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參悟中華文化 超越蘋果設計

2020-12-22 環球網

編者的話:本報上期(11月29日)「經濟訪談」版推出「用傳統文化重塑儒商精神」特別報導。本期我們邀請企業家繼續參與這一話題的探討。

華碩集團董事長施崇棠講述

參悟中華文化,超越蘋果設計

——「過去IT產業的人設計產品,往往從技術出發,對設計思維的理解不夠徹底。好的設計一定要從消費者的欲求出發,所有創新的源頭要從人開始。」

「士、農、工、商」,古代中國是把「商」擺在最後的,認為商是一種小道。現在中國發展市場經濟,大家對「商」變得非常重視。因為人們馬上看到市場經濟有很厲害的地方,大家很快可以過上富足的生活,這無可厚非。現在從整個世界來看,應該讓「商」回到應有的地位。正確的商道對整個世界經濟、整個人類的幸福,是蠻重要的。但我們在利用這個好的發展趨勢時,不要昏了頭。要知道「商亦有道」。企業追求利潤的同時,要真正讓消費者和員工得到最大的利益。在這個指導原則下,只要是君子之爭,只要走正道,怎麼競爭都不過分。這就是中華文化裡「天人合一」的思想。如果走偏,人性的貪婪就會跑出來,所以中華文化可以為企業發展提供非常好的指導原則。

用東方智慧彌補西方的短視

其實,東西方文化都有很好的東西和不好的東西,我們要去蕪存精,將二者的精華融合在一起,形成很好的互補。西方哲學本質上是心物二元論的觀念,將唯心與唯物分得很開,它的精華是比較唯物的方面,非常重視效率、重視法制、重視分析,把很多東西弄得非常細,這也是為什麼西方科學領先的原因。這方面是值得中國去學習和追趕的。但西方哲學的問題是,太過唯物、太過短視會帶來功利主義。而中華文化融合了儒釋道的精髓,注重心物合一,就是心和物是分不開的,你做事的時候,心也在那裡了,道已經在那裡了。中華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更偏重人本,偏重道德,還要謙遜。就像《易經》裡的乾卦講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說,要謙虛,要有危機意識,要不斷一直往前看,看到整個大趨勢。這就可以補充西方太過短視的缺點,使企業真正做出有長遠考慮的決策。同時應看到,中國文化裡的人本很好,但有時太過人治也不好,需要吸收西方法治的好處。

因為特殊的歷史命運,臺灣有比較多元的文化。一方面,臺灣的中華文化沒有被破壞過,一直保留得很好。另一方面,臺灣歷史上曾被荷蘭、日本侵佔,受到西方文化、日本文化的影響。同時,臺灣市場小,很多臺灣企業很早就參與國際競爭,因此,一些臺灣企業在融合中華文化與西方管理哲學方面做得不錯。華碩也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努力。現在華碩的商道是我大概20多年前寫下來的。華碩企業文化的DNA概括為「華碩五德」(謙、誠、勤、敏、勇)、創新惟美、崇本務實、精實思維。華碩的經營理念(商道)是:人本、正道、品質、奉獻。中華文化很重視人本,所以我們把人擺在第一位,要培育員工,還要對人類貢獻。而談到品質追求,又有西方的管理哲學在裡面。

整個市場是所有主觀的結合

華碩企業文化DNA裡談到的崇本務實跟中華文化有很深的淵源。華碩包括我本人都是技術起家,我們認為一個工程師必須要崇本務實。本,就是要對理論技術架構有很深的理解。實,就是落實。如果你不能把結果真正落實,不能讓消費者感受到快樂的體驗,你就不能算一個好的工程師。我們為什麼覺得蘋果的產品經典?因為它的顧客體驗或者說設計思維是目前全世界做得最好的,把技術和設計融合在一起做得最棒的,甚至有人說他離開家後,有時會想念他的電腦。這就做到了崇本務實,從更深的根源裡也符合天人合一的思想。

過去IT產業的人設計產品,往往從技術出發,一談就談CPU多少,它不是一個完整的、全面性的設計思維。好的設計一定要從消費者的欲求出發,因為你所有創新的源頭要從人開始。現在有一個新名詞叫「使用者的意會。」怎樣真正找到消費者的需求?這裡有感性和理性的東西。所以我鼓勵工程師去參觀巴黎家居展、米蘭設計展。工程師要去學設計,設計師也要了解工程的一些東西,這樣才能做出一個更全面的,既照顧理性功能,也照顧感性慾求的東西。最後你還要用到技術。如果你想讓產品很美很薄,還要把電池裝進去,就要用到西方追求極致的思想,通過先進的技術把設計理念融合在一起。

但現在大家對設計思維的理解又固化在蘋果上了,陷入一種盲目的抄襲,似乎沒有出現什麼能超越蘋果的東西。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完全把設計思維徹底融會貫通。就像你學書法,開始的時候,可能要學王羲之、柳公權,但最後你要破。其實,蘋果的設計思維展現的也只是設計思維的一部分,它也不一定完全把所有參數抓得非常對。要提高設計思維,首先你的品位要不斷提高。你多看好的東西,不好的就自然看不下去了。而在同樣的美學水準之下,也有偏好的問題,比如有人喜歡菊花,有人喜歡蘭花。設計師慢慢了解更多人的主觀偏好以後,就會變得客觀,才能掌握整個市場,因為整個市場是所有主觀的結合。如果大家都懂得設計思維的話,產品一定是百花齊放的。過去我們對設計思維、顧客體驗的理解程度只能達到1.0,今後應該超越蘋果達到2.0,這才是完整的設計思維。

早一點思考人生的意義

經常有人問我,身為世界五百強企業的老闆,為什麼生活儉樸,坐飛機都坐經濟艙?談到如何看待財富,我認為,人生在世,應該好好讓財富發揮效用,去造福更多人,這才是人生的意義。人生真正的快樂不是往外持久的,不是從外在的物質那裡來的,而是源自內心的。你不往外持求,你的心就不會被物質所轉,你的心是可以轉物的。對一般百姓來說,他在沒有得到很好的物質享受之前,去思考人生意義似乎不現實,但我的體會是,即使是一個大學生,早一點思考人生意義,早點形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都是很有幫助的。

我在臺灣的大學做演講時鼓勵大家,從現在開始,就把人生的每一刻當作一種修行。雖然你還沒有真正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甚至你永遠沒有機會獲得足夠多的財富,你也可以慢慢領悟到小我跟大我之間的關係。我們不是大海裡的一個水滴,我們都在大海裡面。如果你體悟到其中的意味,就會學會慈悲,增長智慧。即便你的財富很少,但能用來幫助別人,那麼,你的人生意義一定超越一個有錢卻不懂得奉獻的人。▲(本文為本報記者張妮採訪整理)

企業老闆應「以德服人」

賀蓓芳

我是一個很典型的浙江商人,目的感非常強,只要為了生意,再苦再累我都有樂趣。然而,這種為了生意忙碌、為了利益奔波,其實是一種很盲目的狀態,也徹底地影響了我的家庭生活,讓我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但在華夏傳統文化學校學習之後,徹底改變了我的整個生活和工作狀態。

以前我覺得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很封建的,永遠在講求「君君臣臣」的等級,沒有真正的平等。然而,我在系統學習後才知道,社會的差異性是沒辦法避免的,真正的平等是指人格、道德上的平等。就像孔子,他雖然是平民,卻被人尊稱為「素王」,那是因為他崇高的德行已經超越了等級,他是以德行「稱王」的。如果我們都能以德服人,自然不會有不平衡的現象出現。

當今中國的企業為什麼在整體上沒有形成一種比較好的企業文化?主要是因為很多老闆沒有成為企業的靈魂,沒有像燈塔一樣照射著員工,這樣大家的向心力就不強。其實,對員工的教育、企業文化的培養,並不是只靠語言來完成的,更多的是用老闆的人格素養、處事準則來影響員工。我原來一心只在乎企業的利益,非常努力地去經營,但員工們會覺得,「那是老闆的企業,你再努力,賺得再多那也是老闆的錢。而我的工資只是公司大多數利潤當中很少的一部分而已!」這就導致員工心裡不平衡,又怎麼能踏踏實實地工作呢?學習傳統文化之後,我開始意識到德行的重要性。我開始發自真心地去關心企業員工,才忽然發覺——他們和我並肩作戰了這麼多年,我卻連他的家住在哪裡、孩子多大了都一無所知。這讓我生起很大的慚愧心。所以只要一有空,我就會跟他們拉拉家常,他們也能收到我發自內心的關懷。現在,無論是對客戶、員工、家人,我都多了一份感恩之心、珍惜之心。比起事業,與每個人相遇相知的緣分更值得我去用心經營。▲(本文作者為寧波市東葉工藝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磨掉土豪習氣,改變管理方法

李曉鍾

我系統學習傳統文化已經4年了,對我的改變可以說是全方位的。雖然以前我在物質上還算比較豐腴,但總感覺內心並不那麼踏實。接觸到傳統文化後,我就像找到了心靈的歸宿。

傳統文化中儒釋道貫穿的精神是什麼?我的體會是:儒家的教化從孝開始,追求和諧與融洽的關係;道家講究的是要符合自然的規律來做事;佛家則講要廣行菩薩道,讓生命大幅度地往上提升,這是更高的境界。三家的思想雖然有區別,但其實是一體的,這讓我認識到:首先要把人做好,然後在這基礎上再談應該如何做事,最終在自利利他中實現生命的升華。這對我的影響非常大。以前,做企業多多少少會沾染上一些「土豪」習氣。而現在的我慢慢開始把這些東西磨掉了。如今,我基本上菸酒不沾,不忙的時候就喜歡看看書;和朋友客戶交流時,我也不像原來動不動就大吃大喝,不僅吃得比較清淡,還會以茶聊為主。

另外,以前我認為人際關係就是互惠互利,我對別人好,就一定希望他能回報給我什麼。但人只要是抱著「有求之心」做事,就會產生很多煩惱——如果你對我不好,我內心就很糾結,徒生很多想法。現在我的思維方式變了——我對你好是發自內心的,不希求你給我什麼,至於你會對我怎麼樣,那是你的事情。這樣想,我就少了很多煩惱。

漸漸地,我對企業的管理方法也變了,以前方法很西式,定目標、績效考核,把公司內部搞得非常嚴肅緊張。現在,我首先把每年要完成的目的達標取消了,我只有最簡單的要求,大家都把本職工作做到極致,就一定有好的結果。神奇的是,自從我這樣實行了之後,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公司的利潤額、銷售額都沒有下滑,反而是增長的。大家在沒有很大壓力的情況下,反而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員工流失率每年只有1%到2%。祖先和聖賢的智慧,讓我身邊的一切都發生了不可思議的改變。▲(本文作者為常州市萬麗隆印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相關焦點

  • 訪華碩施崇棠:智者博弈在PC產業變革中
    華碩電腦一把手,董事長施崇棠先生身材清瘦,看上去不像是一個領導跨國集團的企業家,儒雅得更像是某一個大學裡的著名教授。隱藏了領導者的鋒芒,表現出更多的是謙和和從容,謙誠勤敏勇的華碩企業文化估計也是這個執著於產品和經營的學者型領導人的自身寫照。
  • 施崇棠給華碩全員發公開信力挺沈振來
    網易科技訊 7月8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華碩分家後激活一連串組織調整,卻引發市場聯想,市場甚至傳出CEO沈振來可能調整。
  • 華碩施崇棠:Zenbo Qrobot小布是進軍智能時代的先鋒
    「我們已經來到了人工智慧AI時代的大門口,Zenbo Qrobot小布則是華碩進軍智能時代的先鋒官」,2017年11月14日,華碩電腦全球董事長施崇棠如此解答與騰訊聯手推出智慧機器人Zenbo Qrobot小布的初心。  「從研發Zenbo Qrobot小布第一天起,華碩就堅信能夠研製出與眾不同且富有人性的機器人。」
  • 極致輕薄 華碩發3款chi系列2合1筆記本
    【IT168資訊】2015年1月5日,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在2015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發布會上以Experience 2Morrow為主題,發布ASUS Transformer Book Chi以及ZenFone 2、ZenFone Zoom共三款新品。《華碩ZenFone 2/ZenFone Zoom上手試玩》點這裡看。
  • 華碩TransformerBook Chi T300現場解析
    【天極網筆記本頻道】華碩TransformerBook是變形PC中最為經典的系列,在今年的臺北電腦展上,華碩發布了這一系列下的重磅新品:Chi T300。在發布會現場,施崇棠介紹了關於這款產品的命名,Chi代表著「氣」,它是無形的能量,華碩完全可以駕馭這種能量。
  • 華碩品牌與代工明年分家 代工業務也一分為二
    前天,華碩公司突然宣布分割旗下代工及品牌業務,華碩將保留品牌業務,而代工業務則一分為二,成為「和碩聯合」及「永碩聯合」兩家子公司,並由華碩百分百控股。     經過兩年激烈的思想鬥爭,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終於下定決心抽身品牌與代工間的矛盾漩渦中。
  • 華碩CEO:公司今後不再生產Windows RT平板
    沈振來稱業界對於Windows RT平板銷售疲軟、前景堪憂有著共識  據國外媒體報導,華碩CEO沈振來日前在公司季度業績發布會上透露,由於WindowsRT設備銷售疲軟,華碩將不再生產搭載該系統的平板電腦。
  • 華碩明年推增強現實眼鏡或是微軟HoloLens廉價版
    微軟HoloLens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2日消息,據科技網站CNET報導,華碩周三正式宣布,公司正在開發自主增強現實頭戴設備,並計劃在明年發布
  • 驍龍S4+Android4.0 華碩PadFone手機評測(全文)_華碩 PadFone_手機...
    這是MWC期間華碩發布會之前拋給我們的一個問號。在巴塞隆納著名的鬥牛場內華碩為我們帶來了一場頂級盛宴。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先生在這裡為我們帶了三合一PadFone,集成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三大模塊在內。在現場施崇棠先生用一款手機開始不斷的為我們展示PadFone的驚喜,從手機到平板再到筆記本功能讓現場的記者大呼過癮,由於時間關係一直沒能如願體驗成為遺憾。
  • 全新華碩手機ZenFone Selfie發布
    作為全球電腦與數位科技領域的領導品牌,華碩在展會正式開幕的前一天,即6月1日下午在臺北寒舍艾麗酒店舉辦了主題為「Zensation」的全球發布會。  發布會上,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先生發布了一系列旨在提供終極移動性,娛樂性以及效率體驗的革新性產品,其中包括新款智慧型手機ZenFone Selfie,備受媒體關注!
  • 華碩成立20周年 創新、感恩鑄就企業成長之路
    20年,華碩從成立到壯大,快速成長為世界500強企業。華碩將企業成長與社會進步融合,創新科技回饋社會,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創新、感恩鑄就華碩快速成長之路。    2009年4月1日,世界500強企業華碩電腦迎來成立20周年華誕。
  • 夏圭《溪山清遠圖》:生命的悲喜,在於參悟與超越
    這幅長卷放在南宋,也都稱得上是少有的「大部頭巨著」,縱46.5釐米,橫889.1釐米的《溪山清遠圖》讓觀者可以暢快淋漓地一睹夏圭筆下「脫落實相,參悟自然」的山水。從「脫落實相,參悟自然」的哲學層面來說,夏圭的山水是不凡的,他在創造一個承前啟後的山水宇宙,也在借水墨山水來暈染充滿實相的生命。
  • 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代表名單
    吳希廷       臺灣福建同鄉會監事  鬱慕明       新黨主席吳成典       金門縣兩岸交流協會理事長、前民意代表李 彌       金門大學海洋所教授謝冠雄       臺灣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前太平洋證券董事長陳開憲       臺灣大學園藝系副教授黃湘詅(女)    黃君壁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畫家陳麗玲(女)
  • 華碩CEO沈振來 設計實現平板創新融合
    ,再次向業界展示了華碩超強的創新活力、及從用戶體驗出發的「設計思維」理念。是華碩對「設計思維」的解讀,而「產品形態融合」、「變形」等就是華碩內化設計思維後所引領出的嶄新道路。 本次發布會上,華碩推出的全球首款6英寸手機平板――ASUS Fonepad Note FHD 6就是一款充分體現華碩「設計思維」的產品。
  • 叫板蘋果MacBook Pro 華碩UX501全拆解
    華碩UX系列一直是華碩筆記本電腦家族中的高端產品系列,主打輕薄便攜,定位高端時尚。前不久華碩剛剛發布一款15英寸的UX501,這也是UX系列第一款15英寸的產品。雖然它繼承了UX系列的的經典外觀,但看到它之後大部分人都會不自覺的與MacBook Pro做對比,本文我們就來實際拆解一下看看它的內部做工是否能夠與蘋果相匹敵。
  • 華碩聯手騰訊發布首款智慧機器人,以AI布局驅動未來成長
    華碩集團董事長施崇棠先生出席了當天的見面會,他就像一個介紹自己得意孩子的父親,向所有來賓講述了小布的與眾不同。  他表示,一直以來,華碩都希望能夠引領新時代的年輕工程師一起放膽逐夢,將更多人性融入科技,共同追尋無與倫比。
  • 黃靜今起訴華碩索賠500萬
    起訴書對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華碩電腦—華捷聯合信息(上海)有限公司提出訴訟,向被告索賠金額總計500萬元人民幣,並要求被告賠禮道歉。地址:臺北市北投區立德路 15 號 法定代表人:施崇棠 職務:董事長電話: 02-2894-3447被告:華碩電腦——華捷聯合信息(上海)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閔行區莘莊工業區春東路508號 郵編:201108法定代表人:徐世昌 職務:董事長電話:+86-21-54421616訴訟請求:
  • 華碩顯示器重磅新品全面盤點
    5月27日,華碩於臺北召開了30周年新品發布會。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親臨,激情演講瞬間點燃現場氣氛。回顧三十年來華碩走過的科技與創新之路,展望未來數十年的殷切期許,與充滿智慧、便捷的數位新生活。眾所周知,2018年華碩電競顯示器以全球出貨量第一的成績收官。
  • 「大運河畔·凝望和參悟」論壇在通州區圖書館舉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8日訊 11月15日,2019北京·通州運河文化藝術節「戲說運河」系列講座之「大運河畔·凝望和參悟」論壇在通州區圖書館舉行,脫口秀文化評論人、影視導演江小魚,大型實景演出導演、舞美設計家嚴文龍,作品覆蓋大江南北的環境建築浮雕藝術家安建達,暢銷書京味作家劉一達出席了此次論壇
  • 探索AR+文化之光——2018第三屆中華文化促進會藝術與設計聯盟理事...
    3月26日下午,2018第三屆中華文化促進會藝術與設計聯盟理事會在此召開,一群科技界與文創界的能人賢者匯聚一堂,共商文化與科技之融合共享,共議藝術與設計聯盟之未來發展。中華文化促進會藝術與設計聯盟簡稱「藝術與設計聯盟」成立於2014年1月11日,其主管單位為中華文化促進會,致力於實現主管單位及各成員單位之資源共享、協同合作、共同發展;致力於弘揚中華藝術與設計成果,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