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8月20日電 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新館的樁基工程目前已接近完成,預期在明年上半年完成地下室結構封頂。採用透明拱形結構體的新館建築,以「橋」為造型,意在為少年兒童的成長架起知識的橋梁,為城市的歷史脈絡與未來創新做出貢獻。
新館將以「樂學、樂享、樂創」為建設理念,以「先進性」「適用性」「可塑性」「生態性」「安全性」為建設原則,建成「文綠融合、動靜分區」的智慧型少兒圖書館。普陀區長風商務區大渡河路以南、古北路橋以東長風一號綠地內,北鄰長風公園、南接蘇州河畔。總建築面積:16000平方米;項目定位4-16歲少年兒童的信息資源中心、知識體驗中心、閱讀推廣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發展研究中心。
將對標2035年全球卓越城市、國際文化大都市的發展目標,以「樂學、樂享、樂創」為建設理念,以「先進性」、「適用性」、「可塑性」、「生態性」、「安全性」為建設原則,建成「文綠融合、動靜分區」的智慧型少兒圖書館。
新館建成會是什麼樣的?項目周邊現有眾多的博物館、圖書館、展覽館、親子文娛及中小學校等少兒文化資源。設計將項目所在一號綠地與沿河綠地及周邊公園綠化進行整合設計,將各類公共文化休閒娛樂場所與公園綠化融合在一起,使得原有城市公園升級為一個文化公園,為市民兒童創造出一座巨大而五彩繽紛的城市花園。
新館的建築採用透明的拱形結構體以「橋」為建築造型,體現情景交融的城市文化關懷,意在為少年兒童的成長架起知識的橋梁,也為城市的歷史脈絡與未來創新架起希望之橋。
濱湖透視圖
新館的讀者服務區域共有四層:一層設置為「悅知公園」,通過綠地景觀、藝術穹頂、展廳、報告廳等充滿童趣的布局設計,架起閱讀與美育的橋梁。二層設置為「求知搖籃」服務於低幼兒及家長,通過自主閱讀、親子閱讀、專業輔導閱讀以及創玩空間的智慧分配,架起閱讀與終身興趣的橋梁。三層設置為「創知空間」服務於小學生及家長,結合先進的教育理念,提供創客空間、多元文化交流空間,架起閱讀與未來創新力的橋梁。四層設置為「睿知智庫」服務於中學生、家長以及整個少兒閱讀推廣行業,建成少年兒童的智力後援和知識儲備庫,架起閱讀與社會發展的橋梁。圖書館內部也是「美不勝收」。
圖書館入口門廳
圖書館面向南側湖面中庭
上海少兒圖書館新館內部分布有大小不同、高低起伏的圓形書架,結合通高中庭、螺旋樓梯等形成閱讀的森林、書籍的海洋,呈現出一種與博爾赫斯設想的巴別圖書館一致的空間效果。
新館建成後,將主要承擔4-16歲讀者的借閱服務、知識體驗、展覽展示、培訓教育、文化傳承與交流等服務職能,形成示範性的標準化少兒圖書館服務體系;而現館則將承擔0-3歲少兒及弱勢群體的閱讀服務、特色館藏保護、少兒閱讀發展研究與指導等特殊服務功能,滿足社會對專業少年兒童圖書館的多元需求。
(責編:嚴遠、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