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百靈鳥的啦嗩期和「壓口期」
啦嗩期小百靈鳥換羽以後,嘴裡開始打嘟嚕,此時稱為啦嗩期。發出高、低、快、慢多種聲音。這可以證明所養的百靈鳥是雄性的。如果發出的聲音單直,結合換羽後體態變化不大,可以肯定此鳥是個雌性百靈鳥,應把它放飛,以利於第二年的繁殖。有的小百靈鳥由於飼養管理得好,在上槽以後就開始啦嗩。啦嗩就是練嗓子。啦嗩有早有晚,主要取決於選優和飼養管理。啦嗩聲音越來越大,便開始學唱,頭窩百靈鳥在12月就開口鳴叫了。
「壓口」期:壓口又稱為學口,就是在小百靈鳥啦嗩時,或開始鳴叫時,讓它向善歌的老百靈鳥學習唱歌。在學習時將籠子掛在「師傅」的周圍,讓它經常聽。壓口在冬末初春時進行,要連續壓口1-2個月,長者可達半年左右。時間的長短要根據百靈鳥的學口情況而定,學口情況取決於小百靈鳥的聰明程度。有的百靈鳥一聽就會,1-2個月就學會了師傅的全部套口;有的需要半年時間;有的時間再長也學不會。所以選雄中之優是個關鍵。在壓口前要準備籠罩和選好師傅。籠罩就是用白布和黑布,按籠子的樣子和大小做成罩子。
在學口時將籠子用罩子罩好。為什麼要用籠罩呢?就是不讓小百靈鳥看野眼,因為將小百靈鳥放在能歌善舞的老百靈鳥旁邊,換了新環境,它感到很好奇,東張西望,會分散其注意力,影響學口,用籠罩會防止這種現象。學口首先要物色淨口,鳴叫套數多而齊全的大百靈鳥做師傅,唱給小百靈鳥聽。淨口百靈鳥就是沒有髒口。髒口就是人們認為會學不好聽的動物的叫聲,如會學烏鴉、鸚鵡、鴨子、貓頭鷹和毛驢等動物的叫聲都屬於髒口。
能歌善舞的百靈鳥,會唱十三套口以上,同時沒有髒口,才能稱得上是佳品。這種佳品在北方,如張家口、內蒙古、東北等地是馴養不出來的,最好是在壓口時,如當地沒有佳品,到北京以南去馴養。因為南方各種鳥類都有,所以學的就多。學好口以後再送到北方來,也可以把北方好留鳥的叫聲學會。這樣百靈鳥學的套數就多,再加上人為的教它唱歌就更好了。要想百靈鳥能歌善舞,在鳳凰臺上邊唱邊扇動兩翅,就要利用條件反射原理讓小百靈鳥學習到東西,如一招手就跳上風凰臺,給一個其他信號,就唱起歌來,打開籠門就飛到手上來等等,都必須從雛鳥填食期利用條件反射的原理去教才行。
不經壓口的百靈鳥叫起來沒有套口,學一聲這個,又叫一聲那個。壓口還要注意的事,就是在挑選師傅時要找內行人和親自聽一下,是否有套口,如麻雀叫的套口,先由一隻麻雀飛落在樹枝上的叫聲,到幾隻麻雀在一起叫,打起架來的叫聲,戰敗者飛去,勝利者的凱歌,合起來這是一個套口。不能聽到麻雀叫幾聲,就誤認為是一套。如果是學麻雀叫幾聲,又學小燕子叫幾聲,而後唱起了別的什麼,都不能算多少套,只能說是「半口」,甚至連半口也不算。不能單聽能學幾種動物叫就算是幾套口。也不能單聽叫的聲音響就算是好鳥。有經驗的人一聽就知道以上的這種百靈鳥沒有經過真正向好的師傅學習過。百靈鳥和其他鳥類是不同的,它學什麼,自己就會唱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