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敗給專業鄙視鏈,比如說,與一位朋友聊著特斯拉(Tesla,TSLA.US)的某幾項關於車的具體指標時,無論是關於FSD (Full Self Driving), 還是關於即將亮相的國產Model Y的售價,聊著聊著,經常會莫名其妙地敗給這句批評之辭:「你這純粹是文科生思維」。
也沒錯,從當年北京的學院南路的中央財院,到如今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 的人類學專業(Anthropology),即使之前在Seneca College我也曾修過好幾門計算機編程入門的課,但我看世界的角度的確來自Liberal Arts (人文專業)。這幾年我學一切課程的目的非常簡潔明了:只為了當一名合格的粉絲,可以讀懂Elon Musk上天入地的各項神創業。
既如此,今天就寫一篇文章來解釋:為何只有通過Liberal Arts 的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把握2020年起的Tesla行情, 畢竟,當Elon Musk玩笑般地命名Space X 的無人機船為 OCISLY (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 時,可是充滿了濃濃的sci-fi (科幻小說)情懷。
並且我堅信:假如單純憑理科生思維而過於依賴數據量化指標的話,在2020年是無法把握住Tesla史詩般的上漲行情的,更無法回答近日這個網絡上流行的對Tesla的靈魂拷問:銷量不足全球汽車總銷量的1%,市值卻超過九大汽車製造商之和,憑什麼?不知道理科生會怎麼回答,但來自Liberal Arts 的回答卻可以橫掃千軍:因為Tesla不是一輛安放著iPad的汽車,而是一部安裝了四個輪子的iPhone,所以Tesla要與Apple(AAPL.US)的市值對標,而與傳統汽車廠商無關。
大摩力推的Apple模式
當某些華爾街分析師還拘泥用數據質疑Tesla的產量不足全球汽車銷量的1%,以證明自己走的是嚴謹價值投資分析路線時,Tesla的第一真愛粉絲——大摩分析師Adam Jonas ,已經走在時代的前頭,在2020.11.18發表了一篇足以照耀Tesla未來數年投資方向的綱領性投資研報:Time to Value Tesla’s Software & Services Business(是時候來評估Tesla軟體及服務商業模式)。
許多投資者只是習慣性地瞄一眼目標價位:$540, 就心滿意足了,豈不知真正的精華不在目標價位上,而在於大摩以68頁紙把自己在2020.5.20的那份薄薄數頁紙的哲學對話Lessons from Apple: A Conversation with Katy Huberty (從蘋果學來的教訓,與Katy Huberty 的對話)給一項項落實到了實處:Tesla目前正處於商業模式轉折點上,從一家「賣車」的公司轉型為一家「賣軟體+服務」的公司。
歷史會證明大摩這份68頁紙研報的含金量,用價值千金一詞都是被貧窮限制了想像力,從Tesla $0.5T市值 →→→ Apple $2.0T市值, $1.5T的市值上升空間= $1500B= 15000 億美元,這便是這份研報的含金量:價值15000億金(美金)。
三個聖誕禮物
雖然由於衛生事件,今年聖誕節會比往年冷清,但聖誕老人是免疫的,聖誕禮物依然會如期到達,我期待著Tesla的三個聖誕大禮包:
(1)50萬輛目標能否實現?
到2020年12月底了,全市場的眼光都盯著看Tesla究竟能不能完成年初時誇下的海口——2020年產銷量達50萬輛,而自從2020.12.11媒體報導Elon Musk發給員工的郵件之後,越來越多的媒體與機構開始選擇站隊:相信萬能的Elon 能實現產銷50萬輛的年計劃。畢竟Tesla 在2020 Q1-Q3已經完成了以下銷量:88,400 + 90,650 +139,300 = 318,350,Q4隻要完成181,650 (500,000- 318,350 = 181,650)輛,較Q3增長30%即可。
在這個情況下,關心一下上海廠的Model 3的銷售神話:10月份銷量12,143輛(較9月份環比增長僅7%),11月銷量21,604輛(較10月份環比增長78%),11月中旬已經有中國媒體報導稱Tesla上海廠自11月份起周產量已經達到5700輛,意味著12月份上海廠的月產量應該高達5700*4=22,800輛。
至於銷售,根本不愁,因為2020年11月起的史上最嚴版上海交通限行新政是華爾街分析師做夢也想不出的中國特色的神助攻:(i)2020年11月2日起,每日7時至20時,上海主幹高架限行外地牌車;(ii)2021年五一起,每日7時至10時、16時至19時,內環內地面道路限制外地牌車。
順便解釋一下:據稱在上海汽車保有量400多萬輛中,外地牌照的車輛至少佔20%,並且多是上海本地居民在開。或許有人想問:假如外地牌車不能上路,能否換成滬牌?這要看每個人的手氣和錢包:因為2020年10月滬牌最低成交價90600元人民幣,中標率12.7%。上海史上最嚴限制新政,只餘下一條通道:買電動汽車直接上綠牌,不用花這9萬元、也不用擔心能否中籤。
(2)中國區高級娛樂車載服務包的月訂閱價格是多少?
這是一個看起來很不起眼,但卻寓意深遠的價格:2020年底即將推出的中國區「高級娛樂車載服務包」價格,劃重點:(1)服務不是新的,是諸位車主已經享用多時的娛樂服務,不存在任何IT技術難度;(2)「訂購費用按月收取」這才是關鍵之處,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很象你在iPhone手機上的App Store上被月月收取的各項App 服務費?反正很象我在Netflix上每個月被收取的訂閱費(2021年1月起加拿大Netflix月費上調至加幣$14.99,相當於人民幣75元);(3)雖然Tesla中國官網顯示 「具體價格將在2020年底公布」,但猜想過去,價格應該仍在人民幣70元左右。依據是:在美國加拿大該項服務的月訂閱價格早已經亮相,加拿大官網的價格是加幣 $13.99*5=70元人民幣 (原文:Premium Connectivity is available as a monthly subscription of $13.99)。
不要小看這項小小的服務包,很可能自此後,Tesla中國區便開啟了類似App Store 的銷售模式,生態圈已經形成。雖然目前暫時未向第三方軟體開發商開放,仍然僅銷售自己家的軟體服務,但生態圈平臺既然已經搭建好,從0到1已經開啟,再從1到2就容易多了。未來平臺一旦向第三方開放,Tesla也可以向Apple學習:所有在App Store平臺上銷售的第三方App 開發商都要給Apple上交30%的「蘋果稅」,若是月訂閱制則有優惠僅收15%的「蘋果稅」。
(圖1:資料來自Tesla中文官網,https://www.tesla.cn/support/connectivity)
(3)美國的FSD功能何時推出?
自2020.10.20起Tesla開始在美國部分用戶中推出FSD Beta 測試版本。這兩個月期間,FSD Beta升級更新非常頻繁,通過OTA(over-to-air 空中升級) 每5-10天更新一個新版本,Elon 在Twitter上也表示FSD Beta版本能在2020年底前向更多美國用戶推出。
目前FSD最新售價$10,000,來自大摩的預計是:FSD選配率為27%,並且存在地區差異,美國加州的Tesla車選配率高於美國東岸,而美國的選配率又高於其它國度,中國的FSD選配率很低。雖然競爭對手羨慕嫉妒恨地試圖抹黑貶低FSD,但是從美國車主粉絲們拍的FSD Beta 視頻中可以得見FSD的超強人工智慧。
(圖2: Elon Musk 回答粉絲提問,資料源於Twitter.com )
對於Tesla來說,FSD 向美國以及全球用戶正式推出時間是在2020年底或2021年初,這只是一個時間早晚的細節問題,並不是很重要。反之,本文在此要強調的是競爭對手與Tesla 的差距有多大?答案是:對手至少落後10億英裡(即:16億公裡)以上。何出此言?Tesla 2020年第三季度車輛安全報告中稱:「由於每一輛特斯拉汽車都是聯網的,我們可以利用特斯拉全球車隊收集的超過 100 億英裡(約合 160 億公裡)的真實行駛數據(其中超過 10 億英裡(約合 16 億公裡)行駛裡程使用了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系統)」。
(圖3:Tesla第三季度汽車安全報告,https://www.tesla.cn/VehicleSafetyReport)
這份10億英裡的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系統下的數據含金量非常高,是Tesla收集的在全球真實道路上行駛的100萬輛以上的Tesla汽車的人類司機駕駛數據,而競爭對手們僅有仿真測試路據,即使有少量真實行駛數據,也不過是在某些特定城市中收集的,真實性複雜性皆欠缺。
例如:最強技術競爭對手Google旗下 Waymo也不過有600輛汽車始終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測試,Waymo在2020年11月發布了首份測試報告:自首次在鳳凰城測試其自動駕駛技術以來,Waymo汽車總共行駛了610萬英裡(約合982萬公裡),其中6.5萬英裡(約合10.5萬公裡)是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完成的。100萬輛 vs. 600輛,10億英裡 vs. 6.5萬英裡,要知道,AI 訓練全靠大數據來喂,數據越海量,AI越智慧,假如Waymo與Tesla的差距都已經到這地步,其它競爭對手還需要再比嗎?
所以,FSD 什麼時候正式向美國用戶推出,以及Elon 此前在Twitter所言的FSD 月訂閱制將在2021年推出,究竟是2021年初還是年底?這些細節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競爭對手永遠都望塵莫及追不上。
每一輛Tesla都是聯網的
以上分析皆可以算是以理科生的角度來進行的數據分析,下文開始展示文科生的Liberal Arts人文精神角度的分析:
圖1所言「升級為「高級車載娛樂服務包」後,車輛在沒有第三方網絡連接服務的情況下仍可通過車載 SIM 卡的移動蜂窩網絡使用所有相關功能,且體驗更為流暢」,圖3所言「每一輛特斯拉汽車都是聯網的」。請問,你可曾意識到這兩句話意味著什麼?
假如Tesla用戶不訂閱這個高級包,也不需要為此付月費,那麼可能都無法意識到這一點:每一輛Tesla出廠之際都已經配有車載SIM卡,可以通過移動蜂窩網絡進行自動聯網,這不是一個要向用戶收費多少的理科生之問,而是一個文科生所嚮往的自由人文精神下的Elon 式理念:金錢只是一個會計帳戶上的數字,大數據才是真正最寶貴的資源。
正是出於這個考慮,Elon從設計之初便把每一輛Tesla車的聯網硬體配置齊全,之後便可以自動收集到全球百萬輛車隊的百億英裡行駛數據,而這也正是FSD Beta可以在2020年10月推出,並且以每5-10天的更新頻率通過OTA頻繁升級的關鍵所在。看到這,你覺得Tesla車離iPhone 更近,還是離Toyota 更近?
下周一(2020.12.21)起,Tesla開始計入S&P500(標普500)指數,佔權重約在1.5%,自此後,Tesla每變動 $11,標普為之波動1個點。在這歷史性的時刻,我們來展望一下即將到來的2021年Tesla行情:
Tesla在全球路上行駛的數量可以接近150萬輛 + Tesla App Store 平臺的生態圈搭建完成 + 即將推出的月訂閱制下的美國FSD和中國區高級娛樂車載服務包,這一幕是不是似曾相識?是的。2008年7月11日預裝了iOS 2.0.1的iPhone 3G發行,面向iPhone和iPod Touch的新固件首次支持了App Store。用iPhone 的年份來看,2020年12月底的Tesla Model 3/Y是不是仍處於iPhone 3 階段?來看看2008年7月11日這一天的Apple走勢圖,那一天Apple 收盤價$6.16,12年後,2020.12.16收盤價$127。你會發現:面對2020年底的Tesla,你並未錯過什麼,花未開全月未圓,一切都是剛剛好。
(圖4: Apple 歷史走勢圖,截止至2020.12.16, 資料源於 Google.com)
(本文撰寫於2020.12.16;聲明:作者黃碩目前持有Tesla和Palantir股票)