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康普頓散射打造「史上最強的光」

2020-12-18 環球網

天聞頻道

宇宙深處,一顆恆星即將死亡,它爆發出的驚人能量以光速前進,跨越50億光年旅程,突然造訪地球……

今年1月,人類觀測到有史以來最強的伽馬射線暴,其釋放的光子能量在0.2—1萬億電子伏特之間,其總輻射能量甚至超過了太陽在過去100億年中釋放的能量總和,堪稱「史上最強的光」。

近日,《自然》雜誌發表了3篇論文,詳細闡述了這些高能光子如何形成。為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長江學者戴子高教授。

強大的射線起源仍是謎

伽馬射線是一種電磁輻射,主要來源於原子核的衰變,一個伽馬光子的能量是普通可見光中光子能量的100萬倍。伽馬射線暴,簡稱伽馬暴,是宇宙中伽馬射線強度在短時間內突然增強,隨後又迅速減弱的現象。

伽馬暴的持續時間不長,通常只有幾毫秒到幾千秒,分為持續時間小於2秒的短暴與大於2秒的長暴。

伽馬暴的威力如此之強,所以一旦發生,被它近距離照射的區域將被「徹底清空」,任何生命都逃不過它的攻擊。

那麼,威力驚人的伽馬暴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令人遺憾的是,伽馬暴仍是宇宙最大謎團之一。雖然,它早在1967年就被發現,但幾十年來,人們對其本質仍不清楚。

一般認為,長暴是在超大質量恆星耗盡核燃料時發生的。當恆星的核心坍縮為黑洞或中子星後,像噴泉一樣的物質噴流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外衝出,這個過程就會產生伽馬暴,同時可能產生超新星爆發。而短暴,研究人員認為,是由兩個中子星碰撞產生的。當兩個中子星碰撞時,也會產生黑洞或中子星,像長暴一樣,也有噴流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外衝出,進而形成伽馬暴,同時產生引力波事件,如GW170817。

精準觀測揭秘高能輻射成因

從發現伽馬暴的那天起,人類就迫切地想弄明白它的起源和輻射機制。不過,它發生得太突然,以至於科學家還沒來得及將觀測設備對準它時,就已經結束了。

但這次與過去不一樣,得益於全球協作,有多個觀測設備記錄到這一驚人的伽馬暴。科學家將這個來自宇宙深處的爆炸命名為GRB 190114C,當它產生的伽馬暴抵達地球時,被兩顆衛星探測到。不到22秒,爆炸的坐標信息就已發送到全世界天文學家手中。

戴子高說,伽馬暴的高能輻射機制一直是該領域的疑難問題。科學界認為,這樣的輻射可能有三種成因,一是產生於高能電子的同步輻射,二是逆康普頓散射,三是強子過程(即高能質子與光子或高能質子與質子的相互作用)。

以前探測到的伽馬暴的光子能量相對比較低,是電子同步輻射驅動的結果,這種情況比較常見。但是此次探測到的伽馬射線光子能量極其驚人,顯然不是來自同步輻射。

科學家將它與2018年7月的GRB 180720B伽馬暴進行對比研究,有了進一步發現,認為這種輻射機制來自逆康普頓散射。

「高能電子與低能光子發生碰撞,結果是高能電子把其能量轉移給低能光子,獲得了高能光子,這個過程為逆康普頓散射。」戴子高進一步解釋說,這一次觀測到的高能光子流量,明顯高於同步輻射從低能段向高能段的延伸,所以它只能產生於相對論衝擊波的逆康普頓散射。

伽馬暴之所以廣受關注,是因為它形成於宇宙早期階段,科學家們可以利用它來研究早期宇宙的性質。

有科學家認為,這次伽馬暴所發出的輻射能量是人類觀測史上最強的,這也成為了天文學史上的一個裡程碑。

「這次觀測證實了伽馬射線暴在MeV(兆電子伏特)能段的輻射機制為同步輻射,而在高能段的機制為逆康普頓散射。」戴子高說道。

另外,我國的「慧眼」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HXMT)已於2017年發射運行,而空間變源監視器(SVOM)、愛因斯坦探針(EP)、X射線時變和偏振探測器(eXTP)以及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ECAM)等項目正處在不同的研究階段,它們的成功實施將使我國在伽馬暴探測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未來,這些設備將為伽馬暴研究貢獻出中國學者的力量。

相關焦點

  • 重新認識散射光
    散射光與細胞膜,核膜以及細胞結構的折射性、顆粒性密切相關,細胞形狀和表面形貌也對其產生影響。3 普遍共識:前向角散射(FSC)光與被測細胞的大小和面積有關,檢測的是雷射束照射方向與收集散射光信號的光電倍增管軸向方向的散射光信號。側向角散射:側向角散射(SSC)光與被測細胞的顆粒密度和內部結構有關,對細胞膜、胞質、核膜的折射率更為敏感(見下圖)。
  • 基於光散射的完美光器件
    例如半導體光刻系統,用於製造更小、更節能的微晶片,基於衛星的高解析度地球觀測系統,以及引力波探測領域的基礎研究。然而,在光學領域,即使是最微小的缺陷也會導致散射光,從而導致對比度降低和光產率降低。因此,當今的光學系統依賴於優化設計和全面檢查光學元件的整個表面。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夫琅和費應用光學和精密工程研究所(IOF)正在開發能夠檢測不需要的散射光的光散射測量技術。
  • 攝影用光技巧 散射光的原理與應用
    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向四周發射的光所產生的散射光。這種散射光產生了漂亮的「光芒四射」視覺效果。拍攝者巧妙地用樹葉擋住了相當部分的直射向鏡頭的太陽光,而射向四周的陽光在散射的作用下營造出一種特別的氣氛,是不是作者有意要表達佛光普照的意境?
  • 【備考事業】彩虹到底是光的散射還是光的折射?
    這是因為,紅色光在可見光中(   )A.波長最長,且不容易被散色B.波長最短,且不容易被散色C.波長最長,且容易被散色D.波長最短,且容易被散色【解析】在所有的可見光中,紅光的波長是最長的,因此紅光的穿透力最強。
  • 光散射法分子量測定技術及應用
    分子量的測試也有多種方法,如端基分析法、膜滲透壓法、光散射法、粘度法、凝膠色譜法等。不同方法得到的平均分子量的統計意義也不同,本文所介紹的是光散射法測定高分子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2、原理:光散射是指光通過不均勻介質而偏離原來的傳播方向,散開到所有方向的現象。我們可以通過光散射方法研究物質的結構、粒度、粒形和分子量。
  • 攝影大師跟我說的一些散射光攝影技巧,受益匪淺
    在陰天,陽光被雲層所遮擋,不能直接射向被攝對象,只能透過中間介質或經反射照射到被攝對象上,光會產生散射作用,這類光線稱為「散射光」。由於散射光所形成的受光面及陰影面不明顯,明暗反差也較弱,光影的變化也較柔順,因此產生的效果比較平淡柔和。「直射光」會產生反差較強的光線,致使陰影較濃厚,調子變化較少,所拍出的影像線條及影調較硬。
  • 第二十屆全國光散射學術會議 (第二輪通知)
    受中國物理學會光散射專業委員會委託,第二十屆全國光散射學術會議將於2019年11月2-6日在蘇州召開,會議由蘇州大學承辦、廈門大學協辦。
  • α粒子散射實驗
    由此導出α粒子散射公式,說明了α粒子的大角散射。盧瑟福的散射公式後來被蓋革和馬斯登改進了的實驗系統地驗證。根據大角散射的數據可得出原子核的半徑上限為10^(-14)m。這個實驗推翻了湯姆孫在1904年提出的原子的葡萄乾圓麵包模型,認為原子的正電荷和質量聯繫在一起均勻連續分布於原子範圍,電子鑲嵌在其中,可以在其平衡位置作微小振動,為建立現代原子核理論打下了基礎。
  • 樂士歐:教你區分產品攝影什麼是柔光、硬光、散射光
    攝影是用光與影來表達畫面的,特別要注意的是影。產品的影長表示燈位低;影方向多,表示燈多;影淺表示光比小;影的濃淡,表示光的軟硬散。產品攝影中柔光與硬光是最常見的光源,另一種就是散射光。什麼是柔光?什麼是散射光?散射光是指光線沒有明顯的方向性,整體畫面比較柔和的光線效果。典型的散射光是天的自然光線。散射光的打法有:柔光屏,燈光打到房頂上反射下來,大面積柔光布等。
  • 【高考地理】光的散射之雲霞考點
    第3,這種題屬於「固定答案」題,也就是無論材料怎麼變,讓你描述「霞」的形成過程,必然是下面這個答案:【答案】①天空的水汽、固體雜質多(先答物質條件,因為沒有水汽與固體雜質,就不會有雲,沒有雲,就不會有霞);②早晨與傍晚,太陽高度角小,太陽光經過的大氣層路徑長、厚度大(再答發生散射的大氣條件);③太陽光經過大氣層時,波長較短的紫、藍、青等在大氣上層最先被散射(並超出眼瞳可感範圍
  • 智慧光科技正式發布 史上最強的可視卡iCard4
    智慧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視卡技術的全球領導者,在2014年3月14號宣布其新一代智慧卡iCard4正式上線。  2014 參展安排:四月巴西聖保羅- CARDS 2014、四月新加坡- Cards & Payment、五月美國拉斯維加斯- CARTES。
  • 【分析】西南大學黃承志教授團隊構建深度學習等離子體光散射分析技術
    等離子體暗場散射成像因其具有較高的成像對比度和信噪比,極大推動了暗場散射成像技術的發展以及在生物醫學成像分析領域的應用。但當等離子體納米顆粒的光散射受到複雜生物背景的散射幹擾時,在複雜生物樣品成像中難於被有效的識別和分析,特別是在動態和複雜環境如活細胞和組織中的等離子體納米顆粒散射性質表徵仍然有很大挑戰。
  • 51Talk聯合未來網、作業幫打造史上最強英語演講大賽
    51Talk聯合未來網、作業幫打造史上最強英語演講大賽時間:2017-03-15 15:10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51Talk聯合未來網、作業幫打造史上最強英語演講大賽 2017年3月2日,第一屆51Talk之星2017年全國小學生英語演講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正式啟動了海選報名工作
  • 給點散射光就能養開花的5種植物,鄰居都搶著養!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5種每天給點散射光就能開花的植物,看看都有哪些?1、球蘭球蘭是室內特別常見的多肉植物,它有著比較粗壯的藤蔓,可以攀爬在支架向上生長,開的花看起來有點像繡球花,每朵花裡面會有單獨的幾十朵小花組成,花型一般都是小小的五角星形狀。
  • 模擬偏振敏感的散射過程
    當散射發生時,光線的強度保持不變,但是光的傳播方向因散射而改變。這會造成光線從入射光束中偏離進而使入射光發生損耗。在本例中,散射造成衰減率由exp(-zμs)決定,其中散射係數μs為平均自由程的倒數,用以表徵散射發生的概率,如下圖所示:
  • 養花過程中,經常說到散射光線,那,什麼情況才叫散射光線
    光線是一種幾何的抽象,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的直線,真實世界中不可能得到一條光線,口語中光線亦可指光源所輻射的光。沒有光就沒有色彩,世界將是一片漆黑的。絕大多數的生物都無法生存。喜散射光環境二、花卉植物根系或植株受傷後,需要短期內自然修復時期,需要散射光線。
  • 「詳細案例」FDTD計算不同太陽輻射波長下顆粒光吸收和散射能力
    ,在其內部使用更精細的網格(dx=dy=dz=4nm)仿真區域內設置吸收和散射場監視器來獲取納米顆粒在光照條件下的吸收和散射光譜尺寸分別為750*750*750nm和850*850*850nm設置有電場監視器獲取顆粒內部和周圍的電場分布選擇TFSF
  • 4本「史上最強」的科幻,獲得萬界商鋪系統,成為史上最強店主
    4本「史上最強」的科幻,獲得萬界商鋪系統,成為史上最強店主現在喜歡看小說的網友越來越多了,同時每看完一部小說就鬧書荒的網友也很多,小編有試過那種鬧書荒的感覺真的很不好受,所以今天小編通過精挑細選後選出了4本「史上最強」的科幻小說,看男主穿梭萬界會有怎樣的境遇
  • 5年,1925萬字,光楔子就寫了百萬字,這本小說稱得上史上最強!
    5年1925萬字,光楔子就寫了百萬字,這本小說稱得上史上最強!這本小說就是沙之愚者的《御魂者傳奇》,五年時間更新了1925萬字,作者一天五更,超一萬字,雷打不動,這個毅力實在是佩服。此書擁有網文界史上最長的楔子+前言,超百萬字篇幅。
  • 液相色譜儀常用檢測器之蒸發光散射檢測器
    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是液相色譜儀分析過程中比較重要的檢測器,今天就來呵大家分享一下,蒸發光散射檢測器的發展歷史、結構原理以及應用維護。二、蒸發光散射檢測器的結構原理:原理:高效液相洗脫液進入檢測器後,首先被高壓氣流霧化,形成的小液滴進入蒸發室(漂移管),流動相及低沸點的組分被蒸發,剩下高沸點組分的小液滴進入檢測池,光束穿過檢測池時被散射,散射光被檢測元件接收形成電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