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小優出門買菜,碰到了2號樓的楊阿姨,她左手拿菜籃右手拿著一個橙色的盒子,盒子上面有個大大的「維C」字樣蠻引人注目的,我前去打了個招呼。
「楊姨,您這買的維c麼?看這包裝也得花了不少錢吧。」阿姨衝我笑了笑「不貴,就80多塊錢」
幾百塊的維生素C和兩塊的究竟差在哪裡?下面小優先帶大家了解一下維生素C對人體有什麼作用。
首先咱們先說一下維生素C的功效
它是一種水溶性的維生素,參與體內的多種反應比如參與氧化還原的過程,在生物氧化和還原作用以及細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還與細胞間質的合成有關,能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存在於生活中常見的各類瓜果蔬菜之中含量豐富,不耐高溫烹製過程中易被破壞也容易氧化和分解(夏天來了涼拌菜不僅可口還能大大保留維生素C和葉酸,但是注意不要太冷吃壞肚子)。
1.促進身體對鐵的吸收,將人體難以吸收的三價鐵還原成易吸收的二價鐵,經常用作缺鐵性貧血的輔助治療藥物。
2.具有抗氧化美白,清除自由基,參與合成膠原蛋白可以說是廣大女性朋友的福音。
3.可以防止身體對毒性物質的吸收比如鉛、汞、鎘、砷等重金屬對機體的毒害作用。
4.預防癌症,可以阻斷致癌物N-亞硝基化合物合成,從而預防癌症。
5.防治壞血病,當維生素C長期攝入不足的時候,就會出現皮下、消化道、骨骼和肌肉組織的出血。
6.對於牙齒和骨骼的生長有促進的作用,而且能夠防止牙床出血的問題。
7.對改善膽固醇的代謝,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說了這麼多小優自己都覺得好處太多了,從小家裡父母就告誡我,人要多吃新鮮的瓜果蔬菜不要挑食,就維生素C而言在一般情況下的話,人體是能夠從每日正常飲食中攝入足夠量的維生素C,而且新鮮的菜和瓜果不僅僅只富含維生素C還包含有眾多人體所需要的物質。言歸正傳咱們繼續講一下價格究竟差在哪裡。
上百元一瓶的維生素C咀嚼片、泡騰片、軟糖等多半屬於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藍色標誌(保健品類不是藥品)。
幾塊錢的維生素C標註著OTC的藥品特點是安全、有效、方便,經濟(otc投放到市場之前都經過多年的臨床檢驗)。
大家一聽到保健倆字就很慌,聽到藥品倆字也心慌,其實每個人都需擁有屬於自己的價值觀和判斷力,深入了解之後再進行判斷,保健不一定就是貴的坑人的,藥品也不一定是對身體有損害的。拋開計量談危害的都是耍流氓(香蕉有核輻射,但需要一年吃超過一百萬根,平均每天超過27根的話會致命,估計還沒輻射致死就撐死了)。
保健品不屬於藥品是一種功能性食品,不能用於治療某種疾病。為特定人群食用從而調節身體各項機能。商家一般打著純天然提取的噱頭賣高價格,其實純天然並不能代它有多好,天然提取雜質成分多、性質也不夠好。反觀合成的一般純度高、穩定、性價比優秀。所以咱們不能因為天然這幾個字就說合成的不好。
就說這個兩三塊的維生素C它不比那些貴的差有過之而無不及,它們的出身都是大型知名製藥廠出品的,不論是含量、功效、安全性絕對是最好的。幾百塊的保健食品比較兩塊多的otc勝在了口感和味道吧。貴在了推銷、開發市場、投放廣告、代言等投入。一般配料表裡除了維C之外還含有麥芽糊精、果味香精、檸檬黃等食品添加劑。如此維生素的含量肯定就有差距了畢竟添加了其他配料。
其實選擇這兩種沒有對錯只要質量合格都可以,比如你要送禮當然幾百的更適合一是面子二來送藥畢竟會讓人心裡多少有點不舒服而拿這種包裝精美的送禮讓他人心裡更舒服。如果要是孩子的話也可以考慮這種果味維生素C挑選一款性價比最高的,畢竟孩子可不喜歡白藥片更偏向於糖果。如果自己使用完全可以考慮性價比更好的國藥otc。
其實只要符合自己的消費價值觀都可以選擇,那麼您是會選擇物美價廉效果更好還是口味和口感偏優的呢?
萬事萬物皆有度才行不然只會反其道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