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地景藝術節觀音展區「花非花,樹非樹」。為國際知名鋼雕藝術家劉柏村老師創作,藉由千層樹、千層葉花朵與白鷺鷥群,建構人類對第二自然的憧憬,對白鷺鷥來說,更是中途休息中繼站。使用將近8噸的白鐵製作,價值近千萬。記者許政榆/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主展區觀音廣福小區白千層林道,沿途景象融和農村意象。記者許政榆/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桃園地景藝術節觀音展區「千塘星系」,由藝術家陳建智製作,將過去早期家戶高掛屋頂的水塔,用細鐵條支撐于田野中,夜間這些謎樣球體還會發光,如同漂浮在空中。記者許政榆/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8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明天正式登場,將於8月18日至9月3日在桃園觀音、八德熱鬧舉行,今年以桃園獨特的陂塘、白千層林道與豐富自然生態為背景,結合在地村落美學,以藝術裝置為路標引領民眾「秘境找地景」,27件藝術裝置皆有不同趣味。
據報導,觀音廣福小區的白千層林道,沿線有將近700棵白千層樹,樹齡超過30年,是在地民眾騎自行車及休閒散步的好去處。步道周遭可看見可愛「樹精靈」,為日本藝術家鈴木貴彥所創作,將近200隻小精靈陪你遊地景。
坡內陂和白千層林道內,特地邀請了國際知名鋼雕藝術家劉柏村老師,運用在地意象創作2件大型亮點裝置「花非花‧樹非樹」及「桃花源」,以鋼鐵鏤空的結構與周邊環境虛實相衍,帶領觀者進入自然環境與藝術手法交織的詩意境地。
觀音廣福小區,邀請陳愷璜老師策劃「迴旋身軀。覓徑」裝置藝術駐村計劃,透過公開徵件邀請藝術家進駐小區與在地居民互動,完成7件關注土地與居民連結的作品。包括在地藝術家蕭凱文「補囊」、陳建智「千塘星系」、陳容瑱「花貓愛魚」、周學涵和姜名駿「秧秧」,創作與在地連結緊密。
「侖坪文化地景園區」則連結此地日治時期國際電話株式會社受信所的歷史背景,首創將聲音裝置結合地景藝術,製作「環繞」及「擁抱」2件大型聲音裝置藝術,裝置的音樂由著名聲音藝術家馬修‧連恩,錄製來自臺灣高山到海洋,以及最繁華擁擠的城市生活錄音。
八德竹霄地區則由謝佩娟老師策劃了「藝遊八德:環境藝術行動」計劃,邀請8名島內外資深藝術家,媒合在地小區、社群及學校辦理超過20場藝術工作坊,合力完成6件地景藝術作品;八德陂塘自然生態公園則展出劉柏村老師2件鋼雕作品─「城市變身」及「紅冠水雞」,以鋼鐵構成的線條組合與鏤空形狀幻化出巧妙的觀景趣味。
責任編輯:徐亞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