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七年級文學常識積累——作家介紹
1.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是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無產階級現代文化的奠基人。著名短篇小說《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魯迅寫於1926年2月間的散文集,共10篇。
2.胡適(1891-1962) ,原名胡洪騂,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現代作家、學者、教育家。是中國現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著有《胡適文存》、《中國哲學史大綱》、《白話文學史》、《胡適文集》、《胡適作品集》等。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沫若為筆名。四川樂山人。現代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社會活動家。主要文學作品有「詩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天上的街市》《靜夜》選自《郭沫若全集》。
4.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堯棠,字芾甘(fu gan),四川成都人。主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滅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還有短、中、長篇小說。《短文兩篇》選自《龍.虎.狗》。
5.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華,號秋實。散文:《背影》《河塘月色》《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等。
6.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現代著名作家。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鬚溝》等。
初中語文七年級文學常識積累——詩人介紹
7.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後遷長安(今陝西西安),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於詩。
8.蘇軾是中國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古文學家,世稱「三蘇」。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初中語文七年級文學常識積累——名句賞析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萬榮)人。王勃與於龍以詩文齊名,並稱「王於」,亦稱「初唐二傑」。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齊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冠。
詩中「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境界又從狹小轉為宏大,情調從悽惻轉為豪邁。「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遠離分不開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一秦一蜀又算得什麼呢。表現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恆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這兩句因此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
10.《次北固山下》(唐)王灣,唐代文學家,號為德,洛陽(今河南洛陽)人。所留詩作不多,唯《次北固山下》一詩廣受讚譽,其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被認為是盛唐詩歌中代表性的繪景佳句。
詩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賞析,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殘夜」、「春入舊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之情呢?這兩句鍊字鍊句也極見功夫。作者從煉意著眼,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徵,提到主語的位置而加以強調,並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於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此句與「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有異曲同工之妙。
11.《使至塞上》(唐)王維,字摩詰,祖籍山西祁縣。盛唐山水田園派詩人、畫家,外號「詩佛」,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詩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寫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麼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裡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
1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與杜甫合稱李杜(小李杜則是李商隱、杜牧)。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稱呼,公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其作品天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異,才華橫溢;詩句如行雲流水,宛若天成。
詩中「楊花」指柳絮。「子規」即杜鵑鳥,相傳其啼聲哀婉悽切。
楊花落盡:一作「揚州花落」。
龍標: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
首句「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寫景兼點時令。於景物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在內,切合當時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於景中見情,所以次句便直敘其事。「聞道」,表示驚惜。「過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