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有半個月才正式開學,但是對於很多新生家長來說,已經在到處打聽「分班行情」,甚至到處託關係,想儘可能照顧到一個「好班」去。記者調查獲悉,其實從幼兒園到高中,各個年齡段的新生分班都各有自己的「規則」,有些規則也是「不能為外人道也」。那麼,究竟學校分班有哪些門道?家長該如何看待分班?對於特殊要求學校又是如何「照顧」的?揚子晚報記者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調查。
幼兒園分班
依據孩子性別和出生季度
「我們幼兒園讓家長自己選班已經第九年了,實際上,真讓家長選了,很多家長倒不會選了,因為我們幼兒園在每個班的師資配備上是遵循均衡原則的。」特級教師、南京鼓樓幼兒園崔利玲園長告訴記者,幼兒園在分班問題上一般來說,有兩個基本的分班原則:第一,男女均衡;第二、年齡均衡:幼兒園會習慣性將新入園的孩子分成4個季度的,即從9月份到來年的8月份,每3個月為一段,一共4段。老師會把每個孩子的年齡整理出來,按照季度分段落平均分下去。崔園長說,今年幼兒園的新生大概有250個左右的孩子,最後選班的家長有60%,剩下40%的家長最終選擇聽從幼兒園的分配。「分班由家長自由選擇的前提是各個班的老師比較均衡,我們幼兒園是先分配好老師,遵循年齡互補、經驗互補、能力互補、特長互補的四大原則。比如這個班班主任特別好,很有經驗,那麼搭配的副手往往會有新老師;比如那個班也許班主任沒有這個班班主任的能力那麼突出,但是副手也會配有經驗的。」
推薦閱讀: 寶寶家長必讀 早教機構認知 擇園經驗 成長指標先知 潛能開發
孩子常見疾病 育兒技巧指導 親子教育 幼兒園升小學 擇校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