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0後寫作第一人」完美災難踏出了全新的一步——進軍短視頻內容製作領域。一次全新的嘗試讓完美災難在劇本的節奏把控、畫面感的掌握上有了不俗的成長,更讓她找到了文字之外的表達方式。而創作的幾部短視頻作品在粉絲中也引發熱烈的反響,累計播放量已經過百萬。
「新的嘗試讓我對劇本時間節奏的掌控,拍攝畫面取景,以及自己參與演出方面,水平有了一個質的飛越,我不再是以前那個只會不停寫寫寫的文字作家了。我學會了如何用文字以外的東西,去把自己表達的東西說清楚。將文字,畫面,表演發揮到極致。」
帶著這份成長和進步,2019伊始,完美災難又邁出了重大的一步——首部「劇本殺」改編作品即將面市。
完美災難,筆名陳忱,90後懸疑小說作家,先後所著有《謎離》《弒愛》《嬰靈》《裂魂》等多部作品,並獲得百萬粉絲閱讀。其中《謎離》這部作品於2016年9月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同年她所著的小說《裂魂》改編的電影《獵魂》初戰告捷,正式入圍第四十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她也因此成為了同坎城電影節齊名的獲獎電影編劇、作家。榮獲「2018年中國90後作家排行榜」第42名, 成為六十強中唯一上榜的懸疑女作家。
作為一名資深「懸疑推理愛好者」,完美災難除了自己創作推理小說,也是《明星大偵探》等推理類綜藝節目的人忠實觀眾。在她看來,這類節目寓教於樂,在具有較強的娛樂性的同時也能使參與者的推理和協作能力得到鍛鍊。
「我本人很喜歡這類節目。我是一個從不看綜藝節目的人,但是除了劇本殺之外。我認為這個活動可以增強大家的語言能力,推理邏輯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以及跟人合作的能力。在娛樂的同時,對提升情商智商都有一定的幫助,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播放 GIF 0.7M
受此啟發,完美災難決定將自己的懸疑推理小說改編成劇本殺,拋開讀小說時的上帝視角,更能讓人沉浸其中,感受親身體驗的懸疑的驚險和魅力。「做了一些資料搜集,發現目前還沒有講懸疑小說IP改成角色扮演遊戲的先例,我希望我的故事可以讓大家參與進去,一起開動腦筋,這樣相較於作為一個上帝視角讀小說的讀者們,親身參加,經歷,並且自己去推理會有更多更好的體驗,娛樂性也更強。」
而本次首個改編的是其最近作品之一《詭校迷魂》這本小說。在完美災難看來,這部小說情節曲折離奇,作為劇本殺是相對比較容易修改,比較容易設局的,而作為事發背景的學校,也比較符合密室這一要求。另外,完美災難也表示,選擇這部小說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一些硬性條件,更重要的是想藉由這個故事呼籲關注一個社會問題——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問題一直是完美災難十分關注的問題,而《詭校迷魂》這部小說也正是以一個長期受到霸凌的女學生拉開帷幕的。
完美災難談到,「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然而,很多人聽到『校園霸凌』這四個字,往往想到的是同學與同學之間的。然而前年的臺灣作家林奕含自殺事件,讓我逐漸開始意識到,校園霸凌的涉及範圍,以及事件之廣,類型之多。於是,《詭校迷魂》這部小說我是從多層角度去寫的,通過很小的事件,很細微的情節,去闡述任何可能存在於我們生活中,可能造成校園霸凌的事情。
劇本中的運用,也能讓讀者玩家得以親身體會這種氣氛,與感覺,對大人們也能起到一些教育作用,同時也告訴青少年,受到可能的霸凌時,什麼樣的心態和做法是錯誤和消極的。」
「《詭校迷魂》這部作品絕不是要吐槽某個行業或者映射任何負面的情緒。」
她希望大家通過這部作品,在享受推理過程的同時,能夠思考關於教育、早戀、責任、潛規則等一些社會現實問題。
在說到改編劇本殺與創作小說之間的關係時,完美災難也坦言,改編劇本確實會分散自己的一些精力,但她也會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的是,改編劇本殺對她來說並不是一種「過度的負擔」,而是在興趣與事業相結合的道路上必經的重要一步。
兩種創作方式既相通又不同,對於完美災難來說,除了對她有著不同的能力要求之外,也帶給她了更多的鍛鍊和收穫。
「這兩種創作方式,分別訓練了我的形象思維以及文字結構思維。因為就劇本而言,你考慮更多的是人物所處的空間結構,當時的場景,人物衝突/肢體衝突在現實中的可行性,還有人物站立位置,整個房間,以及天氣設定等等。而小說雖然不必考慮這些,卻對你的文字表述,以及形容詞,語句構造等等有很大要求。」
「兩種思維方式共同具備,並且能夠自由轉換,這對於一個優秀的小說家,以及劇作家而言,非常的重要。」採訪時,完美災難自信又謙遜地說出了這句話。
可以看得出來,在經歷了碩果纍纍的2018之後,這位「90後懸疑寫作第一人」並沒有止步於身上的光環。她對於自己有著清醒的認知,依然不斷地學習和進步,不斷嘗試新的方式,努力拓寬自己的創作之路。
讓我們持續關注完美災難,並共同期待她之後即將帶來的更多優秀作品和精彩跨界玩法。
採訪實錄
Q:2018年你選擇進入短視頻製作領域,今年又開始將小說改寫為「劇本殺」的劇本,這樣做的原因和動力是什麼?
A:近來比較火的真人秀節目《明星大偵探》給了我一些靈感,我做了一些資料搜集,發現目前還沒有講懸疑小說IP改成角色扮演遊戲的先例,我希望我的故事可以讓大家參與進去,一起開動腦筋,這樣相較於作為一個上帝視角讀小說的讀者們,親身參加,經歷,並且自己去推理會有更多更好的體驗,娛樂性也更強。當然,對我的作品IP也能起到一定宣傳作用。大家玩得好了,就會去更多地關注我的作品啦(笑)
Q:目前在改編哪一本小說?首選這本小說的原因是什麼?
A:目前已經完成的劇本殺作品是《詭校迷魂》。因為這樣想這樣的真人冒險遊戲,最好是在一個封閉的環境內,那麼詭校這部作品地點是在學校,比較符合密室這一點要求。其次呢,這是我最新作品之一,好評度較高,情節曲折離奇,作為劇本殺是相對比較容易修改,比較容易設局的。最後就是因為,校園生活大家都有,所以從一些推理細節的理解上,受眾群也廣一些。
Q:劇本中,你設計了學生「汪涵娜」與老師「蔣靖涵」的矛盾,除了製造衝突,是否也有現實的教育意義?
A: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然而,很多人聽到「校園霸凌」這四個字,往往想到的是同學與同學之間的。然而前年的臺灣作家林奕含自殺事件,讓我逐漸開始意識到,校園霸凌的涉及範圍,以及事件之廣,類型之多。於是,《詭校迷魂》這部小說我是從多層角度去寫的,通過很小的事件,很細微的情節,去闡述任何可能存在於我們生活中,可能造成校園霸凌的事情。
劇本中的運用,也能讓讀者玩家得以親身體會這種氣氛,與感覺,對大人們也能起到一些教育作用,同時也告訴青少年,受到可能的霸凌時,什麼樣的心態和做法是錯誤和消極的。
Q:覺得這次改編的劇本中,最具有衝突感的角色是哪一個?
A:汪涵娜。她是這幾個角色中,最表裡不一的一個,也是最壓抑的一個。不論是從她的行為舉止,抑或是性格方面來看。就像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會出現一些毫不起眼,木訥老實的人,給我們感覺不會成什麼大事。但實際上,她在這幾個人當中,從產生殺機到實施,她的思考過程幾乎是幾個人中最短的。(不宜說得太細,劇透。)因此,有可能這類人背後的故事,也是最令人意想不到的。
Q:就你個人而言,覺得劇本創作和小說創作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A:首先,從性質上而言,小說是成品,而劇本從一整個項目來說,它其實只是個半成品。從內容本質上來說呢,小說是要直面讀者的,其對於文字表述的要求相對較高。而劇本不直接面對觀眾。因此在環境要求,臺詞功底上等等相對要求較高。從格式上來說,劇本是有固定格式的,且各種劇本不同。小說、無論是舞臺劇,還是電影電視,最終都以演員加美術燈光,攝影音樂等一切可用之手段最後呈現的版本為最終版本。直接閱讀劇本的文字,是不會有閱讀小說的那種體驗的。但是,劇本卻是整個劇目的基礎,這又是小說無法做到的。
Q:兩種創作題材是否讓你有不同的體驗和鍛鍊?
A:這兩種創作方式,分別訓練了我的形象思維以及文字結構思維。因為就劇本而言,你考慮更多的是人物所處的空間結構,當時的場景,人物衝突/肢體衝突在現實中的可行性,還有人物站立位置,整個房間,以及天氣設定等等。而小說雖然不必考慮這些,卻對你的文字表述,以及形容詞,語句構造等等有很大要求。兩種思維方式共同具備,並且能夠自由轉換,這對於一個優秀的小說家,以及劇作家而言,非常的重要。
Q:是否覺得創作劇本會分散自己寫小說的精力?
A:實話說,多多少少會分散一些,因為畢竟事情多了嘛。每個人的精力有限。所以,我會按照輕重緩急去平均分配自己的時間。
Q:最近幾年「劇本殺」和推理類綜藝備受追捧,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A:我本人很喜歡這類節目。我是一個從不看綜藝節目的人,但是除了劇本殺之外。我認為這個活動可以增強大家的語言能力,推理邏輯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以及跟人合作的能力。在娛樂的同時,對提升情商智商都有一定的幫助,何樂而不為呢?
Q:除了改寫劇本下一步還有什麼打算?
A:階段性的來講,小說對我而言還是核心,更新不會斷的,另外也會跟影視公司參與做一些劇本,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