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17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選詞填空題辨析詞語的「色彩」,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掌握必要的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對於提高公務員考試做題速度和準確率是有一定幫助的。下面針對言語理解與表達模塊中的邏輯填空題,提供一些技巧指導,希望對考生們有所幫助。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什麼是詞語的色彩。它是指詞語或者成語含義附帶的某種傾向、情感基調。有的表現為感情上的,或褒或貶或中性,叫感情色彩,在閱讀文段時也可以理解成作者情感是積極性的還是消極性的;有的表現為使用場合的不同,或用於書面,或用於口語,叫語體色彩。如「鼓舞」、「鼓動」與「煽動」,「鼓舞」是積極的,含褒義;「煽動」是消極的,含貶義;「鼓動」屬於中性,無褒貶之分。又如「夫人」與「愛人」,前者適合於莊重的場合,後者適合於一般的場合。經過長期沿用,不少成語帶有了濃厚的感情色彩,旗幟鮮明。如「無微不至」與「無所不至」,都有「沒有一處不到」的意思,但前者形容待人處事細緻周到,體貼入微;後者多指什麼壞事都幹。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卻截然不同。
那麼,我們要如何判斷文段中的情感傾向呢?
考試中有些填空題難度並不大,常用的技巧就是尋找文段中的呼應點。那麼暗示文段感情傾向的呼應有哪些呢?可以從以下三點來判斷:
第一,看文段中有沒有出現比較明顯的褒貶詞語;比如鼓吹和宣傳,如果文段中出現的是宣傳,就是告知一些客觀的事實,是中性詞。若出現鼓吹,就是告知一些誇大事實的消息,是貶義詞,這樣我們就可以判斷文段的情感傾向了。
第二,看選項給出的四組詞語是不是近義但是褒貶分明的,這樣就可以回到文段來判斷。
第三,可以通過閱讀文段分析大意來判斷作者的寫作感情傾向。一般來說,文段的色彩考生通過常識是基本可以判斷出來的,不算難點。以下,我們通過兩道例題給大家做較為直觀的解析。
【例題1】
在全球化經濟浪潮下,只有加強國家之間的________,才能消除分歧,和平共處,共同發展。
下列選項中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是( )。
A勾通 B勾結 C溝通 D交通
【分析】
由「共同發展」可知,文段為褒義語境,空缺處所填詞語應為褒義詞。「勾通」、「勾結」本身含貶義,與題幹感情色彩不符,排除A、B兩項。D項「交通」填入句中與句意不符,排除。「加強溝通」為常用搭配。故本題答案為C.
【例題2】
「徒法不足以自行」.在目前公車管理還不甚規範的大環境下,單一的公車尾號限行政策值得________.真要實行的話,要________其負面作用。至少,要拿________出措施防止公車因此而增加。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商議 提防 臨陣磨槍 B商榷 謹防 未雨綢繆
C商討 警惕 居安思危 D商量 防備 有備無患
【分析】
由「公車管理」、「政策」等詞可知,文段屬於比較嚴謹的政論文體,第一空應填入一個書面語。「商量」與此明顯不符,排除D.再看第三空,由「拿出措施防止」可知此處所填詞語應含有提前做準備的意思。「臨陣磨槍」比喻事到臨頭才做準備,與句意不符,排除A.「居安思危」側重於要提高警惕,即要有憂患意識,「未雨綢繆」側重於事先準備。「未雨綢繆」更符合句意。故正確答案為B.
(編輯:寧夏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