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循環-移位寄存器妙用

2020-12-14 電子產品世界

While循環

1.While循環是一種結構,它重複執行代碼片段直到滿足某種條件為止。它可比作傳統語言中的Do Loop或Repeat-Until循環。它位於編程→結構→While循環。每個While循環都有一個條件端子和一個重複端子。如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1/337086.htm

重複端子用於記錄和輸出已執行的循環的次數,條件端子輸入的是一個布爾變量:真或假,While循環將一直執行到連接條件端子上的布爾值變成真或假為止,取決於條件端子設置為「真(T)時停止」還是「真(T)時繼續」。在條件端子上單擊右鍵即可進行更改。如圖:

下面舉個簡單的例子:利用While循環產生隨機數,當產生的隨機數大於0.8時,循環停止。
步驟如下:
1. 打開前面板,新建兩個數值顯示控制項,一個為循環次數,一個顯示最後產生的那個大於0.8的隨機數。如圖:

2. 切換到程序框圖,放置一個While循環,如圖:

3. 放置隨機數函數到While循環內,並連線,如圖:

4. 放置比較函數,將循環次數與重複端子連線,如圖:

5. 運行,即可在前面板上看到結果,如圖:

在程序框圖中,在數值顯示控制項上單擊右鍵,可更改數值的類型,如圖:

各種數值的類型都可以看見,我就不再贅述。
在While循環的邊框上單擊右鍵,可添加位移寄存器,如圖:

有關位移寄存器的用法,我們將會在For循環中講到,這裡暫不做介紹。
注意:While循環的條件端子一定要有連線,否則程序無法運行!如圖:

For循環


相關焦點

  • LabVIEW基礎知識:手把手以實例教你學For循環和移位寄存器編程
    LabVIEW語言中四大基本程序框架結構包括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循環結構和事件結構,其中,循環結構是用的比較多的一種結構,而與之配套使用的移位寄存器更是LabVIEW中的編程難點之一,這次通過一個例子給大家講解一下For循環和移位寄存器的綜合編程方法,幫助大家理解這個知識點。
  • LabVIEW編程實例:計算圓周率pi,學while循環,學移位寄存器
    在基礎語法部分,循環是其難點之一,LabVIEW中提供了兩種方式實現循環,分別為for和while循環,前者多用於循環總次數已知的情況,而後者多用於循環總次數不定的情況。不同於C語言,在LabVIEW編程中,循環又往往伴隨著移位寄存器的使用,稍不注意,可能就會出錯。下面通過一個例子演示while循環的使用方法。
  • LabVIEW編程實例:計算階乘,學習for循環+移位寄存器+遞歸調用
    階乘求解方法1:使用for循環+移位寄存器實現這種方法實現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程序框圖如下圖所示:在上圖中,直接根據階乘定義使用for循環與移位寄存器的思路實現n!的計算,for循環的次數為n次,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為1,作n次乘法運算即可計算出n的階乘。
  • 移位寄存器的特點_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
    這種移位寄存器是一維的,事實上還有多維的移位寄存器,即輸入、輸出的數據本身就是一些列位。實現這種多維移位寄存器的方法可以是將幾個具有相同位數的移位寄存器並聯起來。   移位寄存器分類   根據移位方向,常把它分成左移寄存器、右移寄存器和雙向移位寄存器三種。
  • 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寄存器1.定義2.電路舉例 3.邏輯功能分析7.4.2 移位寄存器一、單向移位寄存器㈠ 由4個維持阻塞D觸發器組成4位右移位寄存器。
  • 移位寄存器74ls194應用電路圖大全(雙向移位寄存器/74HC93/環形...
    移位寄存器74ls194應用電路圖(一) 用兩片4位雙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接成一個8位雙向移位寄存器。 所要涉及的8位雙向移位寄存器需要完成8位二制數據的寄存,因此需要由兩片4位雙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組成。同時,8位雙向移位寄存器應具備4位雙向移位寄存器所有的邏輯功能,即能實現並行輸入、左移寄存、右移寄存、數據保持和異步清零等功能。 如圖所示,通過分析,將兩片4位雙向移位寄存器的輸入和輸出同時作為8位雙向移位寄存器的輸入和輸出。
  • 移位寄存器的區別以及在for和while中的用法
    最近研究Lab view的時候發現移位寄存器和隧道的功能非常相似但是又有區別 外部數據進入循環體是通過隧道進入的有幾種方式
  • 基於FPGA的移位寄存器流水線結構FFT處理器設計與實現
    由於採用頻域抽取法,不需要對輸入的數據進行倒序處理,簡化了地址控制,這樣,可以採用移位寄存器的方式,依次將前N/2個數據移入移位寄存器,在N/2+l時刻,第一個數據移出移位寄存器,參與運算。相對於傳統的RAM讀寫方式,採用移位寄存器存儲結構綜合後的最大工作頻率為500 MHz,遠大於RAM方式的166 MHz。
  • LabVIEW編程基礎:以實例學編程之循環結構
    For循環框多用於循環次數已知的情況,循環次數由埠「N」接入;while循環則多用於循環次數未知的情況,其循環的終止條件由條件埠給出。3. While循環不滿足條件也要執行1次,即至少執行一次;for循環當N<1時可一次都不執行。4. 在循環框上,可通過移位寄存器存儲某個變量前面幾次循環的值。
  • 累加器是寄存器嗎?寄存器、累加器、暫存器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寄存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4/378722.htm  寄存器,是集成電路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存儲單元,通常由觸發器組成。在集成電路設計中,寄存器可分為電路內部使用的寄存器和充當內外部接口的寄存器這兩類。
  • LabVIEW編程實例:如何求解自然常數e
    實例說明自然常數e,是數學中最重要的常數之一,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也是自然對數函數的底數,其值約為2.71828。在上面代碼中,使用for循環,循環次數為n,在循環中添加一個移位寄存器用以存儲乘積的值,其初始值為1,循環結束後,移位寄存器中的即為n的階乘值。
  • LabVIEW編程實例:如何求解1000以內的所有素數
    在for循環內部,從2開始,用「商與餘數.vi」函數逐個去整除x,若餘數為0,則跳出for循環,即for循環結束,在循環結束後,將餘數是否為0的判斷值輸出到循環外,若為0,則說明這個數不是素數,所以對其取反,作為整個子程序的輸出,用來標示當前數是否為素數。
  • LABVIEW+Arduino
    三、Arduino編程Arduino 語言是建立在 C/C++基礎上的,其實也就是基礎的 C 語言,Arduino 語言只不過把 AVR 單片機(微控制器)相關的一些寄存器參數設置等都函數化了,不用我們去了解他的底層,讓不太了解 AVR 單片機(微控制器)的朋友也能輕鬆上手。
  • ARM處理器寄存器和彙編指令系統
    3.ARM的常用彙編指令1)基本尋址方式包括有寄存器尋址、立即尋址、寄存器移位尋址、寄存器間尋址、變址尋址、多寄存器尋址、堆棧尋址n位(1<=n<=31)650) this.width=650;" alt="" src="http://www.cnblogs.com/Images/OutliningIndicators/None.gif" align="top" /> RRX 循環右移1位,帶擴展3.2)LDR和STR(半字和帶符號字節)語法如下:Code
  • 單片機C語言實現循環移位!
    大家知道,大家用MCU寫程序的時候,只有移位的語句,沒有循環移位的語句。那麼如何實現循環移位呢,詳見下述: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19872.htm循環移位區別於一般移位的是移位時沒有數位的丟失。循環左移時,用從左邊移出的位填充字的右端,而循環右移時,用從右邊移出的位填充字的左側。這種情況在系統程序中時有使用,在一些控制程序中用得也不少。
  • 彙編中各寄存器的作用
    在中央處理器的控制部件中,包含的寄存器有指令寄存器(IR)和程序計數器(PC)。在中央處理器的算術及邏輯部件中,包含的寄存器有累加器(ACC)。  寄存器是內存階層中的最頂端,也是系統獲得操作資料的最快速途徑。寄存器通常都是以他們可以保存的位元數量來估量,舉例來說,一個 「8 位元寄存器」或 「32 位元寄存器」。
  • 什麼是CPU的寄存器
    數據寄存器的名稱和相互間的。在程序設計時需要注意,邏輯上不同的寄存器在物理上可能相互覆蓋。例如,當我們修改AL寄存器的內容時,同時也修改了AX寄存器的低8位。這裡還需說明一點,同一個寄存器可能屬於不同的寄存器組,例如BX寄存器,它既屬於數據寄存器組,也屬於地址指針寄存器組,後面小編我還將介紹它作為地址指針寄存器的用途。
  • LabVIEW編程實例:手把手教你做一個圖片瀏覽器軟體
    在軟體界面上包括以下控制項元素:「圖片」控制項:用來顯示瀏覽的圖片內容「打開」按鈕:選擇要瀏覽的圖片文件「前一張」和「後一張」按鈕:選擇當前目錄下的前一張或後一張圖片編程思路主程序採用循環結構+選擇結構+事件結構的框架形式
  • LabVIEW編程實例:模擬溫度採集+報警燈指示+運行記錄輸出
    編程思路主框架採用while循環結構+事件結構的形式。主代碼在事件結構的超時分支中完成,主要處理溫度的採集、波形圖的顯示及報警記錄的輸出。對於清除圖形、清空記錄、退出程序等操作分別在各自控制項的值改變事件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