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的尾聲,國內啤酒圈曝出一則「黑天鵝」事件。
10月8日,燕京啤酒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通知,董事長、總經理趙曉東因涉嫌職務違法,被有關部門立案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不能正常履職。引人關注的是,趙曉東在該公司上月中旬的董事會換屆選舉中剛獲得連任。
作為啤酒行業曾經的「老大哥」,掌舵人突然被立案調查,一時間讓其成為了眾人熱議的對象。回看燕京啤酒的發展,40年前那個年產1萬噸啤酒的郊縣小廠,如今早已成長為年產超過140萬噸的啤酒巨頭。
昔日輝煌時刻的燕京啤酒,曾連續多年領跑中國啤酒行業。不過近年來,由於業績增長乏力,市場佔有率下滑,燕京啤酒在業內顯得有點落寞。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燕京啤酒的營收和淨利潤增速雙雙下滑。
董事長涉嫌職務違法被調查
10月8日,燕京啤酒發布了一則《重大事項公告》。公告顯示,燕京啤酒於近日收到通知,其董事長、總經理趙曉東因涉嫌職務違法,被有關部門立案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不能正常履職。
公開資料顯示,趙曉東出生於1972年6月,現年48歲,博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歷任北京市飛寶諮詢公司副總經理,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董事長、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長,北京燕京飲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北京燕京啤酒投資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東)董事、副董事長,北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執行董事。
而就在不久前,趙曉東剛順利連任公司非獨立董事、董事長職位。9月16日,燕京啤酒召開第八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第八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人員換屆選舉的相關議案,趙曉東連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並任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
在趙曉東掌舵期間,燕京啤酒曾於去年啟動五年增長與轉型戰略項目。彼時,趙曉東表示,燕京將有計劃、有重點、有節奏地開啟企業內部改革與創新,在品牌、市場、渠道、人才、信息化和成本控制等多方面持續培養與提升能力,爭取在2025年前完成蛻變,實現快於行業發展水平的高速增長,屆時品牌形象、產品結構、運營效率也將取得大幅提升。
如今隨著趙曉東被立案調查,燕京啤酒也緊急召開了第八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舉副董事長代行董事長職責的議案》,安排由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謝廣軍主持公司工作。
不過在突如其來的「黑天鵝」面前,趙曉東對燕京啤酒未來的憧憬或因其被立案調查而徒增變數。
公司近年業績增長乏力
燕京啤酒,成立於1980年,總部位於北京。80年代起步之時,燕京啤酒還僅僅是一個年產1萬噸啤酒的郊縣小廠。
上世紀90年代,在時任燕京啤酒廠廠長李福的成帶領下,燕京啤酒產量呈現節節攀升之勢。1993年,燕京啤酒產量達到18.5萬噸,位居全國第三;兩年之後,燕京啤酒與青島啤酒並列第一;1996年,燕京啤酒在全國率先突破50萬噸,拿到首個單項冠軍。
1997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後,燕京啤酒在港股和A股上市。此後不到三年時間,燕京啤酒產量便達到了100萬噸,成為國內率先百萬噸大關的啤酒企業。
步入新世紀後,燕京啤酒更是邁開步子進入快速擴張期,相繼將江西、山東、湖北、廣西等地十幾家啤酒企業收入囊中。例如:2000年,燕京啤酒收購雪鹿啤酒廠,奪得內蒙古的啤酒市場;2001年,燕京啤酒控股山東的無名和三孔啤酒廠,擴大了在山東市場的布局;2002年,燕京啤酒出手桂林漓泉,從此在廣西站穩了腳跟……
也正是在大闊步的併購之下,燕京啤酒的營收從2000年的17.45億元到2010年突破百億。2013年,燕京啤酒迎來高光時刻,當年實現營收137.48億元。但此後,公司的營收出現四連降。直到2018年,燕京啤酒營收才開始掉頭上揚。
就行業情況來看,2010年-2019年,雖然燕京啤酒的營收一直高居珠江啤酒和重慶啤酒之上,但其長期與青島啤酒存在較大差距。
淨利潤方面,早在2011年時,燕京啤酒淨利潤便迎來巔峰時刻,當年實現淨利潤8.17億元。不過此後,燕京啤酒的業績便開始走下坡路。2017年,珠江啤酒和重慶啤酒分別以1.85億元、3.29億元的淨利潤把燕京啤酒甩在身後。
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業績不佳,營業收入為55.65億元,同比下滑13.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9億元,同比下滑47.46%。同期,珠江啤酒淨利潤同比增長16.04%,青島啤酒淨利潤則同比增長13.8%;重慶啤酒淨利潤同比增長3.06%。
在競爭激烈的啤酒市場,目前的燕京啤酒似乎已經出現掉隊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