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懸疑作家完美災難首部「劇本殺」 體驗不同角度的懸疑魅力

2020-12-25 騰訊網

「2018年,「90後寫作第一人」完美災難踏出了全新的一步——進軍短視頻內容製作領域。一次全新的嘗試讓完美災難在劇本的節奏把控、畫面感的掌握上有了不俗的成長,更讓她找到了文字之外的表達方式。而創作的幾部短視頻作品在粉絲中也引發熱烈的反響,累計播放量已經過百萬。

「新的嘗試讓我對劇本時間節奏的掌控,拍攝畫面取景,以及自己參與演出方面,水平有了一個質的飛越,我不再是以前那個只會不停寫寫寫的文字作家了。我學會了如何用文字以外的東西,去把自己表達的東西說清楚。將文字,畫面,表演發揮到極致。」

帶著這份成長和進步,2019伊始,完美災難又邁出了重大的一步——首部「劇本殺」改編作品即將面市。

完美災難,筆名陳忱,90後懸疑小說作家,先後所著有《謎離》《弒愛》《嬰靈》《裂魂》等多部作品,並獲得百萬粉絲閱讀。其中《謎離》這部作品於2016年9月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同年她所著的小說《裂魂》改編的電影《獵魂》初戰告捷,正式入圍第四十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她也因此成為了同坎城電影節齊名的獲獎電影編劇、作家。榮獲「2018年中國90後作家排行榜」第42名, 成為六十強中唯一上榜的懸疑女作家。

作為一名資深「懸疑推理愛好者」,完美災難除了自己創作推理小說,也是《明星大偵探》等推理類綜藝節目的人忠實觀眾。在她看來,這類節目寓教於樂,在具有較強的娛樂性的同時也能使參與者的推理和協作能力得到鍛鍊。

「我本人很喜歡這類節目。我是一個從不看綜藝節目的人,但是除了劇本殺之外。我認為這個活動可以增強大家的語言能力,推理邏輯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以及跟人合作的能力。在娛樂的同時,對提升情商智商都有一定的幫助,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播放 GIF 0.7M

受此啟發,完美災難決定將自己的懸疑推理小說改編成劇本殺,拋開讀小說時的上帝視角,更能讓人沉浸其中,感受親身體驗的懸疑的驚險和魅力。「做了一些資料搜集,發現目前還沒有講懸疑小說IP改成角色扮演遊戲的先例,我希望我的故事可以讓大家參與進去,一起開動腦筋,這樣相較於作為一個上帝視角讀小說的讀者們,親身參加,經歷,並且自己去推理會有更多更好的體驗,娛樂性也更強。」

而本次首個改編的是其最近作品之一《詭校迷魂》這本小說。在完美災難看來,這部小說情節曲折離奇,作為劇本殺是相對比較容易修改,比較容易設局的,而作為事發背景的學校,也比較符合密室這一要求。另外,完美災難也表示,選擇這部小說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一些硬性條件,更重要的是想藉由這個故事呼籲關注一個社會問題——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問題一直是完美災難十分關注的問題,而《詭校迷魂》這部小說也正是以一個長期受到霸凌的女學生拉開帷幕的。

完美災難談到,「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然而,很多人聽到『校園霸凌』這四個字,往往想到的是同學與同學之間的。然而前年的臺灣作家林奕含自殺事件,讓我逐漸開始意識到,校園霸凌的涉及範圍,以及事件之廣,類型之多。於是,《詭校迷魂》這部小說我是從多層角度去寫的,通過很小的事件,很細微的情節,去闡述任何可能存在於我們生活中,可能造成校園霸凌的事情。

劇本中的運用,也能讓讀者玩家得以親身體會這種氣氛,與感覺,對大人們也能起到一些教育作用,同時也告訴青少年,受到可能的霸凌時,什麼樣的心態和做法是錯誤和消極的。」

「《詭校迷魂》這部作品絕不是要吐槽某個行業或者映射任何負面的情緒。」

她希望大家通過這部作品,在享受推理過程的同時,能夠思考關於教育、早戀、責任、潛規則等一些社會現實問題。

在說到改編劇本殺與創作小說之間的關係時,完美災難也坦言,改編劇本確實會分散自己的一些精力,但她也會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的是,改編劇本殺對她來說並不是一種「過度的負擔」,而是在興趣與事業相結合的道路上必經的重要一步。

兩種創作方式既相通又不同,對於完美災難來說,除了對她有著不同的能力要求之外,也帶給她了更多的鍛鍊和收穫。

「這兩種創作方式,分別訓練了我的形象思維以及文字結構思維。因為就劇本而言,你考慮更多的是人物所處的空間結構,當時的場景,人物衝突/肢體衝突在現實中的可行性,還有人物站立位置,整個房間,以及天氣設定等等。而小說雖然不必考慮這些,卻對你的文字表述,以及形容詞,語句構造等等有很大要求。」

「兩種思維方式共同具備,並且能夠自由轉換,這對於一個優秀的小說家,以及劇作家而言,非常的重要。」採訪時,完美災難自信又謙遜地說出了這句話。

可以看得出來,在經歷了碩果纍纍的2018之後,這位「90後懸疑寫作第一人」並沒有止步於身上的光環。她對於自己有著清醒的認知,依然不斷地學習和進步,不斷嘗試新的方式,努力拓寬自己的創作之路。

讓我們持續關注完美災難,並共同期待她之後即將帶來的更多優秀作品和精彩跨界玩法。

採訪實錄

Q:2018年你選擇進入短視頻製作領域,今年又開始將小說改寫為「劇本殺」的劇本,這樣做的原因和動力是什麼?

A:近來比較火的真人秀節目《明星大偵探》給了我一些靈感,我做了一些資料搜集,發現目前還沒有講懸疑小說IP改成角色扮演遊戲的先例,我希望我的故事可以讓大家參與進去,一起開動腦筋,這樣相較於作為一個上帝視角讀小說的讀者們,親身參加,經歷,並且自己去推理會有更多更好的體驗,娛樂性也更強。當然,對我的作品IP也能起到一定宣傳作用。大家玩得好了,就會去更多地關注我的作品啦(笑)

Q:目前在改編哪一本小說?首選這本小說的原因是什麼?

A:目前已經完成的劇本殺作品是《詭校迷魂》。因為這樣想這樣的真人冒險遊戲,最好是在一個封閉的環境內,那麼詭校這部作品地點是在學校,比較符合密室這一點要求。其次呢,這是我最新作品之一,好評度較高,情節曲折離奇,作為劇本殺是相對比較容易修改,比較容易設局的。最後就是因為,校園生活大家都有,所以從一些推理細節的理解上,受眾群也廣一些。

Q:劇本中,你設計了學生「汪涵娜」與老師「蔣靖涵」的矛盾,除了製造衝突,是否也有現實的教育意義?

A: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然而,很多人聽到「校園霸凌」這四個字,往往想到的是同學與同學之間的。然而前年的臺灣作家林奕含自殺事件,讓我逐漸開始意識到,校園霸凌的涉及範圍,以及事件之廣,類型之多。於是,《詭校迷魂》這部小說我是從多層角度去寫的,通過很小的事件,很細微的情節,去闡述任何可能存在於我們生活中,可能造成校園霸凌的事情。

劇本中的運用,也能讓讀者玩家得以親身體會這種氣氛,與感覺,對大人們也能起到一些教育作用,同時也告訴青少年,受到可能的霸凌時,什麼樣的心態和做法是錯誤和消極的。

Q:覺得這次改編的劇本中,最具有衝突感的角色是哪一個?

A:汪涵娜。她是這幾個角色中,最表裡不一的一個,也是最壓抑的一個。不論是從她的行為舉止,抑或是性格方面來看。就像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會出現一些毫不起眼,木訥老實的人,給我們感覺不會成什麼大事。但實際上,她在這幾個人當中,從產生殺機到實施,她的思考過程幾乎是幾個人中最短的。(不宜說得太細,劇透。)因此,有可能這類人背後的故事,也是最令人意想不到的。

Q:就你個人而言,覺得劇本創作和小說創作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A:首先,從性質上而言,小說是成品,而劇本從一整個項目來說,它其實只是個半成品。從內容本質上來說呢,小說是要直面讀者的,其對於文字表述的要求相對較高。而劇本不直接面對觀眾。因此在環境要求,臺詞功底上等等相對要求較高。從格式上來說,劇本是有固定格式的,且各種劇本不同。小說、無論是舞臺劇,還是電影電視,最終都以演員加美術燈光,攝影音樂等一切可用之手段最後呈現的版本為最終版本。直接閱讀劇本的文字,是不會有閱讀小說的那種體驗的。但是,劇本卻是整個劇目的基礎,這又是小說無法做到的。

Q:兩種創作題材是否讓你有不同的體驗和鍛鍊?

A:這兩種創作方式,分別訓練了我的形象思維以及文字結構思維。因為就劇本而言,你考慮更多的是人物所處的空間結構,當時的場景,人物衝突/肢體衝突在現實中的可行性,還有人物站立位置,整個房間,以及天氣設定等等。而小說雖然不必考慮這些,卻對你的文字表述,以及形容詞,語句構造等等有很大要求。兩種思維方式共同具備,並且能夠自由轉換,這對於一個優秀的小說家,以及劇作家而言,非常的重要。

Q:是否覺得創作劇本會分散自己寫小說的精力?

A:實話說,多多少少會分散一些,因為畢竟事情多了嘛。每個人的精力有限。所以,我會按照輕重緩急去平均分配自己的時間。

Q:最近幾年「劇本殺」和推理類綜藝備受追捧,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A:我本人很喜歡這類節目。我是一個從不看綜藝節目的人,但是除了劇本殺之外。我認為這個活動可以增強大家的語言能力,推理邏輯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以及跟人合作的能力。在娛樂的同時,對提升情商智商都有一定的幫助,何樂而不為呢?

Q:除了改寫劇本下一步還有什麼打算?

A:階段性的來講,小說對我而言還是核心,更新不會斷的,另外也會跟影視公司參與做一些劇本,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玩一場「千人劇本殺」!經典懸疑話劇《無人生還》椰城上演
    9月18日、19日,閉館197天的海口灣演藝中心(以下簡稱海藝中心)迎來了復演後的首部話劇——改編自「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的經典同名作品,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和上海捕鼠器戲劇工作室製作出品的懸疑話劇《無人生還》。演出現場,驚喜與驚嚇兼具,大笑和尖叫並存。懸疑話劇《無人生還》海報。
  • 青年編劇:推理、懸疑劇本如何精工細作
    直言海外同類優秀影視素材的積累,對青年編劇而言,是建立自信的種子,而網劇則是推理、懸疑類型劇本發展壯大的最後陣線。自2014年起,本土網劇如雨後春筍般地爆發呈現。隨後,大量資本湧入網劇市場,劇本質量卻良莠不齊。於是,在首輪行業洗牌後,僅以IP、流量運作資本的低質作品逐漸退潮,如《無證之罪》、《白夜追兇》、《心理罪》、《法醫秦明》等推理、懸疑作品,逐漸為網劇摘掉了粗製濫造的舊標籤。
  • 《大唐懸疑錄》作者唐隱被評為誠品書店年度暢銷作家
    誠品書店於年終發布了《2017年閱讀報告》,據該份報告顯示,《大唐懸疑錄》作者唐隱榮登誠品書店「2017年十大暢銷書作家」榜單,被評為「2017年最受歡迎的作家」,這也是作家唐隱連續兩年(2016年、2017年)獲此榮譽。
  • 懸疑+愛情!這部新類型的網劇以獨特方式出圈
    正在優酷熱播的愛情懸疑劇《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最近引發關注,全新的類型創新讓這部劇以獨特方式出圈。12月11日,由青工委舉辦的「懸疑劇的創新探索 :《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研討會在京舉辦。《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下稱《相遇別離》)是由新銳導演曹譯文執導,周元姣編劇,鄭曉龍監製,曹平擔任總製片人,根據暢銷作家舒儀同名經典愛情小說改編的都市愛情懸疑劇,由林更新、蓋玥希、杜淳領銜主演。
  • 懸疑推理遊戲「劇本殺」成90後00後新寵
    而最近一種名叫"劇本殺"的線下遊戲也開始興起,這"劇本殺"怎麼玩?在昆明受歡迎嗎?來看記者的調查。遊戲主持人:「各位同學呀故宮博物院還有一周年就迎來100周年的慶典了,這一次新開放的景陽宮區域 ,那可是這次展覽的重頭戲,也是你們能否通過考核的重中之重。」遊戲現場,玩家們身著各色古裝,坐在獨具中國風的房間內,各自查閱手中劇本,體會書中角色的人生際遇。
  • 優酷加入自製懸疑劇行列 首部劇集並未打響頭陣
    同時,優酷也加入了自製懸疑劇的行列。在上個月公布的片單中,優酷「懸疑劇場」共包括14部劇。首部上線的《失蹤人口》在熱度和評分上並未打響頭陣,但其片單儲備和涉及元素的豐富度更高,具有更強的後勁。相較於愛奇藝對懸疑推理的「專一」,優酷則更傾向於以懸疑為基石進行更為多元的延伸,其懸疑故事融入了刑偵、科幻、校園、愛情等元素。
  • 「不套路」的懸疑小說怎麼寫?作家蔡駿分享感悟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9日電(記者 上官雲)得益於改編影視劇的火爆,這兩年懸疑小說仿佛成了圖書圈的新晉「網紅」,吸引了不少新粉絲。  懸疑作家蔡駿的精選集《最漫長的那一夜》也趕上了這股風潮。有讀者說,從中讀到了懷舊的味道,但也有讀者說,這部書裡的故事比較「燒腦」,不太好懂。
  • 《賽博朋克2077》也推出劇本殺了?
    這個詞其實最早誕生於上個世紀60年代興起的新浪潮科幻運動,美國作家威廉·吉布森在1984年發布的《神經漫遊者》可謂是賽博朋克的集大成之作,展現了一個科技高度發展的人類文明和脆弱的人類個體之間的強烈差異。
  • 喜歡懸疑劇的看過來!迷霧劇場這6部劇,一定讓你大呼過癮
    11日晚,愛奇藝VIP會員迎來迷霧劇場首部劇集《十日遊戲》大結局。這部僅有十二集的國產懸疑劇,卻成為了2020年又一部有著黑馬潛質的高分懸疑網劇:豆瓣上超過80%的用戶給《十日遊戲》打出了4 星以上的評價,總評更是一度超過8.1分。
  • 《大唐懸疑錄》系列小說日文版在日本出版發行
    7月25日電(王子濤)近日,由上海市作協會員、著名文化懸疑作家唐隱創作的《大唐懸疑錄》系列小說日文版正式授權日本株式會社行舟文化在日本出版發行。據了解,《大唐懸疑錄》是上海紫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全版權策劃出品的國內首部文化懸疑小說系列。作品以唐朝隱秘文化為背景,通過驚心動魄的陰謀殺局、絲絲入扣的縝密推理,融合《蘭亭序》《璇璣圖》《長恨歌》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表符號,引領讀者逐步破解大唐歷史中陰謀玄機,在了解唐朝文化、體驗燒腦中國風的同時,讀者還能全景了解唐代社會的各面風貌。
  • 懸疑片排行榜前十名 最好看的懸疑片推薦
    5.懸疑片排行榜前十名:《小島驚魂》情節扭曲的恐怖電影不是我們每天都能看到的,把僕人描繪成敵手,它引導觀眾相信有什麼可疑的事情正在發生,僕人們並不是他們所期望的,突然出乎意料的是,丈夫的出現給情節增添了很多問題。妮可·基德曼的表演真是令人著迷。
  • 超好看的懸疑小說排行榜 推理懸疑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喜歡我文章的點點關注呀 ( ω )~~~~懸疑推理小說是很多人的最愛,一樁樁離奇詭異的事件抓撓著推理謎的內心,吸引著我們對事件真相的好奇心。在天氣燥熱的夏天來一本超好看的懸疑小說,絕對能讓你感受到絲絲寒意。
  • 郝蕾助陣懸疑科幻作家蔡必貴《超腦》系列圖書發布會
    新銳懸疑科幻作家「鬼叔」蔡必貴推出新書《超腦:浴室》和《超腦:海島》。影視演員郝蕾、雁北堂旗下作家蛇從革、霍巖亮相助陣。  《超腦》系列圖書包括《超腦:地庫》《超腦:浴室》《超腦:海島》等。《超腦:浴室》講述鬼叔在無聊的康復生活裡,遇見了能預知未來的男人,男子自稱是來自高維度的神秘生物;但鬼叔更關注的是這位「高維生物」所奴役的一名美貌少女。
  • 《蘭亭序殺局》:藏在王羲之第一行書背後的懸疑
    擺在我案頭的是一部3卷本的《蘭亭序殺局》,作者是王覺仁。這本書的封底,演員陳坤這樣評價:《蘭亭序殺局》是一本奇書。小說以探尋王羲之名作《蘭亭序》的秘密切入,結合唐太宗時的「四王奪嫡」之爭,江湖與廟堂風起雲湧,眾多歷史名人輪番登場,是歷史與想像的巧妙結合。
  • 真的存在完美犯罪?盤點那些燒腦刺激的懸疑推理類電影
    豆瓣評論:@蘆哲峰:所有愛玩反轉的懸疑電影都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顏羅寒:劇本太精彩,處處伏筆,層層反轉,虛實交錯,暗潮湧動。自作聰明的往往一敗塗地,不動聲色的才能笑到最後。
  • 方根膠捲放出體驗版,少了特色畫風,破案懸疑才是關鍵
    身為角川集團旗下的子公司之一,角川遊戲多年來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動漫改遊戲方面,自主推出的IP並不多,但是近幾年的「角川懸疑推理」系列可以說是一個例外。經過了大半年的宣傳後,在本月,該系列的第二部作品《Root Film(方根膠捲)》終於陸續在PS4和NS平臺放出了體驗版本。
  • 與《極限推理》同是懸疑電影,西班牙的《極限空間》,更勝一籌
    說到懸疑電影,有人說中國拍得好,有人說日本拍的好,我想說西班牙拍的懸疑電影也很好看。一部西班牙的懸疑驚悚電影《極限空間》足以證明。相類似的日本懸疑片《極限推理》卻引來不斷吐槽。為什麼發現兇手是從天窗行兇,每個人照樣還是安心睡在天床底下,這智商,不被殺真是白瞎了。就不能聚在一起,互相保護麼,非得分開各睡各的。警察不應該多查查證據麼,結果從頭到尾就是大喊和打人。男主和兇手相遇之後,兇手居然在打暈他之後沒有殺死他,你是在逗我麼。槽點太多。
  • 這部印度懸疑片比《調音師》更頭腦風暴,但票房有點慘
    與中國市場機緣深厚的印度自然沒有錯過這波機會,今年,《調音師》及《一個母親的復仇》接連進駐國內市場,從以現實題材著稱的印度電影中殺出一條血路,如今,《天作謎案》正在熱映,這部影片在印度和北影節公映都收穫了不錯的口碑,早前被不少專家認為有望成為十月檔期黑馬,開闢印度懸疑電影新格局。
  • 《黃廟村之謎棺美人》順利殺青,東方美學懸疑片引人期待
    8月10日,備受矚目的驚悚懸疑電影《黃廟村之謎棺美人》順利殺青。該片是《黃廟村》系列的第二部作品,首部電影《黃廟村之魔棺新娘》上映之時大受歡迎,甚至一度提高了觀眾對於驚悚類電影的審美標註,因此此部續作一經開拍就受到了廣大影迷的熱烈期待。
  • 作家蔡駿推出首部半自傳體長篇新作《春夜》
    近日,作家蔡駿攜首部半自傳體小說《春夜》亮相北京SKP書店,和讀者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故事。  《春夜》是蔡駿的一部非典型性懸疑小說,時間跨越二十年,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講述了文中「我」的父輩工作半生的春申廠的歷史,和圍繞工廠發生的兩起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