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種族歧視,自我犧牲和教育勸說有用嗎?

2020-12-10 新京報

自喬治·弗洛伊德遭美國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後,美國多地爆發遊行示威。抗議持續二十餘天,仍呈現愈演愈烈的態勢。

美國總統川普的強硬威脅一度使局面「火上澆油」。但據美國中文網報導,6月16日,川普籤署了一項警察改革行政命令,鼓勵警方以最高標準為民眾服務。在白宮玫瑰園舉行的籤署儀式上,川普稱,該行政令「將為來自不同種族、宗教、膚色和信仰的美國人提供一個有安全和保障的未來」。該命令將「禁止」鎖喉,「除非警察的生命受到威脅」。據稱,這也是川普第一次採取具體措施支持警務改革。

抗議活動已從反對警方暴力執法擴展到了文化領域,受運動影響,《亂世佳人》《小不列顛》等一系列涉嫌種族歧視的影視作品也被下架。此外,抗議活動也擴展到了美國之外。

日前,澳大利亞各大城市近日也爆發抗議種族歧視的活動。6月16日,上萬名澳大利亞人請願要求政府拆除「庫克船長」的雕像。抗議認為詹姆斯·庫克雕像就是殖民主義和種族滅絕的象徵,並稱該雕像是「在打原住民的臉」。

黑人並非種族歧視的唯一受害群體,亞裔群體也在遭受著種族歧視的衝擊。近日,一名菲律賓裔男子在自家外牆寫下BLM(black lives matter)的塗鴉時,遭一對白人夫婦質問,懷疑他在蓄意破壞他人私人財產。事件發生時的視頻被傳上社交網絡,同樣引起了軒然大波。為黑人被歧視或暴力執法發聲,並非只是黑人群體內部的責任,或許,這也是為何有那麼多的其他少數族裔群體支持black lives matter運動。

種種現象表明,反種族主義與種族主義的衝突比很多人想像中更根深蒂固,而兩股力量,也一直處於不斷地角力中。在這一背景之下,近期出版的新書《天生的標籤》因聚焦種族主義問題,引發了很大關注。我們也就此對《天生的標籤》一書作者、研究美國種族主義思想史的伊布拉姆·X·肯迪教授進行了一次專訪。

伊布拉姆·X·肯迪(Ibram X. Kendi),美國作家,歷史學家,也是美國種族與歧視政策方面的傑出學者。現為美國大學歷史和國際關係學教授、反種族主義研究和政策研究中心創始主任。2012年,他寫出了獲獎作品《黑人校園行動:黑人學生與高等教育的種族重構,1965~1976》(The Black Campus Movement: Black Students and the Racial Reco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1965-1972)。他經常發表演講與評論,其文章常見於《紐約時報》《沙龍》《赫芬頓郵報》《高等教育紀事報》等刊物上。肯迪現居住於華盛頓特區。

在肯迪看來,歐巴馬的當選是反種族主義的勝利,但「川普現象」就是種族主義力量的「反撲」,而如今,美國的抗議示威就是反種族主義力量的「再反撲」。他認為,面對種族問題與歧視,自我犧牲、勸善和教育勸說的作用都不大,也正因為如此,他為運動中的覺醒感到振奮。

採寫 | 新京報記者 徐悅東

自從5月25日美國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後,抗議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和種族主義的示威遊行蔓延至今。遊行示威從明尼阿波利斯蔓延開來,許多名人在社交網絡上紛紛表態支持示威者。在5月28日,抗議者甚至佔領了明尼阿波利斯市的警察局。很快,反對種族主義和警察暴力執法的抗議示威蔓延至美國上百座城市,甚至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和韓國的民眾都發起遊行,對美國民眾的抗議表達支持。而在有些地方,抗議示威甚至演變成了暴力騷亂。

美國總統川普稱這些示威者為「歹徒」,痛斥明尼阿波利斯市市長軟弱,並稱應該在這些「暴徒」開始搶劫的時候就開槍。川普還威脅用最兇惡的狗和最兇狠的武器對付示威者,甚至想出動軍隊鎮壓抗議示威。川普的言行使得抗議示威的形勢「火上澆油」,引起了眾多示威群眾的憤慨。

美國民眾抗議警察暴力執法

在《天生的標籤——美國種族主義思想的歷史》一書中,伊布拉姆·X·肯迪其實早就「預言」了今天黑人抗議運動的風起雲湧——他在研究梳理美國的種族主義思想發展史的時候,發現美國的種族敘事不能簡單地被歸納為這樣的敘事——種族問題正在不斷進步,隨著歷史發展,種族之間變得越來越平等。

美國的種族敘事應該是以種族平等為目標的種族進步力量和種族主義力量在不斷地互相鬥爭的歷史,在鬥爭中,雙方也都在不斷發展。歐巴馬的當選是反種族主義的勝利,但「川普現象」就是種族主義力量的「反撲」,而如今,美國的抗議示威就是反種族主義力量的「再反撲」。

那麼,到底該如何徹底解決美國的種族問題?

肯迪認為,歷史已經證明,自我犧牲、勸善和教育勸說的作用都不大,他將希望寄托在反種族主義者能奪取權力,上臺執政。至於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肯迪並沒有像許多抗議者一樣,將他簡單地美化成一個反種族主義的英雄,而認為他其實具有「雙重意識」——即兼有反種族主義者和社會同化者的意識。

因此,在採訪中,肯迪認為,哪個膚色的人當總統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人是否是一個有原則的反種族主義者。而且,這個人能夠在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上面做出真正的改變。那麼,對於一個個普普通通的美國人,他們又能做些什麼呢?如今風起雲湧的黑人抗議運動就讓肯迪感到非常振奮。他認為,反種族主義的勝利並非完全不可能,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盡己所能,去做出改變社會的努力。

「警察對黑人的暴力執法消失的那一天,

就是抗議示威結束的那一天

新京報:近日,由於喬治·弗洛伊德在警察暴力執法致死,美國上百座城市爆發抗議示威,許多名人也紛紛表態支持示威者。你怎麼看待此次抗議示威?有什麼樣的感受?

伊布拉姆·X·肯迪:我對全世界反對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和種族主義的遊行示威感到非常振奮。發生在喬治·弗洛伊德身上的事情一點都不正常,那是非常不公義的事情。

我們用行動告訴全世界,我們需要一個不一樣的嶄新世界——在新世界裡,黑人不再被視為危險的對象,暴力執法的警察不能再次免於懲罰,我們需要一個對所有人都平等和正義的新世界。

《天生的標籤》,[美] 伊布拉姆·X.肯尼著,朱葉娜、高鑫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5月

新京報:美國總統川普稱示威者為歹徒(thugs),並將認定Antifa為恐怖組織,還威脅開槍,甚至出動軍隊解決問題。美國前國防部長、四任美國前總統都批評川普。你怎麼看待在這次抗議示威中川普的表現?這次抗議浪潮將如何結束?

伊布拉姆·X·肯迪:美國總統川普稱那些抗議警察暴力執法和種族主義的示威者為「歹徒」,還威脅要鎮壓示威者。這顯示出,川普其實一點都不關心黑人的生命。

其實,在這幾十年間,美國的黑人們一直在斷斷續續地抗議警察們對他們的粗野行徑。因此,警察對黑人的暴力執法消失的那一天,就是抗議示威結束的那一天。

新京報:有人認為,此次如此浩大的抗議示威,除了延綿已久的種族問題之外,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所導致的封鎖令,使得經濟停擺,大量人口失業,許多窮人得不到救助。這使得很容易點燃抗議的火焰。你怎麼看待這種觀點?

伊布拉姆·X·肯迪:我覺得這種說法是有點道理的。

從今年四月初開始,黑人們的生活就過得越來越差。黑人們發現,感染新冠肺炎和因新冠肺炎死亡的黑人數量很多,與其他種族非常不成比例。而且,在這些日子裡,太多人失業了。

不過,這次運動還是有其他事件的鋪墊的。今年二月,喬治亞州阿邁德·阿貝裡(Ahmaud Arbery)在下午慢跑時被一對白人父子槍殺——這個場面被手機拍下來了——其中一個謀殺者是退休警察。今年四月,路易斯維爾警方強行進入黑人女子布朗娜·泰勒(Breonna Taylor)的家中並將其槍殺。再後來,喬治·弗洛伊德因警察暴力執法而死,喬治·弗洛伊德之死成為了引爆民憤的最後一根稻草。

今年以來發生的黑人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案件,從左至右為阿邁德·阿貝裡,布朗娜·泰勒與喬治·弗洛伊德。

真正種族平等的社會,

並不一定要讓黑人來當總統

新京報:有左翼人士認為,這場抗爭運動不僅指向種族問題,也揭露了美國的階級分化固化的問題。許多示威者搶劫店鋪。不僅黑人參加了這次抗議,許多拉美裔、中下層白人也參加了這次抗議。許多抗議者喊的口號是「1、2、3、4,這是該死的階級鬥爭!5、6、7、8,推翻種族主義國家!怎麼解決?革命!」、「當富人吃掉窮人的時候,這叫商業,當窮人吃掉富人的時候,這叫暴亂。」你怎麼看待這次種族抗議示威中的階級衝突?

伊布拉姆·X·肯迪:在美國,你不能將階級問題從種族問題中分離出來,你也不能把種族問題從階級問題分離出來。

有錢人大部分都是白人,窮人大部分都是黑人和棕色人種。

美國「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抗議示威

新京報:你在書裡提到,對於根除種族主義思想,自我犧牲、說服和教育都沒有什麼效果。因此,根除種族主義思想的方法在於讓反種族主義者奪取並保持對社區、縣、州、國家和世界的權力。你寄希望於一個有原則的反種族主義者掌權。這樣的反種族主義者掌權後,一定就能根除美國的種族主義嗎?

伊布拉姆·X·肯迪:種族主義所造成的結果是種族之間的不平等和不正義。比如,種族之間的財富差距,黑人不成比例地被警察抓起來監禁或殺害。

假如反種族主義者上臺,他們會建立反種族主義的制度和法律,來真正實現種族間的平等正義——這就像種族主義者當權之後,他們會建立種族主義的制度和法律,來加強種族之間的不平等一樣。

新京報:歐巴馬當選總統後,許多人為反種族主義的潛力而狂喜。但你在書裡認為奧馬巴有著雙重意識,他兼具反種族主義和社會同化主義的一些觀點,為何美國人選出一位黑人總統掌握權力,依然很難根除種族主義?

伊布拉姆·X·肯迪:選出一位黑人總統,並不直接等於在全美範圍內消除種族不平等的政策——這其中包括衛生政策和經濟政策等等。

我再說一次,當我們提到種族主義的時候,我們會聯想到種族之間的不平等。而當我們提到一個種族平等的社會的時候,我們會聯想到一個沒有種族主義的社會。這個沒有種族主義的社會,並不一定要黑人來當總統。

反種族主義的勝利,

需要每個人都儘自己所能

新京報:你認為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之後,種族主義的目的變得更隱蔽。但是,近年來,排外的右翼民粹主義在世界上流行起來,整個世界都在右轉,文化多元主義似乎正在死亡。在美國,川普的當選並不符合這種種族主義變得更隱蔽的敘事,也不符合種族進步的敘事。白人至上主義者明目張胆的集會。你怎麼解釋「川普現象」?

伊布拉姆·X·肯迪:在第一任黑人總統歐巴馬上任後,許多懷有種族主義信念的白人被激怒了。他們認為,整個美國都在變「黑」。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

他們錯誤地認為,他們糟糕的經濟狀況和社會狀況是由於有色人種的存在而導致的。這其實是他們所支持的政客們導致的。

川普靠著發表種族主義的言論,獲取了他們的歡心,並贏得他們的選票,選上了美國總統。川普的出現與我在書裡說的「種族主義的進步」是相呼應的。

隨著時間發展,種族主義思想和政策都比以往進步很大了,而且變得比以前更加複雜。

新京報:你覺得川普可能連任嗎?你對美國種族問題的未來樂觀還是悲觀?

伊布拉姆·X·肯迪:我對種族問題的未來既不樂觀,也不悲觀。

但我相信,做出反種族主義的改變是可能的,只要你相信,改變本身是可能的。但是,反種族主義的勝利並不是就那麼命中注定的,這要看每個人是否都願意去做他們所能做的事情,來改變政策並爭取權利。

作者丨徐悅東

編輯丨董牧孜 張婷 校對丨何燕

相關焦點

  • 反對種族歧視,教育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
    解析:a nail in sb's coffin 導致失敗的事物;導致某事終結之物 在20世紀50年代,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公開反對不平等和不公正。幾個世紀以來,非裔美國人一直在與種族歧視作鬥爭;然而,在20世紀50年代,反對種族主義和種族隔離的鬥爭進入了美國生活的主流。
  • 20世紀初期的德國,玩具成為塑造戰爭認同和自我犧牲價值觀的工具
    20世紀初期的德國,玩具常被作為塑造男性戰爭認同和像自我犧牲、進取精神和競爭力等價值觀的工具。《德國玩具報》報導了柏林的萊比錫大街上的赫爾曼·蒂茨百貨商店為了慶祝腓特烈大帝二百歲誕辰所創作的大型透景畫,以此來銘記其對德國的貢獻。
  • 黑人真的反對種族歧視?實際上他們只是反對自己被歧視
    他們雖然喊著反對種族歧視,但其實根本不反對種族歧視,只是想自己不被歧視的同時還能去歧視別人,「黑命貴」真的只是「黑」命貴而已。 1911年,巴爾的摩市通過了首部種族隔離法,通過設置各種法規使得黑人們幾乎完全和白人們隔離開,而全美的城市也紛紛有樣學樣。 在歧視性法律和規矩的壓迫下,黑人在經濟、政治、教育和法律上都受到了嚴格的限制,黑人兒童無法上學,黑人成年人不能使用白人的公共設施,黑人家庭只能居住在貧民窟,甚至連海灘都無法進入。
  • 你覺得蘇聯有種族歧視的現象嗎?看看網友是怎麼說的!
    蘇聯有那麼多民族,有黃種人,有白種人,斯拉夫人、蒙古人、哈薩克、吉爾吉斯等等,那麼前蘇聯在民族、種族如此繁雜的環境下,有類似於種族歧視的現象嗎?看看網友們是怎麼說的吧!蘇聯應該沒有直接滅族的事情(又不是納粹),但是經常逼迫整個民族移民到另外一個比較偏僻的地區(比如西伯利亞)。
  • 自我犧牲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成語用法:可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自我犧牲的例句: 1、她稱讚他們的謙恭有禮,欣賞他們勇於自我犧牲的情感,以及他們無懈可擊的機智。
  • 又開始囤大米了,公公婆婆也參與其中,苦口婆心勸說有用嗎?
    又開始囤大米了,公公婆婆也參與其中,苦口婆心勸說有用嗎?昨天回家,中午吃飯的時候,公公婆婆說讓我吃完飯去超市買兩袋大米囤起來,我覺得有點奇怪,過春節前面買的大米到現在還沒有吃完呢,再說了天氣越來越暖和,馬上到梅雨季節雨多了,那不是要發黴嗎?
  • 王嘉爾用英語回懟有種族歧視的網友
    5月23日,王嘉爾在直播中遇到涉及種族歧視的負面評論,機智的嘉爾選擇念出該評論,並用英語正面回懟了網友,呼籲大家多些積極正面的健康回應,獲得網友好評。在直播中,王嘉爾遇到有人留言用了侮辱性詞彙並涉及到種族歧視,他面露不悅,嚴肅的用英語回應稱:「請不要有任何消極評論,讓我們保持積極,多釋放善意,讓愛多於仇恨。」
  • 「我都是為了你好」——中國式家長的自我犧牲
    「媽媽最近給你報了一個補習班,你要記得努力上課知道嗎?本來這錢媽媽是要拿來有用的,但沒辦法你要補課。」「媽我不想補課,我覺得我學的還可以」「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兒?我辛辛苦苦拿錢供你讀書你不感激媽媽就算了還不想補課?」
  • 警惕煽動種族歧視的「政治病毒」(鐘聲)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美國一些政客在疫情問題上轉嫁責任、轉移矛盾的政治表演不停,美國社會對立撕裂現象的加劇就不會停止,不止是亞裔群體,任何群體都有可能成為新的受害者種族歧視本就是美國社會一道瘡疤,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瘡疤更是不斷撕裂。
  • 切爾西後衛遭種族歧視,除了「Nigger」,那個常見手勢千萬別做
    比賽第61分鐘,二人在邊路衝撞,孫興慜在摔倒之後有一個明顯的雙腳向上踹的不友好動作,儘管沒有對呂迪格造成實質性的傷害,但報復傷人的意圖十分明顯,經過VAR確認,主裁將孫興慜直紅罰下。賽後,熱刺針對此項判罰還向足總提出上訴,但,目前上訴結果已經出爐,英足總官方確認熱刺上訴失敗,孫興慜仍將會停賽三場,這對於熱刺和孫本人都將是莫大的損失。
  • 倫敦中央聖馬丁發涉嫌種族歧視的學生作品,遭校友聯名抗議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11月14日,有網友爆料,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時尚與紡織品預科課程在其Instagram帳號上發布了一個涉嫌種族歧視的學生作品,畫面中不僅寫有「中國製造0價值」的標語,還有疑似清朝長辮的元素,及清末黃龍旗中的紅珠圖案和藍紅配色。
  • 加拿大溫哥華舉行遊行示威反對種族歧視
    因美國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示威活動5日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民眾走上街頭反對種族歧視,抗議在美國發生的針對非洲裔群體的種族歧視行為。 新華社發(梁森攝)6月5日,抗議者手舉「黑人的命也是命!」和「奴隸制從未被消滅,反而得到了進化!」等標語在加拿大溫哥華參加示威活動。
  • 聯合國大會上,俄羅斯涉二戰提案高票通過,僅美國和一個國家反對
    據《環球時報》12月16日報導,俄羅斯提出的「反對美化納粹主義」提案當日在聯合國高票通過,僅美國和烏克蘭投了反對票。令人關注的是,一共有51個國家投棄權票,其中包括德國和大部分歐洲國家。據稱,俄羅斯在提案中呼籲各成員國,通過立法消除一切形式的種族歧視,並譴責一切對納粹主義、新納粹主義、納粹黨衛軍的美化以及一切與二戰有關的「修正主義」。
  • 被傳銷洗腦的人,還能勸說回來嗎?記住這幾點,把你的人救出來
    被我傳銷洗腦的人,還能勸說回來嗎?記住這幾點,把你的人救出來傳銷不可怕,可怕是他們的洗腦方法,走火入魔的人真的是深深地陷入裡面,無法自拔,別人再怎麼勸說也是沒有用的。做了傳銷的人,他們頭腦每天都是一些發財和成功的概念,你要是跟他們說什麼,反而他們會轉過來跟你上課,你說什麼都是不對的,只有他帶領你去,才能實現你的人生理想。現在,很多人都說,自己的親戚被騙去做傳銷之後,雖然能找得到人,但怎麼勸都不回來。
  • 卡瓦尼社媒用詞涉嫌種族歧視,網友呼籲對其進行處罰
    賽後,卡瓦尼在Ins上發文慶祝勝利時,使用了一個西班牙俚語「negrito」,據悉該詞彙和種族歧視有關。據《鏡報》報導,很多網友都譴責了卡瓦尼的這一行為,他們認為這是種族歧視的表現。一名網友表示:「卡瓦尼在Ins上使用這樣的詞彙,會引發各種各樣的問題「,另一個人則回答說:「我想知道卡瓦尼會不會因此而被禁賽。」
  • 抗議美國種族歧視,韓國人也上街了
    【環球網報導】美國「黑人之死」引發的反種族歧視和反暴力示威活動蔓延到了韓國。據韓國《朝鮮日報》6日晚間消息,韓國當天有150餘人手舉「黑人的命也是命」等手牌在首爾遊行,為弗洛伊德哀悼,反對種族歧視。報導稱,當天的示威活動不僅有韓國人參與,還有白人和黑人等在韓外國人的身影。當天下午4時,他們從明洞出發一直走到清溪川,行走了約1.2千米。
  • 不是種族歧視,原因有這幾點
    近代文明的發展,可以說很大程度上都是科學家們來推動的,他們使得人類從簡單的運用自然界中的工具演變到了更加深入的運用,我們發明了火車、汽車和輪船來代替人力和畜力行走,用機器做工來代替人力做工,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世界上的著名科學家有白人也有黃種人,就是沒有黑人呢
  • 為了孩子不離婚有錯嗎?覺得自我犧牲了很偉大?問過孩子的想法沒
    這世上有一種好,叫我是為你好,這樣的好往往是從主觀意識出發,強加於被對象的人身上,還美其名曰的說,我一切都是為你好,自我犧牲總能感動自己,但是卻從不會去想想,人家需要不!你為了孩子硬撐著不離婚,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難道不知道嗎?他難道感受不到嗎?哪怕是個小嬰孩,他也有自己的感知,誰對她好,誰不喜歡他,都能感受到,冰窟一樣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就是好事嗎?
  • 那個想掙脫種族歧視的少年,卻仍舊以主人的身份自居
    今天開始廣隸會和大家在這裡每天分享一部電影,這些電影可能是經典的,也可能是冷門的,但廣隸保證,它們每一部都一定是有趣的,值得思考的。廣隸會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觀影心得,也期待著大家的積極回復,我們一起交流,不做流水帳,做有態度的影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