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解的人工智慧是什麼?」7月20日,駐呈高校首批人才實習實踐活動啟動暨華為(昆明)數字經濟培訓學院開班,來自各高校的學生來到華為昆明軟體開發雲創新中心進行首期培訓。
華為(昆明)軟體開發雲創新中心在雲上小鎮成立華為(昆明)數字經濟學院,並開展駐呈貢高校人才實習實踐活動,進一步打通了高校學生就業技能培養的最後一公裡。
智能社會到來 專業人才不可或缺
未來,傳統社會一定會演進為智能社會,萬物互聯、萬物感知、萬物智能是其基本特徵。傳感器將無處不在,植入幾乎所有設備,5G和網絡技術將提供無處不在的聯接;人工智慧將成為新的通用技術,ICT技術(信息與通信技術)會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是智能社會的關鍵使能技術,ICT基礎設施也會變得像水、電一樣,成為全球數位化轉型的基礎。
在此背景下,專業人才不可或缺。專家預測,未來二三十年人類社會將進入技術引領的萬物互聯時代,各行各業將深化數位化轉型。在行業轉型過程中,不但需要數字資源,更需要大量的ICT技術人才。只有持續的人才培養、人才儲備才能夠為智能社會及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雲南發展數字產業,人才是個『痛點』,引進人才難,那麼我們就培育自己的人才,把高校畢業生和企業需要的人才結合起來,從而實現雙贏。」昆明呈貢信息產業園區一名工作人員說。
「這次首期華為HCIA脫產班共有260名學生參加,授課內容包括人工智慧、鯤鵬應用者開發、雲計算、大數據、數據通信等,培訓結束通過考試後,可獲得華為認證ICT工程師認證。」華為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今後這樣的培訓活動還將持續舉辦。
以產業為導向 華為與昆明合作推進人才培養
當前,昆明呈貢信息產業園區正建設成為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區域大數據中心和信息產業高地。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根基,昆明市信息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大量優秀人才的輸入。企業需要大量理解並掌握像物聯網、人工智慧、邊緣計算、大數據等最新ICT技術的人才。
「今後,園區就是高校的實習實踐基地,高校就是園區的人才儲備庫,我們將確保每年培養並留住500名駐昆高校優秀畢業生在園區創業就業。」昆明呈貢信息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徐貴明表示,園區坐擁全省10所高校、20萬師生,駐呈高校首批人才實習實踐活動,就是依託高校學科設置和入園企業現有工作崗位,搭平臺、建學院、供崗位、建基地,打通校企人才流動最後一公裡的具體體現。
「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是人才培養工作的必經之路。產教融合應該走出獨具特色的路,即地方政府主導,結合各產業發展需求,綜合高等教育資源,搭建面向產業的專業化發展,從而完善產教融合發展的最後一公裡。」華為公司工作人員說,這次活動只是一個開始,未來,華為將與昆明市和呈貢區持續深入合作,共同努力,讓人才獲益,讓企業獲益,讓昆明市和呈貢區信息產業的發展獲益。
目前,昆明呈貢信息產業園已集聚850家企業,浪潮雲計算產業園、中國移動(一期)兩個重點項目已投入運營,紫光、華為、微軟、字節跳動等重點企業入駐園區,昆明數碼港國際軟體園、雲南能投數字經濟(呈貢)產業園等一批新基建項目開工建設,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基本形成。
雲南網記者 張雁群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