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上白礁祭典參拜福建祖廟

2020-12-22 海峽導報

源自廈門的保生大帝信仰,15日在臺南學甲舉行300多年持續不輟的上白礁祭祀大典,全臺300多陣頭和3萬多名信徒參加,還有廟宇組團遠從南臺灣徒步而來,共同祭拜中華民族列祖列宗,並在將軍溪取水,遙祭大陸祖廟,象徵無法回祖廟進香但緬懷保生大帝祖庭的心思。

「上白礁」顧名思義就是回到大陸福建白礁祖廟的意思。學甲慈濟宮上白礁謁祖祭典,固定每年農曆三月十一舉行。根據歷史記載,明朝末年,李氏族親帶著保生二大帝、謝府元帥、中壇太子神尊隨同鄭成功部隊從福建來臺,原先奉祀於學甲下社角的簡陋草寮,後來因信眾日增,就在目前的學甲區濟生路170號建廟,信徒圈擴增至學甲十三莊範圍。

保生大帝的誕辰是農曆三月十五,在清朝時,臺灣信眾固定三月十一登船往福建謁祖廟。日據時期,日本人不讓臺灣人回祖國,便改為將軍溪登陸處取水,象徵不忘祖庭。風俗流傳至今,數百年不變,全臺信徒也習慣這一天回學甲參與祭祖。

3月15日,清晨天未亮,來自全臺各地宮廟300多個神轎、陣頭、藝閣陸續抵達學甲慈濟宮,參加一年一度上白礁謁祖繞境活動。上午7點祭典開始,由臺南市長黃偉哲擔任主祭官,場面莊嚴隆重。學甲慈濟宮開基保生二大帝神轎則由臺南市議會議長郭信良掌轎,神轎、藝陣延綿數公裡,近十萬人參加。鑼鼓喧天,鞭炮聲不斷,熱鬧滾滾!

今年上白礁有別以往,隨著年代久遠,許多陣頭、藝閣、道具皆已損壞,失傳數十年。今年,在慈濟宮董監事會努力之下,積極與各村莊、部落協調,把失去的傳統藝陣找回記憶、重新修復。今已見成效,復陣成功的有「郭子儀大戰烏鳳仙」、「八美圖」、「紡車輪」、「採茶舞」,北管、國樂等將重現江湖!對保存中華民俗文化將是一大貢獻。

上白礁開路先鋒「蜈蚣陣」是全臺灣唯一人力肩扛,龍頭鳳尾蜈蚣軀,上頭坐著36位小神童裝扮宋朝歷史人物,信眾跪鑽其下,據說可以去煞、保平安,所到之處人潮聚集,有其特殊民俗意義。

上白礁壓軸,開基保生二大帝神轎人潮擁擠,看不到盡頭的民眾,跪成一排等鑽神轎,更有數以萬計信眾伴行隨香,見證臺灣人民對宗教信仰的虔誠,令人感動!上白礁圓滿結束已是凌晨2點。

上白礁另一個特色就是沿路居民虔誠擺香案,迎接神明駕到,並備有各式飲料點心端給路過的人,感受到南部人的熱情!

世界保生大帝廟宇聯合總會總會長、學甲慈濟宮董事長王文宗說,兩岸同根、同祖、同源,中華民族血脈相連,上白礁謁祖繞境活動傳承慎終追遠的重要意義 ,告訴後人要飲水思源、不能忘本!

相關焦點

  • 青、白礁慈濟宮:古代民間醫神的祖廟,海內外億萬人的信俗
    宋高宗南渡以後,聽聞了這位民間醫神,便下詔在白礁地區擴建廟宇,並御賜廟名「醫靈神祠」。宋孝宗之時,敕封他為「大道真人」,並御賜廟額「慈濟宮」,因此民間又稱之為「大道公」、「吳真人」。在白礁慈濟宮三公裡處,便是青礁慈濟宮,由於兩地都堅稱自家宮廟是真正的祖廟,因此這裡也被稱之為「東宮」,白礁則是「西宮」。1996年之時,國務院則將兩處一視同仁,以「青、白礁慈濟宮」之名全部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鄭成功誕辰395周年祭典在臺南鄭成功祖廟舉行
    鄭成功誕辰395周年祭典在臺南鄭成功祖廟舉行   民族英雄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收復臺灣後,將臺南作為他經營的中心,為紀念鄭成功對臺南的開發,臺南市每年都會在春季和秋季舉行兩次隆重的祭祀典禮。14日上午,鄭成功誕辰395周年秋祭典禮在臺南鄭成功祖廟舉行。
  • 世界保生大帝廟宇聯合總會在臺南成立
    中新社記者 肖開霖 攝  成立大會由臺南學甲慈濟宮主辦,來自兩岸及港澳、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325間保生大帝廟宇派出代表參與。近萬信眾及民眾來到學甲慈濟宮附近,造成多條道路堵塞。現場鑼鼓喧天,神轎穿梭,氣氛喜慶。有民眾表示,比過年還熱鬧。連日的人潮也給當地帶來不少商機,沿途不斷有商販兜售蝨目魚、小番茄等特產。
  • 《根在海這邊》第八集:慈濟保生,兩岸共祀——白礁慈濟宮
    臺南學甲慈濟宮上白礁謁祖祭典,於農曆三月十一日在臺灣臺南學甲鎮頭前寮將軍溪安全登陸。    這座學甲慈濟祖宮便成為後來臺灣各地祀奉「保生大帝」廟宇的開基祖廟。那些隨鄭成功過去的白礁籍將士們就把他們登陸臺灣的紀念日,也就是農曆三月十一,作為臺灣各地信徒聚集學甲鎮頭前寮將軍溪畔舉行「上白礁謁祖祭典」活動的日子,以遙拜大陸白礁慈濟祖宮,歷經三百餘年來從未間斷。
  • 【印尼《千島日報》】聚焦臺灣保生大帝信眾「登陸」拜祖廟
    2019年10月04日 10:46:21 來源:中新網福建   來自臺灣世界保生大帝廟宇聯合總會理事宮高雄市鼓山亭的52名信眾,21日來到位於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的詩浦慈濟宮參拜,繼續他們的此次「登陸」朝聖之旅。
  • 去看看臺南學甲海邊的白礁亭吧
    捧著水仙,我想起了白礁慈濟宮。上次去漳州,大約是七八年前的事了。那年,我在漳州東山培訓,周末朋友陪我去遊了溫泉泳,瞻仰了「開漳聖王」墓,還去了龍海角美白礁村。在這有「閩南故宮」美譽的白礁慈濟宮,我第一次聽「保生大帝」的故事,知道了1000多年前,吳夲不慕富貴放棄朝庭御醫的榮華,在漳州的海邊懸壺濟世、治病救人,去世後被尊為神,百姓稱其「保生大帝」修廟供奉。
  • 臺灣臺南府城廣安堂赴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
    中新社福建湄洲島7月21日電 (周建國)臺灣臺南府城廣安堂堂主王鵬源7月21日凌晨抱著分靈媽祖像,攜臺灣善信抵達福建莆田文甲碼頭,搭乘最早一班快艇赴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7月21日,臺灣臺南府城廣安堂堂主王鵬源(右)抱著分靈媽祖像來到福建湄洲島媽祖祖廟朝聖。周建國 攝儘管新冠疫情未退,兩岸往返俱要隔離,王鵬源來朝聖耗時前後所需四十餘天,他仍覺得:「只要能帶神尊來祖廟謁祖,一切都是值得的。」此前六月底,王鵬源恭抬分靈媽祖「黑面三媽」抵達廈門高崎機場,並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隔離。
  • 臺南善化聖興宮赴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
    原標題:臺南善化聖興宮赴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 圖為臺灣臺南善化聖興宮媽祖善信在福建湄洲媽祖祖廟虔誠伏拜。林群華 攝   中新網湄洲島4月15日電 (林群華 高亞成 黃珍榮)15日上午,來自臺灣臺南善化聖興宮媽祖善信36人,身著廟服,手舉鮮花,一路上恭隨著聖興宮天上聖母大媽、二媽和三媽,前往「媽祖故裡」福建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則以戰鼓隊為陣頭,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   待進香團眾人拾級至天后宮前,天后宮內以瑞鼓祥鍾齊鳴,迎接分靈媽祖回家省親。
  • 閩臺民間王爺神像其祖廟大都在福建
    臺灣民間供奉的各種神靈,由福建傳入,其祖廟都在福建。這一部分的文物文獻和歷史場景,再現了閩臺之間在信仰關係上淵源與來往。◇佛教同宗佛教在宋代即由福建移民傳入臺灣,明末清初的時候,隨著大量閩人入臺,佛教信仰在臺灣的傳播更為廣泛。在展館的第六部分,迎面而來的是一處閩臺龍山寺的場景模擬。
  • 兩岸信眾同心祈福 陳靖姑文化節福建古田臨水宮祖廟開幕
    中新社福建寧德6月13日電 (記者 葉茂)第十屆海峽論壇·陳靖姑文化節13日在福建寧德市古田縣臨水宮祖廟開幕,兩岸2000餘名信眾相聚祖廟,同心祈福、共話情意。圖為恭請順天聖母金身。 在陳靖姑金身像前,祭祀人員循上馨香、獻三牲、三獻爵、敬頌祭文、行「三叩九拜」禮、進獻樂舞等傳統禮儀,依序展開祭典,兩岸民眾虔誠進香祭拜。古田縣是陳靖姑文化的發祥地。「順天聖母」「婦女兒童保護神」陳靖姑全球信眾達1.2億人,尤以福建與臺灣信眾為多。陳靖姑信仰已列入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山西關公祖廟聖像巡遊臺南(組圖)
    電音三太子助陣巡遊華夏經緯網4月1日訊:(記者 黃楊):4月1日上午7時山西關公祖廟聖像由駐駕的高雄東照山啟程聖像分別停駕在包括德清寧宮、關廟山西宮、龍崎文衡殿、埤頭關帝廟、大灣凌宵寶殿、武龍宮、前甲顯明殿、南天府等在內的臺南關帝廟。最終於下午17:00抵達臺灣祀典武廟,祀典武廟舉行盛大的「宴王全席」迎駕來自山西祖廟的關帝聖像。
  • 弘揚保生大帝文化 白礁慈濟宮祖廟向兩岸徵主題曲
    弘揚保生大帝文化 白礁慈濟宮祖廟向兩岸徵主題曲 2014年07月29日 11:47:49  來源:你好臺灣網   你好臺灣網12月24日消息 (記者 張燕娟)
  • "宴王祭典"超高規格 臺南祀典武廟迎駕關帝祖廟誠心足
    為迎接聖駕到來,祀典武廟舉行盛大的「宴王祭典」迎駕來自山西祖廟的關帝聖像,為當日臺南巡遊繞境畫下完美的句點。下午17:30時,在繞境臺南德清寧宮、關廟山西宮、龍崎文衡殿、埤頭關帝廟、大灣凌宵寶殿、武龍宮、前甲顯明殿、南天府等在內的諸多關帝廟後。
  • 潮陽這支英歌隊跟隨龍井赤產古廟赴湄洲媽祖祖廟壯闕香火!
    眾人拾級而上,熾熱的陽光和火紅的進香熱情感染著隊伍中的每一位成員。祖廟義工團隊連忙為汗流浹背的他們送去礦泉水。隨後,進香團一行抵達祖廟天后宮前,英歌隊鑼鼓喧天,熱鬧哄哄的將分靈媽祖迎進天后宮內,並安座於祖廟金身媽祖膝前。湄洲媽祖祖廟秘書長李少霞陪同赤產古廟進香團一行向媽祖行莊嚴的謁祖進香三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