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樓神器」引上千網友留言!杭州馮阿姨特地來電感謝樓下老教授...

2020-12-12 瀟湘晨報

陳女士最近很煩惱,買的新房還在裝修,她和老公還有3歲的孩子租房住。樓下鄰居幾次上來提意見,說樓上太吵,陳女士和老公覺得自己是正常居家過日子,孩子管了,已經很小心了。可沒想到,樓下鄰居裝了震樓器,每晚8點震到凌晨。陳女士很煩惱,發帖在網上求助。詳見《一位年輕媽媽網上發帖求助,樓下鄰居裝了震樓神器,我該怎麼辦?》

昨天,家住清波苑的馮阿姨看到快報打來電話,說自己看了這篇報導也很有感觸,「還想感謝我樓下教授夫婦對我們的包容。」

馮阿姨67歲,和兒子兒媳住一起,家裡兩個小孩,孫子10歲,孫女7歲,兒子兒媳都忙,白天馮阿姨和孩子在家待得最多。

馮阿姨說,現在兩個孩子長大了,都很乖,樓上樓下鄰居都蠻喜歡,可早兩年,正是淘氣的時候,樓下住了一對老教授夫妻,搞藝術的,中國美院退休。

馮阿姨家三室一廳,140多方。馮阿姨說樓層間隔音不是很好,樓上人家洗澡、衝馬桶,在樓下水譁譁的聲音聽得清晰。

馮阿姨說,她到樓下教授夫妻家去過,他們在客廳擺了張大桌子,平日在家寫寫畫畫。孫子孫女也都在客廳玩耍。

馮阿姨說,大概4年前,孫子6歲,孫女3歲,愛跑愛跳,根本管不牢,有時候孫子從沙發往地板上跳,「咚」一聲,自己聽著心裡都跟著打鼓,心想樓下的老教授夫妻肯定要懊惱的。

雖然人家一次也沒找上門,但馮阿姨知道肯定有影響,一直心懷歉意。

有一次在樓下花園,正好碰到樓下奶奶,人家很和藹地問,「家裡有點吵,兩個孩子難帶吧?」

馮阿姨很難為情,「吵著您了,真不好意思啊。」

樓下奶奶依然笑呵呵的,「孩子小,都一樣,我家小孫子也淘。」

人家越客氣,馮阿姨越覺得過意不去。

「那麼大的小孩子確實難管,你剛和他說不能這樣,他答應得好好的,你一轉身,他就又跑又跳了。我們也頭疼啊,只能儘可能降低噪聲。」

她給孫子孫女買了厚厚的襪子,給家裡的桌子椅子也都套上了腳套。

圖片

馮阿姨家的桌椅全都戴上了腳套

馮阿姨說,現在兩個孩子大了,懂事了,對他們的要求是在屋子裡不要跳。就算練琴、吹葫蘆絲,也不要超過晚上8點,葫蘆絲就到外面公園吹。「說實話,你吹得好聽還好說,別人也許是享受。吹得不好,嗚嗚啊啊的,可別提多難聽。」

圖片

家裡的瑜伽運動墊也選了很厚實的

這幾年,每一次家裡聲響大了些,第二天馮阿姨見到樓下老夫妻都要主動道歉,「昨天吵著您了。」教授夫妻很體諒,「沒關係。」

馮阿姨老家建德,回老家會帶些特產:草莓、橘子、土雞蛋,經常記得多帶一些,給樓下送去。

「他們太客氣,每次都要買兩大包零食回送上來,搞得我都不好意思再送他們東西,因為他們的回禮比我送的還多。」

馮阿姨說,對樓下教授夫妻,她和兒子兒媳一直很感恩。「杭州有句老話,鄰居好,賽珠寶。我們就是遇到珠寶了。」

馮阿姨是老底子杭州人,從小住南星橋,那時候左鄰右舍都很熟悉,有吃的喝的相互分享,隔一兩裡地別人家的事也都知道。「一家吃東西,很多小孩子扒著窗臺看。」馮阿姨說著哈哈笑了,「現在住樓房,鄰裡之間陌生了許多。」

馮阿姨說,也許很多人都在懷念過去,其實現在大多數鄰居也都是通情達理,好說話的。

說到快報上這位求助的年輕媽媽,馮阿姨覺得,首先態度很重要。「樓下到樓上說了兩次,就對人家態度不好,這個不利於解決問題吧?

「從小我爸爸常念叨一句話,前半夜想想別人,後半夜想想自己。就是大家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遠親不如近鄰,這話真是不假的,有矛盾大家互諒互讓,有事情也好搭把手,相互照應。」

昨天快報官微刊發了這篇報導後,閱讀很快突破10萬加。近千位網友留言討論,講述自己的理解和經歷。

樓上為什麼會吵?從評論區來看,很多人家樓上有小孩子,愛跑愛跳愛扔東西,跳繩也是常見的活動之一。

@童十六:我們樓上那家人才好笑,孩子還不會走路,喜歡在家扔重物,扔了馬上撿,撿了馬上再扔!也不知道扔的什麼鬼,聽起來很有分量,響得要命!

@芒果:我的樓上也是小孩子,三四歲,除了睡覺就是一天跑到晚,煩死了。

@Future' 未來:我家樓上孩子就這樣,跑來跑去每次能跑十來分鐘。

@柳三續:每天都懷疑我家樓上住著一整個東非大草原,這奔跑跳躍的歡實勁兒。

有的因為樓上是群租房,聲音來自關門、走路、挪桌子等。

@請別和我說話:我家樓上每天椅子拖來拖去不說了。

@=。=:我們家樓上也一樣,大人也一樣,三更半夜重手關門。

@包容容:大晚上12點了還在跑動,明顯是大人的腳步聲,拉凳子各種,怎麼辦?

@SUN:樓上合租五戶怎麼辦啊,持續半年了,樓上各種聲音。

也有分析房屋隔音和建築結構的。

@斐:說白了就是房屋質量問題,隔音好的房子不存在這種問題。

@琵琶欄:樓板太薄。

@方志根:空心預製板的老房子隔音本來就不好。

@☆星:臥室頂面裝修必須做吊頂加隔音棉。

有人講述自身經歷,提供解決方法:

@ qiqi:拖動椅子有聲音可以貼腳墊,小朋友跑跳可以鋪地毯或者地墊,如果樓下不裝震樓神器,樓上應該永遠沒法感同身受吧。我反正搬進新家第一件事就是全屋鋪好地墊,以防貓子們跑酷吵到樓下。

@丸子同學:我們家樓上是合租房,一到晚上各種拖凳子敲東西的聲音吵得不行,後一天我直接買了地毯和凳子腳套送上去,從此世界清靜了。

@小白Carol:震樓器這種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還是得先自己檢討下,畢竟可能有些人確實很敏感,不行孩子活動區域鋪上墊子,再找社區三方一起溝通解決下。硬碰硬解決不了問題。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樓上直播噪音大,樓下無奈要「震樓」
    有人建議樓下的業主對付樓上的噪音可以使用「震樓神器」。受噪音困擾的業主表示,要去買震樓器,並且在白天打開,只是針對直播住戶,不想影響其他鄰居的休息。「我也是被逼無奈,如果物業、社區居委會不能幫我們解決問題,我每間屋裡都安裝震樓器。各位鄰居給我作個證,我會上班就開,下班關上,不打擾其他鄰居,只針對直播這戶。」
  • 一位年輕媽媽網上發帖求助:「樓下鄰居裝了震樓神器,我該怎麼辦...
    都市快報訊 一位網友在19樓網站發帖,說自己遇到一件難事,樓下人家裝了「震樓器」,一個星期了,每天晚上從8點多一直震到凌晨1點……記者劉抗核實報導 發帖人陳女士,90後,來杭州10多年,上大學、上班、安家、結婚、生子,今年買了新房,正在裝修,現在和老公臨時租房住。夫妻倆白天都上班,3歲寶寶婆婆在帶。
  • 樓上噪音連連 樓下用上「震樓神器」 冤冤相報何時了?
    民警找到了這名使用震樓神器的姚某,姚某表示他的妻子正懷孕待產中,樓上住戶一直在夜間發出的噪音讓妻子經常無法入眠,他曾多次上門協商卻沒有改觀,一怒之下就購買了 " 震樓神器 "報復一下!可周圍的鄰居也跟著遭了殃。樓下住戶解釋說,大家作息時間不同,也曾鋪了減震地毯去化解矛盾,可房子的隔音效果並不好。矛盾依舊沒有解決。
  • 搗蒜噪音太大,樓下用震樓神器報復,物業:怎麼說都不行
    上下樓在家裡都能聽到上下樓的聲音,樓上稍微有一點動靜樓下都能聽到一清二楚。陳小姐家裡有小孩,家裡會有孩子調皮發出一些聲音。樓下的用戶就受到了一些影響。隨後樓下的住戶就在網絡上購買了一個震樓神器來以牙還牙給她,讓陳小姐一家飽受痛苦。陳小姐說自己生下孩子之後就有輕微的抑鬱症,心情一直都不是很好。
  • 樓上噪音太大男子自製震樓神器報復 結果出人意料
    叫你煩,叫你煩,我自製神器懟死你!——湖墅派出所妥善化解一起因噪音引起的鄰裡糾紛震樓器,不稀奇,自製震樓神器才真的牛!僅僅幾個大泡沫箱子、數個擴音器、三根竹杆子和幾組線圈,加上簡單的組合拼裝,三隻震樓神器立馬製成,分別豎立在房屋的3個角落,妥妥製造出比樓上更為強大的噪音。
  • 等震樓神器回來,我要讓樓上哭著下來道歉
    樓上小孩每天蹦躂到老汙婆都要神經衰弱了,上門找人還不承認是自己家孩子,真是欲哭無淚。物業上門說都並沒有什麼用,所以朋友特地送來了一個厲害寶貝——震樓神器。你還別說,這震樓神器的威力真不是一般的大,不到半天樓上就來和解,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老汙婆自然是就此作罷。物業先說讓樓上在地上鋪上地墊,讓老汙婆家在天花板上加上隔音墊,這樣一來就能完美解決問題,可是往天花板加隔音又要重新施工,著實有些麻煩呢。
  • 嫌樓上鄰居吵,這家人買「震樓神器」反擊
    王先生家的「震樓神器」2017年1月2日晚8點多,家住南京金域中央小區的陸女士無奈報警,原因是樓下鄰居用「震樓神器」製造噪音,害得他們一家人沒法睡覺。何謂「震樓神器」?於是,樓上樓下為此鬧得很不愉快。讓陸女士沒想到的是,樓下鄰居會買來「震樓神器」對付他們。「一到晚上九十點鐘他就把機器打開,震動的聲音特別大,一夜都別想睡。」陸女士一家實在忍受不了了,只好報警。隨後,民警來到王先生家,協調兩戶人家的矛盾,並將安裝在天花板上的「震樓神器」取下,予以沒收處理。採訪中,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其實安裝「震樓神器」的住戶也不得安生,噪音也挺大的。
  • 買「震樓神器」對付吵鬧鄰居 這招靠譜嗎?
    近日,網上流行一款「防樓上噪音神器」,不少網友表示對付樓上糟心鄰居「效果明顯」。記者了解到,這款安裝在天花板上的震動馬達一旦開啟,樓上住戶地板就會明顯感到震動。對此,建築專家稱,此舉可能對房子造成損壞,影響居住安全。律師也表示,銷售和使用該設備涉嫌違法,遇到鄰居擾民應通過合法途徑制止。
  • 嫌樓上太吵,樓下鄰居買來震樓「神器」報復……
    嫌樓上玩滑板車吵人樓下業主買來震樓器反擊事情發生在 4 個月前。一天晚上,住在武昌某小區 4 樓的王某家裡的大門被敲得咚咚響,打開門一看,門外站著一臉怒氣的樓下鄰居袁某。許多網友留言退一步海闊天空鄰裡之間有什麼事是不能溝通的呢▼@泊岸花開:鄰裡之間以和為貴,以牙還牙不可取,畢竟住在一個小區,低頭不見抬頭見。
  • 樓下住戶曾買震樓神器實施報復
    近日,在南寧市江南萬達華府 一對鄰居因噪聲問題產生矛盾 住戶向某認為樓上住戶石某故意製造噪聲 影響了自己的生活 為此,他放出大招——震樓神器
  • 用「震樓神器」解決鄰裡噪音 互相傷害好嗎?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家住南京金域中央小區的陸女士無奈報警,原因是樓下鄰居用「震樓神器」製造噪音,害得他們一家人沒法睡覺。據報導,「震樓神器」在網上銷售火爆,而根據買家的評論,不少人買回去就是為了對付樓上(下)的鄰居,達到「以噪音制噪音」的效果。
  • 樓上阿姨愛製造噪音屢勸不聽 網推一神器:專制惡鄰居
    有位女網友近期上網發文分享,她說自家樓上的鄰居住著一位阿姨習慣穿鞋大聲走路,又愛移動家具,加上她2個女兒時常在樓上奔跑、打籃球,噪音吵得她受不了,而在樓主老公勸導3次後,對方竟主動加Line,結果每次吵鬧後對方還是裝死不認,令樓主感到崩潰,而貼文一出後,網友們紛紛推薦她使用一款神器,表示這是專門用來對付惡鄰居的法寶。
  • 對付鄰居的「震樓神器」銷售火爆 助長社會不講道理
    2017年1月2日晚8點多,家住南京金域中央小區的陸女士無奈報警,原因是樓下鄰居用「震樓神器」製造噪音,害得他們一家人沒法睡覺。何謂「震樓神器」?記者發現,這玩意在網上銷售火爆,而根據買家的評論,不少人買回去就是為了對付樓上(下)的鄰居,達到「以噪音制噪音」的效果。不過,律師卻提醒,這種「以噪音制噪音」的手段不可取,侵害了相鄰權,應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
  • 樓上鄰居太吵還不聽勸 樓下買來「震樓」神器反擊
    (原標題:樓上鄰居吵得慌還不聽勸 樓下買來"震樓"神器反擊)但西安紅光路一小區,因樓上小孩經常深夜吵鬧,樓下住戶用「震樓器」予以反擊,經民警及社區協調,雙方達成諒解。因小事爭執鄰居間鬧彆扭「其實雙方是一個工廠的,低頭不見抬頭見都認識,就為了一丁點爭執。」
  • 樓下嫌樓上吵,無情網購「震樓神器」,樓上無奈報警:求放過!
    樓下嫌樓上吵,無情網購「震樓神器」,樓上無奈報警:求放過!陸女士之後告訴民警,自己的家中有一個小孩子,小孩子也十分的調皮,經常在家中跑來跑去的,還經常的將自己的玩具摔在地上,很是影響樓下王女士一家的正常休息,王女士也表示和自己調解過好多次,但是小孩子愛玩鬧的心,就是控制不住,陸女士也管不了,自己的孫子只要是稍稍的不順心了,就會大喊大叫,更是會影響大家休息!
  • 江城警察故事丨「震樓神器」
    調解鄰裡糾紛是派出所民警的必修課,於化勇也不含糊,幾句話說得樓上樓下心裡熱乎乎的,樓上的周先生夫婦滿口應承著,「放心吧,於警官,今後一定看護好孩子,輕點玩耍,絕對不再擾民。」樓下的祁先生也表示諒解,「小孩子麼,尤其男孩,淘是天性。」兩天後,又是於化勇當班,趕巧了,晚八點剛過,值班室的鈴聲響了,還是那位祁先生,「實在沒轍了,消停了兩天,於警官,你看咋辦吧?」
  • 男子嫌樓上鄰居吵鬧,拿出震樓「神器」對付,鄰居無奈:求放過
    南京的陸女士和樓下鄰居就相處得很不愉快,甚至還鬧來了警察,怎麼回事呢?陸女士家住在南京某一小區的5樓,因為家裡有時候會發出噪聲,影響到4樓鄰居王先生的休息,所以多次被對方投訴。沒想到王先生還拿出了一個震樓的「神器」,搞得陸女士一家不得安寧,無奈之下,她只好報警解決,求對方放過。
  • 一位年輕媽媽網上求助:「樓下鄰居裝了震樓神器,我該怎麼辦?」
    一位年輕媽媽網上發帖求助:「樓下鄰居裝了震樓神器,每天晚上從8點多一直震到凌晨1點,我該怎麼辦?」原來這位年輕媽媽有一個3歲的兒子,活潑好動,喜歡扔東西和在家裡跑來跑去。有一天樓下鄰居來敲門說她家太吵了,影響了他們休息,讓她家安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