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益的驅使下,幹細胞的來源之一——臍帶血被非法採集,高價售出,形成了一條利益鏈。
幹細胞技術到底有無「神奇療效」?利益鏈條如何運作?日前記者進行了調查。
醫院探訪>>幹細胞被宣傳成「神藥」
2月上旬,在濟南市一家民營醫院的幹細胞移植研究中心,一位女士正諮詢糖尿病治療的方法。該中心一位負責人說,幹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是目前療效最好,有效率可以達到96%以上。
該負責人說,幹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簡單而有效,完全沒有副作用。「只需要往患者的胰腺內注射足夠的幹細胞就可以了。一次注射後,兩三個月後就會見效,可以不用再注射胰島素和服藥。」
據悉,這樣一針,從檢查到注射,需要2萬多元。「其實並不貴,因為可以從根本上治療糖尿病,尤其是避免後發的一些併發症。」該負責人說。
在各家醫院,這個價格的確不算貴。在省城一家公立醫院接受過幹細胞移植治療的劉先生稱,他前後花了四五萬,一年多過去了,但是還沒有明顯的療效。
劉先生因多年的糖尿病而進行幹細胞移植手術,他說,「當時醫生說有90%以上的把握,現在再去醫院找,醫生說是個體差異導致的。人家沒說百分之百管用,我還真沒話說了。」
這兩位患者都是通過網絡或醫院的宣傳手冊得知幹細胞移植治療的「神奇」。「說是最先進的療法。」劉先生說,當時飽受糖尿病折磨的他似乎看到了希望,「要是真有療效,花錢也值,但關鍵是不管用呀。」
權威解讀>>僅造血幹細胞可用於臨床治病
走訪省城多家醫院發現,不少醫療機構開展了幹細胞治療項目,並已用於臨床治療。在網絡上,只要輸入「幹細胞治療」,就會搜索出若干條關於幹細胞治療的宣傳網頁和醫院。
以治療糖尿病為由,記者諮詢了省城一家醫院的「在線醫生」。這位姓周的醫生介紹,該院早在2006年就開始了幹細胞移植治療,迄今為止已經完成了2000多例移植手術,成功率達到95%以上。
「其實除了造血幹細胞用於治療血液病、免疫病已經非常成熟外,其他幹細胞包括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及各種成體幹細胞,作為生物醫學的尖端技術,尚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山大齊魯醫院教授、山東省臍血庫主任沈柏均說,幹細胞是一群在特定時期能夠分裂的未分化細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產生高度特異性的功能後代細胞。
「目前幹細胞是屬於藥物還是屬於一種醫療技術都還沒有界定,現在只是通過臨床試驗,來確定是否對有些疾病有效,還沒有批准用於臨床治療的推廣。」沈柏均說。
根據國家衛生部於2009年3月頒布實施的《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幹細胞技術被歸入「第三類醫療技術」,並明確要求,若用於臨床治療,須經衛生部審批。
迄今為止,除造血幹細胞治療血液病,全國還沒有任何一家醫療機構的幹細胞治療得到受理和審批。
延伸調查>>臍帶血成爭搶對象
沈柏均介紹,按照國際慣例,一項新醫療技術在大規模應用於臨床治療之前,至少要經歷臨床前研究和臨床試驗兩個階段。
記者發現,目前醫療機構開展幹細胞治療大都打著「研究」的旗號,不少醫院的幹細胞治療採用了「幹細胞移植研究中心」的名號。而按照國際慣例,一般的臨床研究不僅不能收取患者費用,還要向接受試驗者支付一定的報酬。
一項還沒有被允許推廣的技術為何會被如此多的醫療機構熱捧?據業內人士透露,這源於幹細胞治療各個環節的高額利潤。
「作為幹細胞的重要來源,臍帶血正逐漸成為諸多醫療機構爭搶的生物資源,從採集、製備到應用,各個環節都在非法機構的操作下形成了一條利益鏈條。」該人士稱。
山東省臍血庫濟南區域經理蔣山介紹,儘管全省各地縣級以上的醫院幾乎都開展了臍帶血儲存點,但儲存率只有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