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薛維睿
8月29日下午,四川歷史名人書畫傳習活動之「蜀風流人物 書百米長卷」在武侯祠正式拉開帷幕。書法名家與百名學生現場揮毫,在百米長卷上書寫或繪畫四川歷史名人(名篇佳句或詩詞意境造像),用筆墨再現首批十位四川歷史名人。
蜀地多俊傑,自古名人輩出。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四川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名人巨匠燦若星辰。特別是歷史上湧現出的一大批傑出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承載著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品格,閃爍著巴蜀人民獨特的氣質風範。
在今天「蜀風流人物 書百米長卷」的活動現場,專業藝術家和小選手們進行了同卷創作。這些現場書寫作畫的少年,都是首屆青少年「四川歷史名人書畫傳習」的小選手。他們和嘉賓9人一組,共分10組依次揮毫潑墨。為體現「傳習」二字,現場名家與學生書寫過程中全程互動、交流,專家也對學生的作品進行了現場指導。
此前,首屆青少年「四川歷史名人書畫傳習」活動評出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作品556幅:大學生書法組45名,大學生國畫組47名、中學生書法組85名、中學生國畫組70名、小學生書法A組73名、小學生國畫A組74名、小學生書法B組84名、小學國畫B組78名。今天部分優秀獲獎作品也在現場展覽。
獲獎選手蔣依辰上臺分享了這次活動的感受。今年四年級的蔣依辰從7歲開始學習書法,是這次活動一等獎的獲得者。蔣依辰表示,能有機會書寫四川歷史名人的名篇、名句,能在書香墨韻中觸摸蜀文化的溫度,並有幸獲得一等獎,感到非常榮幸,這份榮譽也給了她更多的鼓勵。
蔣依辰在發言中說,「作為『四川歷史名人書畫傳習』者的一份子,作為一名蜀地兒女,炎黃子孫,讓我們攜起手來,握緊文化傳承的接力棒,守住這最本真的漢字情懷,為我蜀地增光,為我華夏添彩。」
13歲的劉仕元也是獲獎者之一,他在今天的百米長卷上寫下:「蜀守冰鑿離碓,闢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浸,百姓饗其利。」 他已經學習書法七年,認為書法對他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以及真正熱愛歷史和國家很有幫助。
劉仕元告訴記者,他寫下的是司馬遷在《史記》中關於都江堰的記載,「兩千多年前的李冰父子建造都江堰,造福了人類,我也要努力學習,為祖國做出我的貢獻。」 劉仕元表示,這次參加四川歷史名人的傳習比賽,他更進一步受到了歷史名人的薰陶,學習了他們對生活、藝術和祖國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