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物聯網設備管理需求的三個主要變化

2020-12-20 SENSORO升哲

物聯網連通性的不斷變化正推動著對設備管理的需求不斷提高。今天我們將研究其中的三個方面:不斷增長的安全需求、LPWA技術的興起以及應用程式實現日益複雜。

使設備管理複雜化的第一個趨勢是物聯網設備安全需求的增加。在某種程度上,物聯網是其自身成功的受害者。就在十年前,能被稱為物聯網的設備還不到10億臺。今天,這個數字大約是90億,到2030年底,這個數字將上升到250億。隨著數字的增長,黑客的興趣呈指數增長。

此外,包括澳大利亞、歐盟、日本和美國在內,與物聯網安全相關的法規也越來越多。雖然大多數都是自願的,但滿足監管安全要求可能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安全需求也需要與產品用戶友好、盈利和快速進入市場的需求相平衡。在某些情況下,加上延長電池壽命的需求,就有了一組非常複雜的相關聯的需求。對設備壽命有利的安全協議的分層將越來越具有挑戰性。

第二個趨勢是低功耗廣域器件的增長。Transforma Insights估計,到2030年,LPWA連接將達到40億(2019年底僅為2.2億)。連接設備的巨大數量明顯為設備管理帶來了更高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的特性以及它們將連接的應用程式。

LPWA設備只能支持有限的下載,這就需要重新考慮無線設備管理。這兩種技術之間有很多不同之處,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則:通過減少發送和接收的流量來延長電池壽命。Sigfox的有效數據傳輸能力大約是每天1KB,這使得固件更新幾乎不可能。但即使是對NB-IoT和LTE-M等功能更高的技術來說,仍然有很大的動機來減少發送和接收的流量,從而保持較長的電池壽命。

此外,LPWA技術在不太可能人為幹預的應用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今,大多數物聯網設備都可以由人訪問,如有必要,可以通過人工幹預來糾正設備。

最後一個趨勢有點模糊和複雜,與應用程式實現不斷變化的本質有關。其中一個方面是對更高效的資源調配的需求。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式需要部署到現場,無需人工幹預即可工作。這種低(或零)觸摸配置對於許多物聯網應用程式的成本效益至關重要。這是eSIM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它不需要更換實體SIM卡。然而,本土化並不只是關於SIM卡。它還涉及到應用程式和設備的許多其他功能。例如,不同的國家在數據主權方面有不同的監管環境,因此需要採取不同的方法。此外,數據傳輸(如APN)需要配置。所有這些事情都可以手工完成,但物聯網應用將越來越依賴於零接觸供應,這意味著有效的OTA設備管理是必須的。

與應用程式實現相關的另一個重大挑戰是邊緣計算。在過去的幾年中,應用程式處理有一個明顯的趨勢,包括非常複雜的元素,如機器視覺,轉移到邊緣設備。物聯網設備正變得更加智能。與計算機不同,大多數物聯網設備在出錯時沒有方便的人員來重啟它們,或執行補丁。在無人值守的邊緣設備上安裝更多的智能設備會帶來更大的設備管理難題。

未來,隨著物聯網不斷發展,相信創新與挑戰同在。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請勿轉至外網或用於商業用途。

相關焦點

  • 有關物聯網的20個問題
    目前業界比較統一的觀點基本都認為應該包括三個層面: 末端設備或子系統,通信連接系統,以及管理和應用系統。筆者把它歸結為Device—設備,Connect—連接,和Manage—管理。中國移動也把物聯網概括為三層: 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
  • 可穿戴設備要成為物聯網控制中心 必須從三個方向突破
    目前,可穿戴設備已經成為物聯網的核心載體,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物聯網控制中心。但是,可穿戴設備行業的發展仍面臨著傳感器技術、大數據技術、續航能力、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一系列問題,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實現突破:關鍵技術的提升是核心未來,傳感器技術的發展方向必然是微型化、智能化和網絡化。傳感器尺寸變小,精度提高,同時功耗降低,集成度提高。作業系統將實現高可靠性和可擴展性。
  • 最前線 | 阿里巴巴下注物聯網新賽道,計劃未來5年內連接100億臺設備
    胡曉明認為,過去20年的網際網路是『人聯網』,未來20年的網際網路是『物聯網』。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是將整個物理世界數位化,道路、汽車、森林、河流、廠房……甚至一個垃圾桶都會被抽象到數字世界,連到網際網路上,實現「物」「物」交流,「人」「物」交互。
  • Gartner:2018物聯網技術成熟度曲線
    ➧ 1、 車聯網  ➧ 2、 企業信息管理程序  ➧ 3、 物聯網ERP  ➧ 4、 機器學習  ➧ 5、 信息隊列遙測傳輸  二、2018曲線三個階段的關鍵技術  (一)上升階段  1 許可證和應享權利管理
  • 三個方面引導如何營銷物聯網業務,物聯網的定義與市場前景
    三個方面引導如何營銷物聯網業務,物聯網的定義與市場前景 李倩 發表於 2018-04-27 17:15:41 在人類已跨入21世紀的今天,由於信息科學技術高速發展,
  • 物聯網4個領域的PaaS平臺大盤點 - 物聯網_CIO時代網 - CIO時代...
    全新的CCMP3.0主要提供5個方面的能力,包括業務運營能力、應用集成能力、國際業務拓展能力、NB-IOT能力和安全防護能力。其中,業務運營、應用集成和安全防護三個能力在2.0版本的基礎上進行了完全的內核更新演變成全新業務能力;國際業務和NB-IoT兩大能力是新上線的兩大能力,這兩大能力為企業客戶拓展跨國業務以及更豐富的物聯網業務場景提供了新的可能。
  • Ruff 為物聯網而生
    在無錫,中國第一個物聯網之城——鴻山小鎮已經悄然誕生,實現了交通、環境、水務、能源等多個城市項目的在線智能管理。物聯網,作為21世紀的「信息高速公路」,其對世界的革變與未來智慧生活的決定性,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 頭豹專訪幾米物聯丨CMO彭瓊:定位技術賦能物聯網
    正如對話所描述的,中國物聯網市場正成為全球物聯網市場中最大的黑馬,現階段物聯網的應用主要集中於感知層(傳感器收集設備性能數據和環境數據,或在靠近設備的近距離網絡中進行初步分析)和傳輸層(通過某種形式的網絡將數據傳遞給企業或雲平臺)。其中,位置信息的獲取、處理和應用已經成為物聯網多個細分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位置信息已為多個應用場景創造至少30%的經濟價值或降低至多80%的管理成本。
  • 7個強化物聯網安全的可視化工具 - 物聯網_CIO時代網 - CIO時代...
    7個強化物聯網安全的可視化工具 7個強化物聯網安全的可視化工具 2018-06-19 09:42:02  來源:e安教育搶沙發 傳統的網絡可視性工具 - 比如tap或span埠不足以滿足物聯網可視化的需求。雖然這些是非破壞性流量分析的重要工具,但它們是第1層設備,雖然能提供對網絡的訪問,但不具備分析功能,因此無法提供物聯網的可視性。好消息是,這裡列出的增加可見性的物聯網安全性工具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幫助IT團隊。
  • 物聯網平臺架構設計
    ,但大部分都是介紹理論或者有關硬體,通訊相關的問題,比如物聯網模塊,物聯網通訊協議MQTT、XMPP、NB_IOT等,個人認為這些只是物聯網中一部分,而涉及到物聯網的設備如何管理,用戶如何管理,數據包如何解析,大數據如何展示等也是物聯網模塊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作者就根據自身工作中總結出來的建構在雲端的物聯網平臺基本架構分享給大家,並基於此架構如何一步一步來開發一套物聯網平臺。
  • 高薪物聯網職業生涯所需的十大技能
    ,但求職者需要具備綜合技能以確保有前途的物聯網職業生涯。研究人員估計,從現在起兩年內,將有多達204億臺設備連接到網際網路。物聯網設備數量的激增將導致物聯網工作數量的顯著增加。很顯然,由於需求不斷增多,物聯網工作可以獲得很高的薪酬,但求職者需要具備綜合技能以確保有前途的物聯網職業生涯。 物聯網職業的6大基礎技能物聯網領域所需的一些基礎廣泛技能可以分為六個領域。
  • 物聯網風口來了!銳成芯微向建軍:2020年物聯網IP需求暴增10倍
    向建軍指出,銳成芯微從所服務的企業中來看,今年物聯網需求量大概是去年的10倍。同時,汽車電子、醫療、5G等多個領域也都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就在兩天前的12月8日,銳成芯微迎來了正式成立的第9年,截至目前共服務300家企業,以及全球數百家用戶夥伴。
  • 物聯網架構是否可以運行在雲端?
    事實上,根據調研機構Gartner公司預測,企業將在2018年安裝約41億個物聯網設備,到2020年最終達到75億個。  專家預計,在這一時期內,所有這些開發項目將在全球範圍內產生大約44萬億兆字節的額外的物聯網數據。這使人們想到了一個核心問題:採用哪種最佳技術架構來解決這一爆炸性增長的數據趨勢?這裡有三個廣泛的選擇:本地部署,雲計算,或混合架構。其答案始終取決於使用情況。
  • 物聯網子集M2M解決方案具有哪些好處
    物聯網子集M2M解決方案具有哪些好處 iothome 發表於 2020-04-17 08:37:20 未來的顛覆性技術通常缺乏廣泛接受的定義,並且往往是由不一定負責制定標準和執行技術發展的個體實體發明的
  • 物聯網通信模組行業研究:2021,終局之戰重塑行業格局
    據 IoT analtytics 的數據統計,2020 年全球 IoT 連接(例如聯網的汽車、 智能家居設備、聯網的工業設備)數量將首次超過非 IoT 連接(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和計算機)。到 2020 年底,全球 217 億個活動連接的設備中,有 117 億(或 54%)將是 IoT 設備連接。到 2025 年,預計將有超過 300 億的 IoT 連接,人均約 4 個 IoT 設備。
  • 清華軟體學院教授劉雲浩:未來屬於「AI+物聯網「的萬物互聯世界
    劉雲浩:啟動該項目出發點是,人們在過去幾十年中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做的共同努力。環境學研究表明,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其中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是全球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森林在陸地生態系統中能夠螯合碳儲量,而城市則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  我們在2007年啟動了Green Orbs項目。
  • 任何超級APP都將是過去式 物聯網的未來是去App化
    10月22日,Ayla Networks艾拉物聯攜手亞馬遜AWS主辦的「贏在風口-2015物聯網&產品智能化研討會」在上海舉行。Ayla Networks艾拉物聯CTO、矽穀物聯網大咖Adrian Caceres與亞馬遜資深解決方案架構師及Ayla物聯網生態系統合作夥伴USI、CleNET瞬聯軟體等現場分享了物聯網未來趨勢、如何重新定義物、硬體商如何將傳統產品與物聯網健康結合併成功落地等課題。
  • iLabService:「物聯網+雲平臺」的實驗室管理方案,瞄準的是生物...
    )上海】1月13日報導(文/楊昊東)iLabService是一家專注於實驗室相關物聯網技術開發、智能實驗室整體方案設計及工程實施的公司,成立於2016年5月。「實驗室這個領域,一般人難以接觸和了解,會覺得它是一個很小眾的行業,其實,它大量存在於生物製藥、第三方檢測、化工等企業和機構中,實驗室是他們業務發展的重點環節,對於怎樣管理維護、提升效率、控制成本這塊有著很大的需求。」iLabService的創始人李康告訴獵雲網(微信:ilieyun
  • 昕諾飛在中國正式啟用Interact品牌名的全新物聯網平臺
    隨著消費者以人為本的意識增強,人們對照明的需求也正發生改變。現階段,利用物聯網的通信連接技術將照明設備和相關的傳感設備連接起來,對人的信息、環境的信息、照明設備的運行信息進行數據收集,根據人的需求或傳感信息對照明設備進行控制演變為智能照明的另一訴求。
  • 物聯網智慧水錶解決方案
    以下是驛通智能針對水錶市場的實際情況與需求分析推出的具有高度針對性和可行性的物聯網智慧水錶解決方案。物聯網智慧水錶解決方案方案概述基於窄帶物聯網(NB-IoT)技術,對傳統水錶進行物聯網化升級改造,改被動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主動,實現水錶的所有信息主動上報;以系列管理雲平臺為樞紐,統一對水錶智能化管控,多種方式採集數據,數據主動上報,滿足數據準確性的要求,節省大量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