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高考是一個獨木橋,對莘莘學子來說,競爭激烈,但對於大多數普通人家來說,的確是條比較公平的道理,如果是比較富裕的家庭,相對會有更好的選擇,那就是跳過高考,直接送子女去國外接受高等教育。
高考考上了大學,讀了本科,拿到了畢業證這個過程,我們叫普通高等教育,招聘市場叫統招生,就是全日制本科。
如果你一路精進,中間沒有去工作,比如讀研或者讀博,拿到了碩士或者博士學歷,然後參加工作,工作前拿到的學歷叫第一學歷,工作後拿到的學歷,招聘市場叫第二學歷。
工作後的提升學歷,專業名詞叫繼續教育,也就是各大院校的官網,有一欄叫繼續教育,一般每所大學都有,而且會有某某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主要是擴大招生,一方面增加學校收入,第二當然也是為了廣大學歷比較低的同胞,繼續教育提升的學歷,主要是專科和本科,研究生一般不會有。
提升專科和本科學歷,國內有很多路徑,比如成考,自考,電大,網絡教育等等,但我個人比較推薦自考這種方式,主要是市場的認可度是這類考試中最高的,我們已經錯過了統招的本科,那麼自考不要找理由推卸,給自己一點信心,其實自考相對統招本科考試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考試不難,難在過程,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耐心是有限的。
每個人的背景不同,選擇因人而異,如果考試能力不行,或者沒耐心,不選擇自考,通過其實方式拿到本科也是可以的,包括買一個,有比沒有好,任何事情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
任何事情,如果第一次做,難免會走彎路,如果有過來人指點一二,提前會有心理準備,避免遇到時措手不及,當然包括今天的文章,通過自考的方式來提升學歷,關於自考,作為一個過來人,有如下幾點分享給大家,希望讀者可以少走彎路。
1.如何找到學校的聯繫方式
這點我有寫過一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拖到文末看,其實不管你提升什麼學歷,都可以直接找到學校的報名方式,所以我不建議你去找中介或者培訓結構繳費報名,這個信息差的智商稅,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避免,又不是高大上的專業知識。
2. 如何選擇學校和專業
我們通過自考獲得學歷,主要目的有如下三個:
拿到證書學到東西結識同學
而大部分人的第一訴求是獲得證書,所以如何選擇學校和專業,要站在讀者的自身角度去考慮,我給出的建議如下:
第一:列出你工作城市的學校,如果沒有,就選擇附近城市,也就是周末1-2小時可以到學校也行。第二:學校排名,當然選擇你工作城市最好的學校,不要擔心考試的難度,再一個自考不會太難,好的學校牌子,在畢業1-2年還是挺有用的。第三:選擇專業,記住我們的第一需求,就是獲得學歷,所以專業的選擇,儘量選擇一個好通過考試的專業,不要太指望,通過自考選擇好的專業,就能獲得去好行業的機會,要勇敢面對現實。3. 要了解自考規則
自考每個省都有,但每個省指定的考試時間和考試次數不一樣,以及十幾門考試中,有的是全國統一考試,有的是省考辦的考試,還有的是學校自主考試的,所以讀者首先要提前了解清楚,大概了解,不掛科的情況下,需要多久才能拿到證。
比如廣東省,我記得自考在2017年10月份前,一年可以考四次,就是每年的1,4,7,10四個月,10月份開始,變成了一年只能考三次,就是每年的1,4,10三個月,本來最快可以2年半拿到證,至少要3年才能拿到證,你看簡單的一個自考,時間慢慢也跟統招生的時間一樣了,往後估計更加不容易。
上面是一些明規則,還有一些」潛規則「,比如考試的難易度,通過率如何,考試前,學校老師會不會」押題「,實踐報告如何寫,畢業論文要準備多久,每年畢業率如何等等,很多學問,都會在實際中,影響你畢業的時間,所以不建議你找培訓機構,建議直接找學校報名的原因,這也是部分因素。
4. 如何選擇上課方式
一般自考的上課方式要麼是線下,要麼線上,線下又有周末上課和平時晚上上課兩種方式,線上就不分那麼多,那怎麼選擇?
在本文的第2點說了,我們獲得自考,第一訴求是獲得學歷,第二訴求學到東西,第三是結識同學,所以不用說選擇線下上課的方式,如果線上,你哪有時間去結識同學,估計只有繳費,實踐,畢業答辯,考試,領畢業證的時候才能見到同學,其它時候,你忙,同學也在忙,這個結識同學就是個神話。
所以個人建議,不管你通過什麼方式提升學歷,最好選擇線下的方式上課,去學校上課,好處多過於線上,讀者可以去體會。
5.每節課是不是都要去
第4點說了,我們選擇上課方式,最好是學校上課,那麼是不是每節課都要去,其實這個問題,也困擾過我半年時間,那段時間裡,我生怕落了課程,影響畢不了業,經過幾次考試後,發現自己大錯特錯,其實還是看情況,我個人經驗如下:
第一種:涉及實踐,畢業答辯,考試規則等影響畢業的規則課,儘量要去,因為這些是定遊戲規則的課程,不了解很容易吃虧,雖然有時候籤名可以代籤,但最好去下,實在去不了,要提前跟老師溝通下,不然影響畢業時間,我就吃過虧,這個重在你的溝通上,不是智商的問題。第二種:考試科目的課程,第1~2節課的儘量要去,為什麼呢?主要看老師講的怎麼樣,自己有沒有收穫,如果老師講的非常好,而且你有學到東西,比自己自學還要效果好,那麼這個老師的課程,只要有,都要去,如果老師照本宣科,聽了打瞌睡,效果比自己自學還差,那麼這個老師的課程,後面都可以不去了,節約時間就是節約生命。
所以要不要去上課,主動權全在自己身上,好的老師講課,還是可以去的,畢竟我們交了那麼多學費,不僅僅是拿個學位,而且也要學到東西和認識部分同學才行。
6.學位英語要不要考
肯定要考,不能找英語很難的原因,就不考了,你都鼓起勇氣來自考了,就差考學位英語,為何要輕言放棄呢,何況學位英語又不考你的口語,只考你的筆試,不用擔心,花點時間和精力,都可以過的,60分的要求不高。
考了學位英語,過了你就是學士學位,沒有考試,就只有畢業證書,區別還是蠻大的,有學位,方便考研,沒有本科學位,有些學校就會限制你不能考研,何況自考的這3年期間,你有2-3機會,一次不行,可以來第二次。
不管高考還是其它考試,其實也是在篩選人的綜合素質,所以我們,由於各種原因錯過了統招的本科教育,那麼自考的學位英語,就不要放棄,去參加也是一種經驗,對以後的子女也有幫助,也是自己的下一步學歷提升,做好鋪墊。
7.如何備考,有什麼考試順序?
備考的方法太多,我也不想好為人師,讀者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就行,反正能過考試,就是好方法,只是工作後的考試,需要花更多精力才行,我們且行且珍惜。
這裡說我想說說考試順序,這裡有幾個注意點:
學位英語,最好是在第一年就開始,因為學位英語是全國統考,每年的4月考試,只有1次,所以不要拖,早考,次數多點,避免拖得時間久,拿不到學位證。
實踐考試,這是學校得自主考試,一般有2門,每年有2次機會,是兩門課得理論知識學完,考過了,才能開始實踐考試,所以先把有實踐考試得課程先考完最好。
專業知識科目考試,自考每次考試,最多可以報名4門,你對自己有信心,建議每次考試,都報4門,這樣節約考試時間,就算補考,也就幾十塊錢,早點拿證,才是王道。
畢業答辯,一般情況下,只剩1-3門考試的情況下,包括學位英語,才能申請畢業,這個時候才能報名參加畢業答辯,因為你申請畢業,到畢業答辯的過程中,有長達半年的時間,所以足夠你去把那1-3門考完。
所有的考試,儘量按照學校的安排來,如果你自學能力強,可以跳著考試。關於英語二考試,如果你以前是英語專業,可以申請免考,或者你英語實在差,可以通過其它科目考試來替代。
8.關於畢業論文的相關事宜
一般能開始寫畢業論文,要先滿足如下幾個要求:
把前置學歷,在系統裡面設置好,這個一般學校會通知。考試只剩1-3門,能通過畢業預測。參加了學校的畢業論文準備課程,這個學校會通知。
你報名自考提升學歷,辛苦走了2-3年,就是為了這一天,當然這最後的臨門一腳,寫畢業論文也要認真對待,比如選題,格式,與導師助理的溝通,作品的交付時間等,不要拖延,影響了畢業答辯,導致畢不了業,就尷尬了,我記得我們那屆,提交畢業論文,有十幾個都拖延了,導致拿證拖延了,估計碰上今年的疫情,現在也沒有拿到證,所以畢業論文期間,一定要遵循學校的規則來。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耐心,開頭也說過,自考的難點,不是考試,而是過程,看似不長不短的3年,其實中間的變數太多了,比如如下幾點:
因公司事情,考試參加不了。備考沒信心,放棄考試。因為家庭原因,影響了學習。因為別人的幾句閒言蜚語,認為自考沒啥用,放棄了自考。考試成績不理想,判定自己就很low, 然後放棄。工作太忙,擠不出時間,放棄或者拖延考試。每個周末去學校太累,不想跑來跑去,放棄了。好友約我去玩,不想備考,拖到下次,然後沒結果了。 。。。。。。。
當然還有其它很多原因,寫到這裡,也不是站在拿到證的角度自居,畢竟自己也有考試失敗過的經歷,比如高考,PMP考試等等也很多,只是人生,註定是不平坦的,有起起落落,既然決定去做了,那就去用心做好它,就算失敗,也坦然面對。
只是這個過程中,給自己足夠的耐心,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就是自考本科過程中,自己的幾點經驗分享,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另外其它學歷方面相關文章,讀者有興趣,也可以讀讀,連結如下:
讀碩士,如何選擇專業?
提升碩士學歷,有哪些途徑?
提升本科學歷,是選擇專本連讀,還是分開讀?
想自考提升學歷,如何快速找到學校的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