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按照正常情況,高三應該是8月1日開學,可是教育局要求假期不能少於2周,只好在8月14日星期五這一天開學。
所有的班級,除了藝術生除外培訓外,大部分的學生都到齊了。還來了好多個復讀生,之前都是文理分班,現在是分物理和歷史兩條線,很多復讀生在班級中竄來竄去,不知道選什麼班好。
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復讀生,據說之前是讀理科,現在復讀,覺得物理太難,於是選了歷史、化學、生物這個班。
還有純理科班的幾個女生,都已經在班上上了三節課,又來找班主任說她想要調班,覺得自己物理估計很難提高,想要換班。
另外有幾個學生來復讀,被告知學業水平測試,需要另外補考6科,還一臉懵逼,驚嚇過度一樣。
這樣的學生很明顯對自己沒有任何規劃,也沒有任何了解就一頭熱來復讀,真的不怎麼適合復讀,下面羅列幾類不適合復讀的學生。
復讀需要很大的毅力和決心,雖說大家都不會歧視復讀的人,但是如果你復讀了成績卻一塌糊塗,就會被別人看不起,所以相對應屆生來說,復讀生壓力是比較大。
如果家裡情況一般,需要父母很辛苦工作賺錢,復讀生面對父母的時候,心理壓力就更加大,所以復讀生需要全力以赴。
心理素質比較差的學生,不建議復讀,很怕一年讀下來,會得抑鬱症,就得不償失了。
廣東今年實行新高考,用的是舊課標和舊課本,考的卻是新的內容。
例如化學,選修三結構化學是可以選修,我們是非重點高中,選修三一向是不上,但是2020年的山東化學的等級考試中,卻放了好幾道關於結構化學的內容,還是必須做。
而我們在過去的高考備課中,結構化學考生從來都沒有接觸過,這個就是內容的差別。
而今天來復讀的學生中,連需要重新考學業水平測試都不知道,連自己要上哪個班都沒有規劃好。
在知曉高考成績的20天裡,沒有任何規劃,沒有任何想法,這樣的復讀生,來復讀真的只是浪費時間和精力而已,真的沒有必要再復讀了。
新高考最大的改革是不是六科成績並立,而是著重語文、數學、英語,還有歷史或者物理,這4科是原始分,考多少就是多少。
如果這四科成績差,影響就很大,差一分差1萬多個名次。而其他四個選修課,差別就小點,是按照排名等級劃分,最高分就是100,最低分也有30分,差異性就小很多。
所以如果語文數學英語成績差,復讀的意義就不大,考不出好成績。
今天也有6科總分190分,230分來復讀,又不是藝術生,這樣的考生來復讀,意義真的不大,只是消磨時光而已。
成績190分的考生,能在一年的復讀時光中逆襲嗎?留言說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