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新「棋局」

2020-12-20 輕金融

對於大中型銀行而言,綜合能力的全面比拼更為關鍵

「無零售不穩」「得零售者得天下」,近年來,銀行業經歷了「零售為王」時代。

不過,對於大中型銀行而言,綜合能力的全面比拼更為關鍵。領先的銀行在內控合規上多管齊下,不斷提升抗風險能力,同時在對公、零售、金融市場業務上全面開花,取得較好轉型成果。

一、三大板塊全面開花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銀行業當前的整體競爭格局,那就是「分化」。

2019年半年報顯示,上市銀行分化之勢不可避免,各家銀行需要建立自身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從各家銀行近年的戰略方向看,一是瞄準零售金融、金融科技、財富管理;二是對公業務向精細化發展。其中,股份制商業銀行由於體制機制更靈活,特色化經營優勢突出。

在12家股份行中,中信銀行是最早成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規模位居前列,強大的綜合競爭力也是其主要特色。

在《中信銀行2018—2020年發展規劃》中,就明確了由「一體兩翼」逐步向「三駕齊驅」轉變,致力於實現公司業務「輕而強」、零售業務「大而強」、金融市場業務「活而強」。

為此,中信銀行制定的目標是零售、公司、金融市場業務收入各佔1/3,而從2019年的數據來看,中信銀行公司銀行、零售銀行、金融市場稅前利潤佔比更趨均衡,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

先來看公司業務。中信銀行公司銀行業務一體化經營水平提升,實現營業淨收入 884.19 億元,對公存款總量超過 3 萬億元,對公客戶增長 11.29 萬戶。

再來看零售業務。零售銀行業務轉型持續深化,非利息淨收入 387.48 億元,佔本行非利息淨收入的 66.96%,提升 9. 58 個百分點,零售管理資產突破 2 萬億元,個人存款規模超 7,000 億元,連續兩年增量超 1,500 億元,業務內生增長動能提升,體系化發展優勢顯現,價值貢獻繼續提高。

最後是金融市場業務。金融市場業務堅持「輕資產、輕資本、輕成本」的三輕發展戰略,實現營業淨收入 181.20 億元,其中金融市場非利息淨收入111.02 億元,較上年增長 32.49%,佔本行非利息淨收入的 19.18%。

從總體業績來看,2019年,中信銀行集團實現營業淨收入1,875.8億元,同比增長13.8%;歸屬股東淨利潤480.15億元,較上年增長7.87%,增幅創近六年來最高。

二、資產質量穩健向好

資產質量是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生命線,2019 年是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承上啟下的一年,穩健經營對銀行來說至關重要。

中信銀行就始終把主動防範和化解風險作為重中之重,在風險文化建設、三道防線聯防聯控、信貸結構調整、不良資產處置、內控合規管理等方面多管齊下,進一步提高抗風險能力。

2019年,中信銀行將提升風控能力、夯實資產質量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追求過濾掉風險的真實利潤,得益於壓縮不良率較高的低端製造業和批發零售業貸款餘額,其資產質量表現優良。2019年,中信銀行資產質量指標持續向好,不良貸款率1.65%,為近四年來最低;逾期90天和逾期6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的比例分別為75.8%、84.4%,均較上年末大幅下降,撥備覆蓋率175.25%,撥貸比2.90%,均為近五年來最高。

從長遠來看,銀行業要保持穩健經營,需要把合規文化內化為銀行主動追求的經營理念,並制定行之有效的合規體系。

以中信銀行為例,該行通過綜合施策加強風險主動管理。持續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健全風險管理各項政策制度,積極踐行差異化發展戰略,引導授信資源進一步優化配置。有序推動統一授信政策落地實施,強化並表子公司授信業務風險管控。推動建立經營主責任人制、管理主責任人制、專職審批人制,修訂不良資產責任認定辦法。持續夯實資產質量,全面摸排問題資產,分類施策,加快消化存量問題資產。圍繞重點分行和重點項目,加大不良處置力度,深化問題資產經營。加快IT系統優化升級,加強風險管理幹部員工隊伍建設,夯實風險管理基礎。

同時,中信銀行首創內控合規5C標準化管理,針對性提升基層合規管理能力,制訂並印發5C標準化管理指引,從文化、控制、合規、檢查、糾偏五個方面標化、分解20項內控合規工作流程,結合總分行業務條線、合規條線以及支行網點職能定位和特點,開發上線內控合規5C平臺系統,有效提升了基層合規管理人員履職能力。此外,中信銀行持續對整治市場亂象相關問題開展檢查和治理,以風險為導向,組織開展鞏固治亂象、內控管理風險自查,對重點業務的關鍵流程進行重檢,提高全行內控有效性和制度執行力。

未來,中信銀行一方面將持續深化合規體系建設;另一方面,會立足長遠加快科技能力建設,從傳統的客戶思維轉向用戶思維,從交易邏輯轉向客戶體驗,從內部銀行轉向開放銀行,打造新的經營模式。

三、加碼高端製造 業務布局先人一步

「明者遠見於未萌。」敏銳的銀行,業務布局總能先人一步。

2019年以來,銀行業的一大新趨勢是對公業務持續回暖。上半年,上市銀行增量貸款中對公規模增長近2.8萬億,已超過了2018年全年。

從目前銀行對公投放策略來看,主要呈現出兩大變化,即增加高端製造業,增加對民營和小微的支持。

一是不斷提升高端製造業服務水平。中信銀行堅持有進有退、有扶有控的分層策略。支持符合國家戰略導向,具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信貸投放。關注政府融資、基礎設施補短板、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汙染防治等領域業務機會,大力支持實體經濟、民營經濟,業務聚焦優化結構、做強特色、做實基礎。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對公貸款(不含貼現)餘額17,746.4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79.50億元,增幅5.84%;存量對公貸款平均利率(不含貼現、逾期)5.54%。

二是大力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發展。近年來,新一輪支持民企、小微的政策快速落地,商業銀行業火速落實多項舉措。中信銀行根據小微企業特點,中信銀行不斷完善普惠金融發展模式,基於真實場景和真實用途,開發一系列標準化產品,並依託大客戶優勢,構建「核心企業+上下遊+生態圈」的經營模式,構建線上化客戶服務渠道體系,依託金融科技支撐,業內首創「物流e貸」,從申請到放款僅5分鐘。

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按照銀保監會考核口徑普惠金融貸款餘額2,042.5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679.02億元;有貸款餘額客戶數11.33萬戶,比上年末增加3.12萬戶;不良餘額和不良率「雙降」,不良率低於全行總體不良率;貸款利率實現「穩中有降」。中信銀行符合人民銀行定向降準口徑的普惠金融貸款餘額2,252.77億元 ,比上年末增長763.21億元,增幅超過50%,佔全行新增貸款的20%,滿足人民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在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基準檔基礎上下調1.5個百分點」的考核條件,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上取得了積極成效。

此外,中信銀行還從四大方面積極支持民企、小微的發展:第一,加大普惠產品創新力度;第二,助力民企對國際業務的升級;第三,大力推動民企債券;第四,在全行收集經典案例,為分行更好服務民企提供有力借鑑。

截至報告期末,小微企業貸款餘額9.8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35%,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幅2.31個百分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8.5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2.81%,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幅8.77個百分點;農戶和小微企業貸款佔比達到91.11%。

四、金融科技助力創新提速

銀行業積極擁抱金融科技,在經營成本降低、服務效率提高、業務流程優化、風險管控加強、業務模式創新等方面實現突破。

作為最早規劃和布局金融科技的股份行之一,中信銀行數位化轉型全面提速,推動上半年經營業績穩中有升。2019年,中信銀行科技投入達49億元,同比增長37%;總行端科技人員達1662人,較上年增加954人,增長近1.4倍,提前一年實現翻番目標。

一系列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項目實現投產,包括:信用卡新核心系統上線,落地國內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一代雲架構信用卡核心業務系統;投產合肥集中運營中心和蘇州財務共享項目,提升集約運營效率;「穩態+敏態」雙模研發機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完成「傳統+雲計算」混合架構轉型,基礎架構雲化率接近94%。

依託「AI+數據」體系,2019年中信銀行不斷增強客戶行為分析能力,支撐觸點精準投放,累計實現推薦觸客1億餘次,理財類產品銷售約1600億元,線上營銷客群的AUM年增長達400餘億元。

英國《銀行家》雜誌公布的2019年「全球銀行品牌500強排行榜」顯示,中信銀行名列第19位,品牌價值達128.56億美元。以內控合規促發展,深入推進業務結構調整,對公、零售與金融市場業務齊頭並進,從而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中信銀行在繼續努力著。

聲明: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

【輕金融好文】

1、2019銀行金融科技最新布局!

2、2019銀行業十佳文章【輕金融】

3、30萬億工行金融科技革命!

4、各大銀行零售業務含金量比拼

5、銀行業這十年!一位股份行員工的反思

6、各大銀行消費金融玩法揭秘

7、工行大動作!推出首個全功能5G智慧網點

8、中小銀行路在何方?

9、工行、建行的「較量」 | 輕金融

10、中行這一仗打得漂亮!

11、中小銀行正遭遇一場金融科技生死戰

12、中小銀行信用卡業務報告!(史上最全)

相關焦點

  • 中信銀行推中信新大新信用卡
    11月25日,中信銀行與廣州新大新公司聯手推出廣州首張聯名信用卡———「中信新大新信用卡」。據悉,成功申請該信用卡,在2007年2月28日前於新大新單日消費滿300元,還可獲贈新大新現金卡100元。  該卡還可作為新大新公司的會員卡使用,持卡人可享受包括正價商品8.8-9.5折優惠、購物累計新大新消費積分兌換禮品等服務。
  • 中信銀行白金信用卡新升級
    中信銀行白金信用卡新升級 #source#2017-03-29 10:12:25.0財富新聞   日前,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宣布,自2017年3月起對白金信用卡全新升級,針對航班延誤提供兩檔保障,持卡人使用中信白金信用卡購票乘機,航班延誤2小時可最高獲賠
  • 中信銀行信用卡:打造金融科技「新名片」
    中信銀行是這其中的代表性銀行,其8月27日公布的2020半年報也揭開了信用卡金融科技落地的典型路徑:一方面主動加大金融科技創新,推動信用卡自主研發突破新高度;另一方面,信用卡向數位化深度轉型,主動調整策略激發消費者線上需求,並通過多舉措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可以說,信用卡的數位化轉型舉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疫情帶來的困境。
  • 中信銀行助力 北京「菜籃子」再添新
    千龍網訊 北京「菜籃子」再添新。1月20日,「哈薩克斯坦牛肉首次進京儀式」在北京新發地國際農產品會展中心舉行。此次進口的60噸哈薩克斯坦牛肉,已有20噸貨櫃進入新發地市場,以保障首都節日供應。
  • 中信銀行:做有溫度的銀行
    河南商報記者 吳靜  通訊員 章世剛  2018年9月,中信銀行推出「信守溫度」品牌新主張,為客戶提供有溫度的服務。  什麼是有溫度的服務?    用心盡心  為中信服務「加一度」    近期,中信銀行鄭州分行還開展了「我為中信服務加一度」活動,員工們在各自崗位上積極踐行「信守溫度」新理念,讓客戶感受到不一樣的溫度。  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個會心的微笑,一杯熱水,一次攙扶,一次耐心的講解,一次貼心的服務……接觸中信銀行,總有一種溫暖油然而生。
  • 「新時代 再出發·中信銀行菁英賽」圓滿舉行
    齊魯網煙臺10月29日訊10月13日,由中信銀行青島分行主辦,鳳凰網青島協辦的「新時代 再出發·中信銀行菁英賽
  • 不忘初心將中信銀行成都分行打造成為四川最佳綜合融資服務銀行...
    作為中信銀行成都分行籌建的元老,賀勁松見證的是成都分行的發展,更見證的是四川經濟發展升級的大變革。過去的20年,中信銀行成都分行不斷依靠自身優勢助力四川實體經濟發展的藍圖。走進新時代,經濟進入新常態,面對利率市場化,網際網路金融、區塊鏈生態百花齊放,傳統存貸匯業務不再獨自精彩,中信銀行成都分行如何續寫輝煌?
  • 中信銀行信用卡用新姿勢,享美食!
    5折驚喜兌2018年7月31日前,每周三、周六上午11:00中信銀行信用卡持卡客戶,在動卡空間APP「精彩365」線上平臺,可使用「權益+現金」購買指定商品5折代金券,有效期內天天可用,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 中信銀行簡介
    伴隨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信實業銀行在中國金融市場改革的大潮中逐漸成長壯大,於2005年8月,正式更名「中信銀行」。2006年11月,中信銀行成功引進戰略投資者,與歐洲領先的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建立了優勢互補的戰略合作關係。2006年12月,中信銀行引入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作為股東與中國中信集團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如何玩轉中信銀行信用卡?中信信用卡玩法詳解
    >  =====閱讀全文=====  至誠網(www.zhicheng.com)03月22日訊  小編一直都蠻喜歡中信銀行,畢竟出的新卡多,種類多樣,加上有一張女孩子都非常喜歡的淘寶 V 卡,更是好感度 upup 直線上升。
  • 中信銀行信用卡領跑網際網路金融
    中信銀行信用卡上半年業績報告中顯示業績喜人,累計發卡數量增加,同比增長率提高,交易量提升。近年來,中信銀行信用卡秉承總行前瞻性的戰略思維,不斷穩中求進,引領市場趨勢。中信銀行信用卡打造極致客戶體驗,深入挖掘客戶需求 ,領跑網際網路金融,為更多客戶帶來極致體驗。
  • 中信銀行自主研發信用卡新核心系統成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2019年「雙11」,中信銀行信用卡當日網絡交易總額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再創歷史新高。「雙11」當天凌晨,中信銀行信用卡網絡線上交易額僅2分鐘即突破1億元,一小時突破10億元,系統交易速度提升3倍,成為該行近期全新上線StarCard新核心系統投產後的首次「捷報」。
  • 中信銀行代表處 落戶倫敦金融城
    本報訊(記者 吳志明)2015年新年伊始,位於英國倫敦金融城核心區域的中信銀行倫敦代表處正式成立。此舉填補了該行現有海外布局在歐洲地區的空白,同時開啟了中信銀行新一輪國際化戰略。  作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倫敦目前也是歐洲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
  • GoldenDB助力中信銀行「凌雲」系統成功投產 成就金融「新引擎」
    近日,中興通訊和中信銀行聯合宣布,GoldenDB分布式資料庫順利完成在中信銀行「凌雲」系統的投產,投產近三個月以來,運行穩定,全面驗證了GoldenDB作為國產金融級交易型分布資料庫安全可靠,夯實了中信銀行在國內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的領先實力。
  • 中信銀行私人銀行發力家族信託
    國內私人銀行業務伴隨著財富管理的發展應運而生,中信銀行作為最早一批推出私人銀行業務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經過八年來的不懈努力,產品與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依託於中信集團綜合性金融平臺,整合集團內外部優質資源,通過專屬團隊,為私人銀行客戶提供專業性、綜合性家族信託解決方案及配套服務。
  • 年度最佳股份制銀行:中信銀行
    中信銀行(CHINA CITIC BANK)原稱中信實業銀行,創立於1987年,2005年底改為現名。中信銀行是中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之一,總部位於北京。主要股東是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西班牙對外銀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S.A BBVA)斥資5.01億歐元(約50.2億港元)購入中信銀行5%的股權,還可選擇增持中信銀行的持股比例至10.07%。2007年4月27日,中信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中信銀行為中國大陸第七大銀行,其總資產為12000餘億港元,共有16000多名員工及540餘家分支機構。它是香港中資金融股的六行三保之一。
  • 中信銀行張強副行長會見滙豐銀行領導
    8月30日上午,中信銀行張強副行長會見了滙豐銀行全球金融機構業務主管Giles Harrison一行,中信銀行國際業務部、投資銀行部負責人陪同參加會談。    張強副行長介紹了2013年上半年中信銀行整體經營情況以及公司業務板塊在組織架構和業務策略方面的最新發展情況,並指出滙豐銀行是中信銀行重要的同業合作夥伴,在業務合作總量上位列各家代理行前三名,其中英鎊清算量排名第一,跨境人民幣交易金額佔中信銀行總業務量的7%。
  • 中信銀行「三駕齊驅」漸入佳境
    從2018年起,中信銀行開啟了第二個「三年規劃」,即2018-2020年的三年規劃,並調整了戰略定位,從「一體兩翼」走向「三駕齊驅」,目標是實現「公司業務要輕而強,零售業務要大而強,金融市場業務要活而強」。   中信銀行自此進入了「三駕馬車」齊頭並進的新階段。
  •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張明:新核心 新徵程——轉型突破謀求高...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在獲客方面有自己獨特的打法,根據經濟周期的不同調整客戶組合,堅持四大渠道並進的多渠道組合布局:直銷渠道、分行網點、網際網路以及無界合作。該布局形成了中信銀行信用卡更為均衡的客戶組合,由此帶來更穩健的資產。得益於多渠道布局,中信銀行信用卡每年的規模增速基本保持在穩定水平,實現持續的增長力。
  • 中信銀行:信用卡業務快速回升 將加大新基建支持力度
    新華網北京3月28日電(閆雨昕)新冠肺炎疫情給銀行業帶來諸多挑戰。在27日舉行的中信銀行2019年度業績發布會上,中信銀行執行董事、行長兼財務總監方合英表示,疫情對該行主要產生了三個方面的影響。此外,疫情使不少銀行在信用卡業務的獲客、交易、增收、資產質量等方面受到較大影響。中信銀行數據顯示,公司2020年1-2月信用卡發卡量同比下降了47%,線上交易同比下降5%,信用卡貸款下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