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全市脫貧攻堅一線迎來生力軍。本周,煙臺市集中選派的236名幹部陸續到扶貧任務較重的縣市區報到,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實現了扶貧工作重點縣鄉村全覆蓋。本次報到不搞迎來送往,自行報到;到崗後立即進入角色、投身工作,工作作風迎來持續轉變。截至7日上午,所有掛職幹部和市派第一書記或坐動車,或駕私家車,或打車下鄉報到,已全部到掛職單位和任職所在鎮村對接,各項工作有序開展起來。
實施「332」集中攻堅行動
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根據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新部署新要求,今年,煙臺市委、市政府經過綜合考量、認真研究,確定實施「332」重點貧困區域集中攻堅行動,明確海陽、棲霞、萊陽為扶貧工作重點縣,篩選30個扶貧工作重點鎮、200個重點村。
掛職幹部王德濤在動車上翻閱扶貧資料(記者 王豔 攝)
為全力服務「332」集中攻堅行動,煙臺市委組織部以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為抓手,集中選派236名黨員幹部到扶貧任務較重的縣市區工作,其中,6名幹部掛職任縣市區政府副職,30名幹部掛職任鎮街黨委副書記,200名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主要負責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實現扶貧工作重點縣鄉村全覆蓋。
這批選派的掛職幹部和第一書記,不僅人數多,覆蓋面廣,人選質量也是過硬的。本次選派堅持「硬抽人、抽硬人」,原則上,抽調後備幹部或優秀年輕幹部。其中市直部門反覆篩選確定的82名掛職幹部和第一書記,平均年齡40歲,副處級6名、正科級(事業中級)50名、副科級26名,大學本科以上學歷79名。
嚴守「六項紀律」去報到
按照報到要求,扶貧掛職幹部,2月6日前報到並開展工作。市派第一書記,2月10日前報到,與所在縣市區和鎮村搞好溝通銜接,全面做好到崗駐村準備,2月25日正式到崗駐村。
2月5日起,煙臺市扶貧工作重點縣陸續迎來了扶貧掛職幹部和市派第一書記。他們以任職縣市區為單位,自帶行李,一切從簡,或乘坐動車、或拼私家車集體到當地組織部門報到,簡單座談後馬不停蹄奔赴各自掛職單位和任職所在鎮村,立即投入新的崗位。
萊陽市龍旺莊塹頭村第一書記鄭彬勇(右三)與村支書等人合影(記者 王豔 攝)
「村莊人居環境比較落後,基礎設施建設一般。」蓬萊市大辛店鎮黑嵐溝村第一書記率春明昨日入村報到,這是村裡給他的第一印象。待春節後到崗駐村,他決定挨戶走訪,摸清底子,力爭儘快改善村莊生產生活條件。
記者從市委組織部了解到,為轉變機關幹部作風,按照全面從嚴治黨和中央糾正「四風」不止步的要求,市委組織部專門下發通知,強調掛職幹部和市派第一書記報到六項紀律:嚴格按照規定時間報到,確因特殊情況不能按時報到的,由派出單位向市委組織部書面說明情況;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搞迎來送往,掛職幹部和第一書記自行報到;嚴禁以「送行、接風」為名請吃、吃請;嚴格執行公車使用管理規定,嚴禁違規使用公車報到;嚴禁以任何形式接受基層贈送的禮品、土特產等;扶貧掛職幹部報到後、市派第一書記到崗駐村後,要立即進入角色、投身工作,嚴肅請銷假紀律,嚴禁無故脫崗。
合力抓黨建促脫貧攻堅
236名掛職幹部和第一書記,雖奔赴不同崗位,但大家共同的任務是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主戰場都是貧困村。
掛職幹部和第一書記具體怎麼幹?日前,市委組織部已印發《煙臺市扶貧掛職幹部管理辦法》和《第一書記工作管理制度》,明確工作任務,強調掛職和駐村紀律,要求掛職幹部和第一書記重點在精準脫貧、加強基層黨建、發展村集體經濟上下功夫,確保黨的政策不走樣、有實效。
扶貧掛職幹部袁聖凱到貧困戶家中走訪(記者 李廣聖 攝)
掛職副縣市區長,要在重點抓好扶貧工作、分工工作的基礎上,抓好分管領域的基層黨建工作,並與縣市區常委組織部長組成2人工作小組,合力抓好掛職鄉鎮黨委副書記和市縣選派第一書記管理服務,側重抓好市派幹部的管理服務。
掛職鄉鎮黨委副書記,要抓好市縣選派第一書記的管理服務,協助抓好基層黨建工作,並抓好分管和協管的其他工作。
第一書記必須與派出單位工作脫鉤,每月駐村必須不少於20天,每天記一篇工作日誌、每周和鄉鎮黨委匯報一次工作、每月向市縣組織部上報一次工作寫實、每半年撰寫一篇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