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重慶8月13日電「誰是我們生命中最可愛的人?是明星,是網紅嗎?不,是我們身後的大山......他們就是勞動者們。」8月10日-12日,為期三天的「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教育讀書活動「美好生活 勞動創造」全國朗誦、演講交流展示活動在重慶順利舉行。活動中,來自寧夏的梁嘉欣動情地講述著《生命中最可愛的人》。
和梁嘉欣一道參與本次活動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小學同學。約900名優秀學子「雲」聚一堂,致敬勞動者,齊贊勞動美,抒發愛國情懷,喝彩美好生活,奏響了勞動創造的時代最強音。
本次活動由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辦,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承辦,各級教育系統關工委協辦。中國傳媒大學、四川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山東教育電視臺、四川教育電視臺、海南廣播電臺等各省電臺、電視臺的專業主持人擔任活動評委。
展示囊括演講、朗誦兩個類別,按照小學組、初中組和高中組三個組別以視頻展示、現場評審的方式展開。選手們緊扣活動主題,用充沛的情感、生動的語言、豐富的表現形式描繪了身邊真實鮮活的勞動形象,深情地謳歌了感人至深的勞動事跡,發自肺腑地讚美每一位樸實奮鬥的勞動者,為我們呈現了一幅幅壯美的勞動畫卷。少年們或以勞動者敬業奉獻的形象切入,歌頌勞動美;或以先進典型為引領,傳播正能量;或以榜樣為鞭策,暢談強國夢……選手們蓬勃的朝氣、昂揚的銳氣、精彩動人的展現,深深地打動著評委們。
來自北京的小學生孫浦楠講述了他們一家「動手不動口」的勞動故事。比自己年齡還大的「傳家寶」木勺、家人親手打造的沙發茶几……從姥爺、爸爸「啥事都動手試試」的行動中,孫浦楠體會到了「勤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真諦,明白了「自強不息是中華魂」的真義。「我的家人們是這些傳統美德的踐行者,我也要成為一名勤於動手、熱愛生活的君子!」來自重慶的小學生郝毅晨用《金彈子、金擔子》將他爸爸通過創新培育金彈子盆景帶領全村人民致富的故事娓娓道來。爸爸勤於勞動、勇於創新的精神一直鼓舞著他要用勞動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更要用勞動為國家富強盡一份力量。「今天我想告訴爸爸,我不負您送我的金彈子;明天我想告訴世界,我也不負肩上的金擔子!」……除了演講展示,現場更有《大國工匠》《我的父親是農民》《舞者》《姥姥的剪紙》《祖國,讓我為你唱響新時代的讚歌》等經典朗誦篇目被深情演繹。選手們自然豐富的肢體語言、恰到好處的情感表達贏得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
「此次展示中,選手們基於生活的體驗與感悟,去思考、提煉和升華對勞動的認識,並以此來觀照現實生活,這是非常可貴的。」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楊蔚蔚老師表示,在當前疫情這種特殊環境中,活動還能夠啟迪同學們以勞動視角重新認識正在經歷和發生的事情,不僅具有現實意義,更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她指出,好的演講要「接地氣」,即選手們應當通過真實的思考,用自己的口吻去述說自己的故事。「朗誦首先要確立好情感基調」,海南廣播電視總臺主任播音員、全國百優節目主持人邢月表示,「選手應當遵循理解—感受—表達的內在邏輯,將生活中的感悟融入對作品的理解中,才能實現情感的真實傳遞。」全國青年思想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報告員蔡朝東老師則寄語青少年,期望他們通過活動不斷提升自己、影響別人,成長為心靈手巧、勇擔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據悉,本屆「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教育讀書活動以「美好生活 勞動創造」為主題,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吸引了全國約5000萬中小學生積極參與。自1997年以來,「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已連續舉辦23屆,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累計參與的中小學生達5億人次。活動以立德樹人為宗旨,創新青少年德育工作,緊跟時代脈搏,緊貼青少年興趣特點,積極弘揚社會正能量,引導青少年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教育系統關工委開展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和特色品牌。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宏 通訊員諶從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