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入職關鍵期成就幼師職業生涯

2020-12-17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劉佔蘭

  相關研究表明,入職初期是新教師形成專業認同感、教育工作模式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關鍵人物和關鍵事件對新教師的師德修養和專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積極的具有榜樣作用的關鍵人物和正向積極的關鍵事件,將使新教師產生職業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產生對榜樣的追求和對成長的期望,這些積極的因素將成為教師發展的動力資源。因此,在新教師剛入職這個關鍵時期,要通過創新教研方式,為新教師樹立良好的師德榜樣,讓更多積極事件影響新教師。

  實行師徒制引領優秀教師當師傅

  新教師初入職場首先面臨的是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這種角色轉換的心情是複雜的,既有自豪、興奮和期待,也有疑惑、擔憂和恐慌。從心底裡願意有可依賴的人,願意別人出主意,告訴自己做什麼、怎麼做。經驗表明,職初的新教師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選擇某位教師作為認同的對象和行為的基本參照,此後,新教師會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造和更新。因此,給每位新教師配一位經驗豐富的成熟教師作為導師,師徒結對,及時幫扶對新教師來說特別重要。

  近年來,很多幼兒園都採用這種結對指導方式,但有相當多的幼兒園在為新教師配備經驗教師時,卻沒有經過審慎的選擇和精心的安排,致使這種指導方式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甚至產生了消極影響。因此,幼兒園應該將師德和專業智慧雙優的教師作為幫帶新教師的最佳人選,支持、幫帶新教師,給予適時適宜的指導和建議,及時解決新教師在職初適應和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情感、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問題和困惑。總之,要通過師徒制引領,在心理安全與情感支持、專業發展與能力形成、職業理想與生涯規劃等方面給予新教師全方位的指導與幫助。

  熟悉工作流程跟班觀察優秀教師

  當前,一些地區職前培養的滯後性和實習見習的簡略式,致使多數新教師先天不足,應知應會的日常帶班工作無法順利完成。北京市第六幼兒園的做法是,不僅為每位新教師選一位師德和專業雙優的經驗教師作為導師,而且新教師入職的第一周不帶班,只是「跟班觀察」導師的所有工作。幼兒園為他們設計了包含時間流程、教師工作內容、幼兒活動內容、我的思考、與導師交流等方面的記錄表。

  新教師的觀察分為三個步驟:一是依據記錄表的前三項內容,觀察和記錄導師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孩子做什麼事情;二是對照自己職前所學,思考這些活動的依據、意義和價值,以及自己存在的疑問;三是對照導師每個時間段的所作所為和自己的所思所想,與導師深入討論,進一步明確各個環節的活動內容、基本規範、幼兒的學習與發展,以及自己看到的事實有沒有遺漏,自己的理解和認識有沒有偏差。第二天以後,重複同樣的觀察和研討內容與方式,並對隨機發生的事件進行重點的分析和討論。這種基於觀察到的事實證據的學習和研討,迅速有效地提升了新教師的帶班能力和應對日常事件的能力,不僅讓新教師知道了應該怎麼做,還懂得了為什麼需要這麼做。

  跟班觀察優秀教師不僅能讓新教師熟悉幼兒園的工作流程和基本行為規範,為新教師在專業能力上給以示範和引領,而且,優秀教師還能在職業道德和人格品質上對新教師產生積極影響,特別是優秀教師遊刃有餘的工作狀態,受到孩子們擁戴、信賴和崇拜的感覺,都能成為新教師職業發展的積極動力和行動的榜樣。

  漸入式工作、積極性評價增信心

  當新教師通過深入系統的觀察熟悉工作流程後,在心理上會有一種安全感和想要實踐的願望。但面對同一個班級、相同的工作內容、同一群孩子,看別人做和自己做是兩回事,有經驗的優秀教師做和剛入職的新教師做完全不同。加之幼兒園教師工作的多重性和複雜性,在工作初始階段就擔當起全部工作容易讓新教師難以應對,產生很多實際困難和較大的心理壓力。因此,需要從容易的或者新教師擅長和有把握的工作環節入手,分步驟、漸入式地進入工作,讓新教師從一開始就體驗到成功和勝任感,待新教師有了一定的自信心後,再逐步增加工作環節和工作內容,直至擔當一日生活的全部內容。這一過程的長短因人而異,有些新教師適應和進入得快,而有些新教師則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工作的過渡。

  在新教師的過渡性適應階段,指導教師、幼兒園負責人和同事對一些關鍵問題的及時指正和反饋,有助於新教師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方面。但是,讓新教師經常地感受到自己的勝任,看到自己的成功,並及時地得到鼓勵和肯定也是特別重要的。為此,導師要關注新教師的工作規範和教育行為,觀察新教師與幼兒的互動交流,看到新教師每一個做得好的方面,記錄下新教師儘可能多的適宜做法和工作內容,要像對待幼兒那樣看待新教師的點滴進步,充分肯定、及時強化、熱情鼓勵,使新教師保持和激發自信心和勝任感。

  當然,指導教師必須記下重要的事件和值得探討的問題,供每日重點反思和教研。此外,看到新教師遇到自己無法獨立解決的困難時,應及時適當地予以幫助,以減少新教師的挫敗感和焦慮感。

  每日反思讓教研成為習慣

  反思是教師職業的重要特徵,也是教師專業發展有效方式之一。《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專業標準》)將「反思與發展」作為幼兒園教師的七項專業能力之一,要求教師主動收集分析相關信息,不斷進行反思,改進保教工作;針對保教工作中的現實需要與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制訂專業發展規劃,積極參加專業培訓,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因此,幼兒園要引導和鼓勵新教師從入職初期就養成樂於反思、善於思考的習慣。

  一般來說,新教師實際帶半日班的第一周,就需要有同班的經驗教師、同年級的組長,甚至是幼兒園的業務園長和保教負責人進行跟班觀察和事後研討,基於工作實際和與新教師深入交談,了解新教師真實的感受和真正的急需。指導和幫助新教師從每天的教育實踐中、從每個孩子身上、從同伴和師長那裡汲取經驗和智慧,學習做該做的事情並且做好,學會說孩子們聽得懂的話並和孩子有效交流。特別是基於當日的典型事件進行交流,對於新教師具有更深刻的意義。

  師徒之間的每日教研應該成為教師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環節,要使之成為新教師日後工作的內容和習慣。幼兒園還要對照《專業標準》中的14個方面62條基本要求,重點幫扶新教師缺什麼補什麼。共性的問題幼兒園可以通過專題式集中培訓解決,個性的問題則需要一對一的幫助、個性化的支持。一周觀察、一個月漸入、一年的適應期,相信每一位想把工作做好、肯於付出的新教師,通過這「三個一」的歷程,定能成為勝任工作、孩子們喜歡的好教師。

  新教師在初入職時期的所見所感直接影響著他們對職業的理解和對工作的信心。新教師入職初期的角色轉換是基於幼兒園現場的全方位的社會化過程,需要有情感支持的動力,需要漸入式遞進性的階梯,需要優秀教師的引領和幫帶。讓我們共同努力,重視新教師入職的第一步、第一年,動員幼兒園的各種積極因素,為新教師儘快步入勝任階段鋪平道路。

  (本文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幼兒園新教師職業適應的現狀調查——基於新教師自評與經驗教師他評的比較視角」(課題編號:GYI2018004)的階段性成果。)

[ 責編:李澍 ]

相關焦點

  • 西電科大幼兒園張亞萍:關於新幼師入職培訓的思考與實踐丨暑修班
    新幼師剛走上工作崗位,正處於專業發展的入職適應期,能否實現良好的職業初期適應,決定著他們今後的職業發展和他們所在園所的發展。大量研究表明,入職期是教師發展的關鍵期,如果讓新教師經歷「自然發展」,不但會延長她們的適應期,而且在這一階段形成的教育信念和教學方式,對她們日後的專業發展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新教師在入職期間接受入職教育和培訓成為了新教師專業發展與成長的必然選擇。
  • 深圳小鎮青年成幼師主力 委員:提高入職門檻改善幼師待遇
    在今年兩會上,王翔等23名深圳市政協委員吐槽深圳幼師待遇低,低薪導致深圳的幼教人員文化、素養偏低,近年深圳市報考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的人員,多是來自外地農村的、非正規學前專業的學生及沒有經過系統專業學習的社會人員,因此絕大部分的幼兒園都只能聘請小城鎮職業學校畢業的幼師。23名委員在預提案中建議提高幼兒園保教人員的待遇和入職門檻。
  • 新入職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調整與反思
    職業生涯規劃,簡單的來說就是我們未來職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也就是我們的職業夢,是我們從跨入大學開始一直在精心設計的職業生涯規劃。新入職的大學生經過上崗培訓後,正式走馬上任,進入了公司員工的角色,但是差不多有半數以上的大學生儘管上崗了,可是始終找不到感覺,總覺得與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格格不入,與曾經的夢想有天壤之別。因此有一些大學生整天心不在焉,時刻關注著各種招聘信息,念念不忘曾經的夢想。
  • 「國培計劃(2020)」海南新入職幼師培訓啟動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7日消息(記者 黃婷 實習生 王春迎)11月27日下午,「國培計劃(2020)」——海南省幼兒園新入職教師規範化培訓項目啟動儀式在海口舉行。來自全省各市縣的200名幼師接受培訓。開班儀式。
  • 新行員職業生涯的規劃管理
    原標題:新行員職業生涯的規劃管理職業規劃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的過程。自開始招錄新行員之始,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構逐步重視對新行員成長成才的培養,將職業生涯規劃作為發掘新行員潛能、合理配置人力資源的重要舉措,探索引導新行員科學規劃職業生涯,與職業生涯管理相關活動的開展也取得了較好成效。但是這些相關行為並沒有形成系統化的、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管理活動,針對新行員的職業生涯規劃管理多停留在注重整個隊伍的層面,缺乏針對性。
  • 幼師發帖吐槽:遇到一群小魔鬼,才入職半個月就變成了「潑婦」
    幼師發帖吐槽:遇到一群小魔鬼,才入職半個月就變成了「潑婦」 可是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對於幼師這個行業的印象就是:老師的學歷不高,每天就帶著一群孩子在幼兒園玩、看動畫片、做遊戲沒有什麼技術含量,這就是外行人對幼師的看法。
  • 抓住兒童發展的關鍵期
    關鍵期這一概念最初是由奧地利生態學家康羅德·洛倫茲(1937)提出來的。他在對鳥類自然習性的觀察中,發現剛孵出的幼鳥,如小雞、小鵝等,會在出生後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學會追逐自己的同類或非同類,過了這段時間便再也不能學會此類行為或印刻自己的母親,而這段時間是很短的,故稱為關鍵期,又稱最佳期、敏感期、臨界期、轉折期。後來,心理學家將這類研究借用到兒童早期發展的研究中,提出了兒童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問題。
  • 東航西安機務開展新員工入職培訓職業生涯導航
    為了提升新員工團隊精神,進一步築牢青年工作基礎,該基地團委依照基地對於新工培訓的整體安排,於近期對今年入職的43名新員工開展了以「團工作介紹和職業生涯導航」為主題的培訓引導,幫助他們從思想上轉變角色,確立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
  • 為孩子計長遠就從抓住4-10歲職業生涯黃金期開始
    接下來我會用幾篇文章,給大家分享4-10歲孩子職業生涯啟蒙的具體方法,以及可以應用的家庭教育工具。或許還有一部分人並沒有聽說過生涯規劃這個概念。到底什麼是職業生涯規劃呢?生涯規劃這個概念是從國外引進而來的,美國曾因為生涯教育缺失導致很多年輕人出現職業倦怠、失業、找不到生活的意義等嚴重心理問題,於是生涯教育應運而生,並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這個理念被傳入大陸後,由於翻譯上的偏差,我們聽到的詞就變成了「職業生涯規劃」。
  • 入職培訓 | 助力新教師走好職業生涯第一步
    培訓邀請學校領導、職能部門負責人等以專題報告的形式開展集中培訓,培訓設有「職業篇」「教學篇」「科研篇」等專題,以及開班儀式、入職宣誓、校園參觀、團建活動等環節。——《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學教師》副校長聶利亞從「大學教師職業、大學教師為人、大學教師處事」幾個方便闡述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學教師。
  • 「極簡」職業生涯規劃表
    員工需分析評價自身優劣勢能力,描述自己若干年後的職業發展目標,包括專業知識、技能等維度。接下去員工與直線上級需就其能力發展的具體項目開展研討,包括自主學習、內訓外訓、在崗學習、輪崗、導師帶教等,各個項目要有具體內容安排和預期成果。一些大中型企業的員工職業生涯規劃方案會做得更加深入細緻,在填表之前先實施人才評測,對員工的性格特徵、領導風格、成就動機、職業錨等進行分析,為職業規劃提供依據。
  • 「思政講理」增強「新入職」關鍵期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職業認同感
    巨大的人才需求缺口,必將吸引大量新入職教師進入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新入職教師是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中的生力軍和主力軍,他們對思政課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是形成職業堅守的內在動力,並將直接影響其上進心、事業心、忠誠度和成就感,對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可持續發展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事業的繁榮昌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 20歲找工作被說年齡小、沒經驗,30歲又嫌老,職業生涯就10年嗎?
    小劉非常無奈地抱怨:20歲找工作吧,被嫌棄年齡小、沒經驗;如今30歲的職場老鳥,又被嫌棄年齡大,難道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只有10年黃金期嗎?我可以理解她求職碰壁的心情,但是這種觀點是比較絕對化的,否則我早就過了30歲的年紀,難道職業生涯就終結了麼?對此,我是這樣看待的。
  • 楊晶晶:19年4次轉崗 幼師變身城市勞模
    楊晶晶:19年4次轉崗 幼師變身城市勞模 央視網消息:現年38歲的楊晶晶是湖北省武漢市一家幼教公司市場部的副經理。19年來,她見證著這家公司從20人的小規模發展為擁有1200人的新三板掛牌企業。而她自己也從優秀的幼師成長為雷厲風行的管理者,用半數青春投入了幼教事業。
  • 中北大學召開新入職教師座談會
    近日,中北大學新入職教師座談會在瑾瑜國際會議中心第五會議室舉行。中北大學校長熊繼軍、校黨委副書記薛智、副校長曾建潮出席。30餘名新入職教師代表參加座談。黨辦校辦、黨委教師工作部、學生工作部(處)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 抓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找到天賦,抓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期,才能幫助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2、運用天賦:增強補弱·揚長避短 ​ ​根據孩子大腦的不斷發育和成長的關鍵期
  • ...規劃成就未來 大連理工大學成功舉行第十四屆職業生涯規劃大賽
    興校強國存懷 規劃成就未來 大連理工大學成功舉行第十四屆職業生涯規劃大賽 2020-11-30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需要的生涯規劃教學設計—就業和職業生涯規劃
    就業和職業生涯規劃是高中生涯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將以教學設計的形式,展現一節以就業和職業生涯規劃為主題的生涯規劃課程如何去開展。02學業發展規劃知識匯在我們教師給學生講授生涯規劃課程之前,首先應當在概念上做一個釐清。職業生涯是什麼?
  • 靈魂拷問:幼師是一個什麼樣的職業?全國30省份幼師薪資真相了
    幼師是一個什麼樣的職業?大數據裡的幼師,是一個「人才缺口近百萬」、65萬人蜂擁報考的職業。而在現實裡,搜索「幼師」這個詞,總是能看到許多關於職業的吐槽:工資低、壓力大、發展前景不明朗,也能看到許多從業者的迷茫,焦慮著要不要轉行。他們決定著不同地區的幼兒教育水平,但在拋去種種數據對比後,也有著相似的煩惱。
  • 人生職業生涯認知
    在我們當今社會中,從職場生涯中我們所接觸的大類角色有,僱員(大部分眾生),自由職業者,投資者,企業家,各種專家;但是這都是有自己的追求和夢想的寄託,才能夠持久的堅持下去!這些職業角色本身沒有好壞貴賤之分,根據自己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涯發展路徑!然而,現實中我們努力奮鬥的反饋最直接是物質財富及安全感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