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三場以少勝多的戰役暗示了心理戰術的套路到底有多深

2020-08-27 烽火拾遺

前言

挫敗感往往令人不堪一擊,前幾天看到一個友友每天發一張表情圖,上面寫著「我是廢物」。不知道為什麼,看著看著就真的覺得我也要變成了廢物,索性就不再去看。心理暗示會嚴重影響人們的思維意識,而這種潛在的意識很多的時候就直接導致了挫敗。

一個人可能會戰勝任何人,但往往最後卻輸給了自己。譬如,堪稱一代梟雄的西楚霸王項羽,身披堅執銳,一生中大大小小經歷了七十多場勝仗,但唯獨最後一仗敗北。勝敗乃兵家常事,但項羽卻暗示自己這一仗是「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人不可與天鬥,所以「固決死」的結果成了必然。

那麼,反過來講,戰勝別人也同樣可以通過這樣的心理暗示來實現嗎?細數起來,歷史上以少勝多、反敗為勝的戰役也著實不少,羅列起來有那麼一長串。這些戰役是如何做到絕處逢生的呢?其中隱藏了什麼竅門?是否還能指引而今的我們?

如下三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或許可以告訴我們,任何一場勝利都並非偶然,尤其是在瀕臨落敗的前提下。想要戰勝別人首先要戰勝自己,這一點心理暗示到底有多重要。

巨鹿之戰:狹路相逢勇者勝

西楚霸王項羽做起事來就是霸氣十足,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確實如此。巨鹿之戰中楚軍只有幾萬人,卻把幾十萬的秦軍打得落花流水,四散奔逃。九戰九勝,絕甬道,退章邯,虜王離,殺蘇角,涉間自焚……他是怎麼做到的?

蒲松齡的自勉聯上說「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這句話就是說的巨鹿之戰。可見,「有志」是首要條件,心中篤定了信念之後,接下來就看怎麼幹了。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史記·項羽本紀》

看到此處恍然大悟,項羽原來是這麼幹的!他破釜沉舟,自斷後路,然後率領眾兵將主動出擊,勇往直前而無所畏懼,抱著視死如歸的決心上陣殺敵。霸王的勇猛、果敢和信念在氣勢上就壓倒了無數敵人,而手下的兵將在他強大氣勢的帶領下也猶如打了一針興奮劑,士氣倍增,以一當十。

狹路相逢勇者勝,不僅要有勇往直前的決心,還要有說幹就幹的執行力。項羽的這種「勇」讓秦軍聞風而喪膽,讓各諸侯將領自慚而形穢。看來,強大的內心也可以勝過百萬雄師!

井陘之戰:被動不一定都要挨打

井陘之戰是「兵仙」韓信的傑作,這不光是一場以少勝多的神奇之戰,還是一場速戰速決的速度之戰。但在戰前,韓信的舉措不光招致趙軍的譏笑,就連自己的部下也都毫不信服。可為什麼這一仗能打得如此漂亮呢?

井陘號稱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又是天下九塞之一,其險要自不必多說,易守難攻,路窄大軍難行。假如趙軍真的用了廣武君的策略,堅壁不出,再斷其後路,那自然是必敗無疑。

但偏偏趙軍將領陳餘是個自大之徒,不聽用廣武君的謀略。韓信得知這一消息後,喜不自勝,自信已然勝券在握。他便是抓住了陳餘自大的這一弱點,既然險而難攻,兩軍又力量懸殊,那就只能取巧。你陳餘不是自大嗎?那好,就讓你再膨脹一下好了。

於是,韓信巧妙地設置了「背水一戰」的戰略方針,使萬人先行,對陣趙軍,身後就是大河。如此一來,顯然漢軍將自己置於一個十分被動的境地。趙軍見狀大笑不止,個個都覺得漢軍這不就是找死嗎?更何況區區萬人怎敢與二十萬趙軍匹敵?

果如趙軍所料,激戰過後,漢軍已然抵擋不住,拋旗棄鼓逃回陣地。趙軍乘勝追擊傾巢而出,勢必要將陣前的漢軍一舉殲滅。而趙軍的輕敵正中了韓信的下懷,漢軍正兵在前而奇兵在後。兩千騎兵在趙軍全軍出動後,迅速衝入其營地,拔旗易幟,佔領了趙軍壁壘。

信曰:「……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史記·淮陰侯列傳》

在奪城時韓信又一次在心理上忽悠了趙軍,僅只一頓飯工夫便拿下了井陘。被動就一定要挨打嗎?所謂「鋌而走險,急何能擇」,所以為了活著,漢軍的士兵們一定會全力以赴,誓死相搏。

戰前韓信必勝的自信與戰後趙軍自忖必敗的沮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韓信把戰術與心理巧妙地結合起來,我想如果他生在當代一定會成為一位了不起的心理學大師。

長勺之戰:弱爆了就該沉住氣

如果說項羽和韓信都是強者,以少勝多也不足為奇的話,那就再看看長勺之戰。在公元前684年,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對魯國發起了進攻。當時齊國和魯國在軍事上實力極其懸殊,可以說這一仗毫無懸念,必敗無疑,但奇蹟發生了!居然以魯國獲勝而告終,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齊、魯兩國相互毗鄰,戰事連年不斷,但基本都是以齊國得勝而告終。在長勺一戰前,魯莊公接見了曹劌,倆人經過一番激烈地辯論,最終得出要以「取信於民」為作戰基礎。曹劌覺得魯國雖然弱,但不能散,所謂「團結就是力量」,只有這樣才可以一戰。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左傳·莊公十年》

戰鬥打響,戰鼓如雷,齊軍聲勢浩大,但卻沒能迎來魯軍的對壘。直至齊人三鼓過後,曹劌才說到「可矣」,最後齊軍大敗而歸。魯軍不僅大獲全勝將齊軍趕出了邊境,還一雪前恥,舉國上下為之歡呼。

這一戰之所以獲勝,全賴於曹劌的審時度勢,適時出擊,做到了穩中求勝。既然弱爆了,就該先穩住心神、沉住氣,不可盲目出擊。慶幸魯莊公能夠聽取曹劌的策略,沒一上來就和齊軍針鋒相對,在追擊時也謹慎行事,沒有驕傲自滿。

總結:

如上三場以少勝多的戰役所示,實力懸殊並不是必輸的標杆,如果通過合理以及巧妙的籌劃和布署,反敗為勝絕不只是夢想。如何籌劃?怎樣布署?其中的巧妙之處實戰家們大都玩兒的是心理戰術——強大自己內心的同時,削弱對方的心理。

而今雖沒有真刀真槍的戰場,但職場如戰場,只是沒有硝煙罷了。沒有兩軍對壘,也不必拼得魚死網破,但只要有人出沒的場合就有江湖。常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的呢?所以,在飄的過程中,不一定非要越挫越勇,但無論輸了什麼都不要先輸了自己。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這次不妨說說更經典的一款:中國歷代王朝抗擊異族侵略的戰爭裡,無比精彩的以少勝多的妙筆!在少年英雄霍去病的璀璨戰史上,「以少勝多」是高難度而又從來舉重若輕的拿手好戲。出道的第一仗,就以八百騎兵秒殺了匈奴營帳,活活剁了兩千匈奴首級回來。但那一場還屬於打悶棍的低難度係數。
  • 七上歷史以少勝多戰役
    巨鹿之戰,是秦末農民大起義中,項羽率領6萬楚地義軍同秦將章邯、王離所率40餘萬秦軍主力部隊在巨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官渡之戰,是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
  • 十大古代「以少勝多」戰役之「寧遠之戰」
    寧遠之戰是天啟六年正月(1626年)明朝和後金之間進行的一場戰役,明軍取得勝利,後金兵敗,這也是首次明軍戰勝後金軍,明朝稱這場勝仗為「寧遠大捷」
  • 十大古代「以少勝多」戰役之「鄱陽湖之戰」
    這次戰役被視為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水戰。 考點一:戰役時間元朝末年,具體時間為1363年8月30日-10月4日考點二:相關人物陳友諒陳友諒,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農民起義領袖,中國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考點三:以少勝多(明軍20萬VS漢軍65萬)陳友諒聽說朱元璋大軍來援,即撤洪都之圍,東出鄱陽湖迎戰。鄱陽湖之戰隨之開始。七月二十日,兩軍在康郎山(今江西鄱陽湖內)湖面遭遇。次日,雙方展開激戰。
  • 零式的覆滅:中途島戰役,美軍以少勝多,成功反殺日軍!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僅僅三個多月的時間,日本就佔據了整個西太平洋,所所向披靡的零式戰鬥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當零式戰鬥機不可一世的稱霸天空,日本虎視眈眈地妄圖稱霸太平洋的時候,它迎來了第一次挫敗。裝滿彈藥的零式戰鬥機,還沒來得及起飛就被消滅在航空母艦的甲板上,三艘航空母艦也葬身火海,美國人不僅報了珍珠港的一箭之仇,零式戰鬥機也從巔峰滑向了低谷,這關鍵的一仗就是中途島之戰。
  • 美軍史上沒有上甘嶺戰役?為什麼?因為這場戰役美軍打得太丟人
    總之這場戰役,雙方打得十分慘烈。不過有人就問了:怎麼在美軍史上從來沒提起過這場上甘嶺戰役呢?有人說是因為美軍在這場戰役打得比較丟人;當然有人說了,上甘嶺戰役是我們中方的叫法,而美軍的叫法是「攤牌行動」。當然這兩種說法並不衝突,都可以來解釋。
  • 美軍史上沒有上甘嶺戰役?為什麼?因為這場戰役美軍打得太丟人了
    上甘嶺戰役,我想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了吧?即使不知道是咋回事,也應該看過《上甘嶺》這部電影。當初我第一次看的時候,著實被這部電影給震撼到了,我想時至今天,這部《上甘嶺》依然抗美援朝電影中,最好的一部,即使是在許多中國戰爭電影中,也是不遑多讓。
  • 史上最詭異的5件大事,4件發生在中國,還有1件……
    大家好歡迎來到青科說文化,這裡有最好玩的故事,最新鮮的人物分析,全文共長600字,讀完全文1分鐘都用不到喲 歷史上的1645年,註定是歷史上最詭異的一年,在這不平凡的一年裡,一共發生了5件堪稱史上最詭異的事件,其中4件就發生在我們中國,還有一件發生在遠在西方的歐洲。
  • 「我就蹭蹭,不進去」:男人的套路到底有多深?
    女人總是明晃晃的「作」,而男人多是暗戳戳的「壞」。男人有小心思嗎?當然,他們的小心思甚至比女人還要多。但他們害怕被看出來。很多男人會用一些女人注意不到的套路,作為擋箭牌。今天,作為男人的實用菌,就來給大家揭露一下:男人的套路到底有多深?
  • 莆田鞋子套路有多深
    隨著這幾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做莆田鞋,莆田鞋子也越做越好,但是這個圈子也越來越渾濁了,版本很多,套路很深…套路一:容易被以次充好;市場款式版本很多:通貨、真標、公司級、虎撲、純原…等等,同一雙鞋子有很多價位(特別是爆款),除非你是老司機,要不然很容易被套路混賣
  • 產科醫生「套路深」,這些話暗示了生男生女,了解一下沒壞處
    作者/小苗編輯/小苗我們重男輕女的糟粕觀念雖說還有殘留,但是現如今這樣的情況已經沒那麼嚴重了,而年輕的夫婦或多或少會想要知道自己娃兒的性別,當然,這並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還是會有產科醫生&34;,通過這些話暗示生男生女的。
  • 小學數學題套路有多深?從面試開始就逆天了
    不妨留言告知答案,看看有多少家長被套路了看到內地套路已經如此之深,相對香港感覺已經算輕鬆了。下面這道某間九龍塘知名小學的面試題,你再試試?其實上面兩道題都考驗的是孩子的仔細觀察能力。過去一個多月,明年升小的家長帶著娃兒,奔走於港九新界各大小一面試現場,人都瘦了三圈吧近日,部分小學陸續公布第二丶三輪面試入圍名單,甚至有的已出取錄結果,先給家長道喜啦,不妄這幾個月的辛苦奔波,記得要獎勵小朋友和自己喔!其實近幾年,不少家長都在「埋怨」面試題目已超出K3程度,尤其是數學部分,有的是雙位數加減,有學校更考未知數。
  • 臺灣「史上最嚴峻」水情戰役,蔡英文蘇貞昌喊「節水」
    臺「農委會」則宣布,桃竹苗部分灌區將首度因乾旱停灌,一周內啟動,影響一點九萬公頃農地、兩萬多名農民。臺「水利署」除了14日起桃園、新竹、苗慄及臺中供水區實施黃燈減壓供水外,決定即日起停止桃園、新竹及苗慄三縣市部分灌區二期稻作供灌,也陸續要求廠商自主節水,並將成立旱災災害應變中心。
  • 產科醫生「套路深」,這些暗語會暗示生男生女,多數父母沒聽懂
    產科醫生「套路深」,這些暗語會暗示生男生女,多數父母沒聽懂1.人家醫生已經暗示你們胎兒性別了啊!建設銀行,通常是指對外投資,不就是象徵著男孩要置辦家業、向外掏錢嗎?」「招商銀行通常是指引進投資,對應著女孩會收到彩禮!」圖圖聽到閨蜜的解釋後才恍然大悟,這醫生真是「套路深」啊,原來自己懷的是男孩。
  • 巨鹿之戰: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項羽的破釜沉舟是戰役的關鍵因素
    在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戰例很多,而其中就有項羽的成名之戰——巨鹿之戰。這一戰不僅使項羽威名大震,在其叔父項梁死後迅速成長起來,填補了項梁留下的權力真空,而且也成為秦末農民戰爭在軍事形勢上的最大轉折點。正是從巨鹿之戰開始,義軍在軍事上才取得了對秦軍的優勢,戰場主動權轉到了反秦義軍一方。
  • 漢朝有一名將,軍事天賦過人,只憑直覺打仗,卻總能勝利
    韓信的軍事天賦讓人折服,為劉邦的建國貢獻良多,那麼韓信的軍事天賦到底體現在何處? 可能有些人會說,《史記》上並未記載任何有關韓信學習過兵書的事情,但如果有人了解過「背水一戰」之後的事情,就會發現,在「背水一戰」之後,韓信有向眾將解釋過自己的想法嗎?因此,韓信的確有研究過一點兵書,但韓信能夠憑藉兵書上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並且根據戰場上的變化,做出最快的反應,達到自身的效果,並不是每個讀過兵書的人都能做到的。就像趙括,即使熟讀兵書也不過只會紙上談兵罷了。
  • 父母催生套路有多深?不看你永遠想不到……
    為了催生,爸媽們的套路都很深!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據說,許多人都體驗過這種催生大法...▼爸爸說有一種「心理暗示法」多看看寶寶的照片就會懷孕▼媽媽總是能找到你沒看過的催生文章...▼上面這些家長的催生套路還只是旁敲側擊,有些爸爸媽媽則直接發起「催生」大戰!
  • 歷史上著名戰役你不會不知道吧?
    隨著常識考試複雜化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歷史知識成為考試的熱點,其中古代戰爭考點呈現迅速發展的趨勢,考生有必要重點關注。歷史上幾大著名的戰役概述:又稱「武王伐紂」,是周武王的聯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今河南省淇縣南、衛河以北,今衛輝市境內)進行的決戰。由於帝辛(商紂王)先徵西北的黎,後平東南夷,雖取得勝利,但窮兵黷武,加劇了社會和階級矛盾,最後兵敗自焚,商朝滅亡。
  • 以少勝多,1241年蒙古軍秒滅歐洲三個騎兵團割下九大麻袋耳朵
    在網絡上有這麼一個故事,在蒙古西徵進攻波蘭時,有一群光膀子的波蘭農民長矛兵去拼蒙古騎士。意思就是兩軍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輸的很慘。其實當年蒙古進攻波蘭,後者卻實輸得很慘,也被屠了城,不過要說當時雙方的兵力,似乎並不是大家想的那樣,波蘭一無是處,蒙古兵無知,相反,在著名的蒙波瓦爾斯塔特戰役中,還是蒙古兵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在公元1240年,蒙古軍隊進攻波蘭時、當時波蘭還是東歐的強國,他們的軍隊之花「騎兵」一直到今年,還是非常出名的。什麼聖殿騎士,條頓騎士等等,中國的軍迷或者遊戲迷們應該都不陌生。
  • 心理暗示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心理暗示指的是「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願望、觀念、情緒、判斷或態度影響的心理特點」。它是一個普遍的心理現象,人群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著較強的暗示和自我暗示效應。 每天,我們都會不斷從自己或他人那裡接受各種暗示。這種影響有時會給我們帶來喜悅和信心,有時又會使人感到鬱悶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