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5月9日消息:近日,部分市民對於一號線車站翻新予以質疑,地鐵公司5月6日對此進行了回應,但仍有部分市民反映,地鐵公司稱部分舊裝飾材料日前市面上已經淘汰,其實在一些建材市場仍很容易買到,而質疑一號線翻新並徵集市民意見的中學生陳逸華對於地鐵公司之前的回應並不滿意,提出了一些新疑問。昨日,廣州地鐵約見了陳逸華解釋,並以「問答題」的形式向媒體作出了解答。
問一:可以立即停工嗎?
答:已經通過公開招標
5月8日下午,地鐵公司在東山口站,約見了陳逸華,向其解釋和答覆以下有關問題:
地鐵總公司負責人收到省政協常委孟浩、市人大代表曾德雄質疑:一號線車站改造翻新太浪費,應該立即停止。地鐵公司認為可以停工嗎?如果立即停工,是否會面臨需要支付違約金,以及處理已經購置的材料,還有將目前已開始改造的車站恢復原貌等問題?
他解釋,一號線的維修是企業正常的設備設施維護,其計劃和工作經過評估和論證,目的是安全、節約、環保、節能。目前,已經通過公開招標,選擇了社會上專業的施工單位來承擔維修。
問二:與廣州地鐵上市有關嗎?
答:是該維護的時候了
省政協常委孟浩質疑,改造一號線是否與廣州地鐵上市的打算有關?
廣州地鐵總公司負責人表示,設備設施的維修、維護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到了該維修維護的時候就要實施。
問三:哪幾個站非翻新不可?
答:牆面瓷磚和天花都脫落過多次
有市民質疑,哪幾個車站存在牆面脫落天花陳舊且必須翻新不可?
該負責人解釋,一號線各站大部分牆面採用瓷磚方式,各站均有瓷磚脫落。經月檢、季檢和年檢等維修規程,檢查發現,近5年全線出現過338件牆面脫落的故障。如2008年1月份廣州東站站臺牆面整面出現瓷磚空鼓剝離,保潔人員清潔過程中發生掉落;2008年10月20日長壽路牆面瓷磚掉落現象;2009年1月27日,東山口站臺牆面瓷磚大面積空鼓脫落等。
瓷磚表面無破損並不等於沒有安全隱患。現時,一號線牆面最重要的問題是,牆面空鼓現象比較嚴重,這些都不是普通人可以通過肉眼能夠觀察的。經過技術人員檢測,全線車站公共區溼貼瓷磚的牆面經過十幾年的使用,粘貼層老化而出現空鼓與脫落,近期檢查發現長壽路站、東山口站、楊箕站、廣州東站等車站牆面瓷磚超過60%以上出現空鼓,且部分站出現過一定範圍的整體脫落,危及乘客安全。其它車站經檢查牆面也發現空鼓,必須安排整改;
此外,全線天花使用十幾年,原天花懸吊與安裝方式經過長期使用,扣件老化而易鬆脫,可能出現突發性無徵兆的脫落,安全隱患較大。經月檢、季檢和年檢等維修規程,檢查發現,近5年全線發生162件天花鬆脫故障,且天花脫落易砸傷乘客而存在安全隱患。近幾年西朗、坑口、長壽路、芳村、體育西路站等天花變形且出現過脫落,其餘車站天花也經常鬆脫,現每天安排大量人力進行檢查和整改,必須安排全面改造。
他還解釋,一號線照明線路老化,可能出現漏電的安全隱患。燈具殘舊使現有照度低於設計要求,影響服務水平,經測,一號線車站照度已低於原設計標準,如花地灣、黃沙、長壽路、陳家祠、楊箕、體育中心等,不能滿足照度要求,因為最低100Lx,現在的二號線開始都是要求150lx,現在的一號線連原來100lx的設計標準都達不到。
問四:為何要用新牆面等?
答:柱子風格仍是原色系
有市民質疑,為什麼使用掛牆式的牆面、扣件式的天花和節能的照明?
該負責人解釋,本次改造的牆面仍採用淺色調,與原設計色調類同。柱子的改造遵循原風格,採用原色系。
他介紹,基於一號線天花原採用的材料市場上已淘汰,無法採購,考慮到天花的安全牢固性以及便於維護的特性要求,故本次改造採用二號線及以後線路形式的天花,為扣板式以及扣板與條形相結合造型的方式。改造後天花安全可靠、美觀大方。事實證明,二號線運行近十年,從未出現過天花故障,未更換過一塊天花。而且,天花使用模塊化設計,有利於維修人員快速排除故障,減少設備維護對乘客的影響,以提高服務水平。
此外,原來的螢光燈照明已經老化,照度達不到設計標準,而且,採用普通電感式鎮流器,功耗大,不利於節能。改造後,在確保照度達到設計標準後,還能夠實現節能降耗。
他解釋, 溼貼式的瓷磚,最大的問題是粘層在反覆震動、溫差大的情況下容易老化,而且規格、大小、厚度、顏色不一的磚,個別更換受色差、尺寸的影響,因此備齊備件的代價很大。而且,由於粘層容易老化的原因,它需要經常更換,非常費時費力費人工。相反,從二號線開始,地鐵牆面大量採用了掛牆式石材,以其維護費用低、便於打開維護、不需考慮環境影響的優勢,基本上沒出現過自然損壞。因此,要比較費用,應該從全壽命周期角度考慮,局部購買的成本可能高,但它的使用維護成本極低,總體來說,優勢明顯。
問五:不翻新有什麼隱患?
答:殘舊容易掉下來
市民質疑,地鐵回應稱不翻新存在安全隱患,請問是什麼隱患?
他解釋,牆面空鼓、天花殘舊容易掉落,導致容易砸傷乘客。電路老化容易漏電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照明不足達不到設計要求,導致光線昏暗,乘客通行受到很大影響。
問六:一號線站點設計之初
是否沒考慮南方潮溼?
答:與潮溼無關
陳逸華質疑,一號線翻新是否因其初始設計不適應南方潮溼環境?
負責人解釋,一號線設計符合地鐵設計規範,與潮溼無關。牆面空鼓與震動、粘層老化和車站環境變化差異大有關,國家標準規定,電器壽命周期為10年,一號線照明已經運營14年了,更換是時間和規定的要求;天花老化也是自然現象。同時,由於老式天花不方便打開維護,導致經常性的開關產生更大的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