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對聯79,一橋煙雨遮油傘,兩岸人家系葉舟,請對下聯
今日對聯79徵下聯一一橋煙雨遮油傘【艾曉東】兩岸人家系葉舟【艾曉東】【今日對聯78作品收錄】1明月清風留故事【指尖花】高山流水遇知音【指尖花】2風奏松琴幽谷遠【艾曉東】雨敲荷傘小池驚【艾曉東】3明月清風留故事【指尖花花】孤帆遠影入詩情【吳玉芝】4明月清風留故事【指尖花花】
-
今日對聯77,酒伴頑童詩不老,請對下聯
今日對聯77徵下聯一:酒伴頑童詩不老【指尖花花】心生豆蔻夢純真【指尖花花】>徵下聯二:閉戶何妨研菜譜【艾曉東】靜心正好種詩花【艾曉東】徵稿啟示:在留言處直接投稿。贈友聯(不徵稿)健康無價金難買【艾曉東】歲月有情夢可留【艾曉東】【今日對聯76作品收錄】1
-
今日對聯92,盤點詩囊還有貨,打開月鏡尚存銀
今日對聯92盤點詩囊還有貨(艾曉東)翻開歲月不饒人(艾曉東)#今日對聯你喜歡哪一句#今日對聯推薦:盤點詩囊還有貨(艾曉東)打開月鏡尚存銀(花花)評:明月如鏡,月光如銀,「銀」有銀光和銀錢雙重含意。上聯「有貨」下聯「存銀」,妙。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才子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財產之一,它起源於秦漢時期,歷史十分悠久,直至今日,仍是人們過年時必備的慶祝節日方式之一。別看對聯好像很好編寫的樣子,其實它的講究可多了呢。常見的輓聯有「良操美德千秋在,高節亮風萬古存」,「隴上猶留芳跡,堂前共仰遺容」,「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風幾處遊」,多用於表達對逝去的人們的思念之情,和希望活著的人能好好生活的願望。在明朝時期,更是巧妙地與書法相結合,成為了一種別樣的中華傳統藝術特色。不得不說,對聯真的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華文化的優秀載體。
-
《今日對聯2》,石重不壓春筍破,求下聯
【今日對聯3】評改:艾曉東主編:餘君君組稿:張運銀作者:曉東詩社會員《今日對聯2》、奮力向上的精神,是哲理和勵志聯,下聯若能體現勵志精神,便為佳聯。【以下對聯總評】上聯是哲理和勵志聯,下聯也應體現勵志精神,方為佳聯,以下對聯可以再斟酌。
-
天天新聯,出下聯,昭君怨,清風不解離情
青山有夢期,故舊少音從。 出下聯: 昭君怨,清風不解離情 求上聯: ?? 誠請喜歡答對的朋友留墨寶!
-
201906月對聯
上聯:月下閒愁至下聯:閨中思念生 二、對下聯: 出句1:疏花凝冷露對句1:紅葉結寒霜 出句2: 一架藤蘿常掛月對句2: 半壺老酒且交心 出句3: 蘭香溢處清輝淺對句3: 梅影疏時明月圓 出句4:幾許塵勞 倚窗獨醉清風苑對句4:十分甜蜜,共枕雙棲明月樓 出句5:靜夜無眠 起身踏碎庭中月對句5:良辰有約,回首望穿山外樓 出句6:疏風愜意,苔路幽芳,花藤舞動繡簾亂對句6:明月柔情,草堂簡約,椽筆急書燈影斜0602日對聯
-
才女以對聯招親,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下聯令人叫絕
古代時,對聯是十分受人歡迎的,上至皇室宗親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歡對聯。經過了千年的演變,就算到了今天「對聯」依然在人們的視野中。只不過不再像古代那樣受人歡迎了,只是在新春佳節時才有對聯登場的機會。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個有趣的對聯故事。宋朝是一個典型的「重文輕武」的朝代,當時,文人的地位很高,文官在朝中的影響力也比武官大。
-
今日對聯131期,水繞青山流畫卷,雲迷徵雁動鄉愁
今日對聯131期上聯:水繞青山流畫卷(艾曉東)下聯:雲迷徵雁動鄉愁(艾曉東)下聯:杯浮明月>動詩心(艾曉東)下聯:蘭芳幽谷動君心(花花)(不徵稿)今日對聯132期徵下聯上聯:春淋穀雨【今日對聯131期發表】出句:水繞青山流畫卷(艾曉東)對句:1. 風吹麥浪盛黃金(永哥)2.
-
今日對聯82,梁間紫燕喃春語,枝上黃鸝囀柳詩,請對下聯
#今日對聯你喜歡哪一句#今日對聯82徵下聯一梁間紫燕喃春語【指尖花花】枝上黃鸝囀柳詩【指尖花花】徵下聯二【今日對聯81作品收錄】1逆水行舟山後退【艾曉東】順風掃葉樹前移【艾曉東】2
-
張之洞出上聯「陶然亭」,才子對出下聯:張之洞
對聯是古代文人重要的文化形式,尤其是在明清,很多文人在平時宴遊時經常互相對對聯打發時間,經常是一個人出上聯,一人出下聯,對不出的人則為輸了。對聯比唐朝的律詩更加注重平仄,也更加注重意境,所以能寫出一副好對聯也是不容易的事。
-
女子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三位才子對出下聯,最敬老和尚
前言:古代時期的文人墨客,時常喜歡用對對聯的方式來當作娛樂消遣,今天要說的這個故事便是與對對聯有關的一則趣事。不同的人對於對聯的含義都會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也會與之對應作出不同的下聯。這時夫子的唯一得意女徒便生了雅興,正值此時此景,便作出了:"洞中泉水流不盡"這樣一句上聯,她隨口而出的這一句上聯,更是引來同行四人的興致,紛紛爭相作出下聯。首先第一個對出下聯的是一位姓王的徒弟,他作到"林間小道曲徑深",因為在他看來正是因為有這條路一直指引著他們,他們今日才有機會見到洞前的泉水。
-
女子丈夫去世,出一對聯改嫁招親,木匠巧對下聯贏得芳心
雍正年間對對子通常是在文人墨客間進行的,根據史書記載,貼對聯的活動起源於五代時期,第一副對聯是貼在了五代後蜀主的門前桃符上,所以對聯又被稱之為桃符。對對子講究詩歌對仗工整。首先是音律上的平仄相對,其次是字、詞上的相對,包含的內容就很多了,比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等,最後是意境上的相對相生。
-
和尚出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
上聯最後一個字要用仄聲,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三聲或四聲;下聯最後一個字一般是平聲,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一聲或二聲。這樣的對聯讀起來才符合音韻審美習慣。對聯不僅只出現在春節當中,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很多的對對子的活動,現在甚至已經成為了文人們的必修課程。在《中華對聯精粹》中就有這樣一則對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
-
老闆請才子寫對聯,上聯「兩個荷包蛋」,下聯一出檔次瞬間變了
老闆請才子寫對聯,上聯「兩個荷包蛋」,下聯一出檔次瞬間變了在古代的娛樂項目中,有一個特別出名的愛好,讓很多才華之人都十分喜愛,那就是對聯,俗稱對對子,可以說能從中看出來一個人的知識,還能夠留下很多千古絕對,令後人好好學習。
-
寡婦出上聯「昨日今日明日,日復一日」,書生對出下聯,太暖了!
當然一副標準的對聯要求文辭精煉,而且對者也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蘊,胡亂應對會惹人恥笑,反而不美。宋代的大文豪蘇軾就是對聯高手,清代的紀曉嵐也是對聯的一代宗師,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對聯趣事,筆者在以前的文中多有提及,讀後的確能讓人忍俊不禁。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副來自民間的對聯,要說起這副對聯,還真是有著感人的故事呢。
-
今日對聯65,小寒驚鼠新年近,求下聯
【今日對聯65徵稿】小寒驚鼠新年近(艾曉東)徵下聯:【拋棄磚引玉】【今日對聯64】百度留言選錄1、推薦歲末思鄉心已動(艾曉東)天涯歸路票難求(艾曉東)25歲未思鄉心已動(艾曉東)春初臨苑蕾新開(周金煥)26歲末思鄉心已動(艾曉東)盤尾飄紅血沸騰(牛利均)上聯是遊子思鄉,下聯對炒股
-
了解對聯的基礎常識,上聯和下聯有什麼區別
了解對聯的基礎常識,上聯和下聯有什麼區別文/@成長新視點對聯,是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也叫對子、楹聯。如「紅梅吐芳喜成連理」,綠柳含笑永結同心」,這個對聯,上句「理」是仄聲,下句「心」是平聲,用平仄區分上下聯是最直接、最簡單的辦法。二、空間大小。上聯的空間範圍相對較大。下聯的空間範圍相對較小。
-
著名的「對聯狀元」倫文敘
在廣東地區,倫文敘可謂至今最有名氣的狀元,關於他的故事流傳至今,特別是關於對對聯的故事。題聯西禪寺倫文敘少年時,因家境難支,不到十歲時就被迫停學,回家幫父母種菜、賣菜。他白天參加勞動,晚上苦讀詩書。一天,倫文敘挑菜到西禪寺去賣,寺裡的兩個做飯的和尚素知倫文敘會吟詩作對,便故意說:"菜我們是想要的,但有個條件,我們寺裡的面賢殿尚缺一副對聯,這副對聯要恰合一百的數目。你對好了給高價,對不好這生意就不做了。"倫文敘請和尚取來紙筆,沉思片刻即寫就一聯:"杏壇七十二賢,賢賢希聖;雲臺二十八將,將將封侯"。聯中的72+28剛好等於100,數目相符,內容妥帖。兩個和尚連聲贊好,便出高價買了倫文敘的那擔菜。
-
盤點古今讓人拍案叫絕的對聯!最後一個至今沒有下聯!
不僅才子佳人們用對聯來考驗對方的文學功力,普通的百姓也會在茶餘飯後對對子為樂。對聯上下呼應,更換一個字意境會大不相同,頗有一番樂趣。這副對聯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功績, 從對聯中可以看出諸葛亮的才智與忠心。上下聯濃縮了諸葛丞相一生的文治武功,文字藝術上很見功力。雖然採用的是《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故事,並不算完全根據史實,但讀來別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