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盡說江南好,那煙花三月的江南到底在哪呢?

2020-12-19 藤樹先生

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文人墨客筆下的江南有煙雨杏花、小橋流水、丁香小巷、噠噠馬蹄,那個被喚作江南的夢中水鄉,也成了中國古代文人,願與偏居一隅的精神家園。不知從何時起,「江南」就這樣成為了一個地名,成為了中國一個特殊的地區。為了讓人們更加了解江南,在小學課本的必備故事中,從《憶江南》到《江南春》,無一例外地周展現著那個春水如藍、江花勝火之美。打小就會背誦的「人人盡說江南好」,更是將煙花三月的江南美景深刻留在人們記憶中。雖說人人都是江南,那麼何處才是江南呢?

何處是江南?

2007年第3期《國家地理》雜誌,從不同的方面解釋了何為「江南」。在地理學家的眼中,「江南」當指南嶺以北、太湖以西、洞庭湖、鄱陽湖以南的一片丘陵地區;在氣象學者的眼中,凡是有長江綿綿梅雨所覆蓋的地區,都在江南之列;在語言學者的眼中,江南其實就是指長江中下遊以南。不同的視角之下,人們對於江南的解讀皆有自己的一套說法,也巧妙地解答了何處是江南這一問題。

如若從歷史學者的角度而言,又該對江南做出何種解釋呢?歷史古往今來,經過幾千年的起伏變化,所以歷史學者眼中的「江南」,並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特定地區,在獨特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之中,「江南」的面孔是多變的;在朝代更迭反覆中,江南的概念也逐漸清晰起來。它是一個水鄉湖澤,它也是一處令後人津津樂道的物華寶地。

先秦時期的江南夢

《左傳》一書中最早出現了「江南」一詞,書中提到「王以田江南之夢」、「復田江南」,由於這裡的江是指「長江」 ,所以先秦時期的江南,應當是指長江以南地區。但是這一解釋並沒有精準界定江南在先秦時期的具體區域,前文中所提到的「江南之夢」中的「夢」,是指楚國核心區域雲夢澤,這塊核心區域跨越長江中遊南北兩岸的荊湘地區。所以從《左傳》中所指的楚國核心區域「雲夢澤」來解讀,先秦時期的江南應當指長江水以南的荊湘地區。

秦漢時期的廣義江南

從秦朝到漢朝,江南的具體區域又發生了變化。《爾雅·釋山》中記載了「江南,衡」,這裡的「衡」是指湖南省境內的衡山,根據這種解釋,有人認為戰國末期的江南,已經從先秦時期長江中遊逐步向長江下遊地區擴展。從《史記》中的記載,能夠看出秦朝時期江南地區東移的趨勢越發明顯,當時王剪領命平定江南地區,隨後在越地會稽設置郡縣。由此可見,江南所指的地區已由原先的楚地延展到了越地,其範圍更加廣闊。

所以,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將擁有著相同經濟、文化特徵的楚越之地,稱之為江南地區。東漢時期,趙曄所著《吳越春秋》,以及《越絕書》等古書籍中,基本都已經沿用了司馬遷的說法。經歷史學界研究表明,東漢與西漢時期的江南範圍,已從原來的長江中遊延展至長江中下遊的吳越地,相當於今天的江西、江蘇、安徽一帶。在後續的發展過程中,江南的地理範圍不僅發生了東移,還發生了「北漂」,三國時期,在江南的稱呼中又出現了「江東、江左」這樣的概念,這些用來稱呼偏居東南一隅南方政權的稱謂,可以看出將來的概念已經發生了明顯的北移。

狹義江南的發展史

此後,長江中下遊的吳越地區,一直是江南的核心區域所在,這種江南的範圍一直延續到唐朝。我國小學課本中與江南有關的詩歌,多出自於唐朝。與漢樂府中的江南相比,唐代的江南概念,以及它的地理範圍,要比以前的王朝更加清晰明了。這是由於,自唐代開始,隨著長江中下遊地區文化、政治、經濟地位的提高,吳越之地從以前人們傳統印象中的蠻夷之地,其形象得到了一定的改觀。

公元627年,唐朝統治者將原來的州郡改為十道,這十道中就包括有「江南道」,這一時期的「江南道」其範圍非常廣大,西至貴州東北部,東至沿海地區,長江中下遊之南,南嶺以北皆稱之為江南;如若放在今天具體範圍為,江西、湖南、浙江、福建、江蘇、安徽,以及四川和貴州部分地區。公元733年,唐朝廷又將原來的十道改為十五道,江南地區也在此次行政區域的調整中發生改變,整個江南道被劃分為江南東道,既相當於今天的浙江、福建、上海等地;江南西道則相當於今天的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省。不過這一時期仍能看出,江南的核心區域仍保持在長江中下遊。

到了晚唐時期,江南區域又迎來了一次重大改變,「江南」的含義更加具有狹義性。比如白居易於公元827年創作的《憶江南》三首詞,這個時候正值中唐時期,白居易恰巧又在杭州蘇州等地擔任過刺史,由這三首詞可知,中唐時期江南的地理範圍,普遍指太湖水系的廣大吳越地區。繼續唐時期推進,杜牧所創作的《江南春》,就是一首晚唐詩歌,這首詞中提到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從「南朝」一詞出發,可以看出杜牧眼中的江南,應當指出南朝時期所控制的區域。

這些都足以說明,晚唐時期的江南,早已經從秦漢時期長江中下遊區域,逐步縮減為吳越地區錢塘江流域的杭州、南京、蘇州、揚州等地。兩宋時期,江南的範圍已經縮減到「蘇、松、常、嘉、湖」五府,這裡是當時整個江浙地區最為富庶的一片區域,也是江南地區發展歷程中最狹義的概念。江南經歷了從長江中下遊到兩湖地區的濃縮,又從兩湖地區縮減到江浙地區,最終在這土地上培育出了文人筆下的煙雨杏花,與獨具特色的江南古典文化。

(感謝閱讀,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參考資料:

《何處是江南》

《「江南」在哪裡》

相關焦點

  • 晚唐詞人韋莊的一首詞,人人盡說江南好,江南到底哪裡好?
    江南之美,在煙雨濛濛中,在烏篷船上,橋下的浣女的歡聲笑語中,在白居易的「春來江水綠如藍」中,也在李煜的「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中。江南的魚米水鄉,江南的秀麗風景,江南的溫香軟玉,小橋流水人家,都讓人心馳神往,而江南最令人陶醉的,還是那江南的姑娘。
  • 「人人盡說江南好」,5首詩詞告訴你江南到底怎麼好
    可以說是文學成就了江南,也是江南成就了文學。在眾多江南文學中,一首韋莊的《菩薩蠻》便能高度概括江南,就讓我們從這首詞開始,走進那如夢如幻的江南吧。《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 人人盡說江南好,看看古人是如何說的
    在我國古代詩歌、詩詞、歷史文學等多個領域中都寫過江南這個地方,文人豪傑都喜歡江南,沒去過的嚮往,去了就留連忘還,去後回來又念念不忘。那到底江南有什麼好魅力,吸引那麼多人關注呢?今天宋詞君將帶著這個疑惑分別對白居易、韋莊、朱敦儒、皇甫松、李煜等進行一一採訪,聽聽他們是如何講述心中的江南。
  • 唐代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注釋: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人人都說江南好,而來到這的遊人只想在江南慢慢變老。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綠更勝天空的碧藍,還可以在有彩繪的船上聽著雨聲入眠。
  • 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忘不掉的江南,回不去的故國
    半晌,似乎等到了該有的回應,他仰頭飲了一口後,嘴角帶笑卻語帶著哀泣吟唱起來: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一曲終了,他長長地呼了口氣,再次怔怔地凝望著窗外,方才種種翻湧上來的情緒正慢慢地消退,可是為何掛在天邊那輪明月的距離也越來越遠,越來越模糊...
  • 人人只說江南好,從韋莊的詩中賞江南美景還有他的半生鄉愁
    大家好,這裡是有趣的文字。江南是王安憶筆下的「鄔橋」,水是長流水,不停地分出岔去,又不聽地接上頭。簷上是黑地瓦陵,排得很齊,線描出來似的。水上是橋,一彎又一彎。江南也是陸遊筆中「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杏花春雨,惠風和暢,黛瓦粉牆,陌巷幽幽,小雨濛濛。烏衣巷口,姑蘇夜半,秦淮十裡,揚州煙花。
  • 煙花三月江南遊,杭州正是好風景,你想來看看嗎?
    煙花三月江南遊,杭州正是好風景,你想來看看嗎?春風、江南、杭州,山是最美的山,水是最乾淨的水,江南有白色的梨花,隔著長著厚厚苔蘚的磚牆,靜靜地開放著,「雨打梨花,深深關門」,散發著幽香,像一條藍色的小徑,像一條藍色的小徑,像一條藍色的小徑,有慢慢走著的玄衣老人,眼睛很悠閒,一艘精巧精巧的烏蓋船停在石橋下,家女用船頭紅紅的手朝向菱角,江南就是這樣悠閒,這樣淡漠。
  • 江南到底有多美?詩人們為何都留戀江南?白居易三首憶江南告訴你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這是唐代詩人韋莊對江南水鄉發出來的感想。確實。江南水鄉,是一個人人都心馳神往的地方,特別是春天裡的江南,紅日初升,山花爛漫,鶯歌燕舞,柳綠花紅。下起春雨後,給人一種煙雨濛濛之感。
  • 常州——人人盡說江南好,演講之美不能少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文人墨客靈魂深處魂牽夢縈的那一方山水空靈的精神原鄉是江南。鶯歌嚦嚦,吳儂軟語酥柔潤滑的是江南。而談及江南的文化風情,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城市——常州。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讓人唏噓感嘆那一段風情萬種的流金歲月。
  • 你喜歡哪些關於江南的古詩詞呢?十首經典,十種江南!
    一般來說,吸引詩人們為江南寫詩的原因,在本質上,應該是為了江南那個像丁香一般的姑娘。我精選古詩詞中寫江南的十首詩詞,邀請朋友們一起神往與江南的黛瓦紅牆依水小巷,尋找那個丁香一般的姑娘!1.賀鑄夢中的江南,是一個錦瑟年華般凌波虛度的姑娘!
  • 在江南,做一個好夢
    江南到底在哪裡?地理學家、氣象學家、歷史學家意見不一。江南有什麼好?江南山青水秀江南有多美,每一個到過江南的詩人,都忍不住寫上幾筆,在讀者面前展開了一幅美麗的江南圖卷。夜晚的孤獨與哀愁,在江南顯得那麼悽涼。韋莊對江南的女子念念不忘。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 4首江南古詩詞,魂牽夢縈的四季江南「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江南,就是長江以南,是很多文人墨客魂牽夢縈,流連忘返的地方。不僅有小橋流水,還有說著吳儂軟語的溫柔的姑娘。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有了江南的概念。很多古詩詞當中,說到的一些地方,其實也屬於江南的範疇。春天:《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唐代: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 我在煙花三月的揚州,等你一起泛舟西湖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小時候,外公教我背誦的這首唐詩《憶江南》,是我對江南最初的印象。在這方水土上聽著江南軟語長大,在柔風細雨中泛舟西湖,也曾在二十四橋把欄杆拍遍……「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我達達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 還記得那年迷戀江南,想去看看煙花三月的揚州
    還記得那年迷戀江南,想去看看煙花三月的揚州,三個妞,一合計,來了個說走就走的三天兩夜遊。為了省時間坐夜車到南京,再從南京轉汽車去揚州。提前在網上搜了好久,風景點附近有特色的旅店都預訂不到,最終在皮市巷找到一家民宿。電話老闆娘,她要求全額支付寶轉帳,怕上當又想住,幾人一商量還是決定轉帳,畢竟平攤了也沒多少。
  •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你印象裡的江南是什麼樣子的呢
    古代的文人似乎都對江南情有獨鍾,描寫江南的詩詞數不勝數。「小橋流水人家」是江南的標配,那草長鶯飛,那青山綠水,那鳥語花香,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你認為江南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一起在古詩詞裡尋找答案吧!1、《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 江南的景和人,都在這4首詩詞中,太美了!
    今天夢瞻想跟大家講講關於江南的詩詞,為什麼要把江南單獨拿出來說呢?事實上,夢瞻並不是江南人,只因為讀了太多關於江南的文學作品,所以從八九歲開始,便對江南這個地方充滿了無盡的憧憬和嚮往。一提起江南,你的腦海裡是不是馬上出現一幅美麗的畫面?
  • 煙花三月下揚州——江南最美的季節,水中油菜花海 攝影的天堂
    江南好,風景就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意的江南,每年三月初,是江南最美的季節,南京玄武湖邊藍天映襯著桃花、梅花,千樹萬枝花開成海;泰州興化望不盡的千垛油菜花,江水般輕舒漫捲蕩漾千裡,河中的小船,行在這春意盎然的畫卷裡,春風拂過
  • 醉江南,念江南,憶江南
    江南風光,自不必多說,請直接看詩作。詩作一:《念江南》——獻給電影《長燈歌》中的薔萍公主食不思,夜不眠,魂不守舍念江南。念江南,橋半圓,隔窗猶聽水似彈。更喜三月春弄俏,桃花雨,烏篷船。風吹煙花亂人迷,柳曼舞,蝶翩躚。最是才女美如畫,比西子,賽貂蟬。人在畫中不知醉,痴痴迷迷不知還。臨江籬笆三間舍,圍屋耕墾半畝田。
  • 《傾城》形容江南最美的一句詞,不是春來江水綠如藍
    憶江南[ 唐 ] 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大莒國風景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爐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菩薩蠻》韋莊。
  • 煙花三月-湯非(重新演繹詞曲作家陳小奇創作的經典)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揚州城市旅遊宣傳片《煙花三月2020》由揚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揚州報業傳媒集團聯合製作,著名歌手湯非重新演繹詞曲作家陳小奇創作的經典《煙花三月》煙花三月作詞:陳小奇作曲:陳小奇演唱:湯非牽著你的手相別在黃鶴樓波濤萬裡長江水送你下揚州真情伴你走春色為你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