礦」。
山東稼軒書院山東稼軒書院 山東稼軒書院供圖
「稼軒書院」曾是辛棄疾的書齋名。山東稼軒書院西鄰稼軒小學,以挖掘整理辛棄疾文化遺產為主,出版辛棄疾系列叢書,開發稼軒文化產品,發展教育、文化、旅遊事業,同時還舉辦相關的展覽展示和藝術研習。
泉城書房高新區雨滴廣場分館泉城書房雨滴廣場分館 黃中明 攝
泉城書房雨滴廣場分館 黃中明 攝
這是濟南的第17家「泉城書房」,也是國內首家以「二安文化」為主題的城市書房。書房中到處都有「二安」元素,如「二安」文化圖書專架、稼軒講堂、「二安」及歷代名士詩詞的裝飾點綴等。「在這裡讀懂濟南」的城市文創專區裡,還有諸多「二安」的文創產品。書房中還配備了成排的長條桌、沿窗坐席及老年人專用坐席等,可同時容納百人閱讀。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