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英美之間的「特殊關係」正在瓦解

2020-12-12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央視網

五眼聯盟(示意圖 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7月10日,英國駐美國大使金·達羅克致信英國外交部,宣布辭職,原因是他認為自己批評美國總統川普的密件被洩露一事引發各種猜測,他不再適合繼續擔任大使。金·達羅克2017年至今對美國川普政府多項政策給出「差評」,兩國關係陷入尷尬。這也受到了很多西方媒體的關注,有媒體分析認為,達羅克辭職一事讓原有的美英「特殊關係」進一步走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英美之間的「特殊關係」正在瓦解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用「英美之間的『特殊關係』正在瓦解」為題評論稱,密件被洩露事件帶來的真正問題不是由此產生的尷尬,而是美英關係的真實狀態。現在不管以何種尺度來衡量,「特殊關係」都已不復存在。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政治記者:達羅克辭職是一個"不祥的先例"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政治記者吉姆·皮卡德在社交網站上寫到:「達羅克的辭職是一個歷史性時刻,這不是一個好的開端,而是一個不祥的先例。」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評論:俄已經成為西方有事必找的替罪羊

近兩日,圍繞達羅克任期的討論告一段落,但西方媒體對誰是洩密者的猜測與分析持續火熱,有英國媒體報導稱,英國正在調查是否有可能是俄羅斯洩露了密件內容。對此,「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評論說,現在,俄羅斯已經成為西方有事必找的替罪羊。

相關焦點

  • 英國駐美大使辭職 美媒:英美之間的「特殊關係」正在瓦解
    金⋅達羅克2017年至今對美國川普政府多項政策給出「差評」,兩國關係陷入尷尬。這也受到了很多西方媒體的關注,有媒體分析認為,達羅克辭職一事讓原有的美英「特殊關係」進一步走形。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英美之間的「特殊關係」正在瓦解
  • 英專家分析:英美特殊關係因何日漸瓦解
    原標題:英專家分析:英美特殊關係因何日漸瓦解參考消息網7月17日報導阿聯《海灣新聞報》網站7月15日發表題為《英國與美國的特殊關係是怎麼變成一邊倒的》的文章,作者為英國政治專欄作家琳達·赫德。文章稱,由於脫歐使英國與歐盟關係不再緊密、英大使絕密外交電報被曝光和脫歐可能造成的蘇格蘭與威爾斯要求獨立,使美英關係呈現一邊倒的局面。文章稱,儘管英國和美國自20世紀中期以來一直是親密盟友,當時溫斯頓·邱吉爾用「特殊關係」一詞來描述這兩個強大民主國家之間密切的軍事、外交和文化關係,但這種關係已經無可救藥地變成一邊倒。
  • 被稱「英國川普」,英美有特殊關係,詹森訪美咋一推再推?
    英國《太陽報》稱,此舉可能會影響英國與美國的關係。此前,兩位領導人曾在電話裡「不歡而散」。詹森有「英國川普」之稱,英國和美國之間有特殊關係,為啥詹森的訪美行程一推再推?詹森的前任特蕾莎梅,有幸成為川普正式上任後接待的第一位外國領導人。但是,川普卻遲遲沒有訪問英國,主要原因是英國民眾反對。
  • 歐洲頭條丨美總統大選塵埃未定英首相迫不及待祝賀,英美「特殊關係...
    美國總統大選塵埃未定,美媒預測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率先獲得270張選舉人票,超過入主白宮所需的門檻。不等官方正式公布結果,美國的盟友們就紛紛發表聲明,向拜登表示祝賀。作為美國的「鐵桿跟隨者」,英國自然不甘落後,首相詹森迫不及待地發帖祝賀。
  • 川普與英美特殊關係的嬗變
    在過去70多年中,英美特殊關係雖有所削弱,但依舊可以稱得上名副其實,並一直延續到川普時期。對英美特殊關係而言,川普時期是一個不同尋常且充滿挑戰的時期。自川普於2017年1月入主白宮以來,其不羈善變的政治個性及其外交政策深刻影響著英美特殊關係,使這種關係一波三折,機遇與挑戰並存,震蕩中亦有轉圜餘地。
  • 英媒:「英國川普」難以恢復英美特殊關係
    原標題:英媒:「英國川普」難以恢復英美特殊關係參考消息網7月29日報導英國《衛報》7月24日發表題為《鮑裡斯·詹森入主唐寧街10號後,美英關係將如何發展? 副題:唐納·川普是新任首相的支持者,但不清楚在政策上是否會真正趨同》的文章,作者為朱利安·博格。
  • 英美特殊關係出現危機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自英國前財政大臣戈登·布朗接替布萊爾出任首相後,人們密切關注著布朗如何演繹所謂傳統的「英美特殊關係」。布朗履新不到一個月即出訪德法兩國,其新任外交國務大臣馬洛赫·布朗在首次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毫不含糊地宣稱:英國的外交政策應超越「英美特殊關係」。
  • 英媒如何看大使電文洩露風波?BBC:英美關係不再「特殊」
    參考消息網7月14日報導 英媒稱,美國總統川普一向習慣於不按常理出牌,我行我素,他並不在乎政治運作通常所需要的外表。而這次的電文洩露風波也讓英國領教到了川普的這種作風。但是現在出現了這種沒有外交辭令的外交,英美的「特殊關係」因此可能不再「特殊」。  報導認為,按理說,川普可以根據維也納公約外交關係方面的規定,宣布英國大使為「不受歡迎的人」,那樣英國就必須把他從大使職位上調走。但是川普沒有那樣做。他靠發推特指責,撤銷白宮對大使的邀請,切斷官員同他的聯繫,達到了同樣的效果。
  • 英駐美大使閃辭掀波瀾 美英「特殊關係」還存在?
    【環球時報駐英國、德國特約記者 孫微 青木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欣 柳玉鵬】在身陷「密電門」的英國駐美大使金·達羅克10日閃電辭職後,美國總統川普炮轟他的推特條數沒有再增加。但這一最新事態在英美輿論場都掀起軒然大波。英美「特殊關係」還存在嗎?這成為被問得最多的問題。
  • 英國首相強調英美特殊關係 卻被美官員視為笑話
    過去幾十年,英國歷任首相與美國總統都強調英美特殊關係。   川普VS雷莎·梅   2017年1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與英國首相特雷莎 梅舉行會談並出席聯合記者會。川普在會談後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將重塑與英國在軍事、金融、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深厚關係。他承諾持久地支持這一「最特殊的關係」。
  • 英美特殊關係的實質:共同利益的融合
    「英美特殊關係」這個詞早已是盡人皆知。很多人將英美兩國之間的這種緊密聯繫視為理所當然,甚至將它提升到道德文化的高度。誠然,英美兩國相似的歷史文化背景確實對兩國關係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是單純以此來看待卻是很不恰當的。
  • 英國人不喜歡川普,但很需要「英美特殊關係」
    川普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再次令一些媒體關注英美特殊關係。   由於歷史淵源以及在語言、信仰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共同性,一百多年來,與其他世界大國之間的關係相比,英美兩國之間聯繫與合作更加緊密。
  • 英美特殊關係「特」在哪裡
    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 2012.03.15 星期四 新聞解讀 英美特殊關係「特」在哪裡   傳統上,英美兩國領導人向來重視英美特殊關係
  • 川普上任以來美英「特殊關係」的新變局
    二是川普上任兩年多來很少渲染美英之間存在「特殊關係」,也印證了他是有意忽視美英「特殊關係」。2018年7月川普遲遲造訪英國,梅政府為「重振」英美「特殊關係」,曾對川普這次訪問抱有期待,期望把此次訪問定位為「正式訪問」,並準備安排英國女王接見川普,但因當時英國國內存在嚴重的反美、反川普氛圍,這次訪問只得降格為「工作訪問」。 2019年6月,川普終於正式訪英。
  • 蓬佩奧訪英大讚特殊關係,但英美似乎「不完全在一個軌道上」
    人民視覺 圖在當天抵達倫敦後,蓬佩奧在推特上表示:此次倫敦行旨在「與我們最緊密的盟國再續(美英)特殊關係」,「應對我們都面對的安全挑戰」。然而英國輿論對蓬佩奧口中的美英「最緊密」的「特殊關係」卻有別樣的體會。新華社報導稱,英國輿論普遍認為,詹森政府「被迫」對華強硬,一大原因是英美兩國的政治交換。
  • 英美關係步入「後脫歐時代」,有多特殊?
    分析稱,英美自貿協定被英國視為「脫歐」後重塑英國與全球貿易關係的重要一步,英美或將進入「後脫歐時代」的特殊關係期。吃下「定心丸」了嗎?英國新任外交大臣拉布上任後,迅速展開與非歐盟國家的外交活動。8月6日至8日先後到訪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三國。
  • 英國為何甘願充當美國的馬前卒和跟班,英美特殊關係是什麼關係?
    英美之間之間的外交關係,也被稱為「特殊關係」。這種關係其實形成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只是在二戰的時候才形成,而且重要的一點就是,兩者之間的關係也並非主要因為文化或者血緣上原因,而是出於國家利益和共同價值的紐帶。
  • 英美特殊關係還存在嗎?拒絕訪英後,川普又「表白」特雷莎
    後來,川普緊握特雷莎手邁過白宮斜坡的會面登上英國各大媒體的頭條,英國媒體對此事的興趣超過特雷莎是川普就職典禮後正式接待的第一位外國領導人,也超過特雷莎訪美期間兩人高調重申的英美「特殊關係」。當時讓英國官員擔心的是特雷莎與川普走得實在太近了。
  • 歐巴馬:英國脫歐後英美特殊關係不變
    美國與英國之間的貿易及文化往來頻繁,英國也是華府在歐洲最親密盟友,故英國脫歐對美國經濟及外交影響重大,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年4月訪英時,更罕有地促請英國人投票留歐,被指幹預英內政。脫歐公投結果揭曉後,歐巴馬表明美英特殊關係不會改變,但透過發言人重申,若英美未來需重新籤訂貿易協議,英國將不能享有優先權,而是要「排在隊尾」。
  • 東方智庫丨英國給華為「開綠燈」,英美特殊關係怎麼辦?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說「如果不封殺華為,英國國家主權將受到威脅」,美國官員甚至以「基於情報共享與利益共享的英美特殊關係面臨裂痕」等言論威脅英國。為了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英國也是盡一切可能「不刺激」美國,一方面在允許華為正式參與5G建設的相關決議中設置約束性條款,另一方面儘可能從經濟與市場運營成本的角度尋找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