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維基百科,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生物是遊隼,速度可到每小時389千米。
遊隼
遊隼的飛行速度並不是最快的,但它可以飛到一定高度,然後俯衝下來,類似於人類跳傘,此時俯衝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389千米,因此遊隼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生物。說白了,它就是藉助了重力的作用。
遊隼主要的食物是鳥類,因此它們常常在空中覓食。當發現獵物時,遊隼會煽動像高速飛機一樣的翅膀,迅速佔領高空,然後再將翅膀折起,減少與空氣接觸的面積,此時遊隼就可以以每秒75-100米的速度垂直落下,等待靠近獵物時,再依靠身體的俯衝力和鋒利的爪子捕獲獵物。
當它抓到獵物之後,遊隼會將獵物帶到安靜的地方,慢慢享受美食。
遊隼的俯衝的速度非常快,我們知道,當速度足夠高時,平時一些並不致命的物體也會會生物造成傷害。比如:飛機在高速飛行時,一個麻雀大小的鳥類就可以摧毀一架飛機。
遊隼在高速飛行時,空氣中的沙粒卻可以對它的眼睛造成致命傷害,幸好遊隼在演化中演化出了一層額外的眼瞼,叫做順膜,可以保護眼部。
這樣,即使高速飛行,也不怕沙粒撞入到眼睛了。
飛行速度最快——白喉針尾雨燕
遊隼雖然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生物,但它的飛行速度並不快,白喉針尾雨燕才是飛行速度最快的生,最高時速可以達到300千米。它是世界上速度第三快的生物。
白喉針尾雨燕以各種飛行類昆蟲為食,和遊隼一樣,它也是在空中捕食,但飛行速度不會像遊隼一樣高。
白喉針尾雨燕目前有四個亞種,種群數量趨於穩定,目前沒有滅絕的危險。
遊泳速度最快的生物——黑馬林魚
黑馬林魚的遊泳速度可以達到129千米每小時,是全世界遊泳最快的生物,速度在世界上排名第9。
黑馬林魚屬於大型魚類,體長最大可達4.65米,重量可以達到75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馬林魚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軟骨魚之一。
因為黑馬林魚的速度實在是太快。所以,用漁網無法輕易捕獲它們,唯有垂釣和標槍才可以對付它們。通常,捕獲一隻成年黑馬林魚需要花費幾個小時左右,據說《老人與海》的馬林魚也是黑馬林魚。
奔跑速度最快的生物——獵豹
獵豹是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生物,時速可達到每小時109-120千米,速度在生物界排行第12。
獵豹屬於短跑冠軍,如果人類和它們比賽短跑的話,那麼人類必輸無疑。儘管獵豹的爆發速度很快,但獵豹的續航速度並不快,如果長時間奔跑,獵豹的呼吸系統以及循環系統都會超負荷運轉,以至於無法將身體內產生的熱量排洩出去,出現中暑或者死亡。
其實,獵豹的每一次奔跑後身體都會虛脫,即使此時抓住了獵物,有時往往也無法進食,必須要休息一下才可以,如果此時鬣狗偷襲,獵豹很有可能被迫放棄獵物。
成年獵豹的天敵不多,但幼崽極易遭受獅子、鬣狗等食肉動物的攻擊,導致只有1/3的獵豹幼崽能夠活到成年。
連續奔跑時間最久的生物——人類
人類是陸地上的長跑冠軍,有研究表明,人類直立行走相對於四肢行走而言更節省能量,大約能夠節約75%,也就是說,人類可以依靠更少的能量存活下來,或者依靠同樣的能量,人類可以奔跑的更遠。
這樣有助於人類長距離地尋找食物,研究證明,早期人類很有可能通過撿拾食肉動物吃剩的殘骸為生,而食肉動物捕食地點並不是固定的,需要人類長距離尋找。而這可能也是早期人類能夠存活下來的原因。
總結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生物排行前3均是鳥類,魚類次之,陸地生物再次之,其中的原因或與阻力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