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
網上一段視頻
把不少人嚇出了一身冷汗。
視頻顯示,9月8日16時10分,福建泉州一名身著裙子的小女孩走在路上,隨後蹲在了一輛轎車前,把書包放到地上後,好像在翻找什麼東西。此時另一名女孩經過,兩人對話了沒幾句,女孩就扭頭走開了。而一旁的轎車卻突然啟動,從粉紅色裙子小女孩身上碾了過去。
16時11分,司機可能感覺到異常,停下車打開車門,下車繞著車子查看了一圈,但仍未發現車頭已壓到人。20秒後,轎車再次啟動向前,打開的車門還碰倒了停在路邊的一輛摩託車,轎車再次停下。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記者了解到,事發現場位於福建晉江市青陽街道洪宅垵社區文華路的一個路口。從附近店家監控視頻看到,9月8日16時8分,轎車司機在這裡停車並下車打電話。16時9分的時候,司機上車但並未查看車前車後的情況,又在車上坐了一會,從頭到尾未察覺有人蹲在車頭,啟動車輛時才發生了事故。
幸運的是,小女孩掙扎著從車底滾出後還自行坐起來,周圍的群眾也趕緊過來查看。幾分鐘後,交警和120趕到現場將小女孩送往醫院。
昨天晚上,記者從晉江市醫院了解情況。據介紹,受傷的小朋友今年10歲,小女孩送來醫院的時候,意識還是清醒的。經過檢查發現她的肋骨有骨折,肺部有氣胸,腹腔的脾臟有挫裂傷。目前女孩正在醫院進一步觀察治療,事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10日凌晨
福建晉江警方就此事發布情況通報
日常生活中
廣大司機朋友通常會
忽視車輛視覺盲區的存在
而這往往一不小心就會釀成慘禍
車輛視覺盲區都有哪些?
① 前盲區:引擎蓋前看不到的地方,俗稱前盲區。影響前盲區大小的因素主要有車身、座椅高度、車頭長度、駕駛人身材等。
② 後盲區:車尾後的盲區俗稱後盲區。
③ 後視鏡盲區:車兩邊的後視鏡只能看到車身兩側,並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車身周圍的全部信息。
④ AB 柱盲區:在轉彎時,如果兩側的 A 柱較寬,寬的距離就把視線遮擋住,這樣產生的盲區就大,如果 A 柱窄,盲區就小。B 柱盲區主要在車輛右側,在行駛中需要大角度拐到外側時, B 柱會遮擋視線,可能與右側正常行駛的車輛發生碰撞。
⑤ 人為盲區:主要是擋風玻璃上貼顏色較深的貼膜,或在擋風玻璃上懸掛毛絨玩具、後擋風玻璃下放置物品等。
⑥ 停車盲區:在停車時,因為兩邊緊挨其它車輛,後視盲區較大,越是座位低的車輛後視盲區越大,在停車或倒車時容易造成事故。
⑦ 固定物體盲區:在行人、自行車與汽車混行的區域,尤其是街道轉角、巷口、小區和胡同出口、立交橋樁後面等固定物體盲區,隨時會出現行人、自行車或其它汽車,容易發生事故。
⑧ 燈光盲區:汽車前燈都是隨車頭同步轉動的,會比車輪的轉向「慢一拍」,就會構成一個燈光「滯後到達」的盲區。如果車速過快,當燈光照射到的時候車就可能撞到路邊的物體或行人了,在連續彎道的地帶,這種危險更大。
司機要注意
① 上車前,養成主動繞車一圈檢查的習慣,尤其是在小區、學校等兒童集中的地方;上車前繞車一圈,是科目三考試中一個必須注意的環節,若沒有這個環節,此次考試將被判不及格!
② 上車後啟動車輛前,先觀察左右後視鏡,必要時回頭看一下側後方盲區內是否有人或其它物體;
③ 轉彎、倒車、停車時速度一定要慢,腳放在剎車上。當對周圍情況不明確時,要停車下來察看清楚再繼續下一步操作。
來源 | 泉州晚報、東南早報、晉江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