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一場讓人矚目的婚禮被傳上網收穫眾多的祝福,兩個穿著潔白婚紗的女孩手拉著手,臉上洋溢著滿滿的笑容,這是屬於她們的一天。到場的每個人都在祝賀著她們,兩位父親為她們的女兒出嫁像親兄弟一樣擁抱在一起。每個人都很快樂,因為這一對新娘終於克服了困難,這天過後她們就要開始自己的小日子。
楊麗萍的愛徒,也就是婚禮中的一位——水月,在婚禮後接受採訪。在得知自己的婚禮上了新聞,自己一下子"火了"的時候,她坦誠多少還是有點害怕。因為與她結婚的對象和她也是同一個性別。但是她不害怕,面對質疑,她說:"如果你過去的選擇無愧於心,現在的樣子就是最好的樣子。"
讓人意外的是,無論是網上還是現實都是一片祝福和叫好的聲音。面對鏡頭的水月顯得更加的高興,即使是被世人偏見也要在一起的愛情,已經變成love is love的純粹。水月說:"我是個女孩子,但是我喜歡上了另外一個女孩子,幸好,她也喜歡我。"
非常美好的一個結局,若是張國榮晚些出生,若是他還在,應該會快樂許多吧。
1.
每年的4.1日是屬於一個人的,無論是明星和他的朋友,甚至是沒見過他真人的網友都會在這一天發起悼念。有一個人肯定不會例外,張國榮的摯愛——唐鶴德。他很愛張國榮,十年如一日,張國榮也值得所有人愛。
張國榮是一個潔身自愛、對自己要求特別嚴苛的一個人,他不太允許自己有什麼汙點。20歲的時候,他憑藉一首英文歌《American Pie》正式進入娛樂圈,從此風水水起。在歌唱生涯達到頂峰的時候赫然宣布:"退出歌壇。"他是那麼一個溫柔又敏感的人,臺下的哭得稀裡譁啦,他拿著話筒輕聲的安慰,他說他不是一個貪心的人,不想讓大家忘記,如果提到八十年代的香港歌星,能順便想到他就知足了。
他要的不多,只想在大家心中留個位置。
這個溫文爾雅的人總是善待著這個世界,他對所有人都好,還特別照顧後輩,提攜新人。他被圈中的人叫做"哥哥",當之無愧的稱號。他曾經在自己沒戲的時候,專程跑到劇組,指點楊採妮。也在開演唱會的時候,多次邀請當時還是新人的莫文蔚,幫她提升名氣。更是在張栢芝出車禍差點癱瘓的時候,將自己一直戴在身邊的護身符給了她。後來張栢芝也一度後悔,認為是自己拿走了哥哥的護身符,才使哥哥那樣的下場。
這麼溫柔的哥哥,理應得到溫柔的對待。其實一直柔情似水待他的人早就出現了。
童年時,他們其實就已經認識了。只是那個時候的張國榮對於唐鶴德的印象僅僅只是"很好打的一個沙包。"升至中學,張國榮出國留學,兒童時期的這段情誼也就戛然而止。直到1982年,26歲的張國榮才和24歲的唐鶴德重逢,從此糾纏一生。
在他們再次相遇之前,張國榮是喜歡女生的。當時還是主持人的他對於同公司的毛舜筠一見鍾情,他大方的在媒體前承認:"當年我們一起主持音樂節目,記得是在走廊裡初相遇,我對她一見鍾情。"當時才17歲的張國榮,在戀愛不久就向毛舜筠求婚,嚇得小女生不知所措,急急拒絕。這段感情無疾而終。
還有被他坦言"最難忘的純愛",交往兩年後分手的倪詩蓓。網傳分手多年後,張國榮被媒體問道和倪詩蓓是否有聯繫,他的一句好幾年沒有聯繫。讓倪詩蓓傷心欲絕割腕自殺。
喜歡女生的他,因為他的出現發生了變化。
2.
他出現得剛剛好,那個時候的張國榮被人肯定,也被人質疑,沒有太火也擁有了一些知名度。他像影子一樣在他身後,總是在他最需要的時候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他的司機,可以是他的保姆,可以是他的理財師,但是不能是他的愛人。因為那個時候的香港充滿著歧視和偏見,一段純粹的感情如果是擺在了檯面上,他很清楚作為明星的張國榮會面臨著什麼。
也許他當時想的單單只是陪伴吧,張國榮有生理性抑鬱症,陪伴和減少刺激是他能做的最好的事。張國榮的經紀人拖欠債務,沒有工資的公子哥不屑向家裡伸手。他在大明星低谷的時候"借"了他好幾個月的薪水,自己卻吃著最便宜的盒飯。網傳張國榮的專輯《為你鍾情》的封面中,他所帶的那枚戒指正是唐鶴德所送。
這樣偷偷摸摸的感情很累,他們又要防著狗仔,又要在公共場合拉開距離。即使再怎麼刻意,他們也被媒體拍到過許多次。輿論撲面而來,兩人做的第一反應就是退縮。張國榮多次否認報導的子虛烏有,從來不承認自己喜歡同性。他們彼此都很努力,卻又小心翼翼,在此期間他們分手過許多次,卻又一次次舊情復燃。
89年,張國榮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華語樂壇是塊不好啃的骨頭,歌手之間競爭力度逐漸激烈,"張譚爭霸"更是引起一些粉絲的極端行為。他的愛車被劃花,家門口擺著一些死亡威脅,甚至有傳言他被黑社會威脅。在這些不理解的聲音中,他毅然決然的宣布退出樂壇。有報導說,他是為了挽回他的愛情。湊巧的是,在他宣布的當天,唐先生也宣布派遣到加拿大工作。
3
那大概是他們最為快樂舒適的一段時光,遠離了紅塵的是是非非,遠離了記者的長槍短炮和人們的閒言碎語。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沒人打擾,相互依存的閒適生活。
他們再一次回到大眾的視野中,是在1996年。張國榮的變化,肉眼可見。不再像是個彷徨迷茫的憂愁人,他甚至多次在公共場合暗搓搓的用"密友"、"關係很好的人"來形容唐鶴德。既給愛人表達謝意,也在一步步試探人們的接受程度。
1997年,那一場讓人印象深刻的演唱會,那一首深情款款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在演唱會的最後,張國榮忍不住了。他向世界宣布:"這一生中我有兩個摯愛,一個是我的母親,一個就是我的男朋友唐鶴德。"這句話自然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他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勇敢的站出來,也許,這是他想要讓唐鶴德堂堂正正的站在他的身旁。
孤注一擲的勇氣是會付出代價的,雖然媒體的報導,張國榮不屑一顧,不畏人言。也因為他是張國榮,是當時的頂流,他這般的果敢,收穫了許多的支持。但是即將到來的金馬獎狠狠的羞辱了這位年輕氣盛的影帝。
有媒體報導,在金馬獎之前對於他和梁朝偉的影帝之爭,評委發生了矛盾。大多數評委認為張國榮本來就是雙性戀,在片中只是本色出演,而梁朝偉作為一個直男,跟一個取向不正常的人一同出演戀人,不僅可憐也可敬。就因為這樣荒誕的理由,張國榮得到了0票。一個戲痴一個如此熱愛演藝事業的人,遭到這樣的否定,對他的打擊可想而知。幸而,還是有理智的人,堅守住他應得的榮譽。
98年的金像獎,張國榮神情凝重的坐在觀眾席間觀看開場的小品,張國榮再一次被拉出來被人取笑。本性讓他保持著優雅的聽著臺上的評價:"噁心"、"變態"。鏡頭一次次對準他,耳旁是觀眾的鬨笑聲。他沉默以對,別有用心的表演,拉到公眾場合的凌遲。他心中很明白,如果他有任何過激的行為,就會成為媒體捕風捉影的新聞。
4.
他們還是那麼的要好,常常出雙入對,2000年的時候乾脆搬到一起居住。他在張母去世時,左右不離,甚至為了他辭去了銀行的工作,他沒有缺席過他的演唱會,還是演唱會上最瘋狂的粉絲。他對著他深情的唱著情歌,唱著《共同度過》時,感傷的哭了出來。
他說:只要我開心,外間無權過問,我只會做回張國榮。
他說到做到了,他拉緊身旁人的手,即使他知道後面有媒體在拍。對於突如其來的牽手和背後的狗仔,唐鶴德顯然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他慌亂的看向鏡頭,似乎是想要讓記者離開。這段時間張國榮經歷了什麼,他是很清楚的,大概那個時候的他很害怕身旁這個單薄的少年會承受不住壓力。但是張國榮沒有放手的意思,他坦蕩的牽著唐鶴德的手沉穩的向前走著。這才有了他們非常經典的一張照片。
張國榮是個直來直往的人,因為他的性子得罪了不少的媒體。像是蘋果日報這樣的,老是抖他的黑料,這些張國榮總是不管不顧,沒有一點承受能力,走不到他這樣的位置。
關於他們特殊的感情總會被媒體揪著不放,甚至還有爆料出他們感情出現裂縫,有了第三者。"第三者"是張國榮的私人助理,當外界對一個人產生偏見時,任何同性的接近,都會成為緋聞對象。對此張國榮澄清過,在他去世之後,唐鶴德也說過:"他們之間沒有從來沒有過別人。"
還是有人不相信,他們固執的認為張國榮跳樓自殺就是因為情感糾紛。
2003年4月1日,這天他們本來約好了一起打羽毛球,但是唐鶴德再也等不到他摯愛一生的人履約了。那個他心心念念的人從中環文華東方酒店16樓的窗口縱身一躍,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他生前最後一個聯繫的人是陳太,他知道陳太是個做事妥帖的人,會保護他最後的體面,而他最後的模樣,一定不能讓唐鶴德看到。陳太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她在第一時間就用自己的外套蓋住了哥哥血肉模糊的臉,不讓媒體拍到他的一張照片。同時,她也在採訪的第一時間,澄清哥哥的緋聞。她說:"不澄清對於唐鶴德,特別是對於哥哥都是特別不公平的。"
他將大部分遺產給了唐鶴德,唐鶴德作為"未亡人"的身份操點著他的葬禮。這個已經過完半生的男人,哭得不能自已,還堅持著安撫其他人的情緒。他以摯愛的身份,排在了家屬的第一名。直到此刻,他們終於得到了肯定,"死者為大"對他們的非議,也都轉化為愛情的歌頌。只是從此天人永隔,身份又有什麼意義呢。
唐鶴德沒有再結婚,依舊住在他和哥哥的家裡守著骨灰,過著餘生。沒有了狗仔的跟蹤,他的生活恢復了平靜,只有每年的4.1日一次次發出哀悼、訴說懷念時,才被人想起。就像是一個約定,一個守著不歸人的約定。
5
17年過去了,一對公主與公主的結合,讓人驚豔,網上已經很少有罵同性之間的愛情了。他們甚至可以穿上嫁衣接受世間的祝福,也可以得到自己家人的認同,水月父親說:"從此多了一個家人。"
水月沒有張國榮壓抑的童年,沒有萬眾矚目的焦點。別人介紹她會加一個前綴:楊麗萍徒弟。也許正是因為這樣她才免了許多的煩惱。
他們又非常的相同,同樣不懼世俗,同樣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同樣愛一個人只是因為他是那個人。水月似乎也是結交結交過男朋友的,但是她說沒有辦法接受那樣的感情,直到遇到了Emma。在那之前,她的生命只有舞蹈,一度的自我懷疑,一度的孤寂。Emma在和她交往半年就向她求婚了,隨後水月也向Emma求婚回來,這就是她們最真誠,最純粹的愛情。
如果說水月和Emma是公主與公主的相愛,那麼張國榮和唐鶴德就是王子與王子的相知。在80年代至90年代,同性之間的愛念被看做是病,香港那個時候正是"談艾色變",愛滋病又與同性戀聯繫在一起,整個社會充滿了偏見。
在《看見》這本書中寫到,同性戀被分到了精神障礙中,直到2001年才被移除。這樣的人是會拉去電擊或者藥物催吐,使得身體對這種行為本能的做出抗拒。如果說今天的水月是幸運的,即使她們不能上同一個戶口本,大眾的接納度已經做了很大的改善。她們可以只做自己,堂堂正正的站在人群之中。即使老無所依,她們也能互相扶持。
那麼張國榮和唐鶴德是果敢的,他們無畏人言,甚至大方示愛,是對於一個時代的接納度的挑戰。他們在事業的巔峰期勇於承認,在備受質疑中緊緊相靠,當然更不是因為彼此才放棄了生命。愛情就是愛情的本身,無關其他,是與生俱來,是遇見了就不會再想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