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給大家分享六年級上語文的第二十一課《文言文二則》,希望孩子們暑期能進行很好地預習,為下學期開學做準備。
《伯牙鼓琴》這篇課文,通過伯牙鼓琴、鍾子期聽琴的故事的記敘,表達了兩人山高水長的深情厚誼。
《書戴嵩畫牛》這篇課文,牧童指出杜處士收藏的戴嵩畫的《鬥牛圖》中的錯誤,諷刺了憑空想像的外行人,說明了「耕當問奴,織當問婢」的道理。
知識拓展:
1、背景資料:伯牙、鍾子期相傳為春秋時期人,關於他們二人成為知音的傳說在《列子》、《呂氏春秋》等古書中均有記載,也流傳於民間。我國古詩常有提及,如,「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明代小說家馮夢龍根據這個傳說創作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根據這個傳說,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
2、側面描寫,又叫間接描寫,是指在文學創作中,作者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間接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如課文《伯牙鼓琴》中沒有直接寫伯牙的琴藝高超,而是通過鍾子期對伯牙琴聲的讚嘆來間接地表現其琴藝精湛,這樣寫可以使伯牙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
學習方法:
1、在深入理解古文內容的基礎上,大聲朗讀課文並背誦。
2、動手將好詞好句摘錄。
3、通過網絡搜集相關的文言文小故事。
4、寫一篇關於「人生難得一知音」的文章,感悟友情的珍貴。
高年級學生的學習重點不再只是掌握字詞部分,而是如何透過課文延展,將書讀厚。引導孩子學會利用網絡資源擴充相關知識,然後轉化為自己的。
我是一名培訓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共同助力寶貝們的茁壯成長!
更多育兒經驗與教育成長知識請關注我的專欄,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版權聲明:
創作不易,如發現抄襲洗稿必究。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