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4月21日,中國進入「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這場由中國抗癌協會在1995年倡導發起的活動,在2019年已推進至第25屆,此次的宣傳主題為「科學抗癌,預防先行」。癌症侵蝕居民身體健康的背景下,商業保險功能凸顯,據藍鯨保險了解,當前防癌險主要包括醫療險與意外險兩類,根據保障期與是否返還可進行進一步細分。
專家向藍鯨保險分析稱,防癌險發展,首先需要對醫療數據進行精細化收集,橫向擴大病種數據收集範圍,縱向深化數據來源,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深挖。同時強化健康管理,延展至病情發生的各個環節,貼合醫療服務,進而加強產品價值。
癌症風險需商保介入保障,防癌險保障範圍細化產品多樣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最近的統計顯示,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確診人數為7.5人。惡性腫瘤死亡佔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10年來惡性腫瘤的發病率、死亡率均呈現持續上升態勢,每年惡性腫瘤所致的醫療花費超過2200億。
然而,基於國內當前的醫保制度,報銷比例在各地存在差異,且存在報銷的滯後性,需要商業保險進行補充,覆蓋居民醫療風險。
「近幾年,防癌險逐步發展,消費者購買保險產品,獲得的不僅是資金賠付,而是逐漸向風險管理的層面拓展,給予消費者健康管理方面的思路、方法,包括服務」,新一站保險網總經理國婷麗向藍鯨保險分析稱。
據藍鯨保險了解,目前針對癌症進行承保的保險主要有癌症醫療險與含癌重疾險兩類。
分別來看,癌症醫療險常見為消費型產品,即保險期較短,對癌症確診、治療過程中的費用進行逐項報銷。舉例來說,安心保險推出的「安享一生癌症醫療險」,保費50元起,承保年齡涵蓋出生滿28天至70周歲,保險期為1年,設立癌症保險金,對診療費、治療費、藥費等進行報銷;易安保險推出的「王者醫療險」,保障期1年,保費為253元起,基本保額為300萬元。
與癌症醫療險相比,重疾險承保範圍較廣,一般至少包括25種監管規定的重大疾病,其中包括部分癌症。安心保險相關負責人向藍鯨保險介紹道,癌症是重疾險理賠的「重災區」,佔據各保險公司重疾理賠的70%左右。
根據保障期限,防癌險可以分為終身防癌險與定期防癌險。終身防癌險設定年限為終身或較高年限,保額較低。舉例來說,崑崙健康保險的「康愛保疾病保障計劃」,即屬於終身防癌險,保險期限為80歲、終身兩類,保險範圍從10萬至50萬不等;信泰保險的「i立方惡性腫瘤疾病保險」,保額1萬元,保險期限設為70歲或終身,繳費方式分為5年繳或30年繳。
定期防癌險,保障期限多設定為10-20年區間內多種選擇,對應保費也有所差異。如人保壽險推出的「金色重陽防癌疾病保險」,保障期限分為5年、10年、15年、20年4種,保障責任涵蓋惡性腫瘤保險金、原位癌保險金以及身故或全殘保險金;德華安顧人壽的孝親寶老年惡性腫瘤疾病保險,基本保額10萬元,保障期限分為10年、20年兩類,對應保費分別為461元、1294元,繳費方式為年交。
伴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癌症的發病率以及致死率在減緩,防癌險相當於潛藏一個槓桿。安心保險健康險業務負責人向藍鯨保險分析稱,「防癌險槓桿率比較高,屬於『小而精』的保險產品。與普通的重疾險和百萬醫療險而言,保障範圍窄,但核保相對寬鬆,主要適合其他重疾險和百萬醫療險告知無法購買的人群購買,相當於保障內容簡化」。
定額賠付型意外險份額居高,防癌險精細化發展需先發力醫療數據
「在目前的保險市場中,尤其從網銷渠道來看,防癌意外險的產品比例相對較高」,國婷麗向藍鯨保險介紹稱。而值得一提的是,意外險產品進行賠付,往往是以保險金的方式,進行定額賠付,即客戶一旦確診,或推進某項治療手段,即進行賠付。
不可忽視的是,癌症類別繁多且治療難度有別,定額賠付對於險企自身利益難以實現完全貼合。舉例來說,甲狀腺癌是當前最為常見的癌症之一,治癒率高,治療成本較低,數據顯示,甲狀腺癌的治療費用約為5萬元,手術康復期為3個月,5年生存率在95%以上。當消費者購買保額為50萬元的重疾險,一旦罹患甲狀腺癌,給保險公司的商業可持續性造成一定壓力。
「定額賠付類意外險,更容易打開市場,易受消費者青睞」,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莊一強根據實踐總結道,「主要因為當前意外險產品還較為粗放,精細化不夠」。
「各類癌症情況不一,針對單一病種的保險具有可操作空間,但首先應確保基於大數法則,在樣本取證和數據方面有所依據。然而當前險企對於醫療數據採集的顆粒度還不夠細緻」,國婷麗持有相似觀點,
這也是防癌險未來發展繼續突破的瓶頸之一。「醫療領域的數據尤為重要,需要保險公司進行數據的優化與沉澱」,國婷麗向藍鯨保險分析稱,「從深度而言,病例的涵蓋範圍應繼續深化,從一線城市到二線城市在繼續向下形成縱深的滲透和發展;橫向來看,則需要繼續擴大病種的承保範圍,收集更為全面的病種案例與數據。基於此,保險公司可以嘗試碎片化布局,即對於單一病種進行防範保障,進行精細化布局」。
與此同時,險企需要強化健康服務,將服務與產品進行融合,強化健康管理的價值。安心保險相關負責人向藍鯨保險分析稱,「保險公司在產品設計上應最大可能地貼近用戶需求,好地與醫療技術和服務結合,擴大到病前、病中和病後的全面管理」。
「在發現排查環節,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基因檢測、定期體檢等方式,幫助消費者提前發現治療;在確診、確定質量方案階段,保險公司通過介入,可為客戶提供『第三方診斷』,幫助確診並完善治療方案」,莊一強向藍鯨保險分析稱,「事實上,在康復環節,險企也可以強化涉入,以臨床效果為標準進行保險產品的設計」。
此外,提升消費者的風險保障也是也極為重要,安心保險相關負責人指出,「在消費者在購買癌症類保險時,險企可提供科普類知識或諮詢,幫助消費者有效預防疾病,消除對癌症、對癌症治療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