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醫生生孩子什麼樣?跟你想像完全不同

2020-09-05 媽咪寶貝傳媒

產房經歷是考驗媽媽毅力和忍耐性的重要場所,在產床上已經痛到筋疲力盡,還被醫生和助產士要求「忍住使勁」時,心裡都會暗想:你生孩子的時候,能忍住嗎?



產科醫生生娃時,會鎮定自若,是所有產婦的典範嗎?不是的!

產科醫生也是普通人,跟大多數媽媽一樣,她們在生孩子時,也會經歷撕心裂肺的疼痛。但與普通的產婦不同,她們會藉助一些手段,讓自己的疼痛能小些,一起來看看吧。


1、心理穩定性更好

產科醫生順產當然也會一樣的疼,但充分的專業知識,會讓她們心態比較穩定,在心態不穩定時,會影響內分泌、神經系統,會有一些物質產生,比如說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腎上腺激素、皮質醇等,它們都有致痛作用。所以,心態越穩會減輕分娩痛苦。



2、姿勢調整

分娩時,產婦跨坐在椅子上,盤腿坐下等兩腿張開很大的姿勢能夠使骨盆擴展,寶貝能夠更容易出來。同時倚靠座椅靠背和坐墊或是蹲著等姿勢也能很好地放鬆身體。兩腿張開使股關節很容易張開,慢慢地反覆做起立和下蹲的運動,這樣做會使寶貝更容易向下運動,能夠換來合理的陣痛。


3、自由體位

第二產程時,產科醫生都知道不能總躺著,站立時胎兒更容易往下走,地心引力也會幫助產程加快,醫院通常配備踱步車,有一個扶手,完全靠在裡頭貼著,一疼就趕快扶住它靠著,不疼的時候扶著它到處走,不僅幫助加快產程,而且可以分散注意力,自然會減輕疼痛感受。


4、呼吸療法

最常用的分娩呼吸療法是拉梅茲分娩呼吸法的訓練,只要在分娩時正確使用,不但能緩解分娩時的疼痛和緊張,更能避免過多地消耗體力。


5、無痛分娩

普通產婦可能對無痛分娩有擔心,擔心對胎兒不好。事實上,無痛分娩的麻醉藥量,比剖腹產要少得多。無痛分娩一般在產婦宮口開到2~3釐米(也就是開了3指)後進行,麻醉醫生會在產婦腰部硬膜外放置導管,連接輸拄泵自動持續給藥,達到鎮痛效果。無痛分娩後,整個分娩過程的痛感會降低很多,有的產婦還能在開宮口期間睡上一小會兒,有助於保存體力,使第二產程更加順利。

相關焦點

  • 產科醫生生孩子會是什麼樣?跟你想像中的完全不同
    在這一片喊叫聲中,還有一個冷靜到淡漠的聲音「生孩子哪有不痛的,還是忍住給自己省點勁兒吧!」「我就問你還自己生不,想自己生就聽我的!」毫無疑問,聽聲音就知道這是我們產科醫生小姜。小姜在我們醫院工作了也有四五年,技術嫻熟,為人冷靜,雖然很多病號都覺得她不近人情,但我們卻知道,她是個外冷內熱的性子。
  • 拍完"產科醫生"不怕生孩子 佟麗婭想要倆寶寶
    由佟麗婭、王耀慶主演的電視劇《產科醫生》7月24日在山東衛視開播,劇中佟麗婭飾演了一個從縣城到省醫院進修的婦產科醫生。演產科醫生 不能瞎編,得體驗生活  《產科醫生》講述了何晶(佟麗婭飾)從小縣城到省醫院進修,與海歸主任醫師肖程(王耀慶飾)在「第一產科」共同面對生死,承擔愛與責任,一起成長蛻變的故事。劇中,何晶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主」的原則,不惜得罪上司,甚至得罪不明真相的病人家屬,結果惹上官司。
  • 上午生孩子和下午生孩子到底有啥不同?產科醫生說出了大實話
    不過,生孩子的時間的確有講究,上午生娃和下午生娃有著一定的區別。可老天爺好像是要跟婆婆作對,一大早,小言就有了要生的徵兆。眼看著兒媳就要生娃了,婆婆還在勸:"你憋一憋,下午再生。"甚至阻攔醫護人員幫忙。小言因為臨近分娩難受不已,聽到婆婆的話只想翻個白眼,連忙對醫護人員說別聽婆婆的。
  • 上午生孩子和下午生孩子區別大?產科醫生:並非迷信,是有根據的
    上午生孩子和下午生孩子區別大?產科醫生:並非迷信,是有根據的都說孩子是朝陽,是祖國的花朵,是家庭的希望,長輩傳統觀念中更是覺得產婦生育孩子在上午出生對母親和胎兒都更好。上午陽光明朗,氣溫較高,暖和的天氣下人的精神氣足,情緒興致較高。
  • 瑞慈產科醫生的懷孕日記,被同事圍觀生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可是,當她懷孕了,似乎一切都變了,她原本認為生孩子是一件自然而又簡單的事情,但是現在才發現,做母親並不比做醫生簡單唯一跟往常不同的是市場部的同事,早早就在門口候著了,等著待會兒見證黃醫生的手術全過程。曹院長一邊手術,一邊跟黃蓉蓉聊天,緩解她緊張的情緒。
  • 白天生孩子好,還是晚上生孩子好?看看產科醫生的解釋
    雖然老一輩們的說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是醫生卻比較支持白天生孩子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聽到產科醫生給大家解釋之後豁然開朗,原來在白天生孩子還有這麼多的好處呀。
  • 女性最晚多大還適合生孩子?產科醫生建議:超過這個年齡就算了吧
    這次,表姐不好再敷衍,就直接回答說:「我都37歲了,再生孩子就是高齡產婦,媽,你饒了我吧,我可不能再生孩子了。」但是,我姨可是決心催生,意志堅定得很,立馬回懟她:「37歲算什麼嗎?我當初生你們小妹時都42歲了,你看我身體倍兒棒,你小妹不也聰明漂亮?」被老媽這一通回懟,我表姐無話可說,也開始認真思考生二胎的問題了。
  • 嫁給產科醫生究竟是何種感受?產科醫生妻子說法不一,差別很大
    張女士有兩個孩子,在一家國企上班,老公則是醫院的一名產科醫生,平時鄰居或者親戚懷有身孕的時候,經常會向張女士老公請教。在別人看來,張女士擁有一個產科老公必定非常幸福,但是張女士卻不這麼認為。不少孕婦看來,如果有一個產科丈夫,基本上就算是擁有了貼身大夫,肯定自己被照顧得非常好。
  • 產科醫生自己給自己「接生」?看鄭州專家咋說
    準媽媽千萬別跟風 都說女人生孩子是過一道「鬼門關」。 聲嘶力竭,渾身溼透,那是電視裡常見的鏡頭。 可這幾天,一則發生在廣東佛山的新聞讓不少人吃了一驚:一位產科醫生自己給自己「接生」。 這讓廣大婦女同胞坐不住了,產科醫生生孩兒這麼輕鬆?聽聽鄭州產科醫生怎麼說。
  • 產科醫生直言:生孩子生得快的產婦多半具備以下特徵,旁人很羨慕
    舅媽是一名產科醫生,已經有著幾十年的臨床經驗,我們晚輩這幾個姐妹懷孕的時候,整個孕期不管是誰有什麼不懂的事也都願意去找舅媽答疑也是從舅媽那裡得知,那些生孩子時生得快並且各方面也比較順利的產婦,多半都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特徵,而這在旁人看來她們也是很羨慕了。孕期營養均衡,運動得當,體重正常增長的產婦①產科醫生直言,生孩子時生得快的產婦,懷孕後一般在飲食方面對自己的要求都比較嚴格。
  • 產科醫生直言:生孩子生得快的產婦多半具備以下特徵,旁人很羨慕
    舅媽是一名產科醫生,已經有著幾十年的臨床經驗,我們晚輩這幾個姐妹懷孕的時候,整個孕期不管是誰有什麼不懂的事也都願意去找舅媽答疑。也是從舅媽那裡得知,那些生孩子時生得快並且各方面也比較順利的產婦,多半都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特徵,而這在旁人看來她們也是很羨慕了。
  • 準爸爸陪產「生孩子下面還得剪開嗎」?產科醫生笑回:這叫側切!
    你知道「順產側切」切哪兒嗎?01準爸爸陪產「生孩子下面還得剪開嗎」?產科醫生笑回:這叫側切!現在的新手爸媽都很恩愛,也會冒出各種想法,比如:生孩子的時候讓老公陪產。隨著預產期如約而至,5個小時宮縮後順利進入了產房,丈夫也積極地鼓勵她使勁,可是2個小時孩子還沒生出來,產科醫生說「胎兒太大了,為了安全需要馬上側切」。
  • 生孩子時遇到男醫生到底好不好?產科醫生:其實男醫生技術更好
    原來正當小吳在產房裡疼得死去活來的時候,忽然進來了一個男醫生,並且還是小吳的助產醫生,當時小吳就尷尬、震驚的忘了疼了,一時不知該怎麼面對醫生和其他護士,畢竟自己當時沒穿衣服被一個異性看,感覺自己沒羞沒臊的;而且當小吳的老公知道接生的是個男大夫以後,也非常惱火,差點大鬧醫院。生孩子遇到男醫生,相信有很多人都有這種經歷,那麼生孩子時遇到男醫生究竟是好還是不好?產科醫生說出了實話:其實男醫生的技術更好。
  • 產科醫生:這幾類產婦生孩子慢,希望遭罪的不是你
    許多寶媽都有這樣的經驗,有的女人生孩子在產房裡尖叫不停,好像生了好幾天也沒生下來。而又得女人進產房半個小時,就聽到新生兒的哭聲了。這是什麼原因呢?產科醫生總結:下面幾種因素會導致生孩子快慢。決定女人生孩子快慢的原因1、孕婦體型:孕婦體型決定分娩的速度。對於骨骼較大的孕婦,骨盆也應較大。在分娩中,孕婦骨盆較大時,胎頭容易出生。生產速度更快。2、生孩子的季節生孩子的季節對快慢也有影響。
  • 一輩子不生孩子的「丁克族」,晚年的生活怎麼樣?跟你想像中不同
    因為現在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夫妻都選擇不生孩子,做一個丁克族。丁克這個概念流入中國已經有近40年的歷史了,在上世紀80年代初,部分高學歷的知識分子,接觸到了丁克概念之後,都加入丁克一族。多年以來丁克一直備受人們的關注和討論,雖然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很看重血脈的延續,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有不少夫妻結婚多年都不要孩子選擇做丁克。
  • 孕婦被男產科醫生產檢,準爸爸發火想要打人,醫生:我很純潔的
    小艾今年21歲,她在懷孕前一直認為婦產科的醫生就應該是女醫生,畢竟產檢和生孩子都是比較私密的事情,要是男醫生來檢查或者是學生的話她就會感到尷尬,可是沒想到小艾在懷孕8個月的時候,她去醫院做產檢就遇到了一位男醫生,當醫生先把小艾肚皮上的衣服掀開,然後在她的肚子上摸了摸,還讓小艾把褲子給脫了,雖然只退了一點,但小艾還是感到尷尬。
  • 產科大夫生孩子,醫院30多個人來圍觀!生娃都會經歷哪些危險事
    《生門》這部紀錄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向我們真實了講述產科醫院發生的大大小小事情,有迎接新生的喜悅,也有離別的痛苦,還有感嘆生命的奇蹟……平時我們看的最多的是產科醫生如何救治孕婦和新生兒,如何給孕婦加油打氣,但當產科醫生要生孩子的時候,場面莫名有點搞笑。
  • 如何在美國生孩子?
    1、入美後懷孕與入美前懷孕美國政府的態度是否會不同?在美國期間懷孕和入美前懷孕都是一樣的,赴美交流J1籤證也是屬於教育範疇的,如果在這期間懷孕生孩子,與B2旅遊籤證旅遊為名入美生孩子也並沒有什麼不同,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寬容不寬容一說。況且您說的訪問交流期間生孩子的情況現在已經有很多了。
  • 生孩子之前,產科醫生為什麼提醒待產婦,要自備「刀紙」?
    生孩子之前,產科醫生為什麼提醒待產婦們,要自備「刀紙」?說起「刀紙」,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紙,因為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紙種類繁多,比如,面巾紙,手帕紙、衛生紙,草紙、餐巾紙,錫紙等等,而對刀紙卻不怎麼熟悉。
  • 生孩子遇見「逗比」醫生,產婦苦不堪言,直言:笑得沒力氣生孩子
    ,醫生的回答到現在我還記得:「哎呦,小姑娘體力不錯嘛,不要擔心哦,我的縫針技術在我們科室可是頂尖的,別著急,我慢慢縫,肯定給你縫的立正的。」,我也如實回答了,誰知道這個醫生跟我說:「沒問題,現在醫療技術這麼發達,要是生個女兒正好,要是生個兒子一剪子下去,保證給你一個小棉襖,相信咱們產科有這個實力給你一條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