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事關城市文明、社會和諧,事關家庭幸福、孩子前途,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
近年來,我市針對未成年人思維特點和實際需求,拓展形式載體,著眼常態長效,大力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增強文化自信,鄉村學校少年宮全覆蓋
市文明委認真落實全國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建設工作推進會精神,採取政府投資、爭取上級扶持和社會捐助相結合的辦法,多渠道籌措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和運行資金。全市共建成市級自建鄉村學校少年宮267個(其中56個獲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建成縣級自建鄉村學校少年宮200個,實現鄉村學校少年宮全覆蓋。同時,為鄉村學校少年宮配備1名專職輔導員,並聘請校外志願者、民間藝人等擔任兼職輔導員。加強鄉村學校少年宮教師隊伍建設,2019年開辦鄉村學校少年宮師資培訓班2期,培訓輔導員1000餘人。
為發揮鄉村學校少年宮的作用,各校充分利用學校師資、場地、設施等,開展舞蹈、繪畫、球類、棋藝等20餘項藝體活動,空竹、年畫等10餘項特色文化活動。同時,加強學生實踐,老師指導學生積極參與生活實踐、職業體驗等,開展「我是生活小達人」等「勞動美」社會實踐活動,並結合德育工作,通過經典誦讀、研學實踐等方式開展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優秀傳統文化等教育,豐富道德文化實踐。
此外,為全方位提升未成年人素質,我市積極開展各類特色活動,建成「戲曲進校園特色學校」「戲曲進校園實踐基地」「戲曲進校園優秀社團」各1個;創建優秀書法學校100所、全國書法教育示範學校4所,開展太極拳等傳統體育進校園活動10場,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增強文化自信。
堅定理想信念,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市組織開展的多個未成年人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之一。」市文明辦未成年人教育科科長顧海燕介紹,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市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
在「新時代好少年」評比中,各中小學校採取學生自薦、同學互薦,老師、家長和社會推薦等方式,每月開展一次班級、校級、區級「新時代好少年」評選推薦活動,各學校對照「新時代好少年」標準,深入開展評選活動8000餘次,評選出1名省級、15名市級、324名縣級、4萬餘名校級「新時代好少年」。
與此同時,深入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全市各中小學校將「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與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等相結合,組織學生開展班隊會討論、撰寫學習體會,結合學校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全市267所中小學開展416次活動,幫助廣大青少年做知行合一的典範。同時,舉辦「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會,開展「新時代好少年」現場交流活動和「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巡展進社區、進工廠、進學校。
我市還利用清明節、「七一」、「十一」等時間節點,開展「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與祖國共成長」「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童心向黨」等教育活動,中小學生參與率達100%。
全社會共治共育,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為保護未成年人心身健康,我市強力推進文化環保工程。近年來,大力開展網吧專項整治,查處網吧接納未成年人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取締黑網吧;開展打擊淫穢色情網站、聲訊臺和「裸聊」專項行動,以及淨化網路遊戲、淨化手機簡訊行動,有效遏制有害信息在網絡中傳播擴散。如今,全市中小學校周邊網吧及遊戲廳、歌舞廳等娛樂場所得到全面清理,校園及周邊環境明顯改善。
在全面深化「警校共育」的基礎上,我市深入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每年舉辦各類法治宣傳活動400餘場次,紮實開展未成年人「零犯罪零受侵害社區(學校)創建」「法律進校園」「圖書進監區」等系列活動,並持續開展未成年人「五防」(防災害、防意外、防性侵、防拐賣、防校園欺凌)安全教育,創建「五防」示範學校88所,開展示範課1100餘場次,覆蓋未成年人超10萬人。在379所學校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德陽監獄、羅江看守所等5個單位建立「法治關愛工作站」,實現對失足青少年從監所到社會全過程幫教。(記者陳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